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优化临界病变易损斑块诊治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瑞 雷家俨 黄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定量冠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与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的测量结果,评价IVUS能否优化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QCA和IVUS对19名冠脉... 目的通过对比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定量冠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与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的测量结果,评价IVUS能否优化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QCA和IVUS对19名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处的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en diameter,MLD)、面积狭窄率(area stenosis,%AS)及直径狭窄率(diameter stenosis,%DS)等参数进行分析。应用IVUS及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MAP-IVUS)分析软件观察斑块类型、性质及组成成分,并对IVUS提示狭窄程度≥70%的冠脉病变行支架植入术。结果QCA与IVUS显示的MLD、%DS及%AS值分别为(1.75±0.39)mm vs(2.07±0.40)mm;(35.04±13.60)%vs(46.37±8.02)%;(52.91±15.96)%vs(62.61±11.5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CA检出合并心肌桥患者7例(36.8%),IVUS检出10例(52.6%)。采用IVUS对19例病变进行分析,其中软斑63.2%,硬斑15.8%,钙化斑块10.5%,混合斑块10.5%;偏心性斑块84.2%,向心性斑块15.8%;正性重构57.9%,无重构15.8%,负性重构26.3%。采用iMAP-IVUS对19例病变的成分进行测定,共发现TCFA14例。初步预测正性重构可能与斑块不稳定性有关。结论IVUS可提高冠脉临界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发现易损斑块,对高危患者进行及早干预治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虚拟组织学 临界病变 易损斑块 正性重构
下载PDF
冠脉CTA定量参数预测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可行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开慧华 沈栋 潘昌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参数评估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经DSA确诊为冠心病(血管狭窄率>50%)的连续124例患者纳入研究,DSA术中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参数评估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易损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经DSA确诊为冠心病(血管狭窄率>50%)的连续124例患者纳入研究,DSA术中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并确定161个TCFA和138个非TCFA。术前所有患者行CCTA检查,测量和计算靶血管的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处血管外径相对值、斑块体积和体积百分比,记录低密度斑块(LAP)、餐巾指环征(NRS)、正性重构(PR)和点状钙化的数量。结果:CCTA测量的冠脉狭窄率与DSA测量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FA组的斑块体积及百分比、MLA和RED均明显大于非TCFA组,LAP出现率和CT值小于非TCFA组,但LAP体积及百分比大于非TCFA组,NRS和点状钙化的出现率多于非TCF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P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以及PR是TCFA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LAP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PR以及LAP体积+LAP体积百分比+PR预测TCFA的符合率分别为0.856、0.902、0.769和0.960。结论:CCTA是无创性评估TCFA易损性质的主要检查工具,斑块相关定量参数中LAP的体积和体积百分比以及PR预测TCFA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内超声 正性重构
下载PDF
狭窄性大脑中动脉斑块高信号与正性重塑的并存对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吉杰 王玥 +2 位作者 尚子洋 陶霖 陈会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8-113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单侧前循环脑梗死人群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特征与脑梗死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并完成头颅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首发急性单侧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最... 目的探讨基于单侧前循环脑梗死人群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特征与脑梗死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并完成头颅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首发急性单侧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最终纳入58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根据脑梗死亚型,患者被分为动脉-动脉栓塞组(32例)及非动脉-动脉栓塞组(2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高信号斑块、重塑类型及斑块表面不规则的存在及象限分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斑块易损特征与脑梗死亚型之间的关系,而高信号斑块与重塑类型之间对梗死机制的交互影响被进一步用桑基图来可视化呈现。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高信号斑块(OR=3.90,95%CI 1.21~12.59,P=0.023)和动脉重塑类型(与无重塑比较,正性重塑的OR=4.32,95%CI 0.86~21.49,趋势检验P=0.027)是动脉-动脉栓塞机制的两个强独立预测因素。重要的是,高信号斑块与正性重塑共存时,可以进一步协同促进动脉-动脉栓塞事件的发生(Wald=10.04,P交互=0.007)。此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正性重塑的高信号斑块对于动脉-动脉栓塞的事件发生有着最强的分辨力(曲线下面积:0.710,95%CI 0.576~0.845,P=0.006)。结论在急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颅内高信号斑块与正性重塑共存时,可以协同促进动脉-动脉栓塞事件发生。这对于理解不同梗死机制发生以及二级预防策略制定和治疗靶点选择,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脑梗死 发病机制 高信号斑块 正性重塑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和管腔重构的320排CT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莘 秦崇 +1 位作者 时文伟 敖国昆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2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320排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斑块特征和血管重构的预后价值。方法经320排CCTA检查的368例冠心病患者被随访18~28个月,平均(23±5.5)个月。研究终点是发生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心源性猝死、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 目的探讨320排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斑块特征和血管重构的预后价值。方法经320排CCTA检查的368例冠心病患者被随访18~28个月,平均(23±5.5)个月。研究终点是发生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心源性猝死、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CCTA分析包括钙化斑块(CP)、非钙化斑块(NCP)和混合斑块(MP)、梗阻性斑块、正性重构(PR)、偏心性斑块。通过手工测量血管横截面积定义重构指数(RI),RI=病变处血管横截面积/(病变处近端正常血管面积+远端血管面积)/2。 RI>1.10为PR, RI<0.95为负性重构(NR)。 RI=0.95~1.10为无重构。结果368例1231个节段被发现存在动脉斑块,包括CP 155个节段(12.6%)、NCP 543个节段(44.1%)、MP 533个节段(43.3%)、梗阻性斑块188个节段(15.3%)、PR 145个节段(11.8%)、偏心性斑块1033个(83.9%)。随访期间,21例(5.6%)发生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单因素分析显示MP,与未并发冠状动脉不良事件斑块比较,梗阻性斑块、PR、偏心性斑块发生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病率高(分别是74.9% vs.42.8%, P=0.021;95.2% vs.13.9%, P<0.001;95.2% vs.10.3%,P<0.001;95.2% vs.83.7%,P=0.04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仅梗阻性斑块[HR=5.25(95%CI,2.17~12.69),P<0.001]和PR[HR=5.55(95% CI,2.10~14.70),P<0.001]是发生冠状动脉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CCTA表现为梗阻性斑块和PR,独立于其他CCTA高危因素,强烈暗示将来发生冠状动脉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梗阻性斑块 正性重构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与血管重构类型有关联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亮亮 宫剑滨 +3 位作者 李德闽 卢光明 陈栋 王璟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与血管重构类型的相关性。方法:行64排双源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测定EATV,同期行外周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检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冠心病患者180例。经CT血管造影(CTA)图...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与血管重构类型的相关性。方法:行64排双源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测定EATV,同期行外周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检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冠心病患者180例。经CT血管造影(CTA)图像测定斑块重构指数(RI),根据RI将患者分为正性重构组(80例)和负性/无重构组(100例),并分析其与EATV的相关性。结果:正性重构组的EATV显著增加[(128±42)cm3vs.(95±25)cm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V是影响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ATV是影响冠心病病变血管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 冠状动脉疾病 易损斑块 血管重构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丽 刘兰 +2 位作者 宋小燕 王国栋 王乔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4期2679-2682,2613,共5页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17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47例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发病7天内行头颅核磁共振以及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检查。使用ve...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17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47例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发病7天内行头颅核磁共振以及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检查。使用vesselmass软件测量斑块处血管及正常对照处的血管壁面积、流体面积,计算斑块负荷以及血管重构比(RR)。RR>1.05为正向重构,0.95≤RR≤1.05为中间重构,RR<0.95为负向重构。分析大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内斑块形成处血管重构情况。根据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将斑块分为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比较两组斑块的负荷大小。结果:47例患者中,共有72个斑块,其中责任斑块47个(占65.28%),非责任斑块25个(占34.72%)。位于大脑中动脉的斑块有51个(占70.83%),位于基底动脉的有21个(占29.17%)。大脑中动脉出现负向重构比例较基底动脉更高(47.06%vs. 19.05%,P=0.027),基底动脉出现正向重构比例较大脑中动脉更高(57.14%vs. 25.49%,P=0.010)。相比非责任斑块,责任斑块的斑块负荷更大(0.70±0.08 vs. 0.65±0.07,P=0.017)。结论:颅内动脉在应对斑块形成后出现不同的血管重构模式,负荷更大的斑块更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管重构 斑块负荷 正向重构 负向重构
原文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artery remodeling and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ngiographic lesions with vulne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被引量:1
7
作者 SUN Ling Lü Shu-zheng +1 位作者 JIN Ze-ning SONG Xian-t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7期871-876,共6页
ackground Development of vulnerable lesions is not limited to the target lesions, but a pan-coronary process. Such lesions are identified by positive remodeling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and complex lesions ... ackground Development of vulnerable lesions is not limited to the target lesions, but a pan-coronary process. Such lesions are identified by positive remodeling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and complex lesions (angiography)). The prevalence of lesions with vulne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was not well known.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artery remodeling and incidence of angiographic complex lesions and its calcification in stable angina patients.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one stable angina patients (95 males, aged (68±11) years) with 161 de novo target lesions were studied using pre-interventional IVUS. Remodeling index was defined as the lesion divided by reference vessel area; positive remodeling was defined as remodeling index 〉1.05. Besides the 161 target lesions, there were 613 angiographic lesions with 〉30% diameter stenoses, classified as complex or smooth. Multiple complexes were defined as more than one complex lesion in one patient. Stenoses of at least 70% were described as tight. Calcium arc area was used as a new method to quantify coronary calcification.Results Fifty-six patients had positive remodeling target lesion, while 105 did not. The overall number of lesions with a diameter stenoses 〉30% was similar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positive remodeling, and the frequency of angiographically complex lesions was higher in positive remodeling patients, especially at non-target site. Calcium arc area was smaller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remodeling.Conclusions Positive remodeling on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was associated with more complex lesions angiographic findings, especially at non target site. Positive remodeling was found less calcified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complex lesion positive remodeling stable angina pectoris calcium arc area
原文传递
超声评价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程度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晴 刘健 +5 位作者 武敬平 张璐 郑乘龙 田艳 郭书文 郑敏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3-26,35,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程度的方法。方法:将49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1和2、中药组1和2、西药组1和2。正常组:喂以正常饮食;模型组1和2:分别接受球囊损伤术加高脂饮食喂养6周和12周;中药组1和2:分...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程度的方法。方法:将49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1和2、中药组1和2、西药组1和2。正常组:喂以正常饮食;模型组1和2:分别接受球囊损伤术加高脂饮食喂养6周和12周;中药组1和2:分别接受球囊损伤术、高脂饮食喂养加调脂通脉颗粒治疗6周和12周;西药组1和2:分别接受球囊损伤术、高脂饮食喂养加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和12周。超声测量各实验组兔左颈总动脉的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和收缩期峰值流速,Image-Pro-Plus 6.0计算H&E染色切片血管的内弹力膜围绕半径和最大内膜厚度百分比,评价超声测量指标与病理的对应程度,寻找一致性高且灵敏的预测疾病危险度的指标。结果:超声测量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均未能显示出其与病理内弹力膜围绕半径和最大内膜厚度百分比相一致的变化特点;而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则能够较灵敏地反映出病理内弹力膜围绕半径的变化规律。结论:超声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可用以评估颈动脉正性重塑的程度,从而在早期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正性重塑 超声 收缩期峰值流速
下载PDF
“易损血管”对于评价易损斑块的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明学 徐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431-1433,共3页
斑块内新生血管,正性重构血管以及内皮功能严重不良血管与斑块的易损性关系密切,故提出易损血管概念,并将这3种类型的血管归属于易损血管范畴,认为在对易损斑块进行药物干预的同时,应考虑其对易损血管的影响,利用中药多靶点、多途径干... 斑块内新生血管,正性重构血管以及内皮功能严重不良血管与斑块的易损性关系密切,故提出易损血管概念,并将这3种类型的血管归属于易损血管范畴,认为在对易损斑块进行药物干预的同时,应考虑其对易损血管的影响,利用中药多靶点、多途径干预疾病的优势,研究开发对易损斑块和易损血管均有良好作用的中药更具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血管 易损斑块 斑块内血管新生 正性重构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calcium score and high-risk plaque/significant stenosis
10
作者 Kohichiro Iwasaki Takeshi Matsumoto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6年第8期481-487,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calcium score(CCS) and vulnerable plaque/significant stenosis using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 METHODS CCTA was performed in 651 patients and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calcium score(CCS) and vulnerable plaque/significant stenosis using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 METHODS CCTA was performed in 651 patients and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four groups(CCS 0, 1-100, 101-400 and > 400). We studied the incidence of high-risk plaque, including positive remodeling, low attenuation plaque, spotty calcification, and napkin-ring sign, and significant stenosis in each group. RESULTS High-risk plaque was found in 1.3%, 10.1%, 13.3% and 13.4% of patients with CCS 0, 1-100, 101-400 and > 400, respectively(P < 0.001). The difference was only significant for patients with zero CCS. The incidence of significant stenosis was 0.6%, 7.6%, 13.3% and 26.9% for each patient group, respectively(P < 0.001), which represented a significant stepwise increase as CCS increased. The combined incidence of high-risk plaque and significant stenosis was 1.9%, 17.7%, 26.9% and 40.3% in each patient group, respectively(P < 0.001), again 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stepwise increase with CCS. The rate of major coronary event was 0%, 4.0%, 7.9% and 17.2% in each patient group, respectively(P < 0.001), another significant stepwise increase as CCS increased. CONCLUSION Stepwise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CCS is caused by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significant stenosis, while that of high-risk plaque remains the s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calcium score CORONARY STENOSIS HIGH-RISK PLAQUE Low attenuation PLAQUE Napkin-ring sign positive remodeling Spotty CALCIFICATION
下载PDF
320排CT在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及管腔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莘 秦崇 +1 位作者 时文伟 敖国昆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DM)和无DM患者320排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及管腔重构的不同。方法:比较由于胸痛和冠心病的筛查而接受320排CCTA检查的232例DM患者和487例无DM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及管腔重构。... 目的:评估糖尿病(DM)和无DM患者320排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及管腔重构的不同。方法:比较由于胸痛和冠心病的筛查而接受320排CCTA检查的232例DM患者和487例无DM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及管腔重构。结果:DM患者与无DM患者相比较,DM患者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低(x^2=5.434,P<0.05);2支血管病变发病率相似(x^2=0.912,P>0.05);而3、4支血管病变发病率高(x^2=4.887,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DM组混合性斑块、梗阻性斑块以及阳性重构(PR)发病率高(x^2=4.214,x^2=4.415,x^2=6.215;P<0.05),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仅PR与DM呈正相关(危害比5.61(2.11-14.71,95%CI),P<0.001)。结论:与无DM患者比较,DM患者有较高的多支血管病变发病率,高的MP负荷以及PR,预示有更高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心病 斑块 阳性重构
下载PDF
不同类型非钙化冠状动脉斑块对支架成形阻力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逸 陈曼华 +3 位作者 熊才金 杨锴 陈刚 杨飞燕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已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病例,比较不同类型非钙化冠状动脉斑块在支架术中对扩张的阻力。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2年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已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116例。依据冠状动脉血管重构系...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已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病例,比较不同类型非钙化冠状动脉斑块在支架术中对扩张的阻力。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2年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已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116例。依据冠状动脉血管重构系数将非钙化冠状动脉斑块分为正性重构组和非正性重构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靶斑块内是否检测出脂质核心、预扩张球囊规格、预扩张球囊充盈压力、支架规格、支架释放压力。结果正性重构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和非正性重构组比较,脂质核心在正性重构组中检出更多。症状典型的病例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正性重构组多见,稳定型心绞痛在非正性重构组多见。两组预扩张的应用比例相似,两组预扩张球囊规格和预扩张压力无差异。两组支架的规格无差异。正性重构组支架释放压力为1121.64±213.68 kPa,低于非正性重构组的1 232.56±201.95 kPa(P<0.01)。结论和非正性重构组相比,正性重构组斑块内脂质核心更常见,支架植入时对支架成形阻力较小。术前识别冠状动脉重构类型对能否选择支架直接植入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正性重构 脂质 支架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重构与斑块形态的320排CT研究
13
作者 董莘 秦崇 +1 位作者 时文伟 敖国昆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0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冠状动脉CT造影(CCTA)血管重构和动脉斑块形态学的关系。方法纳入经320排CCTA检查的382例冠心病患者。男279例(73.0%),女103例(27.0%),年龄36~86岁,平均(58±11)岁。CCTA分析包括阳性重构、钙化斑块(CP)、... 目的探讨320排冠状动脉CT造影(CCTA)血管重构和动脉斑块形态学的关系。方法纳入经320排CCTA检查的382例冠心病患者。男279例(73.0%),女103例(27.0%),年龄36~86岁,平均(58±11)岁。CCTA分析包括阳性重构、钙化斑块(CP)、非钙化斑块(NCP)、混合斑块(MP)、梗阻性斑块、偏心性斑块。通过手工测量血管横截面积定义重构指数(RI),RI=病变处血管横截面积/(病变处近端正常血管面积+远端血管面积)/2。RI〉1.10为PR,RI〈0.95为NR。RI=0.95~1.10为无重构。结果 382例1255个节段被发现存在动脉斑块,其中PR 121例(31.7%)148个节段(11.8%);NR 82例(21.4%)91个节段(7.3%)和无重构179例(46.9%)1016个节段(81.0%)。CP 159个节段(12.7%)、NCP 549个节段(43.7%)和MP 547个节段(43.6%);梗阻性病变194个节段(15.6%),非梗阻性病变1061个节段(84.4%);偏心性斑块1054个节段(84.0%),同心性斑块201个节段(16.0%)。单因素分析显示PR组MP、非梗阻性病变和偏心性斑块百分率高于NR和无重构组(75.0%、57.1%和40.8%,93.9%、82.4%和83.4%,99.3%、16.5%和87.8%,P值为0.034、0.041、0.044,均〈0.05)。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中,只有偏心性斑块是发生PR的独立因素。结论 CCTA表现为MP、非梗阻性斑块和偏心性斑块,PR发生率高,而偏心性斑块是发生PR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阳性重构
原文传递
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正性重构与冠脉造影病变易损性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孙玲 罗桂艳 徐丹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0期1641-1644,共4页
目的易损病变的发展不仅限于罪犯病变,而是广泛存在于冠状动脉。这种病变是典型的表现是正性重构[血管内超声(IVUS)表现]和复杂病变(冠脉造影表现)。具有易损特性的病变在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的分布还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在稳定... 目的易损病变的发展不仅限于罪犯病变,而是广泛存在于冠状动脉。这种病变是典型的表现是正性重构[血管内超声(IVUS)表现]和复杂病变(冠脉造影表现)。具有易损特性的病变在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的分布还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在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冠脉正性重构与造影复杂病变的关系及其冠脉钙化。方法对161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95名男性,年龄为68岁±11岁)的161个原发靶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前的血管内超声检查。重构指数被定义为病变血管面积除以参考血管面积;正性重构定义为重构指数>1.05。包括161个靶病变在内,造影显示为30%以上狭窄的冠脉病变被分类为简单病变和复杂病变。一个病人有一个以上复杂病变称为多复杂病变。70%以上的狭窄被认为是显著性狭窄。钙化使用钙弓面积的新方法来定量表示。结果靶病变为正性重构(IVUS)的有56个,而105个为非正性重构。161个病人共有>30%狭窄病变613个。病变总数在靶病变为正性重构与非正性重构的病人没有区别。造影显示的复杂病变在正性重构的病人较多,尤其是在靶病变以外的其它冠脉部位。每毫米病变的钙弓面积在正性重构组较小。结论在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血管内超声显示的正性重构与冠脉造影显示的复杂病变数相关,尤其是在靶病变以外的其它冠脉部位。在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正性重构的靶病变钙化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复杂病变 正性重构 稳定型心绞痛 钙弓面积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影响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连政 于海荣 +1 位作者 刘佩林 郭彩霞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的临床预测模型用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诊断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的临床预测模型用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诊断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通过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对靶病变进行测量,并计算重构指数(RI),根据RI将患者分为正性重构组和非正性重构组,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低血钙[OR(95%CI)=1.544(1.263~1.927),P<0.001]、并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OR(95%CI)=1.198(1.024~1.401),P=0.024]、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95%CI)=1.498(1.104~2.032),P=0.010]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95%CI)=1.275(1.139~1.428,P<0.001]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基本一致,模型内部验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且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度。结论根据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其发生冠状动脉正性重构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2型 冠状动脉正性重构 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及脂肪组织基质蛋白酶2表达、磷脂酶A_2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文涛 白净 智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基质蛋白酶2(MMP-2)表达、磷脂酶A_2(PLA_2)水平,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行心脏手术患者113例,其中冠心病患者67例(冠心病组),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病组)46例。术前均行双源CT检查...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基质蛋白酶2(MMP-2)表达、磷脂酶A_2(PLA_2)水平,分析其意义。方法选择行心脏手术患者113例,其中冠心病患者67例(冠心病组),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病组)46例。术前均行双源CT检查,测量EATV,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判断是否发生血管正性重构;术中取心外膜脂肪组织及胸腔脂肪组织,检测脂肪组织MMP-2 mRNA、MMP-2蛋白表达及PLA_2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血管正性重构的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组EATV为(128.08±45.34)cm3、瓣膜病组为(84.21±25.37)cm3,两组发生血管正性重构者分别为36、10例,两组比较P均<0.01。冠心病组心外膜脂肪组织MMP-2 mRNA、MMP-2蛋白表达及PLA_2水平均明显高于瓣膜病组(P均<0.05),两组胸腔脂肪组织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ATV、MMP-2、PLA_2、高血压是冠心病患者发生血管正性重构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冠心病患者EATV增大,心外膜脂肪组织MMP-2高表达、PLA_2水平增加;EATV、MMP-2、PLA_2是冠心病患者发生血管正性重构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磷脂酶A2 心外膜脂肪 血管正性重构
下载PDF
血管正性重构与血管管腔扩张性重构两种不同现象的区分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文波 唐垚 +6 位作者 郭德华 何艳艳 丁乾昊 马驰 贾茹峰 李天晓 贺迎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0-204,共5页
血管正性重构是一种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病变处血管发生代偿性扩张的现象,该现象与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研究显示,在对接受血管成形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影像随访时,部分患者病变部位管腔相较于术... 血管正性重构是一种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病变处血管发生代偿性扩张的现象,该现象与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研究显示,在对接受血管成形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影像随访时,部分患者病变部位管腔相较于术后即刻管腔也会出现扩张。该现象的出现能提高患者血流灌注量,可能有利于预防再发卒中,改善患者预后。然而目前临床中对这一现象尚无明确的定义,在许多研究中依然习惯性将其称为血管正性重构。因此,我们提出“血管管腔扩张性重构”这一概念,以便能够指导对两种现象的区分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正性重构 血管管腔扩张性重构 介入治疗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开源 朱勇 +4 位作者 孟帅 贾若飞 陈威 胡宏宇 金泽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行血管内超声指导(intra vascular ultrasound,IVUS)下血运...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行血管内超声指导(intra vascular ultrasound,IVUS)下血运重建的ACS患者。通过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并定义HOMA-IR值>2.5为IR阳性。通过IVUS评估病变部位、病变近端及病变远端外弹力膜(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EEM),并计算重构指数。定义重构指数大于1.05为正性重构;重构指数<0.95为负性重构;0.95≤重构指数≤1.05为中间状态。根据HOMA-IR值将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阳性组(n=46)和胰岛素抵抗阴性组(n=52)。结果共纳入98例ACS患者,共包括111根行IVUS检查评估的靶病变。初步分析发现IR阳性组的重构指数明显高于胰岛素抵抗阴性组[(1.02±0.32)比(0.88±0.28),P=0.018]。进一步分析发现,IR阳性组正性重构比率相对较高(43.4%比15.5%),而负性重构(47.2%比58.6%)及中间状态(9.4%比25.9)比率相对较低。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OR=0.694,95%CI 0.508~0.946,P=0.021)与IR(OR=4.174,95%CI 1.706~10.211,P=0.002)和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紧密相关。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HbA1c等混杂因素后,IR仍是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11,95%CI 1.431~9.111,P=0.00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发现,HOMA-IR预测冠状动脉正性重构力度中等(曲线下面积0.656,95%CI 0.542~0.771,P=0.0074)。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发现以HOMA-IR为2.44时预测力度最佳,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3.3%及71.9%。结论通过HOMA-IR评估的IR阳性与ACS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独立相关。然而其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力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正性重构 胰岛素抵抗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时间选择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莉 郑萍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754-756,共3页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早期即出现心脏正向重构,且这些变化的程度和时间不受患者接受封堵时的年龄影响。因此,在合适的无症状的缺损小的患者适当推迟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时间,可当其生长发育进一步完善至青少年期再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可能...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早期即出现心脏正向重构,且这些变化的程度和时间不受患者接受封堵时的年龄影响。因此,在合适的无症状的缺损小的患者适当推迟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时间,可当其生长发育进一步完善至青少年期再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心脏正向重构 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