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椎后1/3切除重建与椎体次全切除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梁勃威 丁真奇 +6 位作者 陈浩 丁罗兵 沙漠 王江泽 郭长勇 叶永贤 刘国浚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研究比较伤椎后1/3切除重建与椎体次全切除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28例)接受伤椎后...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研究比较伤椎后1/3切除重建与椎体次全切除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28例)接受伤椎后1/3切除闸门式融合器重建治疗,对照组患者(34例)接受伤椎次全切除圆形钛笼重建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ASIA)程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及融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丢失的程度用于评估终板塌陷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完成24个月随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置入物断裂等现象。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3、6、9个月的融合率优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后凸cobb角及丢失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椎体高度丢失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后1/3切除闸门式融合器重建能够促进伤椎早期融合,并降低终板塌陷的发生率,在改善神经功能、矫正后凸畸形方面与传统伤椎次全切除相当,是提高前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伤椎后1/3切除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