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 被引量:26
1
作者 冯晓英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71,共6页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的回顾与解读,阐明当前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正在走出人口规模控制的认识困境,从被动改革到主动创新,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前以完善流...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的回顾与解读,阐明当前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正在走出人口规模控制的认识困境,从被动改革到主动创新,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前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强化社会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创新,其意义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也是实现人口规模调控的题中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控制 北京流动人口 管理制度变迁 政策调整
下载PDF
国外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桂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7,共6页
城市自有其发展规律,大城市更具有集聚经济等发展优势。我国却自1980年就出台政策"控制大城市规模",2014年仍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却显示出三十多年对大城市规模的控制并未... 城市自有其发展规律,大城市更具有集聚经济等发展优势。我国却自1980年就出台政策"控制大城市规模",2014年仍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却显示出三十多年对大城市规模的控制并未成功。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从未直接控制过大城市规模的扩大,声称学习或借鉴国外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成功经验,客观上难免有传讹、误导之嫌。放弃人为控制,遵循市场规律,让大城市按自身规律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人口规模 控制 规律
原文传递
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结构调控形势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振 周海旺 +1 位作者 陈国政 高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5,共10页
大城市的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流动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给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产业升级、社会管理等都带来了挑战和压力。目前大城市外来人口继续增加的动力仍然存在,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上海人口规模将很快突破3000万人。为了有... 大城市的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流动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给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产业升级、社会管理等都带来了挑战和压力。目前大城市外来人口继续增加的动力仍然存在,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上海人口规模将很快突破3000万人。为了有效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我们建议:一是确立长期调控思想,成立市人口委员会,增强对人口调控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住房、产业、企业、证件管理"四管齐下",确保人口调控措施见到成效;三是建立人口调控的联动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保障人口调控措施能执行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人口规模控制 对策
下载PDF
昆明市可持续发展适宜人口规模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思思 罗上华 周跃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年第2期72-76,共5页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题,而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根据昆明市历年人口数量资料和发展趋势,预测昆明市2020年的人口数量,同时结合昆明市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现状、水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从不同的角度预测昆...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题,而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根据昆明市历年人口数量资料和发展趋势,预测昆明市2020年的人口数量,同时结合昆明市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现状、水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从不同的角度预测昆明市2020年的适宜人口规模.通过本文研究,预测得到昆明市2020年人口数量为(654.50—721.50)万人,而适宜人口规模为(490—550)万人,可见合理的控制人口规模是实现昆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最后本文对昆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人口容量 人口预测 昆明市 人口控制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合理控制上海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周振华 陈群民 《科学发展》 CAS 2013年第7期3-17,共15页
根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上海人口过快增长主要源于来沪人员的快速导入,而来沪人员数量的过快增长又主要源于低端就业人群、非法就业人群以及非就业人口的无序导入。同时,来沪人员过度集聚在城郊结合部的态势仍很明显,给城市正常运行... 根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上海人口过快增长主要源于来沪人员的快速导入,而来沪人员数量的过快增长又主要源于低端就业人群、非法就业人群以及非就业人口的无序导入。同时,来沪人员过度集聚在城郊结合部的态势仍很明显,给城市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压力。面对人口总量不断攀升、城市承载负荷日益加重的严峻现实,上海必须要有紧迫意识,切实贯彻中央关于"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的意见精神,把加强人口调控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在人口流动因素多元复杂的大背景下,重点抓住导致人口不合理增长的政策因素,审慎甄别其内在的驱动机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的强化、补充、调整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资源环境承载 城市管理
下载PDF
生态空间与容量约束下城市空间增长研究——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纪武 刘妮娜 顾怡川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4期65-71,共7页
综合考虑快速增长的刚性需求、提质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山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条件,是确保西部山地城市健康、快速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生态敏感性、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及其作用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整合生态敏感性空间约... 综合考虑快速增长的刚性需求、提质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山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条件,是确保西部山地城市健康、快速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生态敏感性、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及其作用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整合生态敏感性空间约束、生态承载力容量约束的城市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以贵阳市花溪区为实证,从规模容量控制、空间格局规划以及管控指引等方面示范了相应的技术方法,明确了其发展规模和空间,并提出了控制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敏感性 人口规模 用地格局 控制导则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规律及其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卫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5,共6页
根据珠三角、长三角、北京、天津等27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数据,对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存在非常强的因果关系,城市人口聚集对GDP增长具有"正规模效应",特大城市... 根据珠三角、长三角、北京、天津等27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数据,对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存在非常强的因果关系,城市人口聚集对GDP增长具有"正规模效应",特大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人口聚集效应",城市人口规模的拐点取决于其他城市的均衡发展程度。城市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特点不同的四个阶段。城市人口规划应以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规律为基础,着眼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假说 人口增长规律 城市发展“四阶段论” 人口调控
原文传递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国平 罗心然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2,共9页
在一系列人口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北京市总人口规模从2017年开始出现负增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而外围城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通过构建人口演变模型来探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各区人口规模变化的政策冲击影响,进一步实证检验... 在一系列人口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北京市总人口规模从2017年开始出现负增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而外围城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通过构建人口演变模型来探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各区人口规模变化的政策冲击影响,进一步实证检验各区政策冲击效果与区域性调控、规模性调控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没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政策冲击的情况下,北京市总人口会处于一个平稳增长的阶段,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的人口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政策实施效果受到区域性调控和规模性调控的双重影响,中心城区人口显著减少、城市副中心人口增加显示了政策效果明显,但外围区域人口增加受政策影响有限。为实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议调控人口政策重心应该从数量调控为主转变为结构与布局优化为主,并且应着力增强人口综合承载力特别是拓展中心城区以外区域的人口增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人口 人口规模 人口调控
下载PDF
污染环境中具有尺度结构的周期种群系统的最优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龚薇 王战平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9-799,共11页
本文研究污染环境中具有尺度结构的周期种群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利用积分方程及算子理论证明非负解的存在唯一性,接着利用Mazur定理确定最优策略的存在性,又借助切锥法锥的技巧,导出控制问题的最优条件.
关键词 污染环境 周期种群 尺度结构 最优控制
下载PDF
POPULATION EXPANSION IN CHINA'S METROPOLISES AND ITS SCALE-CONTROL
10
作者 何兴刚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3年第3期13-23,共11页
Metropolises are centers of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and also economic growth poles in comparatively large areas. After 1949, China’s urban structure have changed greatly, from original 'pyrami... Metropolises are centers of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and also economic growth poles in comparatively large areas. After 1949, China’s urban structure have changed greatly, from original 'pyramid' shape into 'upside -down pyramid' shape, that is, more megalopolises and metropolises, fewer medium-sized and small cities. The most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was the remarkabl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in megalopolises and metropolises. The key reason for urban population expansion is to want to obtain the benefits of scale -agglomeration economy of metropolises. The number of urban function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urban population. Metropolises appeal not only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but also the population of medium-sized and small cities, which put much more population pressure on metropolises. The ideal goals of scale-control of metropolitan population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logy.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population scale-control megalopolises metropolises medium-sized CITY SMALL CITY TOWN
下载PDF
中国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困境的症结和走出 被引量:4
11
作者 原华荣 常跟应 徐晓秋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1期26-31,37,共7页
中国生态/环境陷于"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困境。人口—经济规模与环境冲击量和环境退化的时—空关联表明,规模扩张是"总体恶化"的症结,"总体恶化"是规模"强制"下从理论到实证的必然,和无技术... 中国生态/环境陷于"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困境。人口—经济规模与环境冲击量和环境退化的时—空关联表明,规模扩张是"总体恶化"的症结,"总体恶化"是规模"强制"下从理论到实证的必然,和无技术解的规模问题。"局部改善,总体恶化"困境的走出,控制人口—经济规模,降低增长速度,消除过剩产能是必由之路和首要对策;坚持"保护第一"、"宜荒则荒",让土地"休养生息",强化"荒野保护",组建"流域共同体"等,则是"增加投入,强化管理,创新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环境 “局部改善 总体恶化”困境 规模问题 技术的“软肋” 人口一经济规模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