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9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1
1
作者 余美佳 李俊男 +2 位作者 王琳 刘颖蔚 常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余年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胎盘早剥发生率0.52%。急诊入院患者占46.2%,有明确发病诱因51例(42.9%),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余年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胎盘早剥发生率0.52%。急诊入院患者占46.2%,有明确发病诱因51例(42.9%),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外伤性因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腹胀或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B超检出率66.4%。轻型胎盘早剥52例(43.7%),重型胎盘早剥67例(56.3%),出现症状到就诊及处理时间重型早剥组均长于轻型早剥组(P<0.01)。子宫胎盘卒中6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剖宫产85例(71.4%),阴道分娩33例(27.7%),子宫次全切除1例。死胎19例,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9例。结论:临床发病到临床处理时间是影响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重要因素;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易与先兆临产、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后壁胎盘、发育异常的胎盘等发生胎盘早剥时,超声容易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诊断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及防范策略 被引量:68
2
作者 王雅楠 杨孜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防范策略,旨在提高临床识别和处理技能,降低危害程度。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15年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89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子痫前期伴发胎盘早剥5... 目的探讨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防范策略,旨在提高临床识别和处理技能,降低危害程度。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15年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89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子痫前期伴发胎盘早剥52例、原因不明胎盘早剥3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围产结局和产科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首发临床征象分析显示子痫前期组以超声异常为首发征象显著多于原因不明胎盘早剥组(P=0.039),重度早剥以腹痛为首发征象者显著多于轻度早剥(P=0.010)。子痫前期(P=0.003)、首发临床征象至临床处理时限(P=0.008)是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出现首发临床征象至临床处理时限是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0)。子痫前期(P=0.016)、重度胎盘早剥(P=0.016)及临床首发征象至临床处理时限(P=0.003)是胎死宫内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首发征象至临床处理时限(P=0.031)是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子痫前期是影响胎盘早剥病情程度的高风险因素。从临床发病到临床处理时限是影响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产科和围产结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子痫前期 产科结局 围产结局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的影响及围产结局 被引量:61
3
作者 李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5-248,共4页
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母亲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小于孕龄儿发生情况等进行阐述。认为发病孕周是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的主要因素,发病孕周早围生儿预后差。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期待疗... 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母亲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小于孕龄儿发生情况等进行阐述。认为发病孕周是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的主要因素,发病孕周早围生儿预后差。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期待疗法)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期待治疗 胎盘早剥 产后出血 终止妊娠
原文传递
1212例胎盘早剥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徐冬 梁琤 +1 位作者 徐静薇 贺晶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4-300,共7页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病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分析胎盘早剥漏诊、误诊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产妇共135 584例,其中诊断为胎盘早剥的产妇共1 212例,按照产前与产后诊断...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病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分析胎盘早剥漏诊、误诊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产妇共135 584例,其中诊断为胎盘早剥的产妇共1 212例,按照产前与产后诊断的符合性,分为3组:(1)确诊组(产前与产后诊断一致)715例(58.99%,715/1 212);(2)漏诊组(产前未能诊断,产后诊断)312例(25.74%,312/1 212);(3)误诊组(产前已诊断,但产后排除诊断)185例(15.26%,185/1 212)。分别对3组产妇进行胎盘早剥的疾病分级,并收集3组产妇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终止妊娠时机及母儿结局,对胎盘早剥的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1)总体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漏诊、误诊率:1 212例产前或产后诊断为胎盘早剥的产妇中,产后确诊为胎盘早剥者1 027例。总体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76%(1 027/135 584),漏诊率为30.38%(312/1 027),误诊率为0.14%(185/134 557)。(2)3组产妇不同分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3组产妇不同分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产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3组产妇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催引产、高龄者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3组产妇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除子宫收缩外,3组产妇阴道出血、持续性腹痛、子宫压痛、血性羊水、子宫张力增加和死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3组产妇的辅助检查结果:3组产妇胎心监护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组产妇超声结果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确诊组产妇超声结果异常的发生率最高(68.1%),误诊组产妇凝血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误诊 漏诊
原文传递
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周新娥 梅又文 +3 位作者 程薇 王利民 高岚 魏桂花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年第12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患者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278例胎盘早剥并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95例设为研究组,未并发产后出血的18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患者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278例胎盘早剥并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95例设为研究组,未并发产后出血的18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及母儿结局。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术前阴道流血率、持续性腹痛率、子宫张力高压痛率及胎监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性羊水率、B超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早产发生率、子痫前期发生率、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病率、胎盘位于后壁率及发病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率、胎儿生长受限率、胎膜早破率、机械因素率及胎儿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产、子痫前期及发病持续时间是胎盘早剥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4)研究组母体子宫卒中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子痫前期及发病持续时间长是胎盘早剥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高度重视,以改善母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孔祥华 杨水艳 王仁存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56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动态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56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动态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深部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次,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注射液,10 U/次,对于止血效果不佳者再次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深部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6 U垂体后叶注射液,溶于0.9%氯化钠溶液20 mL中于子宫肌层局部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止血情况;凝血指标变化;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和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15 min、2 h及24 h时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凝血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胎盘早剥 产后大出血 凝血功能 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重型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 被引量:31
7
作者 陈叙 王妍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5,共3页
胎盘早剥病因未明,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甚至危及母儿生命。尽早发现胎盘早剥能够避免母儿不良结局,如果发生重型胎盘早剥,及时的诊断及处理能够改善母儿预后。
关键词 胎盘早剥 阴道出血
原文传递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颖 张建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0-422,共3页
胎盘早剥最常见的症状是伴有疼痛性的阴道流血。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要提高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能力,必须重视诱因和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胎盘早剥,同其他重要的孕晚期出血疾病进行鉴别,及时处理... 胎盘早剥最常见的症状是伴有疼痛性的阴道流血。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要提高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能力,必须重视诱因和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胎盘早剥,同其他重要的孕晚期出血疾病进行鉴别,及时处理,以改善母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产前出血
原文传递
影响胎盘早剥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探讨及其早期识别与处理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旭红 王晶 尚丽新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202-1205,1208,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胎盘早剥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提高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胎盘早剥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至2016-01陆军总医院产科收治的72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探讨其诱因及临床诊断,同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是否规范产检等因素对... 目的探讨影响胎盘早剥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提高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胎盘早剥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至2016-01陆军总医院产科收治的72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探讨其诱因及临床诊断,同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是否规范产检等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无规范产检及首发征象至临床处理时间是决定胎盘早剥程度的3个重要影响因素,重型胎盘早剥的临床处理时间(1-120 h)明显大于轻型胎盘早剥(1-51.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不规范产检组产后出血(38.5%,40.7%)、急性肾损伤(11.5%,11.1%)、低体重胎儿(59.3%,68.9%)及早产率(70.4%,72.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例严重胎盘早剥患者,围产儿均死亡。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规范产检、早期识别、缩短首发征象至临床处理的时间是改善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影响因素 妊娠结局 早期识别与处理
下载PDF
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程国梅 张曦 崔世红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 0 0 1年~2 0 0 4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期剥离者8例,与非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者进行比较。分析早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 0 0 1年~2 0 0 4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期剥离者8例,与非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者进行比较。分析早期诊断和母婴结局。结果 3年分娩总数为4 12 4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者占全部胎盘早剥的2 8 6 % ,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首位发病诱因。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2 77% ,而非胎膜早破者为0 5 2 %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间断腰痛、血性羊水、胎心异常为常见的临床表现。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时围产儿的死亡率为12 5‰,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诱因之一,重视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和胎心监护有助于早期诊断,以降低母儿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胎盘早剥 临床分析 第三附属医院 胎盘早期剥离 早期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和处理 2004年 2001年 孕产妇死亡 母儿并发症 妊娠晚期 产科分娩 回顾分析 母婴结局 发病诱因 血性羊水 胎心异常 胎心监护 发生率 显著性
下载PDF
3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丽 刁秀凤 张红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01-102,116,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孕产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胎盘早剥的孕产妇及时识别,严密现察胎盘早剥的症状及体征,准确评估病情,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并采取适当的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结果 30例胎盘早剥孕产妇中,顺产14例...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孕产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胎盘早剥的孕产妇及时识别,严密现察胎盘早剥的症状及体征,准确评估病情,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并采取适当的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结果 30例胎盘早剥孕产妇中,顺产14例,剖宫产术16例;死胎2例,新生儿死亡2例;30例胎盘早剥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准确细致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胎盘早剥并发症的发生,并能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从而改善胎盘早剥孕产妇的围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孕产妇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治探讨 被引量:27
12
作者 袁劲进 吴仕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该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剥者9例,与非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者进行比较,分析早期诊治与母婴结局的关系。结果4年内...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该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剥者9例,与非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者进行比较,分析早期诊治与母婴结局的关系。结果4年内分娩总数3998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者占全部胎盘早剥的45%,胎膜早破为胎盘早剥的第1位诱因。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2.97%,而非胎膜早破组为0.3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胎心异常,少量血性羊水为常见临床表现。结论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重要诱因,重视胎膜早破后每1个异常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治,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胎盘早剥 早期诊治
下载PDF
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策略 被引量:25
13
作者 田宁 范玲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7-1171,共5页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发生的一种危急重症,多致严重的产前和(或)产后出血,危及母儿生命。其典型症状为突发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危重者可出现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超声、实验室检查及胎心监护可实时监测病情的进展,根...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发生的一种危急重症,多致严重的产前和(或)产后出血,危及母儿生命。其典型症状为突发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危重者可出现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超声、实验室检查及胎心监护可实时监测病情的进展,根据病情进展和胎儿宫内状况综合评估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争取良好的母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产后出血 终止妊娠
原文传递
6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爱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本地人口及流动人口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5年间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产前检查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在9345例住院分娩产妇中,胎盘早剥68例(0.73%)。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 目的探讨上海本地人口及流动人口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5年间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产前检查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在9345例住院分娩产妇中,胎盘早剥68例(0.73%)。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例,42.65%)是胎盘早剥的首发病因,其次为胎膜早破、滥用催产素、脐带过短、血小板减少、外伤、双胎一胎娩出后一胎滞留宫内、羊水过多、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不明原因。患者进行产前检查〉3次和1~3次者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产前检查者;流动人口的胎盘早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上海本地人口。结论预防是降低胎盘早剥发病率的关键,加强孕期宣教,提高流动人口的产前检查率;及早发现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厉打击非法接生;政府培育流动人口低收费的定点产科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高危因素 产前检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杨兴 周霓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68-3170,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前列...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5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胎儿、胎盘娩出后于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第三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15 min、产后30 min、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产后输血、子宫切除、胎儿窒息、胎儿死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5 min、产后30 min、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子宫切除率、胎儿窒息率、胎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对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胎盘早剥 产后大出血
原文传递
血清PLGF、乳酸脱氢酶及uE3水平对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预测价值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楷 叶巍 童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乳酸脱氢酶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在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产科确诊的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265例临床资料,随访至产后其中发生胎盘早剥47例,未发生胎盘早剥218例... 目的:分析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乳酸脱氢酶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在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产科确诊的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265例临床资料,随访至产后其中发生胎盘早剥47例,未发生胎盘早剥21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指标对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的诊断效能。结果:胎盘早剥组平均孕周、PLGF及uE3水平低于无胎盘早剥组,而血肌酐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存在分娩史比例、羊水过少比例均高于无胎盘早剥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LGF、乳酸脱氢酶、uE3、分娩史及羊水过少是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PLGF、乳酸脱氢酶、uE3联合检测诊断ROC下面积均大于单独诊断(P=0.019、0.002、0.00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2.5%)、特异度(95.9%)均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PLGF、乳酸脱氢酶及uE检测对预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子痫前期 胎盘早剥 胎盘生长因子 乳酸脱氢酶 游离雌三醇 预测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其诊治 被引量:23
17
作者 彭婷 李笑天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胎儿健康,其监测和处理有自身的特点。文章分别从发病机制、监测手段进行阐述,并分析胎盘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窘迫的处理要点。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盘早剥 胎儿生长受限 胎儿窘迫
原文传递
胎盘早剥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梁晓萍 陈玲 吴大保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改善母儿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近十年来诊治一般情况良好、无急性胎盘早剥征象且胎盘剥离面积<1/2的胎盘早剥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守治疗32例(保守治疗组)和立...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改善母儿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近十年来诊治一般情况良好、无急性胎盘早剥征象且胎盘剥离面积<1/2的胎盘早剥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守治疗32例(保守治疗组)和立即终止妊娠28例(未行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孕妇及新生儿情况以及胎盘剥离面积<1/3和介于1/3~1/2的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①保守治疗组中仅1例患者出现胎死宫内(入院24小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余孕龄平均延长3.1±0.6周。②保守治疗组孕妇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Apgar评分≤3分、Apgar评分4~7分的比例均低于非保守治疗组(P<0.05);而保守治疗组阴道分娩率和Apgar评分≥8分的比例均高于非保守治疗组(P<0.05)。③两组在胎盘剥离面积<1/3和介于1/3~1/2时,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剥离面积介于1/3~1/2时,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盘早剥症状较轻,胎盘剥离面积<1/2胎盘面积者,可行保守治疗,能延长孕周,减少早产儿并发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对于胎盘剥离面积介于1/3~1/2的患者,保守治疗后孕妇和新生儿仍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胎盘早剥 保守治疗 胎盘剥离面积
下载PDF
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朱靖 汪菁 +2 位作者 陈玲 曲皖君 吴大保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2期1472-1474,共3页
目的研究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确诊为胎盘早剥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年龄、剖宫产史、子痫前期、经产妇、胎膜早破、流产... 目的研究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确诊为胎盘早剥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年龄、剖宫产史、子痫前期、经产妇、胎膜早破、流产史、男胎等因素与胎盘早剥发生的相关性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有剖宫产史产妇14例、子痫前期25例、经产妇3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产及新生儿死亡20例、胎儿急性缺氧29例和早产低体质量儿4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剖宫产史、子痫前期及经产妇是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胎盘早剥产妇出现死产及新生儿死亡、胎儿急性缺氧和早产低体质量儿的比例较高。临床应重视胎盘早剥的各种高危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治疗个体化,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高危因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胎盘血流灌注指标预测胎盘早剥的价值及血流灌注指标与胎盘病理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0
作者 徐元元 许健 +1 位作者 施卫平 周大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胎盘血流灌注指标预测胎盘早剥的价值及血流灌注指标与胎盘病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8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1例PE孕妇,其中轻度PE84例,重度PE37例。检测所有PE孕妇胎盘血流灌注三维能...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胎盘血流灌注指标预测胎盘早剥的价值及血流灌注指标与胎盘病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8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1例PE孕妇,其中轻度PE84例,重度PE37例。检测所有PE孕妇胎盘血流灌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指标,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所有PE孕妇自入院起随访至胎儿娩出。比较轻度PE与重度PE胎盘VI、FI、VFI情况,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PE胎盘早剥发生情况及影响PE发生胎盘早剥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胎盘VI、FI、VFI早期预测PE发生胎盘早剥的价值,比较不同病情胎盘早剥胎盘VI、FI、VFI情况,分析PE胎盘病理评分与胎盘VI、FI、VFI的相关性。结果重度PEVI、FI及VFI低于轻度PE组(P<0.05)。121例PE孕妇中共有20例发生胎盘早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是影响PE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I、FI、VFI及三者联合预测PE发生胎盘早剥的敏感性分别为70.00%(95%CI:0.457,0.872)、75.00%(95%CI:0.506,0.904)、80.00%(95%CI:0.557,0.934)、70.00%(95%CI:0.457,0.872),特异性分别为75.25%(95%CI:0.655,0.831)、76.24%(95%CI:0.665,0.839)、79.21%(95%CI:0.698,0.864)、90.01%(95%CI:0.821,0.949),AUC分别为0.734(95%CI:0.639,0.828)、0.711(95%CI:0.599,0.822)、0.756(95%CI:0.651,0.860)、0.886(95%CI:0.817,0.956)。Ⅱ级胎盘早剥组VI、FI、VFI低于0级、I级胎盘早剥组(P<0.05),Ⅰ级胎盘早剥组VI、FI、VFI低于0级胎盘早剥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E胎盘病理评分与胎盘VI、FI及VFI呈负相关(r=-0.612、-0.609和-0.638,均P<0.05)。结论PE胎盘血流灌注指标VI、FI、VFI与胎盘早剥及其病情相关。VI、FI、VFI及三者联合预测PE发生胎盘早剥的效能良好。PE胎盘VI、FI、VFI与胎盘病理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流灌注 胎盘早剥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