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及其对策 被引量:132
1
作者 余瑞兰 聂湘平 +3 位作者 魏泰莉 郭叶华 赖子尼 冯志荣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3-77,共5页
鱼类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调查结果显示,多病池水含总氨氮、分子氨、亚硝酸盐均比少发病池高,而溶解氧较低;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鲫和鳜毒性影响试验结果,分子氨的毒性使鲫和鳜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的活力发生变化,经120h作用... 鱼类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调查结果显示,多病池水含总氨氮、分子氨、亚硝酸盐均比少发病池高,而溶解氧较低;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鲫和鳜毒性影响试验结果,分子氨的毒性使鲫和鳜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的活力发生变化,经120h作用,鲫AKP由上升转为下降,鳜经96h作用而逐渐下降;亚硝酸盐的毒性使鲫的高铁血红蛋白(MHb)呈指数递增。这说明养殖水体溶氧低、分子氨和亚硝酸盐浓度高,三者协同作用,使鱼类代谢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是诱发鱼类发病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分子氨 亚硝酸盐 鱼病 致病因子 中毒
下载PDF
一种池塘陆基实验围隔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德尚 杨红生 +3 位作者 王吉桥 卢敬让 田相利 刘国才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99-204,共6页
该陆基围隔适用于池塘养殖学与生态学研究。围隔面积为25m2(5m×5m),水面以上超高0.3~0.5m,水深1.5~1.8m,容积37.5~45m3。以木桩及青竹构成支架;以涂塑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为隔水材料(围隔... 该陆基围隔适用于池塘养殖学与生态学研究。围隔面积为25m2(5m×5m),水面以上超高0.3~0.5m,水深1.5~1.8m,容积37.5~45m3。以木桩及青竹构成支架;以涂塑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为隔水材料(围隔幔),将其包围并固定在支架上。因围隔内受风力影响较小,为了模拟池塘水的混合状况,围隔中设1台90W的微型电动搅水机。4年(1994~1997)的使用结果表明围隔效果良好,其中的生态系发育与运行正常,放养的养殖生物生长良好。专门的观测证明空白围隔与设置围隔的空白池塘理化条件的数值和变动都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证明,此种围隔完全可以替代池塘用于养殖学与生态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而方便的科学研究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陆基实验围隔 结构 操作 效果 池塘养殖
下载PDF
生态工程化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 被引量:54
3
作者 刘兴国 刘兆普 +2 位作者 徐皓 顾兆俊 朱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7-244,共8页
为研究解决池塘养殖污染、水资源浪费和水产品安全等问题,针对传统淡水鱼类池塘养殖特点,设计了一种生态工程化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系统由生态沟渠、生态塘、潜流湿地和养殖池塘组成,面积比为1︰5︰3︰30,系统中池塘呈串联结构排列,池... 为研究解决池塘养殖污染、水资源浪费和水产品安全等问题,针对传统淡水鱼类池塘养殖特点,设计了一种生态工程化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系统由生态沟渠、生态塘、潜流湿地和养殖池塘组成,面积比为1︰5︰3︰30,系统中池塘呈串联结构排列,池塘对角方向建设有水层交换过水设施,系统利用1级动力提升形成循环水流。在池塘养殖密度0.20~0.82kg/m3和系统水体日交换量10%~15%的情况下,水质检测结果表明,池塘养殖水体中的铵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等水质指标分别低于1.89、0.20、1.50、3.27、0.59、9.0mg/L,均低于对照池塘,并符合淡水池塘养殖用水标准。生态工程化设施水体净化效果研究表明,潜流湿地对养殖排放水体中总氮、总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别高于52%、39%和17%;生态沟渠对养殖水体中总氮、总磷和COD的平均去除率超过18.35%、17.39%和18.18%;生态塘对养殖水体中总氮、总磷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72%、26.32%和5.86%。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相比,生态工程化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可节约养殖用水63.6%,减少COD排放81.9%,有明显的节水、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生态 水质 循环水系统
下载PDF
用光合细菌菌液池塘培育淡水鱼种的试验 被引量:45
4
作者 王育锋 彭秀真 +2 位作者 周嗣泉 宫修清 王学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为PSB,是种营养价值较高且营养组份较全的细菌。在厌氧弱光条件下,具有处理低分子有机物,净化水质等显著功效。当前,在淡水、能源、饲料粮三紧缺的条件下,将其用于池塘养殖中,能获得节水节电节省...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为PSB,是种营养价值较高且营养组份较全的细菌。在厌氧弱光条件下,具有处理低分子有机物,净化水质等显著功效。当前,在淡水、能源、饲料粮三紧缺的条件下,将其用于池塘养殖中,能获得节水节电节省饲料粮的效果。同时利用PSB富含维生素(尤以B族维生素最多)和辅酶Q等生理活性物质,将PSB混拌添加于鱼种精饲料内或泼洒于池塘中。通过提高鱼种饵料的营养水平,增强鱼种抗病力和改善鱼池水质,以达到提高鱼种成活率和增产、降低成本之目的。用PSB菌液进行链、鳙、草鱼、鲂夏花的池塘育种并育成11.8厘米左右的大规格鱼种试验,迄今尚未见正式报导,为此,我们于1989年在山东省济宁市郊区淡水养殖试验场做了此项试验,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淡水鱼种 池塘 培育
下载PDF
几种机械增氧方式在池塘养殖中的增氧性能比较 被引量:47
5
作者 谷坚 顾海涛 +2 位作者 门涛 刘兴国 曹建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为评价池塘养殖中主要机械增氧方式的性能优劣,该文通过增氧清水试验和水产养殖池塘中实地试验,研究了几种机械增氧方式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和实际池塘中的溶解氧变化。结果表明,在清水中,叶轮增氧机增氧能力分别高出水车... 为评价池塘养殖中主要机械增氧方式的性能优劣,该文通过增氧清水试验和水产养殖池塘中实地试验,研究了几种机械增氧方式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和实际池塘中的溶解氧变化。结果表明,在清水中,叶轮增氧机增氧能力分别高出水车和螺旋桨增氧机4%和264%,动力效率分别高出12.7%和259%;在池塘中,叶轮增氧机对池塘水层的混合均匀时间要比水车和螺旋桨增氧机快40%,对溶解氧的增加值分别高115%和293%。叶轮增氧机综合增氧性能要高于水车和螺旋桨增氧机,螺旋桨增氧机综合增氧性能最差。该研究为在池塘养殖中合理运用机械增氧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供氧 机械性能 增氧性能 叶轮增氧机 水车增氧机 螺旋桨增氧机
下载PDF
池塘与网箱养殖匙吻鲟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43
6
作者 吉红 孙海涛 单世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1-267,共7页
对池塘和网箱养殖匙吻鲟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池塘组肌肉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于网箱组(P<0.05),粗脂肪含量低于网箱组(P<0.05);池塘组和网箱组肌肉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 对池塘和网箱养殖匙吻鲟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池塘组肌肉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于网箱组(P<0.05),粗脂肪含量低于网箱组(P<0.05);池塘组和网箱组肌肉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中都是赖氨酸(Lys)含量最高;池塘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低于网箱组(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池塘组和网箱组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和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池塘组∑MUFA含量高于网箱组(P<0.05),而∑SFA和∑PUFA含量低于网箱组(P>0.05);池塘组∑n-3PUFAs/∑n-6PUFA值低于网箱组(P<0.05),后者是前者的4.6倍;池塘组EPA+DHA值低于网箱组(P<0.05)。研究表明,网箱组匙吻鲟更符合人类健康饮食的要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吻鲟 营养成分 营养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池塘 网箱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池塘水体氮循环细菌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吴伟 周国勤 杜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0-794,共5页
采用最大可能数法分析了不同季节池塘水体中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种群数量。结果显示,在池塘水体中,各种氮循环细菌的分布规律为:氨化细菌的n(MPN)为春季(8.6×105)>夏季(6.8×105)>秋季(3.1... 采用最大可能数法分析了不同季节池塘水体中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种群数量。结果显示,在池塘水体中,各种氮循环细菌的分布规律为:氨化细菌的n(MPN)为春季(8.6×105)>夏季(6.8×105)>秋季(3.1×104);亚硝化细菌为夏季(3.2×105)>春季(6.4×103)>秋季(1.8×103);硝化细菌则正好相反,为春季(2.4×106)>秋季(1.0×106)>夏季(7.6×105);反硝化细菌为春季(4.5×106)>夏季(9.5×105)>秋季(6.2×104),由春季到秋季逐级降低1个数量级。养鱼的池塘水体中氮循环细菌的分布与不养鱼池塘是相类似的,惟一有所不同的是各种细菌的含量略为高一些。使用活菌数为2×108CFU·mL-1的含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水生假丝酵母(Candidaaquati-ca)和球形酵母(Saccharomycesglobosus)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后,可明显提高池塘水体中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数量,但对硝化细菌的影响不大。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使池塘水体各种氮循环细菌在春夏秋不同的季节保持较为恒定的数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氮循环的速率和效能。试验同时发现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与其相应作用的产气量呈显著的相关性(P<0.01),说明两者可将水体中的氮素转化为NH3、N2O或N2等不同的气体而从水中逸散。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直接影响水体中氮循环细菌的数量而促进水体的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 池塘 水体 氮循环 细菌
下载PDF
源头农业区不同类型水塘中水体沉积物磷吸附容量 被引量:31
8
作者 付强 尹澄清 马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6,共7页
湖泊和湿地沉积物性质受到其所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影响.本实验以一个源头小流域的水塘系统为例,研究了位于不同土地利用中的水塘沉积物磷吸附特征.由于水塘分散于不同土地利用中,接收来自于不同土地利用的径流和土壤颗粒,水塘系统提... 湖泊和湿地沉积物性质受到其所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影响.本实验以一个源头小流域的水塘系统为例,研究了位于不同土地利用中的水塘沉积物磷吸附特征.由于水塘分散于不同土地利用中,接收来自于不同土地利用的径流和土壤颗粒,水塘系统提供了研究磷吸附性质的极好范例.研究表明:水塘沉积物具有强的磷吸附容量.吸附最大值(Smax)为228~974mg·kg-1,平衡浓度(EPC0)为0·004~0·032mg·L-1,平均饱和度(DPS)仅为9·5%.水塘周围土地利用明显影响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和吸附性质.对于Smax,周围土地利用为林地的山塘最大,而周围土地利用为村庄的村塘最小,其顺序为山塘>旱塘>田塘>河塘>村塘.对于EPC0则正好相反,山塘<旱塘<田塘<河塘<村塘.分析表明,草酸浸提态铁(Feox)同磷吸附最大值Smax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5,p<0·001),而KCl浸提态磷(KCl-P)同平衡浓度EPC0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3,p<0·001).多重回归分析表明草酸浸提态铁(Feox)和KCl浸提态磷(KCl-P)是控制水塘沉积物磷吸附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塘 沉积物 吸附 非点源
下载PDF
池塘河蟹生态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吴伟 范立民 +2 位作者 瞿建宏 何杰 吴婷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0-54,共5页
为了评判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2004年4—11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与监测。水源区的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表明水源区水质主要是富营养化和轻微的有机污染。在池塘生态养... 为了评判河蟹生态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2004年4—11月对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水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与监测。水源区的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表明水源区水质主要是富营养化和轻微的有机污染。在池塘生态养殖区中,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和总磷。生态养殖区水质虽有超标,但超标幅度明显低于水源区。调查同时发现,河蟹生态养殖区因栽有大量的水草,对氮磷的吸收比较充分,故生态养殖区的氮磷在养殖周期中的变化较水源区要小得多,叶绿素A的动态变化也证明了水草的生态意义。总体而言,生态养殖区的水质要明显优于水源区,基本上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3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河蟹生态养殖不会对外界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学 池塘 水产养殖 生态 河蟹 环境 水质
下载PDF
重新认识江南园林:早期差异与晚明转折 被引量:30
10
作者 顾凯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6-110,共5页
分析了早期的江南园林与现有遗存之间的巨大差异,阐述了晚明时期江南造园在各个方面都发生的重要变化,并指出对于早期江南园林差异性的理解,将破除现有对江南园林相对固定化的认识,对中国园林研究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江南园林 晚明 叠山 理水 花木 建筑
原文传递
底栖动物螺蛳对池塘底泥及水质的原位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孟顺龙 吴伟 +3 位作者 胡庚东 瞿建宏 范立民 陈家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7,共4页
以螺蛳为净化生物,研究了直接向养殖塘中放养螺蛳对鲫鱼养殖塘的底泥和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直接放养螺蛳使得养殖塘水质的污染状况有所缓解,然而改善前后水体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仍同属于重污染等级。因此仅采用直接放养螺... 以螺蛳为净化生物,研究了直接向养殖塘中放养螺蛳对鲫鱼养殖塘的底泥和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直接放养螺蛳使得养殖塘水质的污染状况有所缓解,然而改善前后水体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仍同属于重污染等级。因此仅采用直接放养螺蛳的方法对养殖塘进行底泥修复还不能使养殖塘水质得以彻底净化,应与其他修复技术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底泥修复和水质净化效果;总体来说,螺蛳的放养量越大,水质净化效果越好,但并不是无限制地增加螺蛳的放养量都对水质净化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修复 螺蛳 养殖塘 环境效应
下载PDF
主养青鱼池塘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率的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吴乃薇 边文冀 姚宏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33-338,共6页
1985—1987年对苏州市郊区主养青鱼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养青鱼净产7.5、11.25、15t/ha 3个产量级型池塘青鲤团头鲂产出能占养鱼总产出能的比例分别为82.49、78.03、79.34%;总投入能(太阳辐射能+辅助能)转... 1985—1987年对苏州市郊区主养青鱼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养青鱼净产7.5、11.25、15t/ha 3个产量级型池塘青鲤团头鲂产出能占养鱼总产出能的比例分别为82.49、78.03、79.34%;总投入能(太阳辐射能+辅助能)转移到鱼的总产出能转换率分别为0.19、0.24、0.31%;太阳辐射能转移到毛和净初级生产力的能量转换率分别为0.76、0.90、0.96%和0.61、0.72、0.77%;净初级生产力转移到滤食性鱼净产量的能量转换率分别为4.02、4.63、5.27%;辅助能转移到鱼净产量的能量转换率分别为12.20、11.33。11.74%。在3个产量级型池塘中,以15t/ha产量级的能量转换率为最佳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 能量转换率 池塘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利用人工基质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膜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 被引量:24
13
作者 吴伟 陈家长 +3 位作者 胡庚东 孟顺龙 范立民 杨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01-1507,共7页
采用弹性生物填料为人工基质,研究了以土著微生物及外源微生物为菌源构建的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及对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结果表明,当水温为28~32℃时,以土著微生物为菌源,在水体中形成固定微生物膜的时间一般在30d左右,而外源添... 采用弹性生物填料为人工基质,研究了以土著微生物及外源微生物为菌源构建的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及对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结果表明,当水温为28~32℃时,以土著微生物为菌源,在水体中形成固定微生物膜的时间一般在30d左右,而外源添加以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成膜时间则在20~30d之间,略有提前。弹性生物填料可将池塘水体中103数量级的细菌提高到菌膜上大于106的数量级,提高了千倍以上。添加外源微生物可比池塘土著微生物提高近10倍的菌体附着量。从弹性生物填料的长度来分析,水面下50cm处主要富集了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以好氧微生物为主的菌群,菌群数量为105数量级;水面下100cm处主要富集了以反硝化细菌等兼性和厌氧微生物为主的群落,菌群数量同样为105数量级。从弹性生物填料的分布面积来看,15%试验组的水质修复效果略优于10%试验组,但显著性不明显(P>0.05)。从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原位修复效果来看,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使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提高100%以上,对水质TN、TP、氨氮、亚硝酸盐、COD等的去除率达11.27%~90.00%,处理效果明显(P<0.05)。特别是池塘叶绿素含量可下降36.90%~57.25%,对水质富营养化控制的效果良好。研究表明,利用人工基质构建池塘固定化微生物菌膜系统是一种实现池塘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基质 固定化微生物 池塘 养殖 水体 生物修复 原位
下载PDF
灌溉-排水-湿地综合管理系统的引进和改造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董斌 茆智 +2 位作者 李新建 王建漳 郑传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2,15,共5页
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未经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畜禽排泄物大量进入农田,导致我国严重的农田面源污染。而这种污染,在水稻灌区传统的灌排模式下,农田排水的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灌溉排水系统只注重水量方面的问题,即旱能... 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未经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畜禽排泄物大量进入农田,导致我国严重的农田面源污染。而这种污染,在水稻灌区传统的灌排模式下,农田排水的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灌溉排水系统只注重水量方面的问题,即旱能灌,涝能排,没有考虑水质改善方面的需求。如何通过对现有灌溉排水系统的改造来实现农田排水水质净化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灌溉-排水-湿地综合管理系统(WRSIS)的理念和思路,结合我国南方平原和浅丘陵地区水稻灌区灌溉排水系统的特点,分别在广西青狮潭灌区以改造农田洼地为人工湿地为主,在湖北漳河灌区以开发现有灌溉塘堰的净化水质能力为主来开展相关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WRSIS系统可显著地降低稻田排水中总氮、总磷的含量,实现控制和减少农田面源污染,达到修复农田水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业面源污染 水质 塘堰 人工湿地
下载PDF
伊乐藻对黄颡鱼池塘养殖水体净化效果的试验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明华 沈全华 +2 位作者 唐晟凯 秦钦 蔡永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了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伊乐藻)与对照组相比,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黄颡鱼单产、成活率和成鱼... 研究了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伊乐藻)与对照组相比,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黄颡鱼单产、成活率和成鱼规格分别提高17.21%、5.38%、14.27%。可见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伊乐藻对黄颡鱼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乐藻 黄颡鱼 池塘 净化
下载PDF
塘堰湿地减少农田面源污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潘乐 茆智 +1 位作者 董斌 高学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0-135,共6页
为研究塘堰湿地对农田氮磷污染的去除效应和规律,在湖北省漳河灌区选取1座典型塘堰并进行改造,于2009年5-9月水稻生育期在塘堰采集水样进行氮磷浓度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塘堰湿地对总氮、总磷整体去除率分别为45.88%、44.20%,取得了良好... 为研究塘堰湿地对农田氮磷污染的去除效应和规律,在湖北省漳河灌区选取1座典型塘堰并进行改造,于2009年5-9月水稻生育期在塘堰采集水样进行氮磷浓度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塘堰湿地对总氮、总磷整体去除率分别为45.88%、44.20%,取得了良好的降解作用。湿地3个处理单元的对比试验表明,优化了植物种植密度的单元,降解氮的能力显著增强,说明湿地植物对氮素的吸收是湿地去除农田面源污染中氮素的一个重要途径。单元Ⅲ(对湿地底泥进行了疏浚,回填新的底泥,然后重新调整种植密度)比单元Ⅱ(对湿地植物密度进行了优化)的磷的去除效果好,说明底泥对磷的吸附在湿地降解磷素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为以后的湿地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塘堰 去除率 面源污染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密养淡水鱼塘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乾甫 赖子尼 +2 位作者 杨婉玲 高原 王超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3,共8页
池塘养殖是珠三角地区淡水渔业生产的主要形式。2012年5月~12月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乌鳢(Channa argus)等该地区几种主要密养淡水品种... 池塘养殖是珠三角地区淡水渔业生产的主要形式。2012年5月~12月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乌鳢(Channa argus)等该地区几种主要密养淡水品种鱼塘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水体理化环境因子,并选取pH、溶解氧(DO)、非离子氨(NH3)、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透明度等10项因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负荷比对监测参数进行单项评价,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池塘水质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4种密养淡水鱼塘营养盐负荷高问题突出,NH3、NO3^--N、NO2^--N、TN和TP为池塘中的主要污染因素;草鱼池塘主要污染物为NH3和TN,其污染负荷合计为37.58%;云斑尖塘鳢池塘主要污染物为NH3、NO3^--N和TN,其污染负荷达59.37%;大口黑鲈池塘的主要污染物为NH3、TN、NO3^--N和NO2^--N,其污染负荷高达66.80%;乌鳢池塘的主要污染物为TN、NO3^--N、TP和NH3,其污染负荷达59.43%;对CODMn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池塘水体中还原性有机质含量高;由综合污染指数判定,所有池塘水体均为"重污染"等级,并超出警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池塘 水质评价 综合污染指数
下载PDF
池塘水华与底层磷营养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宋春雷 曹秀云 +1 位作者 刘兵钦 周易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2,共6页
比较了武汉东郊相邻池塘间隙水、上覆水与沉积物中磷形态、水相中与不同大小颗粒相联系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APA)、溶解态与沉积物APA动力学参数及沉积物有机质的含量。铜绿微囊藻 (Microcystisaeruginosa)出现或繁盛的池塘上覆水中正磷酸... 比较了武汉东郊相邻池塘间隙水、上覆水与沉积物中磷形态、水相中与不同大小颗粒相联系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APA)、溶解态与沉积物APA动力学参数及沉积物有机质的含量。铜绿微囊藻 (Microcystisaeruginosa)出现或繁盛的池塘上覆水中正磷酸盐 (O—P)或间隙水中不同形态磷的浓度较高 ,而底层水相不同形态磷浓度较低的池塘叶绿素的浓度亦低 ,且未见铜绿微囊藻 ,故水华与底层磷营养之间联系紧密。各塘沉积物磷主要以铁结合态形式存在 ,铜绿微囊藻繁盛的池塘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含量较低 ,而有机质含量较高 ,底层APA亦表现出较高的底物亲和能力 (较小的Km 值 )和反应速度 (较大的Vmax值 ) ,上述结果说明 ,有机质可能在上覆水、间隙水与沉积物诱导具不同动力学特征的高APA ,同时引发厌氧状态 ,这双重因素均有利于O—P的迅速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微囊藻水华 磷营养 底层 池塘 湖泊富营养化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a subsurface-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18
19
作者 SHILei WANGBao-zhen +5 位作者 CAOXiang-dong WangJin LEIZhi-hong WANGZhi-ren LIUZheng-ying LUBing-n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76-481,共6页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a full scale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hich treated the mixed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BOD 5/COD mean ratio of 0 33 at Shatian, Shenzhen City was studied. ...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a full scale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hich treated the mixed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BOD 5/COD mean ratio of 0 33 at Shatian, Shenzhen City was studied.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consists of screens, sump, pumping station, and primary settling basin, facultative pond, first stage wetland and secondary stage wetland. The designed treatment capacity is 5000 m 3/d, and the actual influent flow is in the range of <2000 to >10000 m 3/d. Under norm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 the final effluent quality well met the National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GB 8978\_1996), with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mean values): COD 33 90 mg/L, BOD 5 7.65 mg/L, TSS 7.92 mg/L, TN 9.11 mg/L and TP 0 56 mg/L. Seven species of plants were selected to grow in the wetland: Reed, Sweetcane flower Silvergrass, Great Bulrush, Powdery Thalia and Canna of three colours. The growing season is a whole year round. The seasonal discrepancy could be observed and the plants growing in the wetland are vulnerable to lower temperature in winter. The recycling of the effluent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wetland system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etland system. The insufficient DO value in the wetland system not only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pollutants removal in the wetland, but also was unfavourable to plant growth. The recycling of effluent to the inlet of wetland system and artificial pond to increase DO value of influent to the wetland is key to operate the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 steadily an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marsh plants pre treatment facultative pond
下载PDF
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莹莹 尤罗利 +1 位作者 陈永生 黄季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280-6291,共12页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小型水体(人工、自然、半自然)景观正在大量消失,以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水塘面积小于10 hm2)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RS/GIS技术和Fragstats 3.3软件对1989年、2000年和2016年3个年份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格...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小型水体(人工、自然、半自然)景观正在大量消失,以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水塘面积小于10 hm2)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RS/GIS技术和Fragstats 3.3软件对1989年、2000年和2016年3个年份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格局时空动态进行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深入探讨多水塘景观面积变化驱动要素,对帮助理解多水塘景观演变带来的景观格局——过程关系及多水塘景观保护、利用和恢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 1989—2016年间,农田景观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表现的更加破碎,建设用地景观面积比例大幅度增加,森林绿地景观持续破碎化,水体景观面积比例下降,多水塘景观斑块数量、面积、斑块形状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均呈下降趋势;(2)基于3 km×3 km网格单元多水塘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表明,巢湖北岸多水塘景观集中在烔炀镇、黄麓镇,巢湖南岸多集中在白山镇、盛桥镇和槐林镇,这些地区也是多水塘景观格局变化最剧烈的地方;(3)基于地理探测器,揭示环巢湖地区多水塘景观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子探测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中的坡度因子q值最大,为0.545,其次为建设用地变化量、农田变化量、人口密度变化量和林地变化量等,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多水塘景观面积变化各因子交互作用后,对多水塘景观面积变化的影响显著增强,由此表现出多水塘景观变化影响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水塘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