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科5属常见栽培品种花粉块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崇波 向林 +3 位作者 施季森 郭方其 李伯钧 秦德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69-1974,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兰科常见栽培植物5属10种21个品种(系)的花粉块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成熟花粉块由成千上万个单粒花粉紧密粘结而成。花粉块呈梨形、近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构成花粉块的单粒花粉形状极不规则。部分建兰品种的单粒... 利用扫描电镜对兰科常见栽培植物5属10种21个品种(系)的花粉块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成熟花粉块由成千上万个单粒花粉紧密粘结而成。花粉块呈梨形、近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构成花粉块的单粒花粉形状极不规则。部分建兰品种的单粒花粉表面可较清晰地观察到四合花粉结构。多数种类的单粒花粉粘结处无明显粘结物,部分种类,如蕙兰单粒花粉粘结处可见大量明显粘结物。根据花粉外壁表面纹饰可将花粉分为以下4种类型:(1)光滑型;(2)近光滑型,具微弱的小凹陷;(3)凹凸不平状;(4)沟渠状。未见明显的萌发孔。不同种属间花粉块大小及外壁纹饰差别较大。花粉块表面形态在属间差异较大,在兰属的种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兰属种内品种间则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兰属 轭瓣兰属 蝴蝶兰属 文心兰属 独蒜兰属 花粉块形态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3种独蒜兰属植物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立明 戴中武 +3 位作者 钟惠 代晓雨 翟俊文 吴沙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5-1360,共6页
为探明独蒜兰属植物在光合生理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美丽独蒜兰(P.pleionoides)和流苏独蒜兰(Pleione barbarae)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和叶绿素含量(SPAD),探究其光合特性。... 为探明独蒜兰属植物在光合生理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美丽独蒜兰(P.pleionoides)和流苏独蒜兰(Pleione barbarae)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和叶绿素含量(SPAD),探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独蒜兰属植物均具有较强的耐阴性,且植株叶片SPAD值的高低与其光合速率有相关性。3种独蒜兰属植物之间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初始量子效率(a)、光呼吸速率(Rp)和CO_(2)饱和点(CSP)均无显著差异。云南独蒜兰光合作用对较低浓度的CO_(2)利用率高,更能适应低CO_(2)浓度的环境;美丽独蒜兰表现出对光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在光合速率增加时所需的CO_(2)浓度较高;而流苏独蒜兰对强光较敏感,易出现光抑制现象。此外,CO_(2)的供应可能是影响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产栽培中注意遮荫,适当增加CO_(2)浓度对3种独蒜兰属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属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 耐阴性 光抑制
下载PDF
15种独蒜兰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分类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中煊 张豪 +4 位作者 陈蕾 赵亚梅 翟俊文 陈世品 吴沙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7-1538,共12页
为解决兰科(Orchidaceae)独蒜兰属(Pleione D.Don)植物分类学问题并探索叶片超微结构在分类学中的意义,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独蒜兰属15种植物成熟叶片的细胞界限、角质层纹理、气孔器分布等15个叶表皮超微特征进行观测分析,以... 为解决兰科(Orchidaceae)独蒜兰属(Pleione D.Don)植物分类学问题并探索叶片超微结构在分类学中的意义,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独蒜兰属15种植物成熟叶片的细胞界限、角质层纹理、气孔器分布等15个叶表皮超微特征进行观测分析,以明确它们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细胞界限、表皮细胞蜡质量、角质层纹理、气孔器分布、气孔器周围蜡质、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角化现象、气孔器相对高度、表皮细胞长度、表皮细胞面积、保卫细胞长度和保卫细胞面积这9个指标对于该属分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2)利用上述特征可以对春花独蒜兰组(S.Humiles)、独蒜兰组(S.Pleione)和独蒜兰复合体(P.bulbocodioides complex)的组内区分进一步细化。(3)聚类分析将15种独蒜兰属植物聚类为4个分支,与传统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认为,大理独蒜兰(P.×taliensis P.J.Cribb&Butterfield)与云南独蒜兰[P.yunnanensis(Rolfe)Rolfe]、黄花独蒜兰(P.forrestii Schltr.)在多个叶片微观特征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大理独蒜兰的亲本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属 叶表皮微形态 聚类分析 扫描电镜 分类学
下载PDF
A new bibenzyl derivative from Pleione bulbocodioides 被引量:6
4
作者 Xin Qiao Liu Qiao Yu Yuan Yuan Qiang Gu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59-561,共3页
A new bibenzyl derivative 1, named 2-(4''-hydroxybenzy1)-3-(3'-hydroxyphenethy1)-5-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 dione, and two known stilbenoids (2, 3) were isolated from the tubers of Pleione bulbocodioi... A new bibenzyl derivative 1, named 2-(4''-hydroxybenzy1)-3-(3'-hydroxyphenethy1)-5-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 dione, and two known stilbenoids (2, 3) were isolated from the tubers of 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ione bulbocodioides BIBENZYL STILBENOIDS CYTOTOXITY
下载PDF
A new phenanthro [2,3-b] furan from Pleione bulbocodioides 被引量:3
5
作者 Xin Qiao Liu Wen Yuan Gao +2 位作者 Yuan Qiang Guo Tie Jun Zhang Lu Lu Y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089-1091,共3页
A novel phenanthro [2,3-b] furan 1, named (3-hydroxy-9-(4′-hydroxy-3′-methoxyphenyl)-11-methoxy-5,6,9,10-tetrahydrophenanthro [2,3-b] furan-10-yl) methyl acetate, and two known phenolic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 A novel phenanthro [2,3-b] furan 1, named (3-hydroxy-9-(4′-hydroxy-3′-methoxyphenyl)-11-methoxy-5,6,9,10-tetrahydrophenanthro [2,3-b] furan-10-yl) methyl acetate, and two known phenolic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tubers of 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ione bulbocodioides Phenanthro [2 3-b] furan Phenolic compounds CYTOTOXITY
下载PDF
Rare and Preciou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 被引量:2
6
作者 Hisayoshi Norimoto Chiaki Murayama +1 位作者 Feng Zhao Hong-Yan Wei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1年第4期211-220,共10页
Shan Ci Gu(山慈菇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a rare and preci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cancers and bacterial infections.According to the Pharmacopo... Shan Ci Gu(山慈菇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a rare and preci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cancers and bacterial infections.According to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is sourced from the pseudobulbs of three plants in the Orchidaceae family: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and 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Extracts from 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 ar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umors,burns,and frostbite.The aims of this review ar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historical and herbological origins of 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to summarize research conducted on its phyt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ver the last twenty years,and to detail planting eff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activity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PHYTOCHEMISTRY PLANTING pleione bulbocodioides pleione yunnanensis Shan Ci Gu 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
下载PDF
Two new α,β-unsaturated butyrolactone derivatives from Pleione bulbocodioides 被引量:2
7
作者 Xin Qiao Liu Wen Yuan Gao +2 位作者 Yuan Qiang Guo Tie Jun Zhang Lu Lu Y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075-1077,共3页
Two new α,β-unsaturated butyrolactone derivatives, 4-(4″-hydroxybenzyl)-3-(3′-hydroxy-phenethyl)furan-2(5H)-one (1) and 3-(3′-hydroxyphenethyl)furan-2(5H)-one (2), together with one known phenolic compound (3), w... Two new α,β-unsaturated butyrolactone derivatives, 4-(4″-hydroxybenzyl)-3-(3′-hydroxy-phenethyl)furan-2(5H)-one (1) and 3-(3′-hydroxyphenethyl)furan-2(5H)-one (2), together with one known phenolic compound (3), were isolated from the tubers of 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analysis of spectroscopic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ione bulbocodioides α β-Unsaturated butyrolactone Phenolic compound
下载PDF
舟曲县独蒜兰分布及居群特征
8
作者 王了德 杨孔 《林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2期85-87,共3页
配合甘肃省兰科植物调查工作,通过对舟曲县7个调查地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分布与居群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个调查地有独蒜兰的分布,分布于城关镇三眼峪沟内西北向的石壁上和拱坝河上游南岸距河面5 m的石台... 配合甘肃省兰科植物调查工作,通过对舟曲县7个调查地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分布与居群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个调查地有独蒜兰的分布,分布于城关镇三眼峪沟内西北向的石壁上和拱坝河上游南岸距河面5 m的石台上,证实了舟曲县境内有独蒜兰的分布,舟曲是独蒜兰新的分布记录点,在这个区域以西、以北再没有发现独蒜兰的分布,说明舟曲的这一分布区域是独蒜兰分布的最西北边界,对植物分布区系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 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 分布 生境 居群特征 舟曲
原文传递
小叶独蒜兰——中国广东南部兰科一新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心启 吉占和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关键词 独蒜兰 小叶独蒜兰 新种 中国广东
下载PDF
流苏独蒜兰与大花独蒜兰的分类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艺祎 吴小倩 +3 位作者 曹孟霞 沈立明 翟俊文 吴沙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独蒜兰属Pleione D. Don的属下分类是兰科分类的难点之一.为了厘清流苏独蒜兰P.barbarae Braem和大花独蒜兰P.grandiflora (Rolfe) Rolfe的分类关系,基于形态鉴定、核基因序列(nrITS)和4个叶绿体基因片段(matK、trn T-trnL、trnL、trnLt... 独蒜兰属Pleione D. Don的属下分类是兰科分类的难点之一.为了厘清流苏独蒜兰P.barbarae Braem和大花独蒜兰P.grandiflora (Rolfe) Rolfe的分类关系,基于形态鉴定、核基因序列(nrITS)和4个叶绿体基因片段(matK、trn T-trnL、trnL、trnLtrnF),以云南玉溪的流苏独蒜兰和云南文山的大花独蒜兰为材料,构建独蒜兰属部分植物的系统发育树,探讨流苏独蒜兰与大花独蒜兰的分类关系.结果表明:流苏独蒜兰唇瓣上的附属物与大花独蒜兰相同,但背萼片、花瓣、唇瓣形状和花色存在差异; nrITS和叶绿体基因序列(cp DNA)系统发育树表明,流苏独蒜兰与大花独蒜兰互为姐妹支,没有与独蒜兰复合体中的任一种聚为一支,排除了独蒜兰复合体中任一种是其亲本的可能.鉴于形态和分子证据,认为流苏独蒜兰不是天然杂交种,与大花独蒜兰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属 形态特征 DNA序列 系统发育树 分类关系
下载PDF
广州植物两个新分布属及其地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光大 庄雪影 +4 位作者 邱建丽 马红岩 郑明轩 徐正春 侯碧清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年第4期69-70,共2页
报道了采自广州从化的野牡丹科肉穗草属(Sarcopyramis)和兰科独蒜兰属(Pleione)各一种新分布植物,分别为楮头红(S.nepalensis Wall.)和独蒜兰[P.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凭证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CANT)。两种植物... 报道了采自广州从化的野牡丹科肉穗草属(Sarcopyramis)和兰科独蒜兰属(Pleione)各一种新分布植物,分别为楮头红(S.nepalensis Wall.)和独蒜兰[P.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凭证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CANT)。两种植物在从化的分布地海拔260~300 m,是二者在中国大陆的最南部、海拔最低的分布记录,对研究两属植物的扩散机制、垂直分布及气候变化对物种迁移的影响等理论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肉穗草属 独蒜兰属 新记录
下载PDF
独蒜兰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伟 王继华 +1 位作者 范泽鑫 张石宝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36-144,共9页
独蒜兰属(Pleione)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其野生种质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和临近的喜马拉雅地区。独蒜兰属植物的育种在国外已超过50年,超过400个杂交种已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中国虽... 独蒜兰属(Pleione)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其野生种质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和临近的喜马拉雅地区。独蒜兰属植物的育种在国外已超过50年,超过400个杂交种已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中国虽然是独蒜兰属植物资源的集中分布区,但人工栽培和育种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该研究对独蒜兰属植物的原生种质资源、杂交育种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独蒜兰属植物的利用现状,提出了育种的思路和建议,旨在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 兰花 杂交育种 新品种
原文传递
ICP-MS法测定中药材冰球子中15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维 郑宗华 +2 位作者 孙福军 杨文 李开斌 《贵州科学》 2020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测定黔产冰球子中Be、Ti、V、 Cr、Mn、Co、Ni、Cu、Zn、As、Ag、Cd、Sn、Sb、Ba等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黔产冰球子药材应用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微波消解法,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黔产冰球子中1... 目的:测定黔产冰球子中Be、Ti、V、 Cr、Mn、Co、Ni、Cu、Zn、As、Ag、Cd、Sn、Sb、Ba等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黔产冰球子药材应用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微波消解法,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黔产冰球子中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7.5%;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回收率为81.37%~114.61%。结论:本研究采用ICP-MS检测冰球子中微量元素分布,方法简便、操作简单、准确,可为冰球子微量元素分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球子 微波消解 ICP-MS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山慈菇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14
作者 董海玲 郭顺星 +2 位作者 王春兰 杨峻山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34-1738,共5页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中医将其广泛应用于抗癌处方中。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菲类、联苄类,此外还有少量苷类、木脂素类及黄烷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其所含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血管生成、降压、...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中医将其广泛应用于抗癌处方中。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菲类、联苄类,此外还有少量苷类、木脂素类及黄烷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其所含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血管生成、降压、抗菌作用,以及对乙酰胆碱受体M3的阻断作用,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和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慈菇 杜鹃兰 独蒜兰 云南独蒜兰
下载PDF
山慈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5
作者 李琦 陈宇纵 辛海量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50-253,260,共5页
中药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ef和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山慈菇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成果及其临床... 中药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ef和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山慈菇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情况、使用注意等内容,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慈菇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杜鹃兰 独蒜兰
下载PDF
独蒜兰快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黄成林 项艳 +1 位作者 吴泽民 於凤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独蒜兰组织培养最好选用种子萌发的幼芽体进行。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4 D2mg·L-1+6 BA0 25mg·L-1和2,4 D2mg·L-1+KT0 25mg·L-1的MS培养基中,外植体的死亡率较低;高浓度的2,4 D有... 研究结果表明,独蒜兰组织培养最好选用种子萌发的幼芽体进行。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4 D2mg·L-1+6 BA0 25mg·L-1和2,4 D2mg·L-1+KT0 25mg·L-1的MS培养基中,外植体的死亡率较低;高浓度的2,4 D有利于快速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褐变死亡率较高;无论是种子萌发的芽还是从假鳞茎上剥下的芽,在6 BA2mg·L-1的MS上其长势都是最好;6 BA2mg·L-1最适合外植体为种子萌发的芽的增殖,当6 BA浓度为4mg·L-1时,则抑制了外植体的芽的增殖与生长;NAA对外植体的芽的增殖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MS+6 BA3 0mg·L-1+NAA0 5mg·L-1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芽的增殖倍数有显著性差异;添加了IBA的培养基有利于根系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愈伤组织 培养基
下载PDF
山慈菇多糖对H22肝癌小鼠IL-2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徐小娟 周志涵 +3 位作者 毛宇 徐芳 李杰 贺建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6-10,共5页
研究山慈菇多糖对H22的体内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建立小鼠H22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观察山慈菇多糖的抑瘤作用,Elisa检测实体瘤小鼠外周血IL-2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能改善腹水瘤小... 研究山慈菇多糖对H22的体内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建立小鼠H22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观察山慈菇多糖的抑瘤作用,Elisa检测实体瘤小鼠外周血IL-2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能改善腹水瘤小鼠的生存状态和延长生存天数,延长率为21.4%。实体瘤小鼠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1.58%、32.76%、40.05%,IL-2的中高剂量组相对模型组都具有极显著性(P<0.01),增强了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山慈菇多糖延长了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解剖观察可能是减少小鼠体内炎症反应;实体瘤小鼠此次试验中呈现了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IL-2含量从而提高小鼠免疫力有关,p53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下降而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慈菇多糖 小鼠肝癌H22 抗肿瘤 IL-2 p53
下载PDF
滇独蒜兰的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丽芳 张素芳 +1 位作者 杨春梅 李树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49-752,共4页
以滇独蒜兰的不同部位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种子为外植体最佳,种子在MS+NAA0.2 mg/L 的培养基在上经过2~3个月的培养,有一部分的种子开始形成极小的愈伤组织或原球茎;再转接到MS+BA5.0~10.0 mg/L+NAA0.2 mg/L ... 以滇独蒜兰的不同部位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种子为外植体最佳,种子在MS+NAA0.2 mg/L 的培养基在上经过2~3个月的培养,有一部分的种子开始形成极小的愈伤组织或原球茎;再转接到MS+BA5.0~10.0 mg/L+NAA0.2 mg/L 的培养基上,其中少部分会进一步分化成胚状体,并形成小植株,经过多次继代转接可形成丛芽,丛芽的增殖系数高达6倍.通过进一步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可使种子培养的效率提高.以叶片和鳞茎为外植体,均未获得组培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独蒜兰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原球茎 胚状体 独蒜兰 优化培养基 种子培养 不同部位 愈伤组织
下载PDF
独蒜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凡 赵明波 +1 位作者 李军 屠鹏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对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假鳞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独蒜兰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蒜... 目的对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假鳞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独蒜兰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蒜兰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1)、phillygenin(2)、表松脂醇(3)、2,5,2′,5′-四羟基-3-甲氧基联苄(4)、大黄酚(5)、大黄素甲醚(6)、汉黄芩素(7)、β-谷甾醇(8)、山药素Ⅲ(9)、对羟基苯甲酸(10)、独蒜兰西醇F(11)、3,3′-dihydroxy-2-(4-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12)、3′,5-dihydroxy-2-(4-hydroxybenzyl)-3-methoxybibenzyl(13)。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独蒜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 独蒜兰属 表松脂醇 2 5 2′ 5′-四羟基-3-甲氧基联苄 汉黄芩素
原文传递
独蒜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超 韩少伟 +2 位作者 崔保松 王晓娟 李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2-447,共6页
应用硅胶、ODS、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中药山慈菇来源之一——独蒜兰干燥假鳞茎的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菲及二氢菲类10个,联苄类2个,木脂素1个,甾... 应用硅胶、ODS、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中药山慈菇来源之一——独蒜兰干燥假鳞茎的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中菲及二氢菲类10个,联苄类2个,木脂素1个,甾醇1个;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monbarbatain A(1),2,7,2'-三羟基-4,4',7'-三甲氧基-1,1'-二聚菲(2),白芨烯A(3),pleionesin B(4),shanciol H(5),{7-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4-methoxy-9,10,7',8'-tetrahydrophenanthro[2,3-b]furan-8'-yl}methyl acetate(6),2,7-二羟基-1-(对羟基苄基)-4-甲氧基菲(7),2,7-二羟基-1-(对-羟基苄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8),赫尔西酚(9),贝母兰宁(10),石斛酚(11),山药素Ⅲ(12),丁香脂素(13),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14)。其中化合物1-3,9,13,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慈菇 独蒜兰 菲及二氢菲类 联苄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