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半椎体切除节段固定矫正侧后凸畸形疗效初步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明 倪春鸿 +6 位作者 朱晓东 赵新刚 刘洋 杨洪平 白玉树 王善松 侯铁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 :观察和评价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矫形内固定的初期手术效果。对象与方法 :对 10例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在 8~ 14岁之间 ,均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 目的 :观察和评价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矫形内固定的初期手术效果。对象与方法 :对 10例由单个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在 8~ 14岁之间 ,均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及节段性矫形内固定。随访 6个月~ 2年 (平均 1年 2个月 )。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进行观察。结果 :10例患者术前均有侧后凸畸形。术后侧凸角度由平均 69°改善至 2 8° (矫正率 60 %) ;后凸畸形由术前的平均 48°矫正至平均 19°。随访获初步或坚强融合 ,无神经系统损伤、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由先天性半椎体所引起的脊柱侧后凸畸形可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和节段矫形内固定而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手术适应证为由胸椎或胸腰段半椎体畸形所引起的青少年患者的结构性侧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侧后凸 后路半椎体切除 后路节段矫形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2
作者 王忠仁 王卫东 +2 位作者 李甲振 廖文胜 王利民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9例;手术时年龄4~15岁,平均9.6岁。其中胸椎6例、腰椎8例。均行后路一...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9例;手术时年龄4~15岁,平均9.6岁。其中胸椎6例、腰椎8例。均行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及矫形固定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3.0~7.5h,平均5.0h;术中出血量500~2000ml,平均1085ml,平均输血量800ml;固定节段2~8个椎体,平均4.6个椎体。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48.45°矫正至15.25°,平均矫正率68.52%;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48.27°矫正至15.32°,平均矫正率68.26%;终末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平均19.47°,丢失4.22°,矢状面Cobb角平均15.67°,无明显丢失。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1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均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手术适应证为由胸椎或胸腰段半椎体畸形所引起的青少年患者的结构性侧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侧后凸 后路半椎体切除 后路节段器械
下载PDF
个体化伤椎单侧置钉联合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世梁 杜兰翔 +4 位作者 崔晓荣 孙海东 李悫 李育敏 钟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个体化伤椎单侧置钉联合伤椎内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2月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患者60例,根据术中是否经椎弓根伤椎体内植骨分为二组,30例为植骨组,其余30例...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个体化伤椎单侧置钉联合伤椎内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2月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患者60例,根据术中是否经椎弓根伤椎体内植骨分为二组,30例为植骨组,其余30例为非植骨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植骨组手术时间长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随时间推移显著减少(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方面,术后两组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植骨组显著优于非植骨组(P<0.05),植骨组有6例,非植骨组有24例残留"空壳"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非植骨组4例椎弓根钉根部断裂,3例连接棒断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个体化伤椎单侧置钉联合打压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显著恢复并维持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后路短节段固定 伤椎置钉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原文传递
后路SSPI治疗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进 武明鑫 +2 位作者 谭伟 李贤坤 张云帆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术(SSPI)治疗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90例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行内固定手术进行,观察组...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术(SSPI)治疗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90例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行内固定手术进行,观察组使用后路SSP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参数、椎管侵占率、目测类比评分的变化情况,治疗后椎管面积改善值、内固定失效率以及手术治疗及术后出血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伤锥前缘高度比值(34.52±3.51)%低于对照组(39.56±6.03)%,椎管侵占率(24.73±5.08)%低于对照组(28.52±6.78)%,目测类比评分(5.07±0.12)也低于对照组(6.21±0.20)(P<0.05);观察组椎管面积改善值(43.19±4.24)%高于对照组(27.42±2.67)%,内固定失效率0.00%(0/45)低于对照组13.33%(6/45)(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68.18±10.12)min,(54.25±12.31)ml]均低于对照组[(74.05±14.19)min,(89.21±17.2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SSPI在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但手术中需注意的问题较多,临床上应进行严谨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 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