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李 童卫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总结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阐述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重要意义。方法分析总结近年来有关术后肠梗阻发生机制的文献报道。结果术后肠梗阻的发生与术后神经反射抑制、炎症反应、药物作用等多种因... 目的总结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阐述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重要意义。方法分析总结近年来有关术后肠梗阻发生机制的文献报道。结果术后肠梗阻的发生与术后神经反射抑制、炎症反应、药物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它是多种机制共同相互调节的结果。结论术后肠梗阻的胃肠道动力主要由神经反射、炎症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三种机制共同调节,三者在不同的时间段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炎症反应对术后肠梗阻的持续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梗阻 神经反射 炎症反应 药物作用 胃肠道动力
原文传递
Postoperative ileus: Impact of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enhanced recovery pathways 被引量:33
2
作者 Knut Magne Augestad Conor P Delane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7期2067-2074,共8页
Almost all patients develop postoperative ileus (POI) after abdominal surgery.POI represents the single largest factor influencing length of stay (LOS) after bowel resection,and has great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and... Almost all patients develop postoperative ileus (POI) after abdominal surgery.POI represents the single largest factor influencing length of stay (LOS) after bowel resection,and has great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health care.New methods to treat and decrease the length of POI are therefore of great importance.During the past decade,a substantial amount of research has been performed evaluating POI,and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ou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POI.Laparoscopic procedures,enhanced recovery pathways and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have been introduced.Each factor ha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d to decreasing the length of POI and thus LOS after bowel resection.This editorial outlines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POI,normal physiology of gut motility and pathogenesis of POI.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fast track protocols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can each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pathways causing POI.The optimal integration of these treatment options continues to be assessed in prospectiv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operative ileus PATHOPHYSIOLOGY Cost utilization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Laparoscopic surgery Enhanced recovery pathways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许超 池畔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30d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由同一组医师实施的136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可能与术后肠梗阻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30d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由同一组医师实施的136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可能与术后肠梗阻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全组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肠梗阻发生率为5.1%(70/1366)。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期(OR=I.893,95%CI:1.083。3.306)、结直肠肿瘤切除史(OR=4.899,95%C/:1.490~16.110)、术前合并肠梗阻(OR=2.616,95%C/:1.297—5.280)、右半结肠切除术(OR=2.024,95%CI:1.052~3.894)和左半结肠切除术(OR=3.030,95%CI:1.401~6.550)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OR=0.520,95%CI:0.319~0.849)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根治性手术 术后肠梗阻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术后肠麻痹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安丽娅 孙大力 徐鹏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223-2227,共5页
术后肠麻痹(POI)几乎发生于所有腹部手术之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和排气、排便延迟,是术后肠道协调运动的暂时中断。本文介绍了POI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指出POI患者在术后机体高分解代谢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足量有效的营养,... 术后肠麻痹(POI)几乎发生于所有腹部手术之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和排气、排便延迟,是术后肠道协调运动的暂时中断。本文介绍了POI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指出POI患者在术后机体高分解代谢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足量有效的营养,从而导致肠屏障受损,细菌内毒素移位,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但目前尚无避免POI的方法,所以术后如何改善患者已发生的POI,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术后肠麻痹 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23
5
作者 卜宁 赵敏 +3 位作者 赵莎 杨岚 高媛 高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7-683,共7页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CRC)术后肠梗阻(POI)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接受CRC手术患者413例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年龄≥18岁,ASAⅠ—Ⅲ级。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CRC)术后肠梗阻(POI)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接受CRC手术患者413例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年龄≥18岁,ASAⅠ—Ⅲ级。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C-index验证模型的区分度;通过Calibration校正曲线验证模型的一致性;并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CA)以确定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共有404例CRC患者纳入分析,其中POI患者74例(18.3%)。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中包括开腹手术、术中未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术前白蛋白(Alb)<37.55 g/L和术前球蛋白(Glb)≥28.35 g/L。经内部验证,该模型的C-index为0.799(95%CI 0.746~0.852);Calibration校正曲线显示较好的一致性。DCA曲线表明当POI发生的风险阈值超过4%时,此列线图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结论基于开腹手术、术中未用NSAIDs、术前Alb<37.55 g/L和术前Glb≥28.35 g/L这4个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CRC患者发生POI风险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梗阻 结直肠癌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马垚 朱永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236-238,共3页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不被认为是生命的威胁,但对病人的康复不利,文章将分别从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入手,现代医学又分别从神经源性、炎症性、药理学、药理-免疫学4个方面来阐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以期...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不被认为是生命的威胁,但对病人的康复不利,文章将分别从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入手,现代医学又分别从神经源性、炎症性、药理学、药理-免疫学4个方面来阐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以期有助于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咀嚼口香糖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2
7
作者 袁远霞 赵红利 +1 位作者 何佳 龚钿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剖宫产术后咀嚼口香糖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有效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0年,纳入比较剖宫产术后咀嚼口香糖与其他治疗方式促进肠道功能... 目的系统评价剖宫产术后咀嚼口香糖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有效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0年,纳入比较剖宫产术后咀嚼口香糖与其他治疗方式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试验,在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估后,采用RevMan 5.0.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咀嚼口香糖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MD=–6.54,95%CI(–7.82,–5.27),P<0.00001],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RR=0.54,95%CI(0.34,0.87),P=0.01],可能缩短住院时间[MD=–0.21,95%CI(–0.39,–0.03),P=0.02]。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剖宫产术后咀嚼口香糖的安全性。结论剖宫产术后咀嚼口香糖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但由于纳入研究数较少,方法学质量不高,因此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论证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咀嚼口香糖 术后肠梗阻 肠道功能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梁斌 张军 +5 位作者 沈凯 叶颖江 林峰 李勇 张忠涛 王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评价中成药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3家临床研究中心纳入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144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66例、... 目的评价中成药厚朴排气合剂对开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3家临床研究中心纳入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144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6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72例、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以2:1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人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96例,对照组48例,入组后均接受治疗。其中5例患者因不符合本研究标准而剔除,共有13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92例,对照组47例。本研究经各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于术后16h及20h分别经胃管给予厚朴排气合剂50ml(试验组)或厚朴排气合剂模拟剂50ml(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外科治疗,待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开始饮水,并逐步进食肠内营养液或流质饮食。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静脉镇痛方案。研究期间禁止使用增强或抑制胃肠动力药物。术后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手术前、给药后每天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第6天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并记录药物不良事件。上述时间计算方法均为出现时间与手术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四分位数(Q1、Q2、Q3)手术后各指标出现时间及各时点出现率,并绘制Kaplan—Meier估计曲线,对两组患者的时间分布采用Log—rank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列出频数和百分数,采用X。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中位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21.4(20.0,23.7)h和47.5(44.0,56.5)h,中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胃肠道手术 厚朴排气合剂 胃肠功能 术后肠梗阻
原文传递
术后肠麻痹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余奎 梁晓强 张静喆 《医学综述》 2011年第9期1375-1377,共3页
"术后肠麻痹"是肠道对手术应激产生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围手术期管理的加强,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医中药治疗也参与其中,对于术后肠道功... "术后肠麻痹"是肠道对手术应激产生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围手术期管理的加强,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模式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医中药治疗也参与其中,对于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麻痹 快速康复外科 腹横平面阻滞麻醉 假饲 中医药
下载PDF
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麻痹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斌 肖凡 +4 位作者 陈勇 徐国海 周志东 李昌 罗振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男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D组在全麻诱导前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术中以0.5μg·kg-1·...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男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D组在全麻诱导前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术中以0.5μg·kg-1·h-1的速率输注至术毕前30min。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C组和D组分别予以舒芬太尼2μg/kg以及舒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2μg/kg行静脉术后镇痛。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气管插管后10min(T1)、气腹后10min(T2)、气腹后1h(T3)、气腹结束后10min(T4)以及拔管后10min(T5)的心率变异性(HRV);于T0、T3、T5、术后12h(T7)、术后48h(T10)静脉采血测定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术后第一次排气以及进食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C组在T1~T4时以及D组在T1~T5时HRV总功率频段(TP)、高频段(HF)、低频段(LF)、低频/高频(LF/HF)明显降低,两组在T3、T5、T7及T10时E和NE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T1时比较,C组在T2~T4时TP、LF及LF/HF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在T2~T5时TP、LF及LF/HF明显降低,在T3、T5、T7、T10时E和NE浓度明显降低,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肠麻痹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结肠癌根治术 术后肠麻痹
下载PDF
围手术期电针介入治疗术后肠梗阻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房军帆 汪雯 +3 位作者 邵晓梅 杜俊英 方剑乔 刘喆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电针(EA)介入对术后肠梗阻(POI)大鼠小肠动力的干预作用,探索EA治疗POI的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调控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余组大鼠均...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电针(EA)介入对术后肠梗阻(POI)大鼠小肠动力的干预作用,探索EA治疗POI的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调控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余组大鼠均行POI造模。电针组大鼠于造模前48h、24h、0.5h,造模手术中全程和造模后6h、12h、24h给予电针治疗,穴取双侧"足三里",频率5Hz,强度1~2mA,时间30min;假电针组大鼠于相同时间段给予假电针刺激;模型组仅行相同固定;假手术组不予处理。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h、12h和24h随机选取5只大鼠检测小肠动力,并处死,取小肠肌层行c-kit和P2X7mRNA检测,于造模后24h行c-kit免疫荧光检测。结果:造模后6h、12h和24h,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大鼠小肠动力均明显低于同期假手术组(均P<0.01);造模后6h和12h,电针组大鼠小肠动力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24h,电针组大鼠小肠动力优于同期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均P<0.05),假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6h、12h和24h,模型组大鼠小肠肌层c-kit mRNA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而P2X7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均P>0.05)。造模后24h,与模型组和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小肠肌层c-kit mRNA表达和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增加(均P<0.01)。结论:电针能有效提升POI大鼠小肠动力,缩短POI恢复时间,可能与其提升小肠肌层ICC数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梗阻 电针 足三里 CAJAL间质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智能的连续肠鸣音听诊记录仪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潘华峰 龚冠闻 +4 位作者 柳欣欣 储亚琴 章程 王刚 江志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0期3157-3160,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连续肠鸣音听诊记录仪在监测肠鸣音方面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8月12日,应用连续肠鸣音听诊记录仪对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就医31例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肠...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连续肠鸣音听诊记录仪在监测肠鸣音方面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8月12日,应用连续肠鸣音听诊记录仪对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就医31例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肠鸣音监测,以期摸索相关规律,指导临床。结果手术结束后,肠鸣音仍持续存在(1.8±0.8)h,而后逐渐减弱或消失,(11.2±3.5)h后逐渐恢复。首次排气在术后(22.7±5.8)h,首次排便在术后(28.7±6.9)h,进食后肠率呈上升趋势,排气/排便后,肠率下降明显。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连续肠鸣音听诊记录仪安全、有效,能辅助临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活动 结直肠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 肠麻痹
原文传递
中药大承气汤改良方对术后肠梗阻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敏 林思思 +4 位作者 刘胜远 徐晓娟 李琨 李永渝 刘晓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6-474,共9页
目的:探讨中药大承气汤改良方(Da-Cheng-Qi-Tang,DCQT)对实验性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设24 h和48 h两个观测时点,用成年C57BL/6小鼠各24只,雌雄不拘,随机均分成4组:对照(control)组(n... 目的:探讨中药大承气汤改良方(Da-Cheng-Qi-Tang,DCQT)对实验性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设24 h和48 h两个观测时点,用成年C57BL/6小鼠各24只,雌雄不拘,随机均分成4组:对照(control)组(n=6)、假手术(sham)组(n=6)、POI组(n=6)和POI+DCQT组(n=6)。通过经典小肠干扰术诱导POI模型。术后以饮用水(control、sham和POI组)或DCQT(POI+DCQT组)灌胃,每天2次。术后24 h和48 h观测小鼠胃肠运动功能、肠道组织结构、局部神经递质及血清胃肠肽水平;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黏膜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用高通量液体芯片检测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或sham组比较,POI组小鼠胃肠排推运动减慢,肠黏膜充血水肿,肠道细菌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在DCQT处理后有不同程度减轻。在POI组,无论术后24 h或48 h,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control组或sham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IL-17水平在24 h显著升高(P<0.05);同时,POI组小鼠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estinal peptide,VIP)水平显著升高,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显著降低,回肠和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显著降低,组胺(histamine,HIS)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用DCQT处理后上述变化均有不同程度逆转(P<0.05或P<0.01)。结论:DCQT可有效改善POI小鼠的胃肠道运动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肠道黏膜细菌的变化和胃肠肽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术后肠梗阻 肠道菌群 胃肠运动 胃肠肽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比较Meta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君辅 谢勇 +2 位作者 胡林 李昌荣 李红浪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6-769,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方法通过Pub Med、EMBASE、OVI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发表的有关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肠梗阻相关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检索时间从建库至...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方法通过Pub Med、EMBASE、OVI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发表的有关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肠梗阻相关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3月止,采用Re 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入选纳入标准,共14篇文献纳入研究,总样本量3997例,其中腹腔镜组2196例,术后发生肠梗阻18例,开腹组1801例,术后发生肠梗阻46例,合并RR=0.37,95%CI:0.23~0.62,提示腹腔镜组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为开腹组的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开腹胃癌手术,腹腔镜胃癌手术可以降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术后肠梗阻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Controlling postoperative ileus by vagal activation 被引量:11
15
作者 Tim Lubbers Wim Buurman Misha Luy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4期1683-1687,共5页
Postoperative ileus is a frequently occurring surgical complication, leading to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hospital stay. Abdominal surgical interventions are known to result in a protracted cessation of bowel movement. ... Postoperative ileus is a frequently occurring surgical complication, leading to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hospital stay. Abdominal surgical interventions are known to result in a protracted cessation of bowel movement. Activation of inhibitory neural pathways by nociceptive stimuli leads to an inhibition of propulsive activity, which resolves shortly after closure of the abdomen. The subsequent formation of an inflammatory infiltrate in the muscular layers of the intestine results in a more prolonged phase of ileus. Over the last decade, clinical strategies focusing on reduction of surgical stress and promoting postoperative recovery have improved the course of postoperative ileus. Additionally, recent experimental evidence implicated antiinflammatory interventions, such as vagal stimulation, as potential targets to treat postoperative ileus and reduce the period of intestinal hypomotility. Activation of nicotinic receptors on inflammatory cells by vagal input attenuates inflammation and promotes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in experimental models of ileus. A novel physiologicalintervention to activate this neuroimmune pathway is enteral administration of lipid-rich nutrition. Peri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lipid-rich nutrition reduced manipulation-induced local inflammation of the intestine and accelerated recovery of bowel movement. The application of safe and easy to use antiinflammatory interventions, together with the current multimodal approach, could reduce postoperative ileus to an absolute minimum and shorten hospital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operative ileus INFLAMMATION VAGUS Nutritional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
下载PDF
延迟性术后肠麻痹的概念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江志伟 王刚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45,共6页
术后肠麻痹(POI)是外科手术后由于非机械原因导致的胃肠道运动功能受到暂时性抑制,造成无法经口摄入的临床现象,其发病机制涉及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和肠道炎症反应等多个因素。从病理生理学角度,POI可分为早期的神经... 术后肠麻痹(POI)是外科手术后由于非机械原因导致的胃肠道运动功能受到暂时性抑制,造成无法经口摄入的临床现象,其发病机制涉及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和肠道炎症反应等多个因素。从病理生理学角度,POI可分为早期的神经源性阶段和后期的炎症阶段;从临床角度,POI可分为生理性POI和延迟性POI(PPOI)。PPOI定义的规范有利于统计PPOI的准确发病率,并分析其风险因素,从而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微创技术显著降低了PPOI发生率,是预防和治疗PPOI较理想的方案。虽然,在PPOI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PPOI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麻痹 延迟性术后肠麻痹 病理生理学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房军帆 杜俊英 +3 位作者 汪雯 李进进 邵晓梅 方剑乔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外科、妇产科常见的腹部手术并发症,由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和术后患者紊乱的生理状态,现代医学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针灸对胃肠道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有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治... 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外科、妇产科常见的腹部手术并发症,由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和术后患者紊乱的生理状态,现代医学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针灸对胃肠道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有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治疗POI,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但对于针灸治疗POI的规律和机制研究尚相对缺乏。部分研究发现,针灸对胃肠道的调控效应与其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有关。同时,针灸也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在术中和术后合理的使用针灸治疗,调整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免疫状态,可能是一种有效、无副反应、性价比较高的一种POI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术后肠梗阻 自主神经 免疫调节 综述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Transcutaneous electroacupuncture alleviates postoperative ileus after gastrectom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被引量:9
18
作者 Kai-Bo Chen Yi-Qiao Lu +12 位作者 Jian-De Chen Di-Ke Shi Zhi-Hui Huang Yi-Xiong Zheng Xiao-Li Jin Zhe-Fang Wang Wei-Dong Zhang Yi Huang Zhi-Wei Wu Guo-Ping Zhang Hang Zhang Ying-Hao Jiang Li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8年第2期13-20,共8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cutaneouselectroacupuncture(TEA) to alleviate postoperative ileus(POI) after gastrectomy.METHODS From April 2014 to February 2017, 63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ere rec...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cutaneouselectroacupuncture(TEA) to alleviate postoperative ileus(POI) after gastrectomy.METHODS From April 2014 to February 2017, 63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China. After gastrectomy,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he TEA(n = 33) or control(n = 30)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TEA group received 1 h TEA on Neiguan(ST36) and Zusanli(PC6) twice daily in the morning and afternoon until they passed flatus. The main outcomes were hours to the first flatus or bowel movement, time to nasogastric tube removal, time to liquid and semi-liquid diet, and hospital stay. The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postoperative symptom assessment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 Time to first flatus in the TE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73.19 ± 15.61 vs 82.82 ± 20.25 h, P = 0.038), especially for open gastrectomy(76.53 ± 14.29 vs 87.23 ± 20.75 h, P = 0.048). Bowel sounds on day 2 in the TE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2.30 ± 2.61/min vs 1.05 ± 1.26/min, P = 0.017). Time to nasogastric tube removal in the TEA group was earli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4.22 ± 1.01 vs 4.97 ± 1.67 d, P = 0.049), as well as the time to liquid diet(5.0 ± 1.34 vs 5.83 ± 2.10 d, P = 0.039). Hospital stay in the TE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8.06 ± 1.75 vs 9.40 ± 3.09 d, P = 0.04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stoperative symptom assessmen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groups. There were no severe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TEA.CONCLUSION TEA accelerated bowel movements and alleviated POI after open gastrectomy and shortened hospital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UTANEOUS ELECTROACUPUNCTURE GASTRECTOMY postoperative ileus
下载PDF
电针治疗大鼠腹部术后肠麻痹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静芳 魏星 裘华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8期675-677,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大鼠腹部术后肠麻痹疗效。方法 72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再随机分为24、72、120h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制备成术后肠麻痹模型,假手术组仅行剖腹探查术。电针组于造模成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大鼠腹部术后肠麻痹疗效。方法 72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再随机分为24、72、120h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制备成术后肠麻痹模型,假手术组仅行剖腹探查术。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2h予以电针针刺大鼠后足的足三里以及上巨虚穴20min,每间隔12h 1次,至观察结束,术后第24、72和120h检测墨汁推进率及血清胃动素水平。结果电针组72h点墨汁推进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胃动素在72h和120 h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改善大鼠腹部术后肠麻痹状态,促进肠动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术后肠麻痹 电针
下载PDF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古应超 于健春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00-1401,共2页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多见于腹部手术后,确诊需除外机械性肠梗阻;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早期肠内营养、抗炎、应用生长抑素和外周μ受体拮抗剂。
关键词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