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喀斯特地区马尾松纯林及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研究--以贵州龙里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茜 杨胜天 +3 位作者 盛浩然 盛岩 李巍 李顺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1-328,共8页
以龙里典型喀斯特地区马尾松纯林及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个群落的生物量、营养元素贮量、分布及循环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生物量分别为40.62t/hm2、48.32t/hm2,混交林的乔木层总生物量... 以龙里典型喀斯特地区马尾松纯林及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个群落的生物量、营养元素贮量、分布及循环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生物量分别为40.62t/hm2、48.32t/hm2,混交林的乔木层总生物量比马尾松纯林高18.97%,根系生物量较纯林高65.12%。混交林乔木层各器官营养元素的含量整体大于马尾松纯林,两群落乔木层N、P、K、S的含量表现出一致的趋势,叶>根>枝>干。混交林乔木层各元素的积累量分别比纯林高47.97%~197.67%,凋落物层各元素贮量比纯林高85.40%~318.301%。混交林的年归还量、年存留量和年吸收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且各元素循环系数大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林与阔叶树混交可以有效地提高群落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循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 生物循环 喀斯特 贵州龙里
下载PDF
采煤对油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与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娟 郭晋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532-536,共5页
以太原市西山油松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对三个开采强度下油松林不同深度土壤物理属性和水分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对比分析煤炭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炭开采强度的加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下降,土壤上层和... 以太原市西山油松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对三个开采强度下油松林不同深度土壤物理属性和水分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对比分析煤炭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炭开采强度的加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下降,土壤上层和下层容重趋于一致,土壤饱和含水量下降。说明随着煤炭开采强度的加大,导致林地土壤结构变化,损害了林地土壤的保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油松林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与紫椴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被引量:176
3
作者 张健 郝占庆 +3 位作者 宋波 叶吉 李步杭 姚晓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81-1687,共7页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O-ring统计,分析了红松与紫椴两个优势树种在主林层、次林层和林下层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各林层之间的种内和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小尺度上,红松和紫椴总体上呈聚集...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O-ring统计,分析了红松与紫椴两个优势树种在主林层、次林层和林下层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各林层之间的种内和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小尺度上,红松和紫椴总体上呈聚集性分布,但不同林层的分布格局各异.物种在较低的林层呈明显的聚集分布,而在较高的林层则呈随机或规则分布,聚集度随林层的增高而降低.主林层与次林层红松在<11 m的尺度内呈明显的正相关.主林层与次林层、林下层紫椴之间呈负相关.红松和紫椴在整体上表现为正相关,但不同林层间的关联性各异.主林层红松与3个林层紫椴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次林层红松与次林层紫椴在>4 m的尺度上呈负相关,而与林下层紫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主林层紫椴与次林层红松在0~100 m尺度内都表现为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格局分析 空间关联性 空间格局 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下载PDF
中国油松林生产力格局与模拟 被引量:105
4
作者 罗天祥 李文华 赵士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57-261,共5页
基于全国380块样地资料,从宏观上阐明了油松林生物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建立了联系叶面积指数分布规律和地植物学知识的生产力水热相关模型与地理分布模型.在油松正常分布范围内(年均气温2~14℃,年降水量400/300~70... 基于全国380块样地资料,从宏观上阐明了油松林生物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建立了联系叶面积指数分布规律和地植物学知识的生产力水热相关模型与地理分布模型.在油松正常分布范围内(年均气温2~14℃,年降水量400/300~700/900mm),林分叶面积指数随年均气温的变化呈指数递减的函数关系,这是油松林适应水分协迫环境的一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林 生产力 分布格局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 被引量:84
5
作者 张希彪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3-382,共10页
对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养分积累与分配以及养分循环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林各组分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针叶>树枝>树皮>树根>树干;地上部分的养分在针叶、树枝、树干和凋落物中呈:Ca>N>K&... 对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养分积累与分配以及养分循环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林各组分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针叶>树枝>树皮>树根>树干;地上部分的养分在针叶、树枝、树干和凋落物中呈:Ca>N>K>Mg>P(林型Ⅰ的针叶、枝干和林型Ⅳ的树枝N含量较其它元素含量高),而在土壤层中呈:Ca>K>Mg>N>P;不同林型内各养分含量因林龄的不同而有差异。(2)油松林生态系统中养分总贮量的80.83%~98.81%集中在土壤组分中,乔木层养分量占总贮量的0.76%~5.52%,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的养分贮量分别占系统总贮量的0.05%~0.17%和0.38%~3.48%。人工油松林的养分贮量随抚育林龄的增加先升后降,30a时养分贮量最大,50a时养分贮量明显降低,其中N素衰减较其它养分快(30龄油松林是50龄油松林的4.23倍)。(3)油松林地上部分养分贮量主要集中在针叶,且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针叶不但贮量增加而且占地上各组分总贮量比例也增大,树枝和树干只是绝对贮量增加,但所占地上总贮量的比例下降。(4)油松林地上部分养分的年积累量以30a人工林最高,变化趋势为Ⅱ>Ⅲ>Ⅳ>Ⅰ。各组分养分的年积累量总的变化趋势为:针叶>树枝>根系>树皮>树干,同一组分各养分年积累量与各组分养分贮量变化顺序基本一致,即10年生幼林为N>Ca>K>P>Mg,人工成熟纯林Ca>N>K>P>M,天然林与人工成熟林相似。(5)天然林的吸收量、存留量明显高于人工林。人工林随着抚育林龄的增加,吸收量和归还量增大,存留量和循环系数先增后降。各林地油松利用系数为:Ca>Mg>N>K>P,但同一养分利用率,油松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降低,油松天然林与人工成熟林的利用系数和周转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林 人工林 天然林 养分分布格局 养分循环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邻体干扰模型的改进及其在营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89
6
作者 张跃西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2-357,共6页
本文研究了植物群落中优势种个体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邻体干扰指数的改进模型及野外资料搜集方法。保证了数学模型的逻辑一致性,增加了生态学的解释意义。本文还讨论了邻体干扰效应模型的选择问题,进而提出了约束... 本文研究了植物群落中优势种个体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邻体干扰指数的改进模型及野外资料搜集方法。保证了数学模型的逻辑一致性,增加了生态学的解释意义。本文还讨论了邻体干扰效应模型的选择问题,进而提出了约束条件下的材积增长的数学优化模型。以四川省重庆市缙云山马尾松林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体干扰 模型 马尾松 生态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主要林分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特征 被引量:77
7
作者 张希彪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7-537,共11页
以黄土丘陵区子午岭为研究区域 ,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暖温带森林优势群落辽东栎林、油松林及刺槐人工林的生物量、营养元素生物循环量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黄土丘陵区子午岭油松林、辽东栎林和刺槐人工林 3林分总生物量为 ... 以黄土丘陵区子午岭为研究区域 ,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暖温带森林优势群落辽东栎林、油松林及刺槐人工林的生物量、营养元素生物循环量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黄土丘陵区子午岭油松林、辽东栎林和刺槐人工林 3林分总生物量为 :86 .2 4 7、12 9.0 0 5 t/ hm2和 14 4 .795 t/ hm2 ,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 :85 .2 2 3、12 6 .989t/ hm2和 14 2 .4 88t/ hm2 ,随群落针阔树种转化替代 ,群落总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年均生长量为 3.2 75~ 5 .6 99t/ hm2。生物量和年生长量排序为刺槐人工林 >辽东栎林 >油松林。 3林分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凋落物贮量表现为刺槐林 >辽东栎林 >油松林 ,林下植被层生物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林分郁闭度和林下凋落物的不同引起的 ;刺槐林和辽东栎林林下植被层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凋落物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同化器官的各种元素含量高于其它器官 ,茎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最低。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 :0 .74 5、1.378t/ hm2和 1.80 5 t/ hm2 。不同林分不同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差别较大。因采伐而引起的 3林分林地养分流失量分别达 6 5 .4 5 %、5 3.76 %和 2 5 .1%。 3林分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的营养元素积累量排序为 :刺槐林 >辽东栎林 >油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林分 生物量 营养元素 生物循环
下载PDF
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积累特征 被引量:73
8
作者 苗娟 周传艳 +1 位作者 李世杰 闫俊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5-631,共7页
以贵州省盘县3种林龄(19、28和45年生)云南松林为对象,研究了林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积累特征及其与土壤容重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规律一致,表层呈富集现象,随着土层... 以贵州省盘县3种林龄(19、28和45年生)云南松林为对象,研究了林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积累特征及其与土壤容重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规律一致,表层呈富集现象,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地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增加,19、28和45年生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96.24、121.65和148.13t·hm^-2,全氮储量分别为10.76、12.96和13.08t·hm^-2.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生长阶段林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速率有所差异,其中19~28年生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积累速率高于28~45年生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容重 林龄 贵州
原文传递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林细根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63
9
作者 安慧 韦兰英 +1 位作者 刘勇 上官周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1-619,共9页
在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对油松人工林、白桦天然林细根生物量、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容重、氮素和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单... 在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对油松人工林、白桦天然林细根生物量、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容重、氮素和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单峰曲线,白桦林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少趋势;油松林大部分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40 cm土层中,其中0—20 cm土层占37%以上,20—40 cm集中了41%以上;表层土壤(0—20 cm)具有较高的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而底层(40—60 cm)的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最低。油松林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趋势相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硝态氮(NO3--N)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而铵态氮(NH4+-N)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抛物线趋势。白桦林75%的细根生物量集中在0—20 cm土层,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细根表面积的垂直分布规律与油松林相似,表层土壤白桦林细根表面积是油松人工林的3.91倍,而20—40 cm土层白桦林细根表面积比油松人工林降低了33%。白桦林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NO3--N和NH4+-N垂直变化趋势与油松林相似。土壤水分、容重、全氮和有机质对油松和白桦细根分布的影响明显大于NH4+-N和NO3--N。白桦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细根生物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r=0.99,P<0.05),白桦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比根长和根长密度的相关性(分别为r=0.91,r=0.8)低于油松林(分别为r=0.95,r=0.94)。油松和白桦林0—40 cm土层细根表面积与土壤全氮相关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比根长和根长密度与土壤全氮相关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油松和白桦林20—6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细根表面积和根长密度随有机质含量的减少而增加,而比根长呈相反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细根分布 白桦 油松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土壤温度和水分对油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62
10
作者 严俊霞 秦作栋 +1 位作者 张义辉 李洪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66-6376,共11页
用LI-COR6400-09土壤呼吸测定系统,在太原天龙山自然保护区对油松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了4a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在6~10μmolm-2s-1之间,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和3月份,在0.5μmolm-2s-1左右。2... 用LI-COR6400-09土壤呼吸测定系统,在太原天龙山自然保护区对油松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了4a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在6~10μmolm-2s-1之间,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和3月份,在0.5μmolm-2s-1左右。2005、2006、2007和2008年土壤呼吸CO2的年平均值分别为(4.71±3.74)、(3.08±2.91)、(2.96±2.58)μmolm-2s-1和(2.12±1.54)μmolm-2s-1;4a的CO2总平均值为(3.27±2.95)μmolm-2s-1。4个测定年土壤呼吸的平均值总体差异显著。4个测定年土壤CO2释放C量分别为1103.5、882.8、918.4gm-2和666.3gm-2,总C平均值为892.8gm-2,具有明显的年际差异。指数方程可以很好的表达土壤呼吸与10cm深度土壤温度的关系,R2值4a分别为0.39,0.60,0.68和0.71,Q10值分别为3.10,4.41、4.05和5.18,用4a全部数据计算的Q10值为4.31。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的作用较弱,R2值4a分别仅为0.31、0.25、0.13和0.02,但是夏季土壤干旱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可使土壤呼吸下降50%以上。夏季土壤干旱是导致土壤呼吸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4个包括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双变量模型均可以很好地模拟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拟合方程的R2值从0.58到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和水分 关系模型 油松林 山西高原
下载PDF
秦岭山地油松群落更新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64
11
作者 康冰 王得祥 +2 位作者 崔宏安 迪玮峙 杜焰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59-1667,共9页
采用样方法,对秦岭山地油松次生林群落更新特性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次生林更新层乔木树种共36种,占总种数的51.4%;优势种有短柄枹栎、锐齿栎和榛子等;幼苗库丰富,高度级及龄级较小;更新方式以实生为主,该森林群落处... 采用样方法,对秦岭山地油松次生林群落更新特性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次生林更新层乔木树种共36种,占总种数的51.4%;优势种有短柄枹栎、锐齿栎和榛子等;幼苗库丰富,高度级及龄级较小;更新方式以实生为主,该森林群落处于演替中期、林分密度对林下乔木幼苗、幼树数量影响极显著(P<0.01),当林分密度从580株.hm-2增加到1500株.hm-2时,林下更新的幼苗、幼树密度呈增加趋势,随着林分密度的继续增加,其密度逐渐减少;坡向对幼苗、幼树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当坡向由南偏西10°到南偏西40°,林下幼树密度逐渐减少,至阴坡(北偏东10°)幼树数量又逐渐增加.不同坡位林分更新特征各异,平坡林分中幼苗、幼树密度均较大;从坡下向上,幼苗密度逐渐减少,而幼树密度逐渐增大;海拔从1159 m增至1449 m,幼树密度逐渐增加,至1658 m时,幼树密度逐渐减小,而幼苗密度则一直呈现增加趋势.处于阴坡的中密度林分更新效果最佳.合理调整林分密度是加快林分更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山地 油松次生林 更新特征 林分密度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云南松林在云南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63
12
作者 邓喜庆 皇宝林 +2 位作者 温庆忠 华朝朗 陶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3-848,共6页
采用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对云南松林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土壤分布、坡向分布、坡位分布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省境内,云南松林水平分布范围北至28。23'33”N,南至23。01’20”N,东至97。46’39”E,西... 采用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对云南松林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土壤分布、坡向分布、坡位分布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省境内,云南松林水平分布范围北至28。23'33”N,南至23。01’20”N,东至97。46’39”E,西至105。54’05”E;垂直分布海拔跨度在710~3320m之间,其中分布面积最多的海拔区间为1500~2500m,占云南松林总面积的66.66%;云南松林下的土壤包括8个土类,其中红壤分布面积最多,占61.58%,其次为紫色土和黄棕壤;就分布的坡向而言,在阳坡的分布多于阴坡,前者占58.29%,后者占41.71%,但分布于阴坡的云南松林质量总体上优于阳坡,前者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9.1m^3/hm。,后者平均为74.0m^3/h㎡;坡位分布方面,分布于中坡位的云南松林最多,其次为上坡位,下坡位的居第3,分布于山脊的居第4;从林分质量上看,山脊上的优于上坡位的,上坡位的优于下坡位的,出现了林分质量与立地质量相背离的情况,但下坡位到山脊受到的人为干扰不断减少.这表明在现存云南松林中,人为干扰因素取代立地质量等自然因素,成为影响云南松林质量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林 分布 连续清查样地
原文传递
岷江上游油松人工林对降水的截留分配效应 被引量:46
13
作者 鲍文 包维楷 +1 位作者 何丙辉 丁德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6,共7页
为了评估人工油松林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 ,选择岷江上游典型的 2 3年生油松人工林 ,定位监测了冠层对 1年中共 136次降水事件的截留分配效应 .观测期降水总量为 80 5 8mm ,林冠截留、茎流和穿透水量分别是 2 97 892、6 7 771和 4 4 0 1... 为了评估人工油松林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 ,选择岷江上游典型的 2 3年生油松人工林 ,定位监测了冠层对 1年中共 136次降水事件的截留分配效应 .观测期降水总量为 80 5 8mm ,林冠截留、茎流和穿透水量分别是 2 97 892、6 7 771和 4 4 0 137mm ,林冠截留率、茎流率、穿透率分别为 36 97%、8 4 1%、5 4 6 2 % .林外降水量大于 0 3mm时才观测到林内穿透雨 ,而大于 2 8mm时 ,才观测到树干茎流 .林冠对降水的截流分配与降水量、降水形态以及林分特征密切相关 .冠层截留量、茎流量和穿透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但冠层截留率与降水量呈对数负相关 ,而茎流率和穿透率呈对数正相关 ;林冠对降雪的截留强于降雨 ,而降雨的穿透量强于降雪 .同一降水事件下树干茎流量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增加 .松针自身吸水对降水有一定的截流分配作用 .综合分析表明 ,岷江上游 2 3年生油松人工林较其他油松林林冠对降水有更好的截留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茎流 穿透水 林冠截留
下载PDF
马尾松林恢复为常绿阔叶林的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王希华 宋永昌 王良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High coverage of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on low mountains in Eastern China at present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is forest is threatened by plant diseases, especially pines wilt, and needs to be restored urgently. S... High coverage of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on low mountains in Eastern China at present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is forest is threatened by plant diseases, especially pines wilt, and needs to be restored urgently. Species of later successional stage or climax communities were retained or introduced to the forest through re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vegetation ecology theory, so as to restore it quickly to zon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t formed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sub-tree layer of 2~3m high dominated by Schima superba from a shrub layer of 57m high after 3 years of reconstruction. The questions of restora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常绿阔叶林 生态 恢复
下载PDF
赤峰市沙地油松林草本植物多样性及种间关联动态 被引量:47
15
作者 奇凯 张春雨 +1 位作者 侯继华 赵秀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5106-5112,共7页
研究了赤峰市天然沙地油松林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及种间关联动态。在200m×200m的样地中,设置100个1m×1m草本样方,2009年69月份每月底调查样方内所有草本植物物种、多度、高度及盖度。分析结果表明,69月份共调查到草本植... 研究了赤峰市天然沙地油松林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及种间关联动态。在200m×200m的样地中,设置100个1m×1m草本样方,2009年69月份每月底调查样方内所有草本植物物种、多度、高度及盖度。分析结果表明,69月份共调查到草本植物32种,隶属于16科,24属。用多项指标进行物种多样性的测度,8月份草本植物物种数、丰富度最高。6、7月份草本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9月份最小。通过方差比率法(VR)和χ2检验的计算,对草本群落总体关联性和草本群落种间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群落总体关联性在8月份为正关联,其它月份(6、7、9月份)均为负关联。69月份,草本植物群落总体关联性程度逐渐降低,由负相关逐渐变为不显著相关。群落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说明群落中物种间虽然存在一定联系,但仍然存在独立的分布格局。某一草本群落总体关联性随时间变化是在不断改变的,并不是单一的从负相关到正相关,或从相关到不相关。群落整体关联性随着生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分析每月都出现的20个物种的种间关联,结果显示,69月份草本植物正负联结比值变动范围为0.3790.558;4个监测月份中负联结种对数均大于正联结种对数。69月份草本物种对之间的关联性也在随时间发生变化,说明随着群落内物种动态发育,群落组成在不同时期出现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不同物种的群落功能及相互关系也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物种种间联结性。植物种对的正联结体现了植物利用资源的相似性和生态位的重叠性,植物种对的负联结体现了物种间的排斥性,这是长期适应不同微环境,利用不同空间资源的结果,也是生态位分离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种间联结 沙地油松林
下载PDF
南亚热带人工马尾松林下植物组成特征及主要木本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康冰 刘世荣 +5 位作者 史作民 温远光 蔡道雄 卢立华 梁宏温 冯常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86-1790,共5页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 the artificial masson pine forest replanted after Chinese fir cut for 13 yea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100 species of under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 the artificial masson pine forest replanted after Chinese fir cut for 13 yea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100 species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including 74 species of shrub or small arbor,accounting for 74.0% of the total species,belonging to 41 faculties and 63 categories,and 26 herbs belonging to 14 faculties and 23 categories.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elements were dominant in the vegetation,while the temperate ones were scare.The species diversity and richness were decreased after masson pine regenerated from Chinese fir.The analysis of important value showed that the main species of shrub or small arbor were Tinomiscium tonkinensis,Mycetia longiflora,Evodia lepta,Paederia scandens,Mussaenda pubuscens,Actinodaphne pilosa and Quercus glauca,and those of herb were Cyrtococcum patens,Blechnum orientale,Dicranopteris dichotoma,Adiantum flabellulatum,Adiantum edgeworthii and Pteris semipinnata.The biomass of the vegetation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was decreased in order of upside>downside>middle part.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iche breath and the important value of main woody population.The important values of woody population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s,and their niche breadths were also larger,which meant that they were more adaptable to the habitat.The niche overlaps of six population counterparts Tinomiscium tonkinensis-Mycetia longiflora,Tinomiscium tonkinensis-Evodia lepta,Mussaenda pubuscens-Maesa japonica,Quercus glauca-Aphananthe aspera,Actinodaphne pilosa-Saraca chinensis and Evodia lepta-Quercus glaucathese were very large,which could offer information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selecting natural vegetation.The large niche overlaps of major woody population counterparts suggested their similar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地区 组成特征 林下植物 人工林 马尾松 种群生态位 物种多样性 抗干扰能力 木本
下载PDF
邻体干扰指数通用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5
17
作者 洪伟 吴承祯 蓝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邻体干扰指数的通用模型H=ΣNi=1SαiSβdγi,并讨论邻体干扰指数模型中生长速度、邻体及基株大小的度量方法的选择,进而提出通用模型在马尾松优势种群的经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邻体干扰 马尾松林 通用模型
下载PDF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林冠截留动态过程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赵鸿雁 吴钦孝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3,共4页
The intercepting dynamic processes of P.tabulaeformis forest canopy have been studied by local measuring methods for evaluating forest benefi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xplaining mechanism of soil and water... The intercepting dynamic processes of P.tabulaeformis forest canopy have been studied by local measuring methods for evaluating forest benefi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xplaining mechanism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interception amount of the canopy averaged in six-years was 104.8mm and interception rate was 23.7%.The intercepting processes has a limited increasing processes with raining time.The maximum value of interception amount occurred in the middle process.Then intercepting amount changes like a wave, which can be described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linear and s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油松林 林冠截留 动态过程
下载PDF
基于BIOME-BGC模型的红壤丘陵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GPP和NPP 被引量:40
19
作者 曾慧卿 刘琪璟 +2 位作者 冯宗炜 王效科 马泽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314-5321,共8页
应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BIOME-BGC模型估算了1993~2004年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林总第一性生产力(GPP)、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分析GPP、NPP年际变化对气候的响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GPP、NPP的响应。结果表明,湿地松林1993~2004年GPP、... 应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BIOME-BGC模型估算了1993~2004年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林总第一性生产力(GPP)、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分析GPP、NPP年际变化对气候的响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GPP、NPP的响应。结果表明,湿地松林1993~2004年GPP、NPP的总量变化波动于1777~2160g Cm-2a-1之间和453~828gCm-2a-1之间,平均值分别为1941g Cm-2a-1和695gCm-2a-1。在研究时段内,GPP、NPP有缓慢增长趋势,GPP、NPP总量平均值从1990年代初期(1993~1996年)的1826、687gCm-2a-1上升到21世纪初期(2001~2004年)的2026、693gCm-2a-1。这主要是由于研究时段内GPP、NPP对降水缓慢增长的正响应造成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分析表明,CO2浓度倍增不利于湿地松林GPP、NPP的增长,但均不超过1.5%。在CO2浓度不增加条件下,GPP正向响应了降水单独变化和温度升高1.5℃且降水增加情景,正向响应NPP的情景条件是降水的单独变化;当CO2浓度倍增和气候改变时,预测的GPP正向响应了降水的变化,同时正向响应了温度升高1.5℃且降水变化;正向响应NPP的情景条件是降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总初级生产力 净初级生产力 湿地松林 红壤丘陵区
下载PDF
北京山区不同区域油松林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利平 邢韶华 +2 位作者 赵勃 王清春 崔国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6,共5页
该文以1998—2003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北京山区10个不同区域油松林植物物种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并用MatLab软件分析了油松林植物多样性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保护措施.十渡、慕田峪和云峰山的油松林林下物种比较丰富,3地物种... 该文以1998—2003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北京山区10个不同区域油松林植物物种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并用MatLab软件分析了油松林植物多样性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保护措施.十渡、慕田峪和云峰山的油松林林下物种比较丰富,3地物种较相似,每两地之间的共有种都在50%以上,而喇叭沟门存在较多其他9个地区未调查到的物种;百花山、十渡和喇叭沟门是北京山区油松林植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云蒙山、松山、云峰山、慕田峪和石花洞的油松林植物多样性中等,潭戒寺和妙峰山的植物多样性最低.各地油松林中还存在着一些珍稀濒危的兰科植物.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油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因子主要有林分起源、林分密度、坡向、坡位和林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油松林 植物相似性 植物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