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也蒙毕赤酵母对采后草莓病害控制及冷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丁玥 孟帆 +4 位作者 王奎 周海莲 曾东慧 边晓琳 肖红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8,共5页
采用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作为拮抗菌处理采后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Toyonoga’),测定不同浓度酵母菌悬液对采后草莓果实灰霉病害的抑制效果,以及菌悬液对草莓果实冷藏(2℃、RH90%~95%)品质的影响。结... 采用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作为拮抗菌处理采后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Toyonoga’),测定不同浓度酵母菌悬液对采后草莓果实灰霉病害的抑制效果,以及菌悬液对草莓果实冷藏(2℃、RH90%~95%)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季也蒙毕赤酵母能显著抑制草莓灰霉病病斑的扩展,且菌悬液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菌悬液浓度为5×109CFU·mL-1时,病斑直径比对照小34.0%。拮抗菌悬液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影响很小,但可以保持果实的光泽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显著减小失重率,维持果实硬度,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悬液处理显著提高了草莓的冷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季也蒙毕赤酵母 灰霉病 冷藏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季也蒙毕赤酵母Y35-1菌株对枇杷采后炭疽病的抑菌效果及保鲜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鲁宁 周秋阳 +3 位作者 杨慧慧 郑鸿儒 温新宇 孙卫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0-177,共8页
利用从原生态枇杷果实上分离筛选并鉴定的、能显著抑制炭疽病的季也蒙毕赤酵母Y35-1菌株,研究其抑菌抗腐效果,并将其制成液体和固体型菌剂在枇杷贮藏保鲜方面应用。结果表明:拮抗酵母Y35-1菌株能够有效抑制枇杷炭疽病胶孢炭疽菌孢子的萌... 利用从原生态枇杷果实上分离筛选并鉴定的、能显著抑制炭疽病的季也蒙毕赤酵母Y35-1菌株,研究其抑菌抗腐效果,并将其制成液体和固体型菌剂在枇杷贮藏保鲜方面应用。结果表明:拮抗酵母Y35-1菌株能够有效抑制枇杷炭疽病胶孢炭疽菌孢子的萌发,能够在病原菌菌丝上寄生而抑制菌丝的正常生长,不接触对峙培养实验显示Y35-1菌株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菌丝的扩展和生长。保鲜应用表明:酵母Y35-1液体和活性冻干粉菌剂均能明显抑制枇杷果实贮藏期间的病害腐烂发生率,贮藏至第20天时,两处理组果实腐烂指数分别仅为2.25%和3.60%;且这两种生防菌剂对枇杷的硬度、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果皮细胞膜透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VC含量均起到了一定的维持作用。Y35-1酵母液体菌剂在4℃条件下、活性冻干粉菌剂在-20℃条件下最适宜存放,且海藻糖对Y35-1酵母贮藏期间生活力和生防效力起到了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Y35-1菌株对采后枇杷胶孢炭疽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液体和固体剂型的生防制剂均对采后枇杷具有抑腐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拮抗酵母菌 季也蒙毕赤酵母 胶孢炭疽菌 生防制剂 抑腐保鲜
下载PDF
草莓灰霉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对采后草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秦晓杰 许皎姣 +3 位作者 索娜 周海莲 何洋 肖红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30-335,339,共7页
从南京市马群草莓生产基地的草莓果实、叶片上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灰霉病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酵母菌N1,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通过用不同浓度N1菌悬液处理打孔后... 从南京市马群草莓生产基地的草莓果实、叶片上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灰霉病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酵母菌N1,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通过用不同浓度N1菌悬液处理打孔后的草莓,发现菌悬液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最佳浓度为5×108CFU/mL,其病斑直径比对照组小了32.3%。拮抗菌N1处理后果实于(2±1)℃、相对湿度(RH)90%~95%下冷藏,结果表明,拮抗酵母N1菌对果实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能保持草莓果实的光泽和硬度,维持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显著减小了失重率,提高了草莓的冷藏品质,从而显著延长草莓的贮藏寿命。由此推测,该拮抗酵母菌具有很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物防治 季也蒙毕赤酵母 灰葡萄孢
下载PDF
高产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DMHF)酵母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海林 范文来 徐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23,共4页
从酒曲中筛选到1株高产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DMHF)的酵母菌株(SX-21)。高浓度NaCl和外源添加1,6-二磷酸果糖有利SX-21菌合成DMHF,其产量为100mg/L,达到文献报道的最高产量。经NTG诱变,筛选到1株突变株(NTG-SX-103),其产量提... 从酒曲中筛选到1株高产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DMHF)的酵母菌株(SX-21)。高浓度NaCl和外源添加1,6-二磷酸果糖有利SX-21菌合成DMHF,其产量为100mg/L,达到文献报道的最高产量。经NTG诱变,筛选到1株突变株(NTG-SX-103),其产量提高到320 mg/L。SX-21菌株经18S rRNA鉴定为季也蒙毕氏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 菌种筛选 季也蒙毕氏酵母
下载PDF
沼气发酵液中一株酵母菌菌株的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游银伟 迟晓峰 +4 位作者 岳寿松 张昌爱 王梅 王艳芹 刘英 《中国沼气》 2008年第4期7-10,共4页
从沼气发酵液中分离到一株酵母菌,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克隆了该菌的18S r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EU784644)和5.8S-ITS r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EU784645)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8S rDNA全长1739... 从沼气发酵液中分离到一株酵母菌,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克隆了该菌的18S r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EU784644)和5.8S-ITS r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EU784645)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8S rDNA全长1739bp,5.8S-ITS rDNA全长569bp。以5.8S-ITS rDNA序列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相关属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CXF-1与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中,相似性达99.6%,因此将该菌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酵液 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5.8S-IT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高效降解棉酚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诱变选育 被引量:7
6
作者 孙中超 方慧英 +2 位作者 诸葛斌 张濛 诸葛健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6-1171,共6页
作为一种蛋白资源,棉籽粕因其含有毒素——游离棉酚限制了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为获得能高效降解棉籽粕中棉酚的菌株,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培养基从16份样品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棉酚菌株(Y-2),经生理生化及18S rDNA鉴定为Pichia guil... 作为一种蛋白资源,棉籽粕因其含有毒素——游离棉酚限制了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为获得能高效降解棉籽粕中棉酚的菌株,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培养基从16份样品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棉酚菌株(Y-2),经生理生化及18S rDNA鉴定为Pichia guilliermondii,此菌种为非致病酵母,且首次报道用于棉酚的降解,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棉酚降解率更高的突变株YUV-51。通过对突变株YUV-51发酵温度、时间及接种量的初步优化,获得其固态发酵优化条件:30°C培养48 h,接种量0.025 g湿菌体/g棉籽粕,初始水分含量50%。为避免游离棉酚在前处理中大量降解棉籽粕,不进行湿热处理,经接种发酵后脱毒率可达到58%。这使微生物脱毒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紫外诱变 季也蒙毕赤酵母
原文传递
灰飞虱体内一种酵母类共生菌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白旭 董胜张 +2 位作者 庞琨 边亚琳 俞晓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0-646,共7页
为明确稻飞虱体内酵母类共生菌(yeast-like symbiont,YLS)的种类,采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纯化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n)体内YLS,用真菌的通用引物对其18SrDNA、5.8S-ITSrDNA全长序列进行扩增。结果得到一条分子量约为2340b... 为明确稻飞虱体内酵母类共生菌(yeast-like symbiont,YLS)的种类,采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纯化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n)体内YLS,用真菌的通用引物对其18SrDNA、5.8S-ITSrDNA全长序列进行扩增。结果得到一条分子量约为2340bp的序列。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与Noda等所报道的类酵母菌的18SrDNA序列差异较大(同源性只有89.6%),而与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有99.8%的同源性。原位杂交(ISH)和巢氏PCR均证明该菌存在于灰飞虱脂肪体和卵内,但数量较少。因此,灰飞虱体内YLS除了Noda等报道的类酵母菌外,尚存在另外一种季也蒙毕赤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类酵母共生菌 季也蒙毕赤酵母 分子鉴定 巢氏PC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采前喷施拮抗酵母菌对草莓采后贮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秦晓杰 高梦 +5 位作者 蒋晓玲 司林媛 杨远鹏 杨蓉 蔡子康 肖红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60,共9页
[目的]研究采前喷施拮抗酵母菌以提高草莓贮藏性能,减少采后损失。[方法]采用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和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对草莓采摘前3 d进行喷施处理,测定不同浓度酵母菌菌悬液对草莓常温贮... [目的]研究采前喷施拮抗酵母菌以提高草莓贮藏性能,减少采后损失。[方法]采用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和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对草莓采摘前3 d进行喷施处理,测定不同浓度酵母菌菌悬液对草莓常温贮藏[25℃、相对湿度(RH)90%~95%]病害的抑制效果以及最佳浓度酵母菌悬液对果实冷藏[(2±1)℃、RH 90%~95%]性能的影响。[结果]常温贮藏结果显示:采前喷施拮抗酵母菌显著降低果实腐烂指数(P〈0.05),提高商品率,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外观品质。1×10^6CFU·m L^-1复合酵母菌和1×108CFU·m L^-1单一酵母菌组果实商品率较高,可作为最佳冷藏试验浓度。冷藏试验结果表明:采前喷施拮抗菌能抑制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减轻果实的腐烂,且腐烂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复合菌处理组商品率高达85%,显著高于单一处理组(P〈0.05)。但采前喷施拮抗菌对草莓色泽、可溶性固形物(TSS)和p H值没有显著影响。处理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组,且低浓度复合菌处理组果实冷藏效果好于高浓度单一酵母菌处理组。[结论]采用低浓度1×106CFU·m L^-1的复合菌菌悬液采前喷施,较其他处理能更有效提高草莓果实抗性,延长贮藏寿命,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提高草莓采后贮藏性能的生物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葡萄有孢汉逊酵母菌 季也蒙毕赤酵母菌 采前喷施 贮藏性能
下载PDF
不同破壁方法获取海洋毕赤酵母提取物及其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相晨曦 王安利 +2 位作者 廖绍安 胡洁怡 叶剑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8,共8页
以从红树林沉积物中分离的海洋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SY-19菌株为实验材料,制成质量分数分别为5.0%、7.5%及10.0%的细胞悬液,用蜗牛酶法、双酶法(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及热碱法分组进行破壁处理12 h,每3 h检测1次酵母细... 以从红树林沉积物中分离的海洋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SY-19菌株为实验材料,制成质量分数分别为5.0%、7.5%及10.0%的细胞悬液,用蜗牛酶法、双酶法(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及热碱法分组进行破壁处理12 h,每3 h检测1次酵母细胞数量及多糖、蛋白质、氨基氮和核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计算破壁率和得率,确定制备酵母提取物的最佳方法,并利用最优方法制备酵母提取物拌料,对经有害无机氮胁迫处理2周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分别以配合饲料、菌液拌料和酵母提取物拌料投喂3周,比较对虾的存活率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用双酶法、以质量分数5.0%的酵母悬液处理12 h,蛋白质、氨基氮和多糖的得率最高,营养保留效果最好;所制备酵母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胁迫过的对虾经3周的恢复饲养,酵母提取物拌料饲喂的对虾的存活率、体质量最高(77.67%±4.62%,2.79±0.11 g),菌液拌料饲喂的次之(62.00%±9.90%,2.44±0.16 g),未拌料的最低(53.67%±12.91%,2.19±0.02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破壁 酶处理 酵母提取物 凡纳滨对虾
下载PDF
一株产木糖醇菌株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曲佳乐 闵伟红 +1 位作者 王巧玲 方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1-175,共5页
对一株未经报道的转化木糖为木糖醇的菌株CTD249,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同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确定菌株CTD249的种属。结果表明:CTD249与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中,相似度达99%以... 对一株未经报道的转化木糖为木糖醇的菌株CTD249,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同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确定菌株CTD249的种属。结果表明:CTD249与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中,相似度达99%以上,因此将该菌株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GenBank接受号:HM236292)。该菌株在初始木糖质量浓度20g/L的条件下,发酵48h后木糖醇产量为12.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 季也蒙毕赤酵母 系统发育分析 鉴定
下载PDF
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还原Cr(Ⅵ)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孔利 张子辉 +1 位作者 王珊珊 张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70,共8页
从喂食聚乙烯塑料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ener))幼虫的肠道液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还原Cr(Ⅵ)的酵母菌ZJH-1,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季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该菌株对Cr(Ⅵ)的最小抑菌浓... 从喂食聚乙烯塑料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ener))幼虫的肠道液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还原Cr(Ⅵ)的酵母菌ZJH-1,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季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该菌株对Cr(Ⅵ)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7 mmol/L,在含有50 mg/L Cr(Ⅵ)的条件下,对其他重金属的MIC分别为Cu(Ⅱ)13 mmol/L、Pb(Ⅱ)6 mmol/L、Ag(Ⅰ)4 mmol/L、Mn(Ⅱ)16 mmol/L、Ni(Ⅱ)3 mmol/L、Co(Ⅱ)3 mmol/L、Cd(Ⅱ)0.9 mmol/L和Hg(Ⅱ)0.2 mmol/L。以Cr(Ⅵ)还原率为指标,考察了温度、pH、接种量、供电子体以及不同重金属离子对Cr(Ⅵ)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YPD)中,菌株ZJH-1还原Cr(Ⅵ)的较优pH和温度分别为9.0和40℃;在最适条件下,接种量为8%时,Cr(Ⅵ)的还原效果最佳;当葡萄糖作为供电子体时,48 h内Cr(Ⅵ)的还原率为100%;菌株在含有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培养液中,除Cu(Ⅱ)、Pb(Ⅱ)和Co(Ⅱ)外,菌株ZJH-1还原Cr(Ⅵ)的能力和生长能力均受到抑制,抑制顺序为Mn(Ⅱ)>Hg(Ⅱ)>Ag(Ⅰ)>Ni(Ⅱ)>Cd(Ⅱ)。对菌株ZJH-1还原Cr(Ⅵ)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ZJH-1在Cr(Ⅵ)污染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 Cr(Ⅵ) 重金属 污染修复 最小抑菌浓度 铬还原菌
下载PDF
产D-阿拉伯醇酵母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泽 赵祥颖 刘建军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30,共4页
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葡萄干、蜂蜜等含糖量较高的自然界样品中分离筛选到了一株产D-阿拉伯醇的高渗酵母L-84,以葡萄糖为主要原料,30℃摇瓶培养120 h,D-阿拉伯醇产量达到43 g/L,葡萄糖质量转化率达22.64%。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 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葡萄干、蜂蜜等含糖量较高的自然界样品中分离筛选到了一株产D-阿拉伯醇的高渗酵母L-84,以葡萄糖为主要原料,30℃摇瓶培养120 h,D-阿拉伯醇产量达到43 g/L,葡萄糖质量转化率达22.64%。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26S rDNA序列分析等手段,初步鉴定菌株L-84为Pichiaguilliermondii(季也蒙毕赤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筛选 高渗酵母 D-阿拉伯醇 毕赤酵母
原文传递
Facile Access to Chiral Alcohols with Pharmaceutical Relevance Using a Ketoreductase Newly Mined from Pichia guilliermondi
13
作者 Guochao Xu Huilei Yu Jianhe X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49-354,共6页
Chiral secondary alcohols with additional functional groups are frequently required as important and valuable synthons for pharmaceuticals, agricultural and other fine chemical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environmentally... Chiral secondary alcohols with additional functional groups are frequently required as important and valuable synthons for pharmaceuticals, agricultural and other fine chemical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environmentally benign reaction conditions, broad reaction scope, and high stereoselectivity, biocatalytic reduction of prochiral ketones of- fers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the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alcohols. A CmCR homologous carbonyl reductase from Pichia guilliermondii NRRL Y-324 was successfully overexpressed. Substrate profile characterization revealed its broad substrate specificity, covering aryl ketones, aliphatic ketones and ketoesters. Furthermore, a variety of ketone substrates were asymmetrically reduced by the purified enzyme with an additionally NADPH regeneration system. The reduction system exhibited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y (~ 99% ee) in the reduction of all the aromatic ketones and ketoesters, except for 2-bromoacetophenone (93.5% ee). Semi-preparative reduction of six ketones was achieved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99% ee) and isolation yields (〉80%) within 12 h. This study provides a useful guidance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is enzyme in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chiral alcohol enantio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yl reductase asymmetric reduction chiral alcohols pichia guilliermondii BIOCATALYSIS
原文传递
紫外诱变季也蒙毕赤酵母原生质体筛选木糖醇高产菌株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笛 王颖 +2 位作者 王长远 张丽媛 杨健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61-86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季也蒙毕赤酵母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筛选遗传性稳定的木糖醇高产菌株。方法制备季也蒙毕赤酵母DQ11的原生质体,计算原生质体生成率及再生率,并对制备过程中的酶浓度(0.5%、1.0%、1.5%和2.0%)、酶解温度(26、28、30、32和34... 目的通过对季也蒙毕赤酵母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筛选遗传性稳定的木糖醇高产菌株。方法制备季也蒙毕赤酵母DQ11的原生质体,计算原生质体生成率及再生率,并对制备过程中的酶浓度(0.5%、1.0%、1.5%和2.0%)、酶解温度(26、28、30、32和34℃)及酶解时间(1、2、3、4和5 h)进行优化。对采用最佳酶解条件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分别检测诱变30、60、90、120和150 s时原生质体的致死率,经重复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菌株发酵液的木糖醇含量,并检测筛选出的木糖醇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浓度1.5%,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3 h,该条件下制备的原生质体经紫外诱变90 s(最佳诱变时间)后,获得1株高产木糖醇诱变菌株YZ-57,其发酵液的木糖醇含量为9.78 g/L,比出发菌株DQ11提高了186%,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结论季也蒙毕赤酵母原生质体经紫外诱变,成功获得一株季也蒙毕赤酵母木糖醇高产菌株YZ-57,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 季也蒙毕赤酵母 原生质体 木糖醇
原文传递
季也蒙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葡萄孢霉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海莲 汪敏 +4 位作者 许皎姣 王利洁 高超 肖红梅 张艳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02期6-11,共6页
以季也蒙毕赤酵母为拮抗酵母菌、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为供试果实,初步研究并探讨拮抗酵母菌对果实采后灰葡萄孢霉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季也蒙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葡萄孢霉抑制机理不包括产生抗菌物质:两者之间存在营养竞争,... 以季也蒙毕赤酵母为拮抗酵母菌、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为供试果实,初步研究并探讨拮抗酵母菌对果实采后灰葡萄孢霉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季也蒙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葡萄孢霉抑制机理不包括产生抗菌物质:两者之间存在营养竞争,在营养相对充足即营养浓度较高的情况下会减弱季也蒙毕赤酵母的抑制效果;接入拮抗酵母菌能够诱导寄主产生抗性,能够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使其保持较高活性,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物防治 季也蒙毕赤酵母 灰葡萄孢霉 抑制机理
下载PDF
利用木糖高产乙醇酵母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16
作者 赖颖 李青芝 赵锦慧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4,共4页
以蒙假丝酵母JS-73为出发菌株,逐渐增加底物中木糖浓度,对该菌株利用木糖产乙醇的能力进行了驯化,并优化该菌利用木糖生产乙醇的工艺和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驯化后,木糖利用率为67.21%,酒精产量达到7.41 g/L。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优... 以蒙假丝酵母JS-73为出发菌株,逐渐增加底物中木糖浓度,对该菌株利用木糖产乙醇的能力进行了驯化,并优化该菌利用木糖生产乙醇的工艺和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驯化后,木糖利用率为67.21%,酒精产量达到7.41 g/L。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木糖60 g/L,酵母粉0.6 g/L,K2HPO41.0 g/L,MgSO4.7H2O 0.4 g/L,在该条件组合下,菌株JS-73的乙醇产量为10.27 g/L,是理论产量的37.21%。确定了发酵最优条件为:温度31℃,pH5,转速70 r/min,接种量11%,装液量120 mL/250 mL,在此条件下,乙醇产量达最高,为18.9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乙醇 发酵 季也蒙假丝酵母
下载PDF
季也蒙毕赤酵母ypy17产脂肪酶条件的优化
17
作者 李晓宇 骆焱平 +1 位作者 柳志强 邱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32-2434,共3页
从海南洋浦近海岸分离到1株产脂肪酶的酵母菌株,经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橄榄油、初始pH值和K2HPO4浓度对脂肪酶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3... 从海南洋浦近海岸分离到1株产脂肪酶的酵母菌株,经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橄榄油、初始pH值和K2HPO4浓度对脂肪酶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3个因子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发酵条件为橄榄油31.57 g/L,硫酸铵10.00 g/L,NaCl 30.00 g/L,K2HPO4 1.16 g/L,初始pH值7.30,28℃培养72 h,脂肪酶活力达到18.20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也蒙毕赤酵母 脂肪酶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木糖还原酶基因克隆及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18
作者 王巧玲 闵伟红 +1 位作者 曲佳乐 方丽 《农产品加工(下)》 2012年第7期15-17,20,共4页
木糖还原酶是木糖醇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催化木糖合成木糖醇。以实验室筛选并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的木糖还原酶基因为基础,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成功构建了含有木糖还原酶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xyl,为进一步研究真核表... 木糖还原酶是木糖醇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催化木糖合成木糖醇。以实验室筛选并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的木糖还原酶基因为基础,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成功构建了含有木糖还原酶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xyl,为进一步研究真核表达木糖还原酶和木糖醇的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还原酶 克隆 表达 季也蒙毕赤酵母
下载PDF
一株与类酵母共生菌拮抗的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活性成分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19
作者 马正 林恒伊 +2 位作者 李丑强 张永勇 俞晓平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2-1134,共13页
【目的】为减少吡虫啉的使用,开发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体内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 symbiontes,YLS)为靶标的杀菌剂,并与之配伍使用,以探索防治褐飞虱的一种可行策略。【方法】以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guilliermondii为靶标菌... 【目的】为减少吡虫啉的使用,开发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体内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 symbiontes,YLS)为靶标的杀菌剂,并与之配伍使用,以探索防治褐飞虱的一种可行策略。【方法】以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guilliermondii为靶标菌,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对季也蒙毕赤酵母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分离纯化其活性化合物并进行化合物结构解析,并通过单独或与吡虫啉配伍使用,研究其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经鉴定,该菌株命名为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 2013;S.albus 2013发酵液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四霉素A(Tetramycin A)。褐飞虱取食分别用浓度为500 mg/L和750 mg/L的四霉素A喷施稻苗后,褐飞虱体内季也蒙毕赤酵母的数量分别降低至3.1 copies/L和1.2 copies/L,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4.5 copies/L)。将吡虫啉与不同浓度的四霉素A进行配伍使用后发现:与单独使用吡虫啉对照相比,10 mg/L 80%吡虫啉与浓度为500 mg/L和750 mg/L的四霉素A按1∶1等体积配伍,褐飞虱的死亡率均有所提高,分别为50.3%和59.4%。【结论】筛选的拮抗菌株S.albus 2013的活性成分四霉素A与吡虫啉配伍不仅能提高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而且可降低吡虫啉的使用量。这一结果为研发新型褐飞虱生物防治策略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色链霉菌 四霉素A 季也蒙毕赤酵母 吡虫啉
原文传递
毕赤酵母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绒毛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玉欣 张立梅 +3 位作者 韩丹丹 张诗瑶 丁来弟 韩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5,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毕赤酵母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肠绒毛形态结构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44头28日龄平均体重为7.17±0.16 kg的断奶仔猪,分别给予3个日粮处理:对照组C、0.1%毕赤酵母甘露寡糖组T1和0.2%毕赤酵母甘...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毕赤酵母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肠绒毛形态结构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44头28日龄平均体重为7.17±0.16 kg的断奶仔猪,分别给予3个日粮处理:对照组C、0.1%毕赤酵母甘露寡糖组T1和0.2%毕赤酵母甘露寡糖组T2,试验周期28 d。结果显示,处理组T1和T2均可显著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增加仔猪空肠绒毛长度和肠道绒腺比,明显提高血清IL-10含量,降低TNF-α含量(P<0.05)。表明毕赤酵母甘露寡糖可通过改善肠绒毛结构,改变细胞因子含量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甘露寡糖 仔猪 生产性能 细胞因子 肠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