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8
1
作者 郑华 欧阳志云 +3 位作者 王效科 苗鸿 赵同谦 彭廷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94-2002,共9页
为了探讨主要森林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对南方红壤侵蚀区 4种主要森林恢复类型下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的森林恢复类型导致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显著差异。 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质量均比... 为了探讨主要森林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对南方红壤侵蚀区 4种主要森林恢复类型下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的森林恢复类型导致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显著差异。 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质量均比长期干扰下对照的土壤质量高。人工林土壤质量又相对比天然次生林土壤质量低。其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 :天然次生林(0 .95 )、油茶林 (0 .6 8)、杉木林 (0 .5 5 )、湿地松林 (0 .36 )、对照 (0 .0 4 )。自然恢复在恢复初期是提高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导致人工林和对照土壤质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周期性的森林抚育打破土壤物理结构、凋落物质量较低、凋落物量较低、微生物生物量较低、微生物功能较差和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在土壤质量指标选择方面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结合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是反映土壤生物学活性和土壤质量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人工林 自然恢复 土壤质量指数
下载PDF
人工林杉木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定及材质早期预测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坚 刘一星 +1 位作者 崔永志 徐子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28,共5页
根据人工林杉木木材的管胞长度、微纤丝角、气干密度、生长轮宽、晚材率5项特性指标的测试结果采用最优分割法分析得出.人工林杉木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第14年。在此基础上、根据材性特征参数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预测方... 根据人工林杉木木材的管胞长度、微纤丝角、气干密度、生长轮宽、晚材率5项特性指标的测试结果采用最优分割法分析得出.人工林杉木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第14年。在此基础上、根据材性特征参数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预测方程.实现了材质早期预测。通过对实测值和预测值的误差分析.证明两者有较好的拟合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杉木 幼龄材 成熟材 木材材质 预测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演变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2 位作者 李瑞生 吕瑞恒 徐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81,共6页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以21、29、36年的油松林为对象,采用时序研究法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酶角度进行多因子综合比较,分析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1、29、36年土壤质量综合得分分别...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以21、29、36年的油松林为对象,采用时序研究法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酶角度进行多因子综合比较,分析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1、29、36年土壤质量综合得分分别为0.579、-0.456和-0.123,29年油松土壤质量最差;2)29年油松土壤质量表现为物理性质的下降,36年土壤质量的下降则主要体现为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的锐减;3)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首先取决于林龄,其次是林分密度;4)21、29和36年油松林龄内的土壤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192、-1.361和-2.407,林龄较大林分的土壤质量对密度较为敏感,36年油松间伐的强度可适量小些;5)土壤碱性磷酸酶、转化酶、有机质和速效钾可以作为油松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林龄 土壤质量 综合评判
下载PDF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学指标评价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杰 马履一 +3 位作者 贾忠奎 王西洋 汪加魏 宋春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3,共6页
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塞罕坝机械林场种植年限分别为18,22和38a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等土壤质量指标的综合研究,对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同龄林分下各指标变化差异显... 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塞罕坝机械林场种植年限分别为18,22和38a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等土壤质量指标的综合研究,对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同龄林分下各指标变化差异显著,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pH值逐渐增大,而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等12个指标则逐渐降低;非同龄林分之间同一指标差异显著。18a林分土壤质量最优指标为过氧化氢酶和细菌数量。22a林分土壤质量最优指标为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有机质、脲酶活性、真菌数量。38a林分土壤质量最优指标为容重、全钾、速效磷、全氮、放线菌数量。各林分土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有机质、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可以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3)18,22和38a林下土壤质量综合评分依次为0.122,0.253和-0.375。其中,22a林分下土壤质量的综合评分最高,说明22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土壤质量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土壤质量
下载PDF
广西主要人工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对淋溶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钙仁 张秀清 +3 位作者 蔡德所 石贤辉 张华 黄承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6,共8页
为探讨不同人工林各组分凋落物分解过程特征及其释放物质对淋溶水质的影响,恒温(28℃)培养条件下,在室内人工定期淋水模拟自然环境中凋落物的淋溶过程,对1年生和4年生尾巨桉、7年生杂交相思、13年生马尾松以及软阔林5种人工林的凋落叶... 为探讨不同人工林各组分凋落物分解过程特征及其释放物质对淋溶水质的影响,恒温(28℃)培养条件下,在室内人工定期淋水模拟自然环境中凋落物的淋溶过程,对1年生和4年生尾巨桉、7年生杂交相思、13年生马尾松以及软阔林5种人工林的凋落叶、凋落枝、凋落皮进行255d的模拟淋溶.结果表明:1年生和4年生尾巨桉各组分凋落物分解0~105d的淋溶液色度和化学需氧量(COD)、总N和总P含量显著高于杂交相思、马尾松、软阔林,淋溶液pH值显著低于其他3种林分人工林;至255d,1年生和4年生尾巨桉凋落叶淋溶液的COD累积量(193.9和212.8g·kg-1)分别是杂交相思、马尾松、软阔林的4.2、4.0、4.3倍和5.3、4.4、4.7倍;1年生尾巨桉凋落叶质量损失率、N和P淋失率显著大于杂交相思、马尾松和软阔林,凋落皮显著大于马尾松,而凋落枝与后三者基本相当.1年生尾巨桉凋落叶和凋落皮比4年生尾巨桉更易被分解淋溶,但凋落枝差异不显著.5种林分凋落物不同组分间,凋落叶最易被分解淋溶,凋落枝难于被分解淋溶.尾巨桉凋落物淋溶液pH值与色度、CO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COD与色度、总N和总P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凋落物 淋溶过程 淋溶水质
原文传递
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连栽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唐万鹏 李吉跃 +1 位作者 胡兴宜 崔鸿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0-755,共6页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第1代林相比,第2代林土壤物理结构退化,土壤容重增大0.71%,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分别降低0.41%...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第1代林相比,第2代林土壤物理结构退化,土壤容重增大0.71%,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分别降低0.41%和6.89%,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增大,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减小;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连栽导致大量元素下降2.88%~12.20%,其中对N影响最大,K次之,P最小;连栽导致微量元素下降2.27%~53.37%,其中对Zn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Cu、Fe、Mn和S;连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也有影响,随着连栽代数增加,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的数量分别下降34.38%、14.38%、56.63%;第2代林地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较第1代林分别下降20.00%、11.54%、29.39%、50.00%和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Populus spp.) 人工林 连栽 土壤质量 江汉平原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凋落物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肖欣 王雄涛 欧阳勋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111,共7页
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和样品测定获取数据,利用主成分提取反映凋落物质量特征的变量并将其与土壤有机碳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土壤有机碳与凋落物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林分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39.76~85.85 t... 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和样品测定获取数据,利用主成分提取反映凋落物质量特征的变量并将其与土壤有机碳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土壤有机碳与凋落物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林分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39.76~85.85 t/hm2,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近熟林、成熟林显著大于幼龄林、中龄林(P〈0.05)。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不同龄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各层10 cm厚度平均有机碳密度均逐渐减小;2林分凋落物总现存量(包括半分解层与未分解层)为1.54~2.25 t/hm2,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凋落物中各元素含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各龄组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及N、P含量均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C含量及C/N值则表现为相反的规律,未分解层平均C含量、C/N值显著大于半分解层(P〈0??05),而N含量则显著低于半分解层(P〈0.05),不同分解层平均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反映凋落物未分解层质量特征的主成分相关关系达显著水平(P〈0.05),其未分解层C含量及C/N值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呈负相关,即凋落物未分解层C含量及C/N值越小,分解速率越快时,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也越快。因此,通过补种阔叶树种或施用氮肥等经营措施能促进未分解层凋落物的迅速分解,对增加土壤碳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凋落物质量
原文传递
南方红豆杉修枝后生长与干形动态表现 被引量:19
8
作者 欧建德 吴志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高效培育优质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干材,提高修枝成效,以福建省明溪县11年生南方红豆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未修枝的为对照,进行修枝强度分别为0.3,0.4,0.5相对高和对照的修枝度试验,系统分析了修枝对南方红豆杉生... 为高效培育优质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干材,提高修枝成效,以福建省明溪县11年生南方红豆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未修枝的为对照,进行修枝强度分别为0.3,0.4,0.5相对高和对照的修枝度试验,系统分析了修枝对南方红豆杉生长及干形形质的影响,揭示其修枝后的变化规律,并优化修枝技术。结果表明:修枝后5 a不同修枝强度间的生长及干形形质存在差异,且随修枝后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随修枝后时间推移,修枝后的南方红豆杉生长性状较对照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但不同修枝强度间的生长效应、动态变化规律、水平差异及出现显著差异的时间点不尽相同。修枝可明显地降低南方红豆杉的冠长率。随修枝后时间推移,与对照相比,修枝的胸高形数呈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与对照比较,修枝0.3和4 a间隔期的修枝组合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与胸高形数分别增加了4.25%,4.76%,15.94%,2.04%(P<0.05),冠长率降低了14.54%(P<0.05)。因此,南方红豆杉的优化修枝组合为0.3相对高的修枝强度、4 a间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学 南方红豆杉 人工林 修枝 生长 形质
下载PDF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特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勇 李国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0-505,共6页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采用网袋法,比较21、29、36年生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分解速率、基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14个月内,不同林龄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差异较小,均呈快—慢—快的规律,翌年5至7月份凋落物...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采用网袋法,比较21、29、36年生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分解速率、基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14个月内,不同林龄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差异较小,均呈快—慢—快的规律,翌年5至7月份凋落物分解速率低于2005年同期的分解速率。21 a、29 a、36 a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为26.97%、26.10%和23.96%,半分解周期分别为2.21 a、2.29 a和2.54 a,周转期分别为9.54 a、9.91 a和10.94 a。凋落物分解速率、半周转期、周转期失重率仅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林龄对叶凋落物N影响最大(P=0.004),对粗灰分(P=0.028)影响显著。林龄对纤维素、木质素、粗脂肪、粗蛋白影响不显著。不同林龄叶凋落物C/N(P=0.009)、木质素/N(P=0.048)显著差异,C/N、木质素/N与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关系数均为-0.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林龄 分解速率 基质质量
下载PDF
中亚热带典型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明 邵学新 +1 位作者 周纯亮 胡锋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13-1817,共5页
对中亚热带不同发育阶段的杉木(Cuninghamia lanceolgt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以及对照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森林类型来看,土壤有机质、全氮和... 对中亚热带不同发育阶段的杉木(Cuninghamia lanceolgt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以及对照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森林类型来看,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表现为次生林高于杉木和湿地松林,且杉木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湿地松随林龄增加而降低,但土壤全磷相对前二者变化较平缓;土壤速效态养分总体也表现为次生林高于杉木和湿地松林,但10年生和20年生杉木林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低于30年生杉木林的土壤,而湿地松林土壤则相反;另外,从生态环境角度探讨了肥力指标演变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提出适当延长杉木人工林轮伐期和缩短湿地松人工林轮伐期对土壤肥力和有机碳库功能保持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质量 碳循环
原文传递
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非技术因素初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冯燕 温佐吾 刘定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0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贵州省修文县2个村和林业部门调查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非技术因素。结果表明:除造林技术因素外,政策、管理、经济及自然等非技术因素,都对人工林培育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及影响程度评分...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贵州省修文县2个村和林业部门调查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非技术因素。结果表明:除造林技术因素外,政策、管理、经济及自然等非技术因素,都对人工林培育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及影响程度评分排序,初步确定了影响修文县人工林培育质量的11个主要非技术因素。这些非技术因素往往通过影响造林者的积极性和认真负责精神,进而影响各造林技术环节的施工质量,而对人工林培育质量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对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各种非技术因素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区 人工造林 人工林培育质量 非技术因素 参与式农村评估(PRA)
下载PDF
管理措施对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亚林 曾德慧 +1 位作者 汪思龙 董文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8-1834,共7页
可持续性生产力是人工林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人工林培育过程中常出现土壤质量退化和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等问题。管理措施是人工林发展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管理措施能够维护和提高林地的土壤质量。管理措施主要... 可持续性生产力是人工林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人工林培育过程中常出现土壤质量退化和人工林生产力下降等问题。管理措施是人工林发展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管理措施能够维护和提高林地的土壤质量。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整地、施肥、林地收获与凋落物管理和营造混交林等。不同的整地方式、整地强度、整地时间等能改变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进而对其土壤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施肥措施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而过量施肥能够导致林地养分的流失和地下水质的恶化;木材收获和林地凋落物焚烧导致人工林系统养分的大量流失,加强对人工林系统有机物质的保护有利于林地土壤质量的改善;营造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壤质量维护,由于物种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其对混交树种、混交方式和立地条件的选择等管理措施均能影响土壤质量。最后,文章对今后人工林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影响的重点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管理措施 土壤质量
下载PDF
影响人工造林质量的非技术因素初步调查研究——以贵州省台江县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冯燕 温佐吾 兰绍银 《贵州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贵州省台江县3个村和林业部门调查影响造林质量的非技术因素。结果表明,除造林技术因素之外,政策、管理、经济及自然等非技术因素,都对造林质量有不同程度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及影响程度评分排序,初步确...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贵州省台江县3个村和林业部门调查影响造林质量的非技术因素。结果表明,除造林技术因素之外,政策、管理、经济及自然等非技术因素,都对造林质量有不同程度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及影响程度评分排序,初步确定了影响台江县造林质量的10个主要非技术因素。这些非技术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造林者的积极性和认真负责精神,进而影响各造林技术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对造林质量产生间接的影响。因此,对影响造林质量的各种非技术因素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区 人工造林 造林质量 非技术因素 参与式农村评估(PRA)
下载PDF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加强营林质量监管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永杰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第3期57-58,共2页
要提高营林质量就要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要有一个大局观念整体的对营林计划进行统筹安排,通过有效的计划和管理可以避免对于幼苗抚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了打造低碳减排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绿化... 要提高营林质量就要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要有一个大局观念整体的对营林计划进行统筹安排,通过有效的计划和管理可以避免对于幼苗抚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了打造低碳减排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绿化工程建设,以此提高营造林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营造林质量 影响因素 加强质量监管措施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节子内部特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东升 孙晓梅 +1 位作者 李凤日 贾炜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3,共8页
以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枝解析和节子剖析技术,获取了95株解析木和2 165个节子数据,以树木和节子自身因子为自变量建立了节子内部特征模型,包括节子直径和角度模型、节子中健全节和疏松节长度模型。模型很好地描述了节子内部特... 以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枝解析和节子剖析技术,获取了95株解析木和2 165个节子数据,以树木和节子自身因子为自变量建立了节子内部特征模型,包括节子直径和角度模型、节子中健全节和疏松节长度模型。模型很好地描述了节子内部特征因子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节子内部特征因子随林木和自身变量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节子直径、节子角度和健全节长度都随着其所在位置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树木胸径的增大而增大;疏松节长度随着胸径的增大呈现增大趋势,但节子自身直径大小对其影响也较大。应用独立检验样本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精度达到了95%以上,这些模型可以应用到林木生长模拟系统中,增加模拟效果。节子内部特征变化规律的研究也有助于揭示枝条的生长与死亡机制,对开展整枝抚育从而提高木材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节子 内部特征 模型 木材质量
下载PDF
中国木材工业的历史性转折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贵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共4页
分析了我国木材工业20多年发展历程,提出中国木材工业目前正经历着历史性转折。这些转折是:由应用天然林资源向应用人工林资源的转折;重视产量与功能的简单要求到重视质量与环境的多元需求的转折;由重视产品竞争向重视品牌竞争转折。同... 分析了我国木材工业20多年发展历程,提出中国木材工业目前正经历着历史性转折。这些转折是:由应用天然林资源向应用人工林资源的转折;重视产量与功能的简单要求到重视质量与环境的多元需求的转折;由重视产品竞争向重视品牌竞争转折。同时提出转折时期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木材工业 发展历程 人工林 原料资源 品牌竞争 产业转型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下香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胜涛 何翔 +11 位作者 杨佩文 白亭亭 番华彩 尹可锁 刘立娜 曾莉 李迅东 郭志祥 杨宝明 黄玉玲 李永平 郑泗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5-1220,共6页
【目的】解析不同海拔高度下蕉园土壤理化特性和香蕉果实品质的变化,进而明确云南省高原山地高品质香蕉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品质组成的内部因子,为云南省香蕉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510、660和810 m不同海拔高度的香... 【目的】解析不同海拔高度下蕉园土壤理化特性和香蕉果实品质的变化,进而明确云南省高原山地高品质香蕉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品质组成的内部因子,为云南省香蕉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510、660和810 m不同海拔高度的香蕉园土壤和果实分别采样,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结合测定香蕉果实品质,明确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和果实品质差异。【结果】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差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磷酸酶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海拔变化差异不显著。与海拔510和海拔660 m相比,海拔810 m的香蕉果实的甜度和酸度显著提升,香蕉总糖含量分别提升了31.12%和12.87%,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升了49.45%和15.06%,总酸含量分别提升了30.85%和11.7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升了13.32%和8.10%,蛋白质含量分别提升了25.54%和11.68%,甜度分别提升了11.01%和6.47%,总体上香蕉果实品质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提升。【结论】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理化性质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蕉生长和果实的形成,分析认为果实品质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显著性提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蕉园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果实品质
下载PDF
马尾松两种林型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凋落物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潘嘉雯 李吉跃 +4 位作者 何茜 苏艳 刘效东 邱权 林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3,共10页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和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措施及地力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鼎湖山两种典型林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黧蒴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0~6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地被层凋落物养分...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和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措施及地力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鼎湖山两种典型林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黧蒴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0~6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探索凋落物质量如何影响土壤养分。【结果】1)林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硫酸根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土壤全磷、交换性K+、Ca2+和Mg2+有极显著影响(P<0.01),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除硝态氮含量和交换性H+含量以外)均高于纯林。2)相同林型不同土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且主要聚集在0~10 cm土层,表聚效应十分明显。3)纯林凋落物有机碳、全氮、C/N和全磷等含量高于混交林;相同林型不同分解层凋落物有机碳、全钙和全镁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腐殖质层。4)土壤养分与地被层凋落物质量的RDA分析表明,0~10 cm土层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腐殖质层C/N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10~20 cm土层,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纯林的土壤养分低于混交林的主要原因是纯林凋落物具有较高的C/N和有机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凋落物质量 鼎湖山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木材的高频真空干燥工艺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瑞清 李晓玲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1,共4页
对人工林杉木25 mm和50 mm厚板材进行了系列高频真空干燥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后的板材变形小,表面平整,表芯层含水率差异较小。尽管试板的初始含水率差异较大,但根据高频真空干燥靠近正极板的木材比靠近负极板的干燥速度快的特点,试板... 对人工林杉木25 mm和50 mm厚板材进行了系列高频真空干燥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后的板材变形小,表面平整,表芯层含水率差异较小。尽管试板的初始含水率差异较大,但根据高频真空干燥靠近正极板的木材比靠近负极板的干燥速度快的特点,试板的初始含水率由低至高在负极板至正极板之间进行顺序摆放码垛,干燥后的板材含水率可达到均匀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真空(RF/V)干燥 人工林 杉木 质量 干燥工艺
下载PDF
宁夏银川平原沙化土地不同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英 许喆 +2 位作者 王娅丽 何建龙 王占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5-1525,共11页
沙化土地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人工植被恢复是重要的土壤改良措施。为研究宁夏银川平原沙地不同人工林栽植对土壤的影响,以银川腹部沙地银川植物园沙化土壤恢复区的2017年3月种植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和欧李(Cerasus humil... 沙化土地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人工植被恢复是重要的土壤改良措施。为研究宁夏银川平原沙地不同人工林栽植对土壤的影响,以银川腹部沙地银川植物园沙化土壤恢复区的2017年3月种植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和欧李(Cerasus humilis)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以邻近的长期撂荒地为对照,对土壤质量进行了研究。2020年7—8月采集土样并测定了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等20个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总数据集,方差分析筛选出差异显著性的9个指标作为重要数据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MDS),利用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评分方法计算土壤质量指数(SQI)。结果表明:与长期撂荒地相比,银川平原沙化土壤恢复区人工文冠果、欧李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较好,土壤砂粒百分比减少、粉粒和黏粒百分比有所增加,pH降低;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主要养分指标提高,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等主要生物酶活性也高于撂荒地,筛选出的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MDS指标为土壤粉粒百分比和全磷。2种评价方法下,文冠果和欧李人工恢复林地的SQI高于撂荒地,但提高不显著(P>0.05),人工种植4 a的欧李林地SQI高于人工种植4 a的文冠果林地,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与撂荒地相比,文冠果和欧李可以作为该地区土壤改良的生态恢复灌木进行栽培利用。基于不同数据集指标计算的SQI之间相关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最小数据集非线性(SQI-NLM)与重要数据集非线性(SQI-NLS)评价的土壤质量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基于MDS的非线性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比较准确地代表土壤质量状态。该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对银川平原沙化土地利用质量评价,以及深入开展文冠果、欧李等人工林栽培管理及该地区人工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土地 人工林 最小数据集 评价指标 土壤质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