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10月北京市4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98
1
作者 程念亮 李云婷 +4 位作者 张大伟 陈添 徐文帅 孙峰 董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2014年10月北京市4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大气环境背景、气象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稳定的气象条件是形成空气重污染的主要原因,4次重污染过程大气条件均不利于污染物扩... 采用数值模拟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2014年10月北京市4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大气环境背景、气象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稳定的气象条件是形成空气重污染的主要原因,4次重污染过程大气条件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表现为大气层结稳定,近地层逆温(平均逆温强度为2.26℃/100 m)明显,风速(平均值为1.52 m/s)小,相对湿度(平均值为80.75%)大.在4次重污染过程中8—11日污染最重,ρ(Pm^2.5)日均值平均为264μg/m^3,并且区域输送对北京贡献率最大,平均值为63.75%;24—25日污染程度次之,逆温最强,逆温强度达5.94℃/100 m;18—20日重污染中北京ρ(Pm^2.5)高值(〉200μg/m^3)区主要集中在该市西北部地区;30—31日污染相对较轻,ρ(Pm^2.5)日均值最高只有154μg/m^3.数值模拟表明,在4次典型重污染过程中,来自南方(包括河北、河南和山西西部等地)的外来污染物输送对北京Pm^2.5贡献较大,外来贡献率分别在42.36%-69.12%之间,同时北京本地也存在较强的二次无机盐及有机物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成因 逆温 区域输送
下载PDF
北京气象塔夏季大气O_3,NO_x和CO浓度变化的观测实验 被引量:46
2
作者 安俊琳 李昕 +3 位作者 王跃思 石立庆 胡非 徐永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7,共5页
以北京 32 5m气象塔为观测平台 ,于 2 0 0 2年夏季进行了大气污染物臭氧 (O3 )及其前体物氮氧化物 (NOx)和气象要素加强期的同步观测 .对观测资料做了详尽的分析 ,结果表明 :边界层内存在明显的臭氧浓度 (用体积分数表示 )垂直差异 ;中... 以北京 32 5m气象塔为观测平台 ,于 2 0 0 2年夏季进行了大气污染物臭氧 (O3 )及其前体物氮氧化物 (NOx)和气象要素加强期的同步观测 .对观测资料做了详尽的分析 ,结果表明 :边界层内存在明显的臭氧浓度 (用体积分数表示 )垂直差异 ;中午 1 2 0m高度层存在O3 浓度最大值 ;低层O3 浓度呈明显的日变化 ,且昼夜振幅较大 ;夜间高层 (2 80m)O3 的湍流混合和化学消耗较弱 ,可维持较高的浓度 ;局地光化学生成是白天边界层O3 的主要来源 ;降水天气过程可造成O3 及其前体物浓度的显著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臭氧 光化学稳定态 大气边界层 北京 夏季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浓度
下载PDF
绝缘子污层受潮过程中湿度和温差的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戴罕奇 梅红伟 +3 位作者 周志成 赵晨龙 王黎明 贾志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23-2632,共10页
染污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与其表面污层的受潮程度有关,而湿度和温差均对污层受潮过程有显著影响。为此,采用固体涂层法中的定量涂刷法对XP-70型普通悬式电瓷绝缘子试品进行染污,在温湿度可控制的小雾室中进行了湿度试验和温差试验,研究了... 染污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与其表面污层的受潮程度有关,而湿度和温差均对污层受潮过程有显著影响。为此,采用固体涂层法中的定量涂刷法对XP-70型普通悬式电瓷绝缘子试品进行染污,在温湿度可控制的小雾室中进行了湿度试验和温差试验,研究了在运行电压的作用下相对湿度以及温差在绝缘子试品约1h的污层受潮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单靠湿度作用且相对湿度未达100%时,污层受潮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约1h的受潮时间不能使污层充分受潮,导致人工污秽中的可溶性盐(氯化钠NaCl)不能充分溶解,湿度对污层表面电导率的贡献受到限制;相对湿度达到100%时能够使污层很快充分受潮。研究结果还表明,温差在短时间污层受潮过程中的作用很明显;绝缘子初始温度与雾室露点温度之间的差值会直接影响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的强弱;温差仅在污层受潮的初始阶段起着主导作用,随着温差的消失,湿度成为导致污层受潮的主导因素;温差起主导作用所能维持的时间与试品的比热容及散热面积有关,比热容越小,且散热面积越大,则温差起作用的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温差 绝缘子 污层 受潮 泄漏电流
下载PDF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区域影响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晓雨 刘金平 杨贺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92,共6页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从控制局地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准确界定大气污染空间扩散范围对于提高联防联控有效性尤为重要。基于2012年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每日空气质量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大气污染区域影响的空间扩散范围及溢出...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从控制局地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准确界定大气污染空间扩散范围对于提高联防联控有效性尤为重要。基于2012年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每日空气质量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大气污染区域影响的空间扩散范围及溢出特征,并解析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空间扩散呈"内城-外城"两级圈层结构,内城层是区域联防联控的责任主体;工业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生活烟尘是重要影响因素。以京津冀为例,提出联防联控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溢出效应 圈层结构 联防联控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表面污层固着及其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梁曦东 王晶 +1 位作者 蔡元纪 刘瑛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6-1303,共8页
绝缘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表面的放电活动可能会使污层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绝缘子的积污特性。为了研究此影响,通过绝缘子表面放电模拟试验,研究了涂污绝缘试片在放电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并发现了污层固着现象。通过监测放电电流并用扫描电子... 绝缘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表面的放电活动可能会使污层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绝缘子的积污特性。为了研究此影响,通过绝缘子表面放电模拟试验,研究了涂污绝缘试片在放电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并发现了污层固着现象。通过监测放电电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固着污层的微观形貌,认为由电弧产生的高温对污秽颗粒引起的烧结作用是造成污层固着的主要原因。另外研究了固着污层对硅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测量了涂污试片在放电试验前后的憎水性以及闪络电压。结果表明:固着后致密的污层会降低硅橡胶试片的憎水性迁移速率;放电固着减缓了污层中盐分的溶出速率,从而提高了染污试片的闪络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层 固着 烧结作用 憎水性 闪络电压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一次区域性污染过程气象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6
作者 段献忠 陈欢欢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8年第3期42-49,共8页
根据2000年到2008年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空气质量观测资料,对珠江三角洲污染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利用美国宾州大学(PSU)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研制的第5代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5对2008年1月3号到1... 根据2000年到2008年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空气质量观测资料,对珠江三角洲污染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利用美国宾州大学(PSU)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研制的第5代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5对2008年1月3号到1月6号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污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污染天气,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珠江口附近,以佛山、东莞、广州最为明显;在时间上,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的干季;其中,以12月分布最多,而6月最少,秋冬两季达到空气污染的天数占全年空气污染天数的80%以上。模式模拟的边界层逆温层、风速和风向、地面辐射场、混合层高度等气象特征与实际观测结果也比较一致,重现了此次大气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的积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空气污染 数值模拟 逆温层 API 混合层高度
下载PDF
南京秋冬季典型霾污染过程及边界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贾梦唯 康娜 赵天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05-110,共6页
针对近年来南京地区秋冬季的几次典型秋冬季霾污染过程,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探空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霾污染过程的特征,特别是边界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秋收季节秸秆燃烧对于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 针对近年来南京地区秋冬季的几次典型秋冬季霾污染过程,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探空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霾污染过程的特征,特别是边界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秋收季节秸秆燃烧对于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局地空气污染指数飙高。南京及周边地区几次霾污染过程,均出现逆温层,贴地逆温、脱地逆温均影响霾的形成。5次霾污染过程中,均有观测时次混合层高度小于200 m,并且低混合层高度持续时间与API高值时间一致。总体上,混合层高度与API(AQI)呈相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污染 秸秆燃烧 逆温层 混合层高度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晓云 解以扬 +1 位作者 张忠琴 吴丹珠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79-981,封3,共4页
目的探讨天气过程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和255m气象铁塔观测资料分析天津市2001年2月18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简称"2.18"事件)的天气形势、大气稳定度状况、混合层高度、逆温层、气温、气压... 目的探讨天气过程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和255m气象铁塔观测资料分析天津市2001年2月18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简称"2.18"事件)的天气形势、大气稳定度状况、混合层高度、逆温层、气温、气压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特征。结果"2.18"事件发生在高空暖高压脊、地面低气压、静风或微风、气温明显升高、逆温增强、混合层高度持续偏低的天气条件下。结论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风、气温、气压和混合层高度的综合作用对"2.18"事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室内 一氧化碳中毒 天气过程 逆温层 混合层高度
下载PDF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Causes of Serious Air Pollution in Xingtai City Based on Inversion Layer 被引量:8
9
作者 Zhang Enzhong Yang Yunling +3 位作者 Dong Xiaoyan Yang Yongsheng Nie Dongge Hao Jufe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5年第7期5-9,共5页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sounding data in 2011 -2014 and air pollution data in 2013 and 2014 from 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in Xingtai C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ion layer and air pollution and their ...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sounding data in 2011 -2014 and air pollution data in 2013 and 2014 from 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in Xingtai C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ion layer and air pollu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 in Xingtai City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rm perature inversion was very serious at 07:00 in Xingtai City, and days with temperature inversion accounted for above 90%. There were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s in air pollution in Xingtai City, and air pollution was the most serious in winter but the slightest in summer. The primary air pollu- tants in Xingtai City are PM10 and PM2.5, and the primary air pollutants and AQI had close correlation with parameters of inversion layer. Stable ground inversion layer could hinder air convection and air capacity, so that air pollution become more serious with the discharge of pollutants. Inversion layer nearly appearing all the year around is an important meteorological reason for serious air pollution in Xingtai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gtai City Inversion layer Air 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cause China
下载PDF
2017年5月长三角地区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霍彦峰 邓学良 +4 位作者 弓中强 杨关盈 孙强 翟菁 于彩霞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1期26-34,共9页
利用地面污染物监测数据、常规气象数据,ECMWF再分析数据以及L-波段无线电探空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对2017年5月长三角地区的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重污染过程是天气系统、地面及边界层气象条件共... 利用地面污染物监测数据、常规气象数据,ECMWF再分析数据以及L-波段无线电探空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对2017年5月长三角地区的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重污染过程是天气系统、地面及边界层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东亚大槽东移、冷空气南下并配合地面高压的发展使河西走廊、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出现沙尘天气,为后期长三角地区沙尘的输送提供了沙源; 850 h Pa上较大的风速为上游沙尘源区向下游长三角地区输送提供了通道;高压中心的下沉运动和白天增强的热对流活动使得高层沙尘影响地面具备了足够的动力条件;当沙尘抵达长三角上游地区后,不断减弱的冷空气和趋于静稳的近地面形势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剧了此次污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重污染 天气形势 边界层 后向轨迹
下载PDF
漯河一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成因及传输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武威 顾佳佳 鲍玉辉 《暴雨灾害》 2020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颗粒物观测数据、NCEP 1°×1°分析资料、GDAS 1°×1°数据、激光雷达资料等,对2018年11月下旬河南漯河一次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成因与污染物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污染与...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颗粒物观测数据、NCEP 1°×1°分析资料、GDAS 1°×1°数据、激光雷达资料等,对2018年11月下旬河南漯河一次连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成因与污染物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污染与天气形势关系密切,前期受静稳纬向环流和地面均压场影响,有利污染积累;中期高空槽与地面变性高压引导弱冷空气东移南下,产生滞留效应,污染物迅速增加;后期因低层东路冷空气扩散与静稳形势恢复,污染继续积累增长,形成连续性重污染。(2)PM2.5造成重污染时因辐射逆温持续稳定,导致污染加剧;PM10重污染时因逆温层减弱消失,有利污染物输送沉降;混合重污染时因近地层湍流混合加强形成逆温,污染持续发展。(3)本次重污染天气主要有5条传输路径,西南路径和偏东路径污染比例较高,其轨迹短,高度在900 hPa以下,对PM2.5近距离输送作用明显;西北路径和偏北路轨迹长,起始高度在700-600 hPa之间,高空中远距离输送以PM10为主。(4)受静稳条件和近地层高湿影响,高消光带维持在600 m以下,较低边界层抑制垂直扩散,导致污染细颗粒物与沙尘积累并长时间共存。(5)本次重污染是本地污染累积和高空外源污染输送共同影响。除漯河本地污染贡献较高外,高潜在源区主要集中河南西南部、东北部以及与山东交界处,这也是本次持续性污染发展的重要原因。(6)重污染时地面偏北风占主导,其他方向风速较小,有利形成污染辐合以及污染物二次转化并加剧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污染 输送路径 潜在源区 轨迹聚类分析 逆温层
下载PDF
不同方法处理桩道玷污层后对纤维桩核粘接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崴嵬 佟静 +2 位作者 李娜 李艳华 刘鹏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0期3164-3166,共3页
目的比较蒸馏水、5. 25%Na Cl O溶液、17%EDTA凝胶与超声联合应用处理桩道后,对于纤维桩核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取36颗无龋坏人新鲜单根前磨牙。常规方法根充并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颗。A组:蒸馏水+常规冲洗; B组:5. 25%次氯酸... 目的比较蒸馏水、5. 25%Na Cl O溶液、17%EDTA凝胶与超声联合应用处理桩道后,对于纤维桩核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取36颗无龋坏人新鲜单根前磨牙。常规方法根充并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颗。A组:蒸馏水+常规冲洗; B组:5. 25%次氯酸钠溶液+常规冲洗; C组:17%EDTA凝胶+常规冲洗; A1组:蒸馏水+超声荡洗; B1组:5. 25%次氯酸钠溶液+超声荡洗; C1组:17%EDTA凝胶+超声荡洗组;用薄片推出实验进行微推出强度的测试。结果 A组、B组和C组样本的破裂模式以牙本质-粘接剂界面破坏为主,而A1组、B1组和C1组以混合破坏为主。超声荡洗桩道内壁与常规冲洗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方差分析显示A组与A1组、B组与B1组、C组与C1组粘接强度比较,同种药物作用下,使用超声荡洗后的纤维桩的微推出强度显著高于常规冲洗组,且C1组效果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药物联合超声荡洗可以增强玷污层的去除能力并有效的增强纤维桩粘接强度,不同方法对于桩核预备后根管内玷污层的去除及粘结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玷污层 纤维桩核 粘接强度
下载PDF
周期性干旱下桂花滞尘能力的变化及其生理响应
13
作者 杨琳曦 王剑武 +1 位作者 张晶 陈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干旱的反复发生会导致植物自身产生胁迫记忆,进而会对植物的滞尘能力产生影响,然而,干旱胁迫记忆如何影响植物的滞尘效率及植物的生理响应和适应尚未明确。通过向开顶式气室(OTCs)内输送机动车尾气,停止供水达到干旱,分别设置尾气胁迫组... 干旱的反复发生会导致植物自身产生胁迫记忆,进而会对植物的滞尘能力产生影响,然而,干旱胁迫记忆如何影响植物的滞尘效率及植物的生理响应和适应尚未明确。通过向开顶式气室(OTCs)内输送机动车尾气,停止供水达到干旱,分别设置尾气胁迫组(P)、干旱胁迫组(D)、双胁迫组(PD)和对照组(CK)4个处理组。每个周期性胁迫设置为期12 d,恢复期也为12 d。结果表明,桂花叶片表面滞尘量在P组下由S1周期的33.77μg·cm^(-2)下降到S3的21.32μg·cm^(-2),PD组下由S1周期的38.08μg·cm^(-2)下降到S3的25.70μg·cm^(-2);蜡质层滞尘量在P组呈显著性下降(P<0.001),在PD组中下降不显著。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随着周期处理而逐渐减小,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叶绿素含量与颗粒物在第2阶段呈显著负相关,第3周期并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反复干旱下提高了植物生理对胁迫的适应性,说明植物的胁迫记忆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应对再次到来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污染 周期性干旱 叶片滞尘能力 蜡质层 胁迫记忆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津市重污染天气的边界层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丽红 郝囝 +1 位作者 邱晓滨 吴彬贵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1-709,共9页
为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津市重污染天气成因,利用环境监测、气象常规观测及255 m气象塔梯度观测,结合WRF-Chem模式研究了天津市2020年2月9—13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污染过程来源及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变差、地面... 为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津市重污染天气成因,利用环境监测、气象常规观测及255 m气象塔梯度观测,结合WRF-Chem模式研究了天津市2020年2月9—13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污染过程来源及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变差、地面弱气压场和暖湿明显为此次重污染天气的主要特征;重污染天气过程外来源的区域输送率达54.6%;稳定类层结(E类和F类)占比高达67.5%,较为稳定的大气造成大气扩散条件变差,是污染发生的重要气象条件;污染过程逆温率达50.0%,垂直温差、逆温厚度、逆温强度与PM_(2.5)浓度相关性分别为0.99、0.90和0.56,逆温层的存在是污染过程维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天气 PM_(2.5) 边界层 逆温 稳定度 天津市
下载PDF
河流污染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应用
15
作者 张经武 宋金玲 +2 位作者 贾冬艳 蒙海涛 张晨璐 《电脑与电信》 2023年第5期12-17,共6页
针对目前河流污染事件中相关元素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基于知识图谱在知识表示上的优势,构建河流污染知识图谱并进行应用。首先,对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和数据层的构建方法进行梳理;然后,以木兰溪流域为例,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河流污染知识... 针对目前河流污染事件中相关元素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基于知识图谱在知识表示上的优势,构建河流污染知识图谱并进行应用。首先,对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和数据层的构建方法进行梳理;然后,以木兰溪流域为例,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河流污染知识图谱的模式层,运用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抽取技术构建河流污染知识图谱的数据层,并基于Neo4j图形数据库对知识进行存储和应用;最后,利用该知识图谱实现了木兰溪流域污染事件的快速溯源。实验表明,该河流污染知识图谱的构建有效解决了水污染相关数据分散、关联性不强等问题,对水污染事件的快速溯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污染 知识图谱 模式层 数据层 水污染溯源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高光谱的绝缘子污层受潮程度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欧然 郭裕钧 +2 位作者 张血琴 彭丽维 吴广宁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7-203,共7页
绝缘子表面污层受潮是污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检测污层受潮程度对评估外绝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所需实验条件复杂且无法实现在线非接触检测。利用近红外高光谱对绝缘子污层受潮程度进行分析,可实现对污层受潮程度的非接触式... 绝缘子表面污层受潮是污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检测污层受潮程度对评估外绝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所需实验条件复杂且无法实现在线非接触检测。利用近红外高光谱对绝缘子污层受潮程度进行分析,可实现对污层受潮程度的非接触式测量,能克服传统离线检测方法的诸多不足。本研究对近红外高光谱在绝缘子污层受潮程度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别采集不同受潮程度染污样品高光谱图像,经校正处理后分别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和随机蛙跳算法(RF)提取特征波段,将提取的特征波段和全波段特征分别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建立三种污层受潮程度评估模型,并对不同输入下的评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机蛙跳-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准确率最高,达到92%以上,可见近红外高光谱能有效反映污层受潮程度,实现绝缘子污层受潮程度的非接触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绝缘子表面污层受潮程度的在线监测提供方法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层 受潮 近红外高光谱 连续投影 随机蛙跳
原文传递
基于边界层精细化预报的乌鲁木齐2020年1月大气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花丛 刘超 李霞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5期9-17,共9页
基于CMA-GFS全球天气业务模式,采取拉格朗日空间插值算法,构建边界层要素精细化预报场,并结合PM_(2.5)监测数据、地面及探空气象观测数据,对乌鲁木齐2020年1月重污染期间的边界层气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重度及以上污染时... 基于CMA-GFS全球天气业务模式,采取拉格朗日空间插值算法,构建边界层要素精细化预报场,并结合PM_(2.5)监测数据、地面及探空气象观测数据,对乌鲁木齐2020年1月重污染期间的边界层气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重度及以上污染时次占分析时段的52.30%,污染时段大气水平和垂直扩散能力较清洁时段偏差约50%左右,PM_(2.5)粒子造成的消光作用增强是中度及以上污染等级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时段内大气边界层长时间维持逆温状态,接地逆温时次占逆温总时次的87.77%。当日逆温持续时间超过12 h时,日均PM_(2.5)质量浓度较其他时段偏高25.02%~30.76%。PM_(2.5)质量浓度为重度及严重污染等级时,首层逆温强度可达5.53℃/(100hPa)。混合层内外垂直风切变的增大可以改善大气垂直扩散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M_(2.5)质量浓度。与中度污染等级相比,重度及以上污染等级的气温日较差偏小0.5℃,逆温层顶底的温差偏大,表明高浓度的PM_(2.5)粒子在白天削弱太阳辐射带来的地面升温效应,对稳定的大气层结形成正向反馈,从而导致了乌鲁木齐持续多日的重污染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边界层 拉格朗日插值算法 逆温 垂直风切变
下载PDF
边界层动力过程对成都冬季细颗粒物污染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晨曦 王维佳 +2 位作者 桂海林 曹杨 郭云云 《气象科技》 2021年第6期942-952,共11页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气象资料、风廓线雷达等资料,从环流形势、边界层输送扩散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成都地区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两次冬季典型重污染生消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为静稳型天气背景,高层盛行纬向环流,近地面为...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气象资料、风廓线雷达等资料,从环流形势、边界层输送扩散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成都地区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两次冬季典型重污染生消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为静稳型天气背景,高层盛行纬向环流,近地面为均压场、弱气压场,存在多层逆温,夜间相对湿度高,风速小,风向多变,近地面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西风,风向对污染的区域输送效果明显;(2)在污染累积阶段,边界层内存在平均风速小于2m/s、风向多变的小风层,清除阶段的小风层特征则不显著;(3)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与垂直速度可以作为垂直扩散条件的判据:污染累积阶段,C_(n)^(2)大值区的高度一般为500~1500m,清除阶段,C_(n)^(2)大值区的高度显著抬升,且垂直速度强下沉区与C_(n)^(2)大值区基本重合;(4)局地回流指数(R_(F))与通风系数对污染过程生消的指示性非常显著。污染累积阶段,1000m高度以下的R_(F)小于0.6,近地层的R_(F)小于0.2,通风系数日平均值仅为1455m^(2)/s;清除阶段的R_(F)大于0.7,通风系数通常大于3000m^(2)/s;此外,较大的通风系数也可以起到传输上游污染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重污染 风廓线雷达 边界层 局地回流 通风系数
下载PDF
高温硫化硅橡胶试品表面染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旭 周志成 +2 位作者 戴罕奇 赵晨龙 王黎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6,共6页
实验室开展硅橡胶材料憎水迁移特性试验时,对试片表面污层均匀分布程度要求很高,目前通用的实验方法为浸污法和涂刷法,这两种方法的刷污效果可能很难满足试验要求。文中针对高温硫化硅橡胶(HTV)材料的各种染污方法,以HTV平板试片为对象... 实验室开展硅橡胶材料憎水迁移特性试验时,对试片表面污层均匀分布程度要求很高,目前通用的实验方法为浸污法和涂刷法,这两种方法的刷污效果可能很难满足试验要求。文中针对高温硫化硅橡胶(HTV)材料的各种染污方法,以HTV平板试片为对象,对比分析了多种染污方法,并提出了弓弦法的试验方法。弓弦法利用水膜的表面张力来获得理想污层,并可同时实现高精度定量均匀染污的试验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浸污法无法实现定量分析的实验场合;利用弓弦法可以试验试片表面均匀染污;对于结构复杂的复合绝缘子,弓弦法操作较为复杂;可结合不同的试验需求对试验方法加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憎水性 染污方法 污层 污闪
下载PDF
京津冀污染天气下大气边界层高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鑫 刘昭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9期33-34,共2页
通过回顾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污染天气下大气边界层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目前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现状、气溶胶污染特征和大气边界层高度特征的研究成果。同时讨论了京津冀大气污染和边界层研究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 京津冀 大气污染 边界层 气溶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