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1
作者 蒋佳佳 刘红 +3 位作者 王玉净 房朝晖 张倩影 李魁秀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治疗后盆腔复发的患者147例,所有患者均行放射治疗伴或不伴化疗。根据不同的临床因素和病理因素...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治疗后盆腔复发的患者147例,所有患者均行放射治疗伴或不伴化疗。根据不同的临床因素和病理因素进行分组,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并绘制相应生存曲线,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因素对比使用Log-rank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治疗后不良反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3.2个月,95%的患者完成剂量≥67Gy(放疗剂量中位数)的放射治疗,完全缓解(CR)91例(61.9%)。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LC)、无进展生存率(P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63.6%、56.0%、73.9%和55.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0~IB期与ⅡA~ⅡB期)、盆腔侧壁是否受累、复发肿瘤体积为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FIGO分期、盆腔侧壁是否受侵是影响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盆壁受侵患者出现≥2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高于盆壁未受侵者,分别为26.9%和16.7%。结论本研究表明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经放疗后不良反应可耐受,且盆壁受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盆壁未受侵者;术前分期、盆壁是否受侵是影响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盆腔复发 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19
2
作者 苏晓科 胡艳微 +1 位作者 谷晓华 王倩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5-678,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和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和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的适形指数、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VMAT技术靶区的平均剂量为52.05 Gy,高于7IMRT技术的51.46 Gy(P<0.05),靶区的均匀性指数与适形度优于7IMRT技术,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VMAT比7IMRT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膀胱的V_(30)、V_(50)、D_(mean)较7IMR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直肠和股骨头的保护性上,两种放疗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MAT技术较IMRT技术可得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中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容积旋转调强 固定野动态调强 剂量学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术后院外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康会霞 马俊英 +1 位作者 冯宝杰 郭静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宫颈癌术后患者78例,按年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首次复查时了解留置尿管并发症...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宫颈癌术后患者78例,按年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首次复查时了解留置尿管并发症、盆底肌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尿管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的各维度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减少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的并发症,提高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个人认知水平的同时提升了自我护理能力,逐步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延续护理 留置尿管 影响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在宫颈癌术后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永杰 黄巧云 廖益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5-208,共4页
观察复方斑蝥胶囊在宫颈癌术后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采用广泛性全子... 观察复方斑蝥胶囊在宫颈癌术后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采用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取放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3粒/次,2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CD_(3)^(+)、CD_(4)^(+)、CD_(4)^(+)/CD_(8)^(+))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转移率和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42/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34/48),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盗汗、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失眠、头晕目眩和腰膝酸软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组间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盗汗、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失眠、头晕目眩和腰膝酸软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组间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贫血、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和肝功能受损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情绪、角色、社会和认知等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组间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躯体、情绪、角色、社会和认知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口服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肿瘤标志物CA125、CEA含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宫颈癌术后 化疗 肿瘤标志物 影响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放疗中自动计划与人工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骏翔 康盛伟 +4 位作者 王培 唐斌 吴凡 许敬辉 黎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 比较容积弧形调强(VMAT)人工计划与自动计划的剂量学参数,评估自动计划在临床宫颈癌术后放疗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剂量学特点。方法 选取23例宫颈癌术后病例,其中ⅡA期8例,ⅡB期15例,使用Pinnacle3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设计人工V... 目的 比较容积弧形调强(VMAT)人工计划与自动计划的剂量学参数,评估自动计划在临床宫颈癌术后放疗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剂量学特点。方法 选取23例宫颈癌术后病例,其中ⅡA期8例,ⅡB期15例,使用Pinnacle3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设计人工VMAT和自动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的Dmean、D95、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OAR)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平均优化时间、调试次数以及机器跳数(MU)。结果 自动计划得到的靶区Dmean、CI以及HI均优于人工计划(t=4.65~14.92,P〈0.05),而D95无明显差异(P〉0.05);自动计划得到的OAR各参数均优于人工计划(t=3.30~14.42,P〈0.05);自动计划明显减少了计划的平均优化时间(72 min,t=3.85,P〈0.05)和调试次数(2次,t=5.41,P〈0.05);自动计划和人工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分别为(819±53)和(638±41) MUs,自动计划跳数增加了181 MUs。结论 使用Pinnacle3自动设计的宫颈癌术后VMAT计划具有临床可行性,并且自动VMAT计划与人工VMAT计划相比提高了计划质量,减少了计划设计时间、人为因素对于计划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容积弧形调强计划 人工容积弧形调强计划 宫颈癌术后 剂量学
原文传递
穴位按压缓解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慧芳 王丹波 +1 位作者 陈英汉 周明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研究穴位按压对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是否有缓解作用。方法107例Ⅲ级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阳性穴位组(40例)、阴性穴位组(32例)和无穴位组(35例)。各组患者均进行保护性1/5000高锰酸钾... 目的研究穴位按压对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是否有缓解作用。方法107例Ⅲ级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阳性穴位组(40例)、阴性穴位组(32例)和无穴位组(35例)。各组患者均进行保护性1/5000高锰酸钾坐浴,每天3次,15-20min/次。阳性穴位组进行阳性穴位按压(利尿穴、气海穴)同时辅以辨证选穴(关元、中极、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及太溪穴),阴性穴位组进行阴性穴位按压(调节胃肠功能的穴位);无穴位组仅仅按照常规坐浴。各组均为每天3次,7天为1个疗程,共21天。检测患者的残余尿量,记录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各组第7、14、21天的平均残余尿量。结果与阴性穴位组及无穴位组比较,阳性穴位组轻、重度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均缩短(P〈0.01),轻、重度患者术后第7、14、21天残余尿量均减少(P〈0.01)。结论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通过自行穴位按压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压 宫颈癌术后 尿潴留
原文传递
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孟明华 邹长玲 +2 位作者 吕慎娟 李慧敏 李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7期1225-1228,1233,共5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共102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药物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地佐辛,研究组予舒芬太尼,均行静脉自控镇...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共102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药物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地佐辛,研究组予舒芬太尼,均行静脉自控镇痛,比较围术期两组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和镇痛按压次数、抑郁评分变化。结果麻醉前两组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舒芬太尼组2、6、12、24h指标含量均较同时间段地佐辛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和术后2、6、12、24 h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舒芬太尼组6、12、24 h VAS评分均较同时间段地佐辛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71、4.205、14.446、15.345,P<0.05)。舒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舒芬太尼组镇痛按压次数、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9、10.164,P<0.05)。结论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能缓解宫颈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机体应激反应,这可能和该药物能抑制炎症反应有关,且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静脉自控镇痛 宫颈癌术后 疼痛数字评分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 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丽琼 刘辉姐 叶雪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5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IMB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残余尿量、护理后总有效率、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75.51±14.61 vs.131.07±31.29)ml](P<0.05);干预组护理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92%vs.79.59%)(P<0.05);干预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16%vs.30.61%)(P<0.05);干预组对护理行为规范性、护士解决问题能力和护士健康宣教能力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对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护理后总有效率,降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宫颈癌术后 尿潴留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娓秀 闵翠兰 胡谍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9期130-131,共2页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160例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2组各80例。常规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中医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宫颈癌手...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160例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2组各80例。常规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中医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宫颈癌手术护理满意度;宫颈癌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完全恢复正常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第1次拔除导尿管后)、导尿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中医干预组宫颈癌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中医干预组宫颈癌术后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完全恢复正常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第1次拔除导尿管后)、导尿时间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干预前2组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中医干预组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中医干预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机体疼痛水平,加速术后排尿,促使排尿恢复正常,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导尿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宫颈癌术 尿潴留 癃闭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怀文 钟晓鸣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9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比较中晚期宫颈癌术后常用调强放疗技术的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为宫颈癌术后放疗方法的临床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经增强CT扫描后在pinnacle 39.6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靶区勾画。每例患... 目的比较中晚期宫颈癌术后常用调强放疗技术的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为宫颈癌术后放疗方法的临床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经增强CT扫描后在pinnacle 39.6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靶区勾画。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固定5野计划Ⅰ,固定7野计划Ⅱ,VMAT双弧计划Ⅲ三种不同调强计划。三种设野方法的机架角度分别为计划Ⅰ:0°,72°,144°,216°,288°;计划Ⅱ:0°,52°,104°,156°,208°,260°,312°;计划Ⅲ:179°~181°,181°~179°。在满足PTV临床靶区达到95%处方剂量的前提下,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三种调强照射技术的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和靶区适形指数(CI)及剂量不均匀性指数(HI)。结果①三种计划的靶区平均剂量以及靶区均匀性指数HI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靶区的适形度指数计划Ⅲ最优,计划Ⅱ次之,而计划Ⅰ最差;②对小肠的保护,计划Ⅱ的小肠所受照射的平均剂量略高于计划Ⅰ和Ⅲ,计划Ⅰ的小肠在中高剂量处V 30、V 40接受的受照体积稍高于计划Ⅱ和Ⅲ;③对膀胱的保护,膀胱受照平均剂量计划II略小于计划Ⅰ,在V 40接受的照射剂量体积计划Ⅲ最优;④对左股骨头的保护,三者间除V 30处计划I稍小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对右股骨头的保护,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调强设野方法的靶区照射剂量差异不大,但是VMAT方法的计划适形度最好,且在对小肠和膀胱等重要危及器官的保护上优于常规固定野调强Ⅰ,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调强放射治疗 VMAT
下载PDF
盆腔活性骨髓与宫颈癌放疗血液学毒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静雯 任洪荣 +3 位作者 周冲 周云 王涛 殷海涛 《中国辐射卫生》 2020年第6期696-699,共4页
目的评估围绝经期、绝经期宫颈癌术后患者放射治疗中发生血液学毒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根治性术后患者,年龄≥45岁,定义整个照射区骨骼外轮廓体积为TBM,分为TBM1(髋部)和TBM2... 目的评估围绝经期、绝经期宫颈癌术后患者放射治疗中发生血液学毒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根治性术后患者,年龄≥45岁,定义整个照射区骨骼外轮廓体积为TBM,分为TBM1(髋部)和TBM2(腰骶尾部),利用CT与MR的T1加权图像融合技术定义活性骨髓,各部位分别对应的活性骨髓用ABM、ABM1、ABM2表示。在原始TPS计划上增加患者的照射区范围内的骨、活性骨髓为危及器官,在TPS计划上提取各变量的体积、V5~V45、CV5~CV45(绝对体积),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变量对患者放疗过程中发生≥3级血液学毒性事件的预测价值,利用约登指数获取其临界值。结果ABM2占比、TBM、ABM、TBM1、ABM1的高剂量照射区V30、V40、V45与髋部活性骨髓绝对体积CV40能够很好地预测≥3级血液学毒性事件的发生(P<0.05)。结论盆腔活性骨髓的高剂量照射体积与宫颈癌放射治疗过程中≥3级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宫颈癌术后 活性骨髓 血液学毒性
原文传递
泛影葡胺阴道残端标记物对宫颈癌术后放疗剂量的影响
12
作者 王旭 高力英 +8 位作者 刘炳涛 孟跃 曹月鳌 缪国英 朱宝玉 康斌 厚龙进 段旭辉 郑长才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探讨泛影葡胺阴道残端标记物对宫颈癌术后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且定位前放置泛影葡胺显影棉球标记阴道残端的患者12例,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设计,得到计划Pl... 探讨泛影葡胺阴道残端标记物对宫颈癌术后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且定位前放置泛影葡胺显影棉球标记阴道残端的患者12例,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设计,得到计划PlanA,作为实际治疗计划。将被泛影葡胺显影的阴道残端区域的相对电子密度值替换为正常阴道壁的相对电子密度值,保持计划优化参数不变,重新计算得到Plan B。比较两组计划各评价指标及剂量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Plan B较PlanA组HI(1.048 vs.1.047)指数略差,CI(0.870 vs.0.868)指数更优;Plan B的PTV平均剂量(46.48 vs.46.47)和阴道残端剂量(47.14 vs.46.45)高于PlanA,直肠最小剂量(6.42 vs.6.49)低于PlanA。结果提示,泛影葡胺阴道残端标记物对剂量分布造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泛影葡胺 阴道残端标记物 剂量分布
下载PDF
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芳 全健 +3 位作者 刘金明 梁春燕 韦川妹 谭雪玲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0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宫颈癌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讨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宫颈癌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膀胱功能、尿潴留发生情况、疼痛评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自主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干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帮助病人回归正常排尿方式并顺利自行排尿,提高病人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尿潴留 如厕体验 凯格尔运动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袁茜 罗晓娇 +2 位作者 丁妙 黄浩 刘琴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院就诊的124例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61,罗哌卡因治疗)和观...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院就诊的124例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61,罗哌卡因治疗)和观察组(n=63,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治疗)。比较二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中丙泊酚用量]、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6,IL-10)]及不良反应。结果二组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h、4h、12h、24h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入室后5min,术后2、24h二组IL-6、IL-10均升高(P<0.05);且术后2、24h观察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1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患者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能减少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改善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托啡诺 腹横肌平面阻滞 宫颈癌术后 镇痛效果
原文传递
加味八珍汤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气血两虚型)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康 余春 徐淑芬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八珍汤治疗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气血两虚型)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宫颈癌(气血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化疗,观察组联合加味八珍汤治疗,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比... 目的探讨加味八珍汤治疗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气血两虚型)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宫颈癌(气血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化疗,观察组联合加味八珍汤治疗,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白介素-10(IL-10)、D-二聚体(D-D)、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1、0.50、0.39、0.42、0.54、0.65、0.55,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125、IL-10、D-D均低于对照组,IgG、IgA高于对照组(t分别=-14.29、-16.29、-9.16、9.16、8.15,P均<0.05),CD^(4+)、CD^(4+)/CD^(8+)高于对照组(t分别=7.06、10.16,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贫血、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09、8.39、5.01、6.30、5.20,P均<0.05)。结论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气血两虚型)联合加味八珍汤口服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八珍汤 宫颈癌术后 化疗 气血两虚型 白介素-10 免疫球蛋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王立平 侯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宫颈癌行手术治疗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宫颈癌行手术治疗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组27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前24 h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是否辅助化疗、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否保留卵巢和实验室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全身炎症指数(SIRI)、CAR。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单因素筛查有意义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CA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BMI、临床分期、是否辅助化疗、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是否保留卵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CRP、ALB、Hcy、SIRI、C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RI、CAR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P<0.05)。术前24 h的CAR值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判断价值的ROC下面积为0.858,NPR最佳界值为2.950,敏感度为0.815,特异度为0.930,约登指数为0.745。结论肿瘤直径≥4 cm、腺癌、高CRP、高Hcy、高SIRI、高CAR及低ALB均为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疾病的预后及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SIRI及CAR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AR在预测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复发
原文传递
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结合电针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陈丽 华玲玲 卞玉香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7期43-45,80,共4页
目的 研究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结合电针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54例。单一组采用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治疗,联合组采用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结... 目的 研究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结合电针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54例。单一组采用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治疗,联合组采用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结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联合组的初始尿意膀胱容量(FVS)、最大尿流率(MFR)、最大尿意膀胱容量(MVS)均高于单一组,其残余尿量(PVR)少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的盆底肌综合肌力测定正常率72.22%高于单一组的51.85%(P<0.05)。联合组的逼尿肌收缩功能正常率、膀胱顺应性正常率高于单一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结合电针,能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和盆底肌功能,降低尿潴留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 电针 膀胱功能 盆底肌功能 尿潴留
下载PDF
参芪扶正汤加减治疗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婷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9期3028-3029,共2页
目的系统性评估参芪扶正汤加减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住院并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入组患者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术后应用顺铂化疗方案,试验组30例,... 目的系统性评估参芪扶正汤加减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住院并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入组患者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术后应用顺铂化疗方案,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汤加减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5.32±1.56)分,KPS评分(73.92±5.36)分,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9.41±1.45)分,KPS评分(65.72±4.33)分,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接受顺铂化疗患者联合参芪扶正汤内服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免疫系统及消化道、肝肾功能的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免疫力,提高预后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癥瘕 宫颈癌术后 顺铂化疗 参芪扶正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IMRT和VMAT放疗技术剂量学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仁伟 李芹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宫颈癌术后IMRT和VMAT放疗技术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时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进行放疗设计。对比两者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及时间长短。结果:... 目的:总结和探讨宫颈癌术后IMRT和VMAT放疗技术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时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进行放疗设计。对比两者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及时间长短。结果:两种方法的受照剂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VMAT技术的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则明显少于IMRT(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VMAT和IMRT放疗技术的放射剂量无明显差异;前者的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则明显少于后者,更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IMRT VMAT 放疗剂量学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容积调强放疗CT定位中不同标记方法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晓科 谷晓华 +1 位作者 胡艳微 王倩青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行容积调强放疗时采用不同CT定位方法确定的治疗中心的误差,以期获得临床简便实用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0例宫颈癌术后需要补充放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采取仰卧位定位、热塑膜法固定,定...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行容积调强放疗时采用不同CT定位方法确定的治疗中心的误差,以期获得临床简便实用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取50例宫颈癌术后需要补充放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均采取仰卧位定位、热塑膜法固定,定位时所有患者均保证定位机矢状位激光线与患者的剑突-肚脐中心连线相重合,两侧冠状位激光线与左、右腋中线重合。实验组在体中线脐下2 cm处贴上一枚直径约1 mm的金属定位球;而对照组在腹部同一横截面处粘贴3枚直径约1 mm的金属定位球,应用CT模拟机定位。患者每次治疗摆位时均进行位置验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误差符合治疗标准要求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全程位置验证比较,实验组全部治疗过程的左右、头脚和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符合<10 mm治疗要求的比例分别是95.7%、98.2%和97.1%,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放疗时,采用体中线脐下2 cm处标记定位点的CT定位方法,可以确定患者的治疗中心位置,保证患者治疗体位与定位体位一致,确保治疗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方便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容积调强放疗 CT定位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