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甸地震灾后重建的综合地理分析与对策研讨 被引量:25
1
作者 樊杰 王传胜 +2 位作者 汤青 徐勇 陈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1-1018,共8页
地震灾区是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剧烈、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深入开展综合地理研究对于协调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鲁甸灾前的资源环境特点与区域发展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生态... 地震灾区是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剧烈、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深入开展综合地理研究对于协调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鲁甸灾前的资源环境特点与区域发展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大、贫困面广、生产生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尽早启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开展整个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地区的防灾减灾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灾后重建 综合地理分析 对策 鲁甸县 云南省
原文传递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后评价框架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月巧 迟宝明 +1 位作者 胡俊锋 宴金旭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后评价研究是将后评价理论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的研究。在各国灾后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灾后重建后评价的框架体系。该框架包括工程项目后评价、经济效益后评价、社会效果后评价、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人文...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后评价研究是将后评价理论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的研究。在各国灾后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灾后重建后评价的框架体系。该框架包括工程项目后评价、经济效益后评价、社会效果后评价、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人文建设后评价和应急能力后评价等6个方面,这6个方面相互关联且涉及的评价内容错综复杂,因此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定量结构分析,并加以定性的描述。研究结果表明,震灾重建要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通过对工程项目投资拉动灾区经济的增长,重建效果直接表现为社会和谐和应急能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 后评价 框架体系 解释结构模型
下载PDF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综合后评价框架体系及实证分析--以芦山县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月巧 迟宝明 宴金旭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特大地震灾害的频发,震后重建的灾区再次遭受地震灾害,部分重建项目在震后暴露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地震灾后重建进行综合后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内容研究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特大地震灾害的频发,震后重建的灾区再次遭受地震灾害,部分重建项目在震后暴露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地震灾后重建进行综合后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内容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综合后评价的一级评价指标:工程项目后评价、经济效益后评价、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社会效果后评价、人文价值后评价和应急能力后评价。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得出各指标之间的层次关系。本文以芦山县在汶川地震的重建内容对该一级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构建出该县重建综合后评价的二级指标。分析结果说明该评价框架体系指标合理,方法可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恢复重建 综合后评价 解释结构模型 芦山M7 0地震
下载PDF
基于ISM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月巧 郭继东 袁志祥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34,共9页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地震灾害受灾国的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任务.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使恢复重建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影响因素不但具有复杂性,而且影响范围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引入ISM模型解决了地震灾...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地震灾害受灾国的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任务.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使恢复重建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影响因素不但具有复杂性,而且影响范围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引入ISM模型解决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影响因素多而杂的问题,在文献资料统计基础上构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影响因子解析结构模型.通过分析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关键影响区素共16个:重建主体、重建经验、施工条件、物价、资金、工程成本、建材质量、施工工期、标准施工、检验维修、工程利用、公共服务、自然环境、运行经费、社会饵障、居民激励.该结论为政府优化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保证重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结构分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原址修复”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实践与思考——以宜宾“6·17”地震珙县灾后重建规划为例
5
作者 张志超 牟毫 李铭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8期86-93,共8页
本文在系统总结汶川、芦山、玉树等不同模式灾后重建规划方法经验的基础上,以四川宜宾“6·17”地震珙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为例,针对城市受灾程度相对较小但灾损与既有城市问题相互叠加,受损建筑“插花分布、损而未倒、内伤严重”的... 本文在系统总结汶川、芦山、玉树等不同模式灾后重建规划方法经验的基础上,以四川宜宾“6·17”地震珙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为例,针对城市受灾程度相对较小但灾损与既有城市问题相互叠加,受损建筑“插花分布、损而未倒、内伤严重”的复杂灾情特征,探索针对以县为实施主体,扶持资金量小、灾损类型多样、空间问题复杂的修复型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法。以期为我国未来的灾害应对及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恢复重建 原址修复 规划方法 珙县
下载PDF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和恢复重建经费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葛鸣 常想徳 +5 位作者 伊力亚尔.阿不力孜 谭明 姚远 孙静 陈建波 李帅 《内陆地震》 2014年第2期104-112,共9页
新疆于田县MS7.3地震造成灾区房屋、生命线工程、水利设施、农业及牧业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震害调查,按照国家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评估出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重建经费,并且分析了此次地震的灾害损失特点。
关键词 新疆于田县Ms7 3地震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恢复重建
下载PDF
基于KJ法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特征研究——以汶川县12个乡镇灾后重建规划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果 王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8,共7页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内容和应对上位规划方式两方面的特征,并对未来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借鉴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灾后重建规划 KJ法 汶川县
下载PDF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管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海斌 《科技视界》 2019年第20期214-215,共2页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中的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应急管理体系、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监管体系、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组织等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把握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中的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应急管理体系、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监管体系、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组织等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把握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提高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完善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机构等项目管理措施.确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项目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