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果树施药旋翼下洗气流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豪 祁力钧 +5 位作者 吴亚垒 程浈浈 刘婠婠 Elizabeth Musiu 肖雨 杨泽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4-54,共11页
植保无人机悬停果树施药时的旋翼下洗气流场分布对雾滴空间运动和在冠层内部的附着、穿透有重要影响。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方法,结合RNGκ–ε湍流模型、多孔介质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通过构建虚拟... 植保无人机悬停果树施药时的旋翼下洗气流场分布对雾滴空间运动和在冠层内部的附着、穿透有重要影响。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方法,结合RNGκ–ε湍流模型、多孔介质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通过构建虚拟果园,对六旋翼植保无人机悬停果树施药时的下洗气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无人机不同悬停高度、不同果树生长阶段和不同自然风速下的气流场分布特征,并进行标记点下洗气流速度测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风速大于3m/s时,旋翼下洗气流速度已淹没于环境自然风速中,不再满足植保无人机悬停施药作业条件;2)自然风破坏了旋翼下洗气流的中心对称状态,向下风方向出现后扬,且随着自然风速和悬停高度的增大,后扬距离随之增大;3)与无自然风状态比较,果树生长时期对其喷头处速度分布影响不显著,主要受自然风影响,且竖直向下的z向气流占主体地位,对雾滴的对靶运输起主导作用,应将喷头安装于可使雾滴获得较大z向速度的旋翼正下方0.2m处附近;4)无人机悬停位置沿逆风方向调整后,冠层内部上、中、下层气流平均速度较调整前分别由1.36、0.80、0.81m/s增大至3.04、2.37、1.63m/s;上、下层速度分布变异系数分别由74.26%、35.80%降至45.39%和22.70%,中层略有增大,总体利于实现对靶喷雾。试验结果表明,标记点下洗气流速度测量值和模拟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文可为动态环境条件下植保无人机悬停果树施药的对靶喷雾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农药 模型 下洗气流 果树冠层 多孔介质
下载PDF
基于Porous模型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气流分布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豪 祁力钧 +3 位作者 吴亚垒 刘婠婠 程浈浈 MUSIU E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植保无人机进行果树施药时,果树冠层周围及内部的下洗气流时空分布对雾滴的附着和分布有重大影响,为明确无人机下洗气流时空分布规律,针对六旋翼植保无人机,结合RANS方程、RNG k-ε湍流模型、Porous模型、滑移网格技术及SIMPLE算法,建... 植保无人机进行果树施药时,果树冠层周围及内部的下洗气流时空分布对雾滴的附着和分布有重大影响,为明确无人机下洗气流时空分布规律,针对六旋翼植保无人机,结合RANS方程、RNG k-ε湍流模型、Porous模型、滑移网格技术及SIMPLE算法,建立了六旋翼植保无人机悬停施药下洗气流时空分布的三维CFD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果树时,旋翼下洗气流近似呈"圆柱形"向下发展,到达地面后形成地面铺展,在旋翼正下方0. 6~1. 7 m区域内出现速度范围为3. 0~4. 0 m/s的"Z方向(竖直向下)速度稳定区";有果树时,冠层对旋翼下洗气流有明显的阻挡作用,不再出现"Z方向速度稳定区"。以本文模拟的3棵果树为例,Ⅰ号果树冠层周围气流从冠层上半部区域开始呈"圆锥形"向下发展,以一倾斜角发展到地面形成小范围地面铺展,地面铺展末端出现近地面卷扬,Ⅱ、Ⅲ号果树冠层周围气流卷扬严重,在计算区域内无明显地面铺展;旋翼中心正下方Z方向速度最大接近8 m/s,随着冠层压力损失系数的增大,旋翼中心正下方Z方向速度衰减加快,同时旋翼气流向四周产生扩散;计算冠层内部Z方向最大速度衰减比发现,除Ⅲ号果树冠层下半部,无果树和Ⅰ、Ⅱ、Ⅲ号果树冠层内部Z方向最大速度衰减比依次增大。试验表明,无果树时旋翼正下方0. 3、0. 8、1. 3、1. 8 m处和近地面2. 3 m处试验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在10%以内和不大于25%,总体拟合优度0. 984 6,数值模拟准确;试验果树与模拟果树冠层内部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模型 植保无人机 数值模拟 下洗气流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单片网衣周围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云鹏 刘兴 董国海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10年第7期557-562,共6页
对单片网衣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GAMBIT软件建立网衣周围流场数值模型,然后利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控制方程,借助于商业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模拟过程中把网衣看成多孔透水板,使用多孔介质模型... 对单片网衣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GAMBIT软件建立网衣周围流场数值模型,然后利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控制方程,借助于商业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模拟过程中把网衣看成多孔透水板,使用多孔介质模型来求解,多孔介质的抵抗力系数根据实际实验中网衣的受力推导得出。数值模拟中分析了在不同流速和不同冲角组合情况下的单片网衣周围的流场,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在冲角为30°~90°之间,流速折减率、网衣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都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平均误差在9.3%之内。因此,对比结果表明,FLUENT中的多孔透水介质模型可以适用于单片网衣周围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法 多孔介质模型 流速折减率 阻力 升力
下载PDF
多孔材料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和模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付文强 高辉 +3 位作者 薛征欣 关卫军 韩飞 王兴东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4-130,共7页
为研究多孔材料的传热机理,采用实验测量验证理论模型的方式,利用瞬态热线法测量283-333 K范围内多孔保温材料挤塑式聚苯乙烯(XPS)的有效导热系数,并根据多孔材料各组成部分导热系数、密度以及结构特点,使用5种基本模型包括串联模型... 为研究多孔材料的传热机理,采用实验测量验证理论模型的方式,利用瞬态热线法测量283-333 K范围内多孔保温材料挤塑式聚苯乙烯(XPS)的有效导热系数,并根据多孔材料各组成部分导热系数、密度以及结构特点,使用5种基本模型包括串联模型、并联模型、Kopelman isotropic模型、Maxwell-Eucken模型以及EMT模型,分别对其有效导热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证明:对于XPS,Kopelman iostropic和Maxwell-Eucken模型更具适用性,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偏差均小于0.5%,为进一步开展多孔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模型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热线法 多孔材料 有效导热系数 多孔结构模型
下载PDF
悬索桥主缆截面固定网格多孔模型构建与流动特性研究
5
作者 郑章靖 何琛 +2 位作者 尹航 宋神友 徐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7,共8页
为研究悬索桥主缆除湿过程中紧束态钢丝束区域截面流动特性,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为背景进行主缆截面固定网格多孔模型构建与流动特性研究。利用固定网格的方法,考虑钢丝束间隙,构建一种适用于悬索桥主缆截面的精准多孔模型,研究钢丝束... 为研究悬索桥主缆除湿过程中紧束态钢丝束区域截面流动特性,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为背景进行主缆截面固定网格多孔模型构建与流动特性研究。利用固定网格的方法,考虑钢丝束间隙,构建一种适用于悬索桥主缆截面的精准多孔模型,研究钢丝束间隙、通气方向、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钢丝束阶数对空气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气方向不同时,精准多孔模型体现了主缆截面内部流速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流动阻力的各向异性;入口速度一定时,垂直通气时两侧间隙流速大于钢丝束内部流速,水平通气时水平间隙流速有所增大,垂直通气进出口压差大于水平通气,两者相差11.29%;对比采用Ergun公式计算的阻力系数模型与采用拟合计算的实际阻力系数模型,进出口压差差异随着入口速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大,在入口速度为0.031 25 m/s时,水平通气和垂直通气下,2种模型进出口压差差异分别为89.5%和95.6%;钢丝束阶数不同时,各个阶数粘性阻力系数值相差小于1%,惯性阻力系数值相差小于2%,可认为阻力系数计算与钢丝束阶数近似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 除湿 多孔模型 通气方向 阻力系数 流动特性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深部煤层瓦斯抽采的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迎新 李世超 +1 位作者 朱育民 肖刚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79-583,共5页
为提高矿井深部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分析深部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的影响因素,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煤层瓦斯抽采规律。应用CFD软件建立煤层的抽采三维数值模型,以抽采钻孔间距和抽采时间为多元变量,模拟多孔抽采,... 为提高矿井深部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分析深部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的影响因素,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煤层瓦斯抽采规律。应用CFD软件建立煤层的抽采三维数值模型,以抽采钻孔间距和抽采时间为多元变量,模拟多孔抽采,通过分析得出钻孔间距对抽采时间的影响规律和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范围。结果表明:7 m的钻孔间距、-30 k Pa的抽采负压值和100 d内的抽采方法,其抽采效率提高了20%,抽采浓度也有所提高。该研究为煤矿的瓦斯抽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数值模拟 多孔模型
下载PDF
前臂桡侧皮瓣血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立群 范秦寅 +3 位作者 张宝亮 张华 张陈平 胡广洪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建立以桡动静脉为血管蒂的前臂皮瓣血流动力学三维数值模型,并探讨其科学有效性。方法:应用Pro/E(Wildfire 4.0)软件建立前臂皮瓣三维几何模型。椭圆形皮瓣的长短轴分别为80mm×50mm,厚度为10mm,血管蒂(桡动脉内径1.9mm,桡静... 目的:建立以桡动静脉为血管蒂的前臂皮瓣血流动力学三维数值模型,并探讨其科学有效性。方法:应用Pro/E(Wildfire 4.0)软件建立前臂皮瓣三维几何模型。椭圆形皮瓣的长短轴分别为80mm×50mm,厚度为10mm,血管蒂(桡动脉内径1.9mm,桡静脉内径0.84mm)长50mm,以半嵌入方式平行长轴贯穿皮瓣。将几何模型整体导入SC/Tetra 8.0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和计算。根据实测桡动脉流量,设定进口血液流速为20mm/s,参照皮瓣血管蒂实测压力差53mmHg,初步获得压力损失模型(porous model)的有关系数值,然后将压力损失模型代入皮瓣,模拟毛细血管网对血流的阻力,计算出皮瓣及血管蒂部的血液流动,比较分析血管蒂部桡、动静脉中心轴向压力分布和不同截面径向血液流速分布。结果:前臂皮瓣模型的整体网格数为10355473,节点数为2104014。皮瓣代入压力损失模型后,桡、动静脉出入口压力差值为7050Pa(52.8mmHg),接近临床实测值。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显示,在压力损失模型中桡动脉的中心轴向压力分布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当血液流入及流出皮瓣时,会出现速度减缓和增加,而桡静脉的中心轴向压力值在血液流出皮瓣的瞬间急剧下降,结果特征符合皮瓣血液正常生理循环特点。结论:压力损失模型能够较合理有效地模拟前臂桡侧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本研究提出了皮瓣血流机制研究的新方法,为进一步血管吻合口流场变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桡侧皮瓣 桡动脉 桡静脉 计算流体力学 压力损失模型
下载PDF
简支梁金属橡胶本构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侯军伟 原霞 +2 位作者 杨伟 马艺霖 徐少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99-1304,共6页
依据金属橡胶细观接触作用特点及受力变形特征为基础,对金属橡胶准静态压缩情况进行分析。从金属橡胶的微单元体出发,以单匝螺旋卷为基本受力单元,根据单匝螺旋卷与简支梁的几何关系,及单元体内螺旋卷的串并联关系,提出了简支梁金属橡... 依据金属橡胶细观接触作用特点及受力变形特征为基础,对金属橡胶准静态压缩情况进行分析。从金属橡胶的微单元体出发,以单匝螺旋卷为基本受力单元,根据单匝螺旋卷与简支梁的几何关系,及单元体内螺旋卷的串并联关系,提出了简支梁金属橡胶本构模型,并用不同工艺参数的金属橡胶试件对所建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同时与悬臂梁模型、多孔模型作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悬臂梁模型和多孔模型相比,简支梁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误差更小,所以简支梁本构模型可以更好的反映金属橡胶的静态力学性能,同时该模型可以反映丝径、丝材、螺旋卷直径、相对密度等因素对金属橡胶非线性力学性能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 本构模型 简支梁 悬臂梁 多孔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折波式液氧过滤器压降仿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纪晶晶 黄玲艳 +1 位作者 刘海飞 唐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2,共5页
液氧过滤器是运载火箭低温加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过滤器滤芯的耐压能力,将常规使用的单层滤网改进为多层折波滤网,进行了过滤器压降试验。为了深入分析改进后过滤器的压降特性及内部流动规律,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开展滤芯区域的... 液氧过滤器是运载火箭低温加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过滤器滤芯的耐压能力,将常规使用的单层滤网改进为多层折波滤网,进行了过滤器压降试验。为了深入分析改进后过滤器的压降特性及内部流动规律,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开展滤芯区域的流场数值计算、压降评估,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仿真结果显示:正向流动时,改进前过滤器1中滤芯部分平均压降为2.16 kPa,占整体压降的比值均值为8.34%;改进过滤器2滤芯部分压降为15.72 kPa,占整体压降的比值为30.83%,均高于改进前水平。该数值计算方法可准确预报过滤器压降特性,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加注 过滤器 多层折波滤芯 多孔介质
下载PDF
SOFC多孔电极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和模型研究
10
作者 黄志鹏 赵梦甜 +1 位作者 杨希刚 王玉璋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内部流动传热和化学反应复杂,容易产生热不平衡区。获取高精度的多孔电极有效导热系数对于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和电池热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稳态法设计并搭建了多孔材料有效导热系统实验平台和...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内部流动传热和化学反应复杂,容易产生热不平衡区。获取高精度的多孔电极有效导热系数对于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和电池热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稳态法设计并搭建了多孔材料有效导热系统实验平台和测量系统,在372.1~932.4 K温度范围内详细测量了多孔电极实验样件温度分布,通过多孔材料内传热理论分析,基于现有EMT和ME1数学模型,利用比例因子t构造了温度修正的SOFC多孔电极综合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同时通过对比孔隙率为0.2349~0.4178的3个实验样件表面温度的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验证了该有效导热系数模型的有效性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多孔电极 有效导热系数 多孔结构模型
下载PDF
2D碳/碳复合材料CVI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姜开宇 李贺军 李克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4-107,共4页
本文根据2D碳/碳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CVI工艺的特点建立了孔隙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其CVI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关键词 2D 碳/碳 复合材料 CVI 数值模拟 孔隙模型
下载PDF
基于LBM的多孔骨架热物性对固液相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宋林泉 陈宝明 郜凯凯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56-364,共9页
对不同物性骨架对固液相变过程的影响研究可为中低温相变储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文章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采用两区域焓—多孔介质模型研究了方腔内无填充多孔介质骨架固液相变过程,从孔隙尺度分析了相变过程的流动... 对不同物性骨架对固液相变过程的影响研究可为中低温相变储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文章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采用两区域焓—多孔介质模型研究了方腔内无填充多孔介质骨架固液相变过程,从孔隙尺度分析了相变过程的流动和传热机理,探讨了方腔内填充不同导热系数的骨架对于相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填充多孔介质骨架方腔内固液相变过程中传热方式由热传导逐渐向自然对流换热转变,形成向右倾斜的糊状区;它的存在导致相变材料不能完全融化,且在方腔的左侧壁面处存在上窄下宽的固相相变材料;在填充多孔介质骨架方腔内,融化的初始阶段,高导热系数多孔骨架的相变材料融化速率较大,对相变换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当相变过程发展至准稳态阶段,受到右壁面处的低温影响和糊状区的综合作用,相变过程受到明显的抑制,且骨架的导热系数越大,其融化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相变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糊状区 多孔骨架 两区域焓一多孔介质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建模的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孔隙分析与单胞模型
13
作者 梅宝龙 董九志 +1 位作者 任洪庆 蒋秀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115,共8页
为探究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在压实过程初始和最终密实2个阶段中孔隙分布及变化,解决成型后孔隙率无法预测的问题。基于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成型工艺构建一种三维四向孔隙模型,在无压缩载荷和施加压缩载荷2种工况下,从单胞模型的xoy平面... 为探究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在压实过程初始和最终密实2个阶段中孔隙分布及变化,解决成型后孔隙率无法预测的问题。基于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成型工艺构建一种三维四向孔隙模型,在无压缩载荷和施加压缩载荷2种工况下,从单胞模型的xoy平面和xoz平面2个维度、4个方向观测孔隙;从介观和微观2个尺度研究载荷下纤维形态与截面形状变化对单胞孔隙的影响,建立了纤维尺寸截面变化与孔隙率映射关系,提出影响孔隙率的尺寸系数,使预制体最终孔隙率具有可设计性;通过单胞孔隙模型计算得到预制体在压实阶段最小孔隙率。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对不同尺寸的预制体进行压实致密实验,得到不同尺寸预制体所受压缩载荷与高度变化曲线,揭示了预制体高度与孔隙率的关系并得到压实致密阶段最小孔隙率。实验结果表明最小孔隙率与理论模型误差小于3%,验证了软硬混编单胞孔隙模型表征预制体孔隙率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 多维度 单胞孔隙模型 压实致密 孔隙率
下载PDF
基于两级尺度粗化的裂缝-多孔隙介质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丽云 张研 +3 位作者 甘利灯 杨昊 晏信飞 杨廷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91-3799,共9页
实际地震勘探中,储层物性参数的差异是导致地震波响应特征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而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地震响应特征之间的联系,需要跨越微观孔隙尺度、介观测井尺度以及宏观地震尺度等三个不同尺度空间.本文基于已知井的岩石物理实验数据... 实际地震勘探中,储层物性参数的差异是导致地震波响应特征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而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地震响应特征之间的联系,需要跨越微观孔隙尺度、介观测井尺度以及宏观地震尺度等三个不同尺度空间.本文基于已知井的岩石物理实验数据和测井数据,利用复杂多孔隙介质理论将微观尺度孔隙岩石粗化到介观测井尺度,利用Backus平均理论将介观测井尺度的模型进一步粗化到宏观地震尺度,最终,得到地震尺度裂缝-多孔隙介质模型.其数值计算结果与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的对比表明:基于两级尺度粗化算法的裂缝多孔隙介质模型在给定参数下是有效的,且基于该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能够对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随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尺度粗化 多孔隙模型 Backus等效平均理论 储层物性参数 波场响应特征
下载PDF
冷冻保护剂对神经干细胞球导入过程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一 葛丹 +1 位作者 解政鼎 马学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1-747,共7页
建立了以刚性球孔隙模型为基础的神经干细胞球的冷冻保护剂导入模型。在结合跨膜传质扩散的基础上,分别对细胞内空间和细胞外空间列传质扩散方程,并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细胞内外浓度以及细胞膜两侧浓差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曲线。... 建立了以刚性球孔隙模型为基础的神经干细胞球的冷冻保护剂导入模型。在结合跨膜传质扩散的基础上,分别对细胞内空间和细胞外空间列传质扩散方程,并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细胞内外浓度以及细胞膜两侧浓差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曲线。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细胞外的保护剂浓度变化较快,在第5 s即可接近渗透平衡;细胞内的保护剂浓度变化则较为平缓。保护剂扩散系数对于导入过程影响不大,增加神经球尺寸及溶质胞膜渗透系数可以有效地减少导入过程中的细胞浓差。低温导入过程中细胞浓差较常温导入时更大,对细胞的渗透性损伤也更为强烈。研究结果对优化冷冻保护剂的导入程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球孔隙模型 神经干细胞球 冷冻保护剂浓度 渗透损伤
下载PDF
激光对生物细胞膜力学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吴俊林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6,34,共3页
依据生物细胞膜双电层多孔模型,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细胞膜结构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生物细胞膜渗透过程的物理模型,进而探讨了激光作用可提高生物细胞膜渗性的物理过程和渗透机理。
关键词 激光 生物细胞膜 力学特性 双电层多孔模型 物理特性 渗透性机理
原文传递
埋地燃气管道泄漏扩散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42
17
作者 王向阳 杜美萍 +2 位作者 汪彤 白永强 向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50,共6页
为减少天然气输送过程因泄漏引发的安全问题,构建埋地燃气管道泄漏扩散过程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研究管道入口压力、泄漏孔尺寸、泄漏孔形状和土壤孔隙率等各参数对泄漏量与扩散范围的影响,拟合埋地管道燃气泄漏量与各参数... 为减少天然气输送过程因泄漏引发的安全问题,构建埋地燃气管道泄漏扩散过程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研究管道入口压力、泄漏孔尺寸、泄漏孔形状和土壤孔隙率等各参数对泄漏量与扩散范围的影响,拟合埋地管道燃气泄漏量与各参数的经验关联式,并通过公开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泄漏量与扩散距离都随着管道入口压力、土壤孔隙率和泄漏孔尺寸的增大而增大,管道直径和泄漏孔形状对泄漏量的影响较小;在设定管道入口压力为2.1和156 k Pa的条件下,拟合的经验关联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分别为7.18%和19.79%,证明关联式具有其有效性,可为计算埋地管道燃气泄漏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泄漏扩散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多孔介质模型 天然气
下载PDF
微观物理模拟水驱油实验及残余油分布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李中锋 何顺利 +1 位作者 杨文新 门成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1,76,共6页
研究制作了能真实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微观仿真孔隙模型,应用微观渗流物理实验模拟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开展了微观模型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水驱油过程及微观物理模型中残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进行了观察,模拟了不同驱替速度、孔隙结构、粘... 研究制作了能真实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微观仿真孔隙模型,应用微观渗流物理实验模拟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开展了微观模型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水驱油过程及微观物理模型中残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进行了观察,模拟了不同驱替速度、孔隙结构、粘度比等条件下的水驱过程。应用分形几何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数盒子法和R/S分析法定量研究微观残余油分形特征的关系式,结合水驱油残余油分布图像,建立了用分形维数定量表征残余油及空间分布的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驱替速度增大,形成的残余油量减少;随原油粘度增大,形成的残余油量增多。容量维数表征了残余油的多少,它与残余油饱和度、孔隙结构有关;分形维数则表征了残余油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分形维数越大,残余油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模型 水驱油 残余油 驱替速度 分形特征 容量维数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多孔介质气体流动模型在垫片密封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顾伯勤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19-23,共5页
气体通过非金属垫片的泄漏可以用多孔介质模型来描述,由流动方程得到的垫片材料常数可以作为密封设计的基本参数。这一工作有可能使现行规范中的密封设计由主要依据连接结构强度的设计方法发展成以最大允许泄漏率为设计准则的“紧密性... 气体通过非金属垫片的泄漏可以用多孔介质模型来描述,由流动方程得到的垫片材料常数可以作为密封设计的基本参数。这一工作有可能使现行规范中的密封设计由主要依据连接结构强度的设计方法发展成以最大允许泄漏率为设计准则的“紧密性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片 多孔介质模型 泄漏率 紧密性 密封
下载PDF
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赵明华 刘小平 陈安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30,共5页
为研究毛细作用对非饱和土路基土含水量的影响,分析了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现象机理,探讨了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因素,在土颗粒等粒径假设下导出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土颗粒大小排列关系及毛细水半径效应;利用多孔介质理论建立路基... 为研究毛细作用对非饱和土路基土含水量的影响,分析了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现象机理,探讨了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因素,在土颗粒等粒径假设下导出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土颗粒大小排列关系及毛细水半径效应;利用多孔介质理论建立路基土毛细作用多孔介质模型,探讨了多孔介质模型下的非饱和土渗透率关系;基于毛细水流质量守恒和路基毛细作用模型及土-水特征曲线,求得路基毛细水达到最大高度所需要的时间和单位体积路基土毛细作用下含水量的变化关系。路基含水量与地下水位(GWL)具体试验观测数据对比表明:毛细作用对路基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基 多孔介质模型 含水量变化 土一水特征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