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撤回起诉规制研究——对“控诉中心主义”的扭转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平 张能全 《南海法学》 2019年第6期11-30,共20页
实践中撤诉脱轨运行、功能异化的现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我国撤回起诉体系带有明显的"控诉中心主义"倾向,它表现为理论层面的"起诉裁量性"根据论、规范层面的诉审构造关系扭曲、实践层面的"趋利避害"导向... 实践中撤诉脱轨运行、功能异化的现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我国撤回起诉体系带有明显的"控诉中心主义"倾向,它表现为理论层面的"起诉裁量性"根据论、规范层面的诉审构造关系扭曲、实践层面的"趋利避害"导向型协调办案模式。应当确立起矛盾统一性的撤诉根据论、重构撤诉的诉审构造关系、推进司法职业伦理构建和办案绩效考核机制改革,从而实现对"控诉中心主义"的扭转。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的撤诉规制体系构建,必须树立庭审中心权威,将撤诉时间限定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同时立足于不同程序在功能与任务上的差异,以开庭为界分点,对庭前与庭审中的撤诉分别配置不同的规制办法;另外,还应当完善撤诉程式、当事人异议救济权、法庭审查过程等来宣示撤诉程序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诉中心主义 审判中心主义 撤回起诉 庭前程序 庭审权威
下载PDF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志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9,307-308,共12页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是保障人权、控辩平衡等诉讼理念的应然要求。基于不同的诉讼价值观和诉讼结构模式,从理论上可以将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界别为诉讼模式和准诉讼模式,准诉讼模式又可分为侦控机关系统内准诉讼和侦控机关系统外...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是保障人权、控辩平衡等诉讼理念的应然要求。基于不同的诉讼价值观和诉讼结构模式,从理论上可以将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界别为诉讼模式和准诉讼模式,准诉讼模式又可分为侦控机关系统内准诉讼和侦控机关系统外准诉讼两种形式。考察域外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诉讼化的构造,其诉讼模式较为明显。在我国,随着刑事诉讼法的嬗变,审前程序的准诉讼构造渐次明显,而诉讼模式的构造一直未能进入立法。基于中短期内我国宏观政治司法变化的有限性,审前程序诉讼化改造只能沿循准诉讼方向发展,诉讼模式暂不宜成为我国审前程序诉讼化的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审前程序 诉讼化 人权保障 控辩平衡 诉讼效益
下载PDF
我国刑事预审制度存续与改良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莫永成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当前,我国预审机构呈现多元化设置的状态,刑事预审制度核实证据、侦查监督核心功能流于形式,分流案件的基本功能缺失,承续侦查、深挖犯罪的功能逐渐退化。产生存续危机的原因在于:立法未及时顺应侦查体制的变化对预审制度的规范体系做... 当前,我国预审机构呈现多元化设置的状态,刑事预审制度核实证据、侦查监督核心功能流于形式,分流案件的基本功能缺失,承续侦查、深挖犯罪的功能逐渐退化。产生存续危机的原因在于:立法未及时顺应侦查体制的变化对预审制度的规范体系做出调整,未能构建起适应预审制度良性运行的组织系统,预审主体的履职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应基于现行刑事诉讼构造,构思改良方案,立足于刑事预审制度的本原功能,进行改良设计,加强预审队伍专业化建设,以实现预审功效职能的本位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审制度 侦查 刑事诉讼 审核证据
下载PDF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引入与民事诉讼审前程序重塑——以司法和谐为理念 被引量:2
4
作者 喻芳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36-39,共4页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存在两种要求:程序的制度要求和纠纷的实体解决需要。由于价值体现不同,造成民事诉讼的内在矛盾和困境。本文以司法和谐为理念,通过建立独立审前程序和正式开庭并行结构模式,重塑民事审前程序,实现了制度化空间...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存在两种要求:程序的制度要求和纠纷的实体解决需要。由于价值体现不同,造成民事诉讼的内在矛盾和困境。本文以司法和谐为理念,通过建立独立审前程序和正式开庭并行结构模式,重塑民事审前程序,实现了制度化空间与非制度化空间的对接和合作,两种不同的价值平衡与共处,将达到民事诉讼自身内在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解决机制 民事诉讼 审前程序 司法和谐 多元化
下载PDF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基于行政公益诉讼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7-87,共11页
从2015年试点开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分析案件可以发现,当前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有:主要由基层人民检察院提起、案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检察机关胜诉率极高,主要针对行政机关不作为违法等。行政公益... 从2015年试点开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分析案件可以发现,当前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有:主要由基层人民检察院提起、案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检察机关胜诉率极高,主要针对行政机关不作为违法等。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案件范围较为狭窄、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监督力度不足、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情况较少、未请求撤销或变更违法行政行为、较少附带提起民事诉讼等问题。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需要从完善诉前程序、赋予检察机关监督裁判执行权力、扩大起诉主体范围,扩大案件来源等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诉前程序 行政诉讼
下载PDF
刑事审前程序中的律师辩护
6
作者 赵竣伟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0-92,共3页
本文论述了律师在公诉案件审前程序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在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律师由于其法律地位及享有的诉讼权利受到种种限制,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发挥其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导致司法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不力。
关键词 审前程序 律师辩护 诉讼权利
下载PDF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
7
作者 陈兰兰 刘妍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56-157,共2页
在立案登记制和员额制的背景下,诉讼案件不断增加,但具有审判资格的法官却不断地减少,案多人少已成为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难题。这样,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具备提高诉讼效率功能的审前程序,出现在诉讼的最开始阶段,这样能... 在立案登记制和员额制的背景下,诉讼案件不断增加,但具有审判资格的法官却不断地减少,案多人少已成为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难题。这样,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具备提高诉讼效率功能的审前程序,出现在诉讼的最开始阶段,这样能够在源头上减少进入庭审程序的案件的数量,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审前会议 法官释明权 强制答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