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血小板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引明 曹勇军 +1 位作者 刘春风 冯萍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2-56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其的影响。方法对急性脑梗死和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可溶性 P 选择素(sP-sel)、C-反应蛋白(CRP)和 PLA 进行检测。同时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其的影响。方法对急性脑梗死和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可溶性 P 选择素(sP-sel)、C-反应蛋白(CRP)和 PLA 进行检测。同时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评分、PAR、sP-sel、CRP 和 PLA 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MA 水平与 PAR、sP-sel、CRP、血糖、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正相关(P<0.05);与 SNSS 评分负相关(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后 PMA、PAR 明显下降(P≤0.001),且治疗后氯吡格雷组 PMA 和 PAR(ADP)降低较阿司匹林组更明显(P<0.05),但 PAR(A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sel 在氯吡格雷组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 PMA 明显增高,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降低 PMA 水平,其中氯吡格雷作用较阿司匹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引明 刘春风 +1 位作者 冯萍 罗蔚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变化,及其与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关系。方法对4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4例年龄、性别相配的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进行PLA、CRP和PAgT的检测。结果脑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变化,及其与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关系。方法对4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4例年龄、性别相配的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进行PLA、CRP和PAgT的检测。结果脑梗死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PAgT和CRP分别为(13.00±0.76)%、(59.46±3.07)%和(9.39±1.28)mg/L,对照组分别为(6.55±0.29)%、(39.38±5.42)%和(2.37±0.46)mg/L,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脑梗死组PL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和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脑梗死组PMA与CRP和PAgT呈极显著正相关(r=0.390、0.500,均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水平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C反应蛋白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岚 张剑宇 +1 位作者 刘冬柏 刘定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 52例明确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复方血栓通组,分析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患者血液PLA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PNA和PLA有...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 52例明确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复方血栓通组,分析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患者血液PLA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PNA和PLA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血栓通组治疗前后PLyA、PMA、PNA和PLA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血栓通组头与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和PLA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NA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复方血栓通
下载PDF
术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谭金习 董梅 任法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共纳入83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PCI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LA水平。PLA具体分为血小... 目的:研究术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共纳入83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PCI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LA水平。PLA具体分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和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无复流定义为在没有解剖性狭窄及血管痉挛的情况下,冠脉TIMI血流分级≤2或TIMI 3级且心肌呈色分级(MBG)≤2级。结果:共计19例STEMI患者(23%)发生无复流。与复流组相比,无复流组术前PNA(76.5±13.3)和PMA(90.3±5.2)水平显著升高(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血清PNA(OR=1.179,95%CI:1.035~1.342,P=0.013)和PMA(OR=1.248,95%CI:1.040~1.498,P=0.017)是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表明PNA(AUC=0.881,95%CI:0.809~0.952,P〈0.001)、PMA(AUC为0.794,95%CI:0.699~0.889,P〈0.001)对无复流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结论:术前高水平的PNA和PMA可能是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无复流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炎症-血栓机制
原文传递
参芎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霞 曹勇军 +2 位作者 王引明 刘春风 陶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将51例AC I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参芎注射液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PL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和血小板...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将51例AC I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参芎注射液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PL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率(PAR)、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血糖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PLA、PNA、PLyA以及CRP均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MA、PAR以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阿司匹林+参芎注射液组:PLA、PMA、PAR、CRP以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PMA和PAR下降较阿司匹林组更为明显(均P<0.05),而PNA、PLyA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血糖和Fg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芎注射液具有协同抗血小板活化与聚集,抑制PLA,特别是PMA形成的作用,此外还具有一定的抗炎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阿司匹林 参芎注射液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淑梅 钟世顺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和CD62P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左心室内注射自体微血栓,同时短暂夹闭主动脉建立CME模型。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和CD62P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左心室内注射自体微血栓,同时短暂夹闭主动脉建立CME模型。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于术后7 d处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ME大鼠及治疗组大鼠PLA和CD62P。结果 CME大鼠PLA、CD62P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显著抑制CME后PLA和CD62P表达(P<0.05或P<0.01)。结论 PLA、CD62P的测定反映CME后血栓形成及炎症激活,阿托伐他汀显著抑制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栓塞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CD62P 流式细胞术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