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8篇文章
< 1 2 1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 被引量:149
1
作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64-570,共7页
一、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 一、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EGV)出血等。其中EGV出血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内镜学分会及从事该项工作的外科和放射介入科专家,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 门静脉 静脉曲张 出血 诊断 综合预防 治疗学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116
2
作者 白雪莉 杨连粤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87-1093,共7页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原门静脉高压学组特组织相关专家编制、发布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共识(2015版)》(以下简称2015版共识)[1...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原门静脉高压学组特组织相关专家编制、发布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治共识(2015版)》(以下简称2015版共识)[1]。该共识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范,发表后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与接受。鉴于门静脉高压症领域的技术进步与理念更新,为了充分反映本领域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及门静脉高压外科学组再次组织相关专家对2015版共识进行修订更新,制订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以下简称2019版共识),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规范、可行的治疗指导意见。2019版共识同样不作为强制性标准,仅为临床医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原文传递
癌栓分型对肝细胞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及预后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66
3
作者 程树群 吴孟超 +5 位作者 陈汉 沈锋 杨家和 丛文铭 王培军 赵玉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探讨癌栓分型对肝细胞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治疗及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 ,选择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 84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 ,根据Ⅰ~Ⅳ癌栓分型标准相应分为Ⅰ~Ⅳ组 ,回顾分析各组... 目的 探讨癌栓分型对肝细胞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治疗及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 ,选择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 84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 ,根据Ⅰ~Ⅳ癌栓分型标准相应分为Ⅰ~Ⅳ组 ,回顾分析各组患者生存时间及接受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Ⅰ组 (1 7例 )、Ⅱ组 (2 6例 )、Ⅲ组 (35例 )、Ⅳ组 (6例 )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1 0 1个月、7 2个月、5 7个月和 3 0个月 ,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1 )。癌栓Ⅰ型至Ⅲ型 ,手术疗效均优于非手术疗效 (P =0 0 0 0 6 )。结论 癌栓分型有助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并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 临床分型 肝细胞性肝癌 合并症 预后
原文传递
腔内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的疗效 被引量:63
4
作者 罗剑钧 颜志平 +3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清欣 瞿旭东 张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腔内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采用腔内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联合TACE治疗50例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并进行随访。结果腔内共植入支架53枚,每例患者... 目的探讨腔内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采用腔内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联合TACE治疗50例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并进行随访。结果腔内共植入支架53枚,每例患者平均植入^125I粒子15.8枚。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的并发症。50例患者共接受137次TACE治疗,平均每例患者2.7次。肝内病灶客观缓解率为34.4%。50例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70.1d,中位生存期为223.0d,术后90、180、360d累积牛存率分别为97.5%、59.3%和38.4%。支架平均通畅期为524.2d,中位通畅期为407.4d,术后90、180、360d支架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4.9%、75.2%和64.5%。结论腔内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联合TACE是治疗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125I粒子 支架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门脉 癌栓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识(2020年,上海) 被引量:58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学组 谢渭芬 +3 位作者 王吉耀 刘玉兰 祁兴顺 杨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99-1007,共9页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的指南或共识。本专家共识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及国内专家共识意见,系统阐述了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诊断、病情评估...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的指南或共识。本专家共识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及国内专家共识意见,系统阐述了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诊断、病情评估以及治疗策略,以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 血栓 抗凝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原文传递
门静脉左支分流降低术后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诸建国 朴龙松 +4 位作者 陈肇一 黄鹤 吕春燕 徐家兴 孙晓丽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 检测和分析家兔门静脉及其分支的血氨浓度差异从而指导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中对门静脉分支的选择,降低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的发病率。评价选择性门静脉左支作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分流道的临床意义,分析门静脉左、右支的血... 目的 检测和分析家兔门静脉及其分支的血氨浓度差异从而指导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中对门静脉分支的选择,降低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的发病率。评价选择性门静脉左支作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分流道的临床意义,分析门静脉左、右支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重要液递物质浓度差异对术后预防肝性脑病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家兔门静脉系统各分支分别取血测定血氨浓度并进行比较。341例有目的地选择肝内门静脉左支作为穿刺靶点,行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leftbranch of portal vein portosystemicshunt,TILPS)建立门腔分流道,避开富含营养、毒素的门静脉右支血液。肝实质通道用8mm直径球囊扩张,限制分流口径。结果 所测得血氨浓度,肠系膜上静脉高于门静脉左、右主支,(19.3±19.3)μmol/L与(156.5±20.9)μmol/L、(176.3±22.5)μmol/L,t值为2.35、2.25,P<0.05;高于脾静脉与腔静脉;门静脉右支高于左支、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内无一例发生肝性脑病。随访期间(术后1年),TILPS术后341例患者仅5例 (1.47%)出现肝性脑病,19例(5.57%)出现支架内狭窄。结论 家兔门静脉系统各分支的血氨浓度存在差异,提示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中门静脉左右支的选择可能会影响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介入性放射学 门静脉左支分流降低术 肝性脑病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樊嘉 汤钊猷 +7 位作者 吴志全 周俭 周信达 马曾辰 钦伦秀 邱双健 余耀 黄成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3-435,共3页
目的 评价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8例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门静脉无癌栓组(n=2528)、微癌栓组(n=416)和肉眼癌栓组(n=404),单因素分析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的影响... 目的 评价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8例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门静脉无癌栓组(n=2528)、微癌栓组(n=416)和肉眼癌栓组(n=404),单因素分析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的影响,分析各组的生存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门静脉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影响的危险度分别为1 421和3 136;无癌栓组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 97%、62 .78%、49 .88%、35 .42%,中位生存时间为59 7个月;微癌栓组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 .42%、51. 66%、39 .25%、27 .28%,中位生存时间为39 .1个月; 肉眼癌栓组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2 59%、25. 97%、20 .42%、11 .33%,中位生存时间为13. 5个月。结论 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而肉眼癌栓的危险性远大于微癌栓;微癌栓阶段是影响术后生存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微癌栓 肉眼癌栓 肝癌 术后 生存质量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脾部分性栓塞的质量控制及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42
8
作者 崔俊 韩铭钧 +1 位作者 任克 徐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839-840,共2页
脾部分性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法.由于其创伤小而受患者欢迎,但如何控制栓塞体积在有效安全范围内是临床的难题.研究脾部分性栓塞术后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该疗法的价值.
关键词 肝硬变 脾静脉 治疗性栓塞 明胶海绵
下载PDF
超声介入无水酒精治疗肝门静脉癌栓的探讨 被引量:39
9
作者 林礼务 何以敉 +4 位作者 高上达 叶真 薛恩生 林晓东 余丽云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无水酒精治疗肝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18例肝门静脉癌栓行超声引导注射无水酒精治疗 ,每周 1~ 2次 ,连续 5~ 7次为一疗程 ,注射结束后再随访 6~ 12个月。结果  18例肝门静脉癌栓经超声引导肝门静脉穿刺注射...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无水酒精治疗肝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18例肝门静脉癌栓行超声引导注射无水酒精治疗 ,每周 1~ 2次 ,连续 5~ 7次为一疗程 ,注射结束后再随访 6~ 12个月。结果  18例肝门静脉癌栓经超声引导肝门静脉穿刺注射无水酒精后 ,15例 ( 83 .3 % )有不同程度改善 ,其中 7例 ( 3 8.9% )癌栓消失 ,8例 ( 4 4.4% )表现为癌栓缩小或停止发展 ,2例 ( 11.0 % )左右支皆有癌栓者均无效 ,1例 ( 6.0 % )因脑转移中断治疗。结论 选择细针于超声引导下进行肝门静脉癌栓穿刺无水酒精治疗 ,可取得一定疗效。其主要的副作用是较明显疼痛 ,强调掌握穿刺要点与必要的止痛是本技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门静脉 肿瘤循环细胞 乙醇 肿瘤 治疗
原文传递
肝脏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能谱CT与传统多层螺旋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贵生 高建华 +2 位作者 赵帅 张雪梅 梅语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能谱CT和传统多层螺旋CT行肝脏增强扫描门静脉期中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差异,评估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肝脏三期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明确有肝结节性病变的6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能谱CT组和常规CT... 目的探讨采用能谱CT和传统多层螺旋CT行肝脏增强扫描门静脉期中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差异,评估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肝脏三期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明确有肝结节性病变的6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能谱CT组和常规CT组行肝脏三期增强扫描,每组30例。能谱CT组平扫、动脉期和肝实质期采用螺旋扫描,门静脉期使用能谱扫描模式,双电压快速切换;常规CT组行常规辐射剂量下传统肝脏三期扫描。对于常规CT图像,在肝门水平钡0量肝实质的图像噪声,并用肝实质作为对照测量门静脉主干的对比噪声比(CNR)值。对于能谱门静脉增强扫描,首先从扫描数据中重组出40~140keV能量段的101组单能量图像,得出门静脉主干CNR随能量变化曲线,从中得出能谱CT成像中实现门静脉主干的最高CNR值的最佳能量点。选择能谱CT成像中70keV能量点测量能谱图像的噪声。对2组患者门静脉期成像的CT剂量指数、图像噪声和门静脉主干的CNR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能谱CT组患者的CT剂量指数均为15.64mGy;常规CT组患者CT剂量指数为(22.44±5.09)mGy,能谱cT组比常规CT组剂量降低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6,P〈0.01)。能谱CT组和常规CT组图像噪声分别为22.81±2.85和23.80±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P〉0.05)。能谱CT组门静脉主干在最佳能量点的CNR为7.17±2.09,是常规CT组2.76±1.34的2倍以上,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显影更加清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P〈0.01)。结论和常规多层螺旋CT肝脏成像相比,能谱CT成像提供多组单能量图像,在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前提下保持相似的图像噪声,并能显著提高门静脉和肝实质的对比噪声比,很好地显示门静脉及其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肝肿瘤 门静脉
原文传递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11
作者 林国帅 徐琴 +1 位作者 赵淑一 张跃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3-517,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65例(PVT组),选取同阶段肝硬化无PVT患者70例作为对照(无PVT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65例(PVT组),选取同阶段肝硬化无PVT患者70例作为对照(无PVT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计量资料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相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VT组与无PVT组患者相比,年龄、性别、民族、病因、白细胞、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肌酐、总胆红素、脾静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D-二聚体[(1.87±1.45)mg/ml与(0.55±0.58)mg/m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18.57±19.46)μg/m1与(5.45±6.00)μg/m1]、血红蛋白[(99.32±26.73)g/L与(112.64±25.03)g/L]、白蛋白[(28.51±5.19)g/L与(33.07±7.94)g/L]、门静脉内径[(12.53±2.70)mm与(11.17±1.79)mm]、脾脏厚度[(5.12±0.95)cm与(4.56±0.83)cm]、脾脏长度[(15.35土3.21)cm与(13.86±2.82)cm]、Child-Pugh评分[(7.66±2.06)分与(6.93土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垆值均〈0.05)。腹泻、肠梗阻、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0.05),而腹痛(18例与7例)、发热(17例与4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与9例)、自发性腹膜炎(24例与12例)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垆值均〈0.05)。D-二聚体(017.=4.290,P〈0.01)、门静脉内径(OR=1.294,P〈0.05)是肝硬化合并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程度重、D-二聚体和FDP水平高、门静脉内径宽的肝硬化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 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 被引量:38
12
作者 梅斌 郑凯 陈孝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8-549,552,共3页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测定静脉血中血小板CD62P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实验...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测定静脉血中血小板CD62P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实验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6例。术前实验组CD62P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实验组CD62P明显高于术前(P<0.01)。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术前CD62P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血栓组CD62P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CD62P明显升高,且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度相关,可作为评判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危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蛋白CD62P 断流术 门静脉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对策及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13
作者 樊嘉 吴志全 +4 位作者 周俭 邱双健 陈荣新 史颖弘 汤钊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目的 比较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 方法  138例肝功能处于代偿期、术前估计可以手术切除的门静脉癌栓患者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 4组 :保守治疗组 14例、化疗组 4 ... 目的 比较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 方法  138例肝功能处于代偿期、术前估计可以手术切除的门静脉癌栓患者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 4组 :保守治疗组 14例、化疗组 4 1例、手术切除组 19例、手术切除加化疗组6 4例。 结果 保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 3 5个月 ;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 7 1个月 ;手术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 10 3个月 ;而手术切除加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 13 4个月 ,术后半年 0 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 7%、37 6 %、30 7%、14 0 % ,明显高于其他 3组 (P <0 0 5 )。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化疗次数是影响手术切除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结论  (1)门静脉癌栓患者在肝功能处于代偿期 ,术前估计手术能一并切除原发灶与癌栓时 ,应行剖腹探查 ,而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的疗效最好 ;(2 )术后在患者肝功能许可的情况下 ,可行多次栓塞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治疗 疗效比较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门静脉支架及经动脉药物治疗栓塞联合或未联合血管内植入碘-125粒子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比较 被引量:35
14
作者 吴林霖 罗剑钧 +5 位作者 颜志平 王建华 王小林 张学彬 方主亭 张雯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5-919,共5页
目的比较门静脉支架及经动脉药物治疗栓塞(TACE)联合或未联合血管内植入碘-125(^125I)粒子条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对106例(男9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23岁)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陛肝癌合并门静脉主... 目的比较门静脉支架及经动脉药物治疗栓塞(TACE)联合或未联合血管内植入碘-125(^125I)粒子条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对106例(男9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23岁)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陛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6例(A组)在门静脉内植入支架及^125I粒子条,余50例(B组)仅在门静脉内植入支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支架通畅率及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后各测量值的改变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时间及支架通畅期。结果门静脉内植入支架及^125I粒子条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5d(A组)及146d(B组),P=0.001(P〈0.05)及HR=2.244;两组患者支架的中位通畅期分别为400d(A组)及190d(B组),P=0.005(P〈0.05)及HR=2.479。结论门静脉支架及TACE联合血管内植入^125I粒子条能显著延长原发陛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门静脉 癌栓 支架 碘-125粒子条 经动脉药物 治疗栓塞
原文传递
内源性硫化氢在不同时期大鼠肝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宁 郑勇 +6 位作者 王于理 李睿 孙侃 常向云 陈卫刚 赵瑾 李洪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观察内源性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 gamma-lyase,CSE)/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CSE/H2S)体系在不同时期肝硬化大鼠模型上的变化,以探讨内源性H2S在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大鼠模... 目的:观察内源性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 gamma-lyase,CSE)/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CSE/H2S)体系在不同时期肝硬化大鼠模型上的变化,以探讨内源性H2S在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大鼠模型,在第15、30、52天取大鼠门静脉血检测H2S浓度,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观察肝组织CSEmRNA的表达.结果:肝硬化早、中、晚期大鼠门静脉血中H2S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F=126.208,P=0.000),且H2S浓度随着肝脏病变的加重而逐渐降低(r=-0.777,P<0.05).肝硬化不同时期肝组织CSE蛋白的灰阶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F=156.04,P=0.000),表明CSE表达增强.各组CSE mRNA的表达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23.927,P=0.000),且随着肝脏病变的加重表达逐渐增加.结论:H2S体系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保持血管舒张状态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大鼠 门静脉 硫化氢 胱硫醚-γ- 裂解酶
下载PDF
肝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期相设置与优化 被引量:33
16
作者 尹建忠 沈文 +2 位作者 边铁城 张萍 祁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1-555,共5页
目的 探索多层螺旋CT在肝脏CT血管成像 (CTA)中的最佳期相设置条件。方法参照时间 密度曲线 ,选择门脉与肝实质密度差最大的时间段 (40s)进行门脉系统血管的检查 ,并同时行传统肝脏动脉期 (2 0s)与门脉期 (65s)检查。采用此期相设置对 ... 目的 探索多层螺旋CT在肝脏CT血管成像 (CTA)中的最佳期相设置条件。方法参照时间 密度曲线 ,选择门脉与肝实质密度差最大的时间段 (40s)进行门脉系统血管的检查 ,并同时行传统肝脏动脉期 (2 0s)与门脉期 (65s)检查。采用此期相设置对 2 0例志愿者进行肝脏CTA检查 ,并将 40s所得图像与 65s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在注射对比剂后 40s门静脉血管与肝实质CT值差为 66 96HU ,而 65s时二者差值为 39 58HU。统计显示 40s时门静脉与肝实质密度差明显大于65s的图像 (F =7 91 2 ,P <0 .0 1 )。结论 门脉系统CTA以注射对比剂 40s较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期相设置 优化 门脉系统血管
原文传递
肝脏血管解剖和变异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龙江 宋光义 +3 位作者 包颜明 杨桂芬 杨亚英 王克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63-96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血管重建的可行性,优选门静脉的最佳延迟时间及后处理技术,评价CT血管成像(CTA)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的准确度。方法100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成像法(SSD)及容积再现(VR)...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血管重建的可行性,优选门静脉的最佳延迟时间及后处理技术,评价CT血管成像(CTA)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的准确度。方法100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成像法(SSD)及容积再现(VR)进行重建。其中84例被分为4组,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分别于25、50s,25、55s,25、60s,25、50、75s行增强扫描,另有16例仅在25s行动脉期容积数据采集。24例进行了DSA检查。以Michels分型进行肝动脉解剖分类。评价3组门静脉影像质量,分析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解剖及变异的构成比。结果CTA显示肝动脉解剖的准确度为95.8%(23/24);正常肝动脉解剖69.0%(69/100),变异肝动脉31.0%(31/100)。50s组门静脉影像质量优于55s组和60s组(χ2=17.119,P<0.001);VR和MIP显示门静脉级别的能力相当(Z=-0.805,P>0.05),但优于SSD;正常门静脉解剖86.9%(73/84),解剖变异13.1%(11/84)。肝静脉显示率为60.0%(50/84例),肝右后静脉显示率为34.0%(17/50)。结论用MSCT行肝脏血管的三维重建是可行的;CTA在显示肝动脉解剖方面与DSA相比有很高的符合率;50s延迟时间及MIP、VR重建可很好地显示门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门静脉 肝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肝脏血管解剖 变异肝动脉 多层螺旋CT 成像研究 肝内门静脉
原文传递
^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被引量:31
18
作者 胡鸿涛 黎海亮 +6 位作者 郭晨阳 姚全军 孟艳莉 骆俊朋 程洪涛 杨辉 李文亮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结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Ⅱ型或Ⅲ型门静脉癌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34-70岁,平均(56±8)岁;肝内原发肿瘤...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结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Ⅱ型或Ⅲ型门静脉癌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34-70岁,平均(56±8)岁;肝内原发肿瘤1-15个(中位数为4个)。23例门静脉癌栓的平均直径为(20.5±1.5)mm,平均长度为(37.4±2.6)mm。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化学栓塞治疗肝内原发病灶,同时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125Ⅰ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通过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处方剂量、所需粒子数、粒子的空间分布、粒子放射性活度、匹配周边剂量等参数,然后在CT监视下,依次在肿瘤的不同层面及位置植入^125Ⅰ粒子。结果每例患者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次数1.0-6.0次,平均(3.1±0.4)次;门静脉穿刺粒子植入次数1.0-2.0次,平均(1.4±0.5)次;植入粒子数4-17枚,平均(7±1)枚。患者生存期3-24个月,中位生存期18个月。患者3、6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3%(21/23)和69.6%(16/23)和60.9%(14/23)。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可以显著延长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门静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开才 吕维富 +2 位作者 周春泽 成德雷 方伟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5例HCC合并PVTT患者的资料,其中475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210例接受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生存时间,采用Cox模型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5例HCC合并PVTT患者的资料,其中475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210例接受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生存时间,采用Cox模型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685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3个月,其中TACE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1个月、5.2个月(P=0.002)。TACE组和支持治疗组患者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57.30%、27.30%、12.10%和37.90%、12.20%、3.10%。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HCC病灶最大径、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癌栓分型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元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Child-Pugh分级和癌栓分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Ⅰ、Ⅱ型癌栓患者中,TACE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8个月、5.5个月,2组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Ⅲ、Ⅳ型癌栓患者中TACE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4.5个月,2组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结论对HCC合并PVTT患者行TACE治疗有效,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Child-Pugh分级和癌栓分型;对Ⅲ、Ⅳ型癌栓患者TACE未见明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门静脉 癌栓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楠 石玉玲 +11 位作者 李娜 敖国昆 李晓祥 韩舒 朱超慧 沙立娜 吴凯 翟俊山 张林 王欣 张磊 段云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VPBSCT)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3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经门静脉途径肝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观察患者移植术前、术后2个月的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VPBSCT)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3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经门静脉途径肝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观察患者移植术前、术后2个月的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清蛋白(ALB)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移植术后2个月患者血清ALT、TB水平及P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3个月患者血清ALT、TB、ALB水平及PT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2个月,腹腔积液减轻17例(70.8%,17/24),乏力好转26例(83.9%,26/31),食欲改善28例(75.7%,28/37),体力好转25例(67.6%,25/37),腹胀减轻21例(63.6%,21/33)。除5例患者移植术后腹腔积液加重,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外,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VPBSCT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具有疗效好、费用低及技术风险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肝硬化 门静脉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