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本原理及强化措施探讨 被引量:215
1
作者 魏树和 周启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2,共8页
阐述了植物修复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作用方式 ,并从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 ,植物对重金属吸收、排泄和积累以及植物生物学特性与植物修复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及局限性和限制性因素 ,从超富集植物性能强化和... 阐述了植物修复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作用方式 ,并从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 ,植物对重金属吸收、排泄和积累以及植物生物学特性与植物修复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及局限性和限制性因素 ,从超富集植物性能强化和技术强化两方面探讨了植物修复的强化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农业技术
下载PDF
植物修复的技术内涵及展望 被引量:172
2
作者 周启星 宋玉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8-53,共6页
植物修复是一类治理土壤污染且对环境相对安全可靠的方法 ,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 ,有待全面开发利用。基于特异植物根及特异根圈效应、植物对污染物的同化能力与植物根圈的生物降解作用过程、植物修复技术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环境安全性... 植物修复是一类治理土壤污染且对环境相对安全可靠的方法 ,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 ,有待全面开发利用。基于特异植物根及特异根圈效应、植物对污染物的同化能力与植物根圈的生物降解作用过程、植物修复技术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环境安全性能的保证、植物修复今后的动向等对该技术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论述 ,对其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 ,旨在促进植物修复技术从小试到中试的发展甚至进入到实际运行的阶段 ,使它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特别是复合环境污染的安全治理方面发挥切实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生物降解过程 超累积作用 环境安全 土壤污染治理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强化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3
作者 徐剑锋 王雷 +6 位作者 熊瑛 席北斗 张列宇 毛旭辉 杨天学 吴明红 李彤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66-373,共8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中的植物修复技术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可靠技术,由于植物修复技术具备花费低、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得到广泛关注,是当今国际资源、环境、生物学科交...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中的植物修复技术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可靠技术,由于植物修复技术具备花费低、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得到广泛关注,是当今国际资源、环境、生物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利用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是筛选或培育出生命力顽强,适应性较广,能够忍耐外在重金属胁迫环境,并在体内大量富集重金属的植物物种。综合分析比较了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限制性问题,综述了目前强化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通过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方法提高修复植物的生物量和重金属积累量。重点阐述了基因工程技术、螯合诱导技术、根系和菌根强化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植物修复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熊璇 唐浩 +1 位作者 黄沈发 刘钊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5-193,208,共10页
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限制性问题,文章综述了目前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如何通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及农艺措施等方法提高修复植物的生物量和重金属积累量。重点阐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化学诱导技术、微... 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限制性问题,文章综述了目前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如何通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及农艺措施等方法提高修复植物的生物量和重金属积累量。重点阐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化学诱导技术、微生物技术、蚯蚓强化修复及农艺措施强化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强化技术
下载PDF
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5
作者 赵云峰 张涛 +3 位作者 田志君 吴大鹏 梁凯旋 韩娟娟 《城市地质》 2020年第1期22-33,共12页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区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相比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面积广、成本低廉、对土壤扰动小、操作方便管理简单、无二次...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区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相比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面积广、成本低廉、对土壤扰动小、操作方便管理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超积累植物、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的概念及国内外关于超积累植物筛选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铅锌矿、煤矿、铁矿、铜矿、锰矿、金矿周边生长的典型修复植物,并论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最后对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建立矿区人工植物修复系统,在矿区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技术 超积累植物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郭彬 李许明 +4 位作者 陈柳燕 李福燕 仝霞 魏志远 漆智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776-10778,10781,共4页
从重金属的概念及污染土壤的特点出发,概括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危害,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类型、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对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趋势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污染土壤 重金属 植物修复技术
下载PDF
螯合剂对油葵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韩廿 黄益宗 +5 位作者 魏祥东 铁柏清 张盛楠 王丙烁 保琼莉 黄永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91-1900,共10页
为提高油葵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率,研究了不同螯合剂(NTA、EGTA、EDDS和EDTA)对油葵修复Cd、A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对油葵根、茎、叶、花盘和籽粒生物量影响不大。不同螯合剂对油葵各器官Cd、As含... 为提高油葵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率,研究了不同螯合剂(NTA、EGTA、EDDS和EDTA)对油葵修复Cd、A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对油葵根、茎、叶、花盘和籽粒生物量影响不大。不同螯合剂对油葵各器官Cd、As含量和积累量影响不一样。与CK处理相比,施用NTA、EGTA、EDDS、EDTA导致油葵花盘Cd含量分别提高30.2%、55.1%、41.9%和43.3%,根系As含量分别提高23.6%、18.1%、15.6%和15.4%,但是对籽粒和茎中Cd含量影响不显著。施用NTA、EGTA、EDDS和EDTA处理使油葵植株总Cd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32.8%、45.3%、40.5%和41.6%,而对油葵As积累量没有显著影响。4种螯合剂对油葵各器官Cd、As富集系数有不同影响,而对Cd、As转运系数影响不显著。施用EDTA处理使根际土壤Cd含量比CK处理降低25.0%,施用NTA和EDTA处理使根际土壤As含量分别降低18.1%和14.3%。4种螯合剂均可以提高油葵对Cd、A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重金属 油葵 螯合剂 植物修复 萃取技术
下载PDF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强化技术概览 被引量:25
8
作者 何军良 祝亚平 +1 位作者 朱密 周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3,76,共7页
土壤中重金属残留会严重破坏土壤环境,直接威胁到农作物及食品的安全,进而会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和治理十分必要。植物修复是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环境友好型的原位修复技术。在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来... 土壤中重金属残留会严重破坏土壤环境,直接威胁到农作物及食品的安全,进而会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和治理十分必要。植物修复是一种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环境友好型的原位修复技术。在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来源的基础上,展现了不同类型植物材料的优缺点及其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处理能力,并针对植物修复技术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化学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和基因工程等几种主要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在植物修复技术中各种强化技术措施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并对未来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植物材料 强化技术
下载PDF
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旭 晁赢 +7 位作者 阎祥慧 罗锋 于金鹏 娄燕宏 诸葛玉平 王会 潘红 杨全刚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8,共9页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修复技术,受到广泛认可,已成为重要的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植物种类、修复模式,分析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修复技术在治理农...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修复技术,受到广泛认可,已成为重要的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植物种类、修复模式,分析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修复技术在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绿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技术 超富集植物 高积累植物 低积累植物
下载PDF
5种华南地区水生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20
10
作者 谢东升 朱文逸 +3 位作者 陈劲鹏 袁晓初 徐蕾 王发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03-1908,共6页
为考察乡土植物对当地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探究乡土植物替代外来引种植物应用于水体修复的可能性,选取聚花草(Floscopa scandens)、疏穗莎草(Cyperus distans)、线叶水芹(Oenanthe linearis)、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和鱼腥草(Ho... 为考察乡土植物对当地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探究乡土植物替代外来引种植物应用于水体修复的可能性,选取聚花草(Floscopa scandens)、疏穗莎草(Cyperus distans)、线叶水芹(Oenanthe linearis)、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和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5种广东省乡土植物,以不同浓度梯度的自配溶液模拟生活污水,分析几种植物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4+-N)和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5种乡土植物对生活污水均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且各植物之间净化效果差异显著。疏穗莎草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最好,高浓度污水处理下,对COD、TN、 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56%、82.66%、88.89%和83.32%(20 d);鱼腥草对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明显,各浓度污水处理下,其对TN的去除率为83.52%~85.50%, NH4+-N的去除率为77.40%~89.33%,但对磷元素的净化效果较差,适合治理高氮低磷污染类型;聚花草对TP的去除效果明显,不同浓度梯度污水处理下,其去除率最高可达91.43%,建议应用于低氮高磷的生活污水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生活污水净化 水体修复
原文传递
植物种植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模式、技术与效果综述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滨娟 黄国勤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4期251-256,共6页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植物修复技术以其经济有效、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且适于大面积土壤修复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以植物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影响为研究内容,侧重研究桉树...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植物修复技术以其经济有效、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且适于大面积土壤修复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以植物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影响为研究内容,侧重研究桉树、白花泡桐、向日葵、毛白杨以及节节草等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 模式 技术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宗良纲 李义纯 张丽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6-980,共5页
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其费用低廉、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一度成为环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为了克服植物修复技术中超积累植物生长缓慢和地上部生物量小等带来的限制,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的高效表达可... 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其费用低廉、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一度成为环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为了克服植物修复技术中超积累植物生长缓慢和地上部生物量小等带来的限制,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的高效表达可以提高植物吸收、运输、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和修复的效率。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重点论述了PCs、MTs、MerA、MerB、ArsC、γ-ECS等转基因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最后指出在充分考虑到转基因植物给生态环境带来潜在威胁的前提下,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丰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中存在并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修复 转基囚技术 土壤
下载PDF
污染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植物修复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秀粉 赵新民 +4 位作者 翟德勤 陈述可 陈信山 刘海博 许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8期97-102,共6页
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是水生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污染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被广泛研究。本文对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评价方法和研究... 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是水生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污染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被广泛研究。本文对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评价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植物修复的发展做出了展望,旨在为我国开展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植物修复技术
下载PDF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梁天昌 欧莉莎 张朝玉 《环保科技》 2021年第5期59-64,共6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破坏不仅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健康,还会影响到地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矿山废弃地及其类型,分析了国内...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破坏不仅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健康,还会影响到地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矿山废弃地及其类型,分析了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简述了表土覆盖法、物理化学基质改良法、生物改良法以及人工基质改良法等常见的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其中,生物改良技术是一种绿色修复技术,涵盖了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三个重要组成成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指出应根据矿山废弃地的实际情况,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各类技术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实现生态修复技术的综合利用,这是实现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生态修复 污染 基质改良 植物修复技术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修复植物处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方洲 滕玉婷 +1 位作者 张亚平 刘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13-220,共8页
修复植物在进行土壤修复时会对重金属进行提取,但重金属的迁移以及其在生物质中的富集也带来了潜在的危害,一旦处置不当便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也使得富集大量重金属的修复植物安全处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对修复植物... 修复植物在进行土壤修复时会对重金属进行提取,但重金属的迁移以及其在生物质中的富集也带来了潜在的危害,一旦处置不当便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也使得富集大量重金属的修复植物安全处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对修复植物传统处置技术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如焚烧法、气化法、堆肥法、热解法、压缩填埋法和液相萃取法等,并对资源化处置技术,如植物冶金、热液提质及合成纳米材料等进行了未来展望,以期对今后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参考,对完善植物修复处置技术的理论依据和促进实际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修复植物 处置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对苍耳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雅睿 黄益宗 +5 位作者 保琼莉 魏祥东 铁柏清 张盛楠 韩廿 黄永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292-4300,共9页
为了提高苍耳对农田Cd和As污染的修复效率,探究了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EDTA、SAP、CA和MA)对苍耳提取农田土壤Cd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对苍耳的根、茎和叶生物量影响不大.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对苍耳各器官Cd和As... 为了提高苍耳对农田Cd和As污染的修复效率,探究了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EDTA、SAP、CA和MA)对苍耳提取农田土壤Cd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对苍耳的根、茎和叶生物量影响不大.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对苍耳各器官Cd和As含量和积累量影响不同.与CK处理相比,施用EDTA、SAP、CA和MA均显著提高了苍耳叶部的Cd含量,增幅分别是44.1%、32.4%、41.2%和38.2%,苍耳根系As含量分别提高89.6%、7.4%、94.8%和61.5%.施用EDTA、SAP、CA和MA处理使苍耳植株总Cd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70.2%、29.4%、28.9%和33.1%,而As积累量分别提高67.0%、19.6%、81.9%和40.8%.施用螯合剂和有机酸对苍耳各器官Cd和As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有不同影响.4种螯合剂和有机酸处理对根际土壤Cd和As含量影响均比较显著,与对照相比降幅分别是32.7%~38.2%和14.6%~20.5%.4种螯合剂和有机酸均可以提高苍耳提取农田土壤Cd和As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重金属 苍耳 螯合剂 植物修复 萃取技术
原文传递
有色金属尾矿植物修复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海 江昕昳 +1 位作者 李冰 董颖博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132,共11页
有色金属尾矿具有金属含量高、酸碱性强、养分含量低等制约植物修复的不利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强化技术可以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归纳了添加基质、化学诱导、基因工程以及接种根际微生物4种强化植物修复尾矿的技术,分析了不同植物强化... 有色金属尾矿具有金属含量高、酸碱性强、养分含量低等制约植物修复的不利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强化技术可以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归纳了添加基质、化学诱导、基因工程以及接种根际微生物4种强化植物修复尾矿的技术,分析了不同植物强化技术对尾矿修复的机理,并展望了植物修复强化技术在有色金属尾矿治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强化技术 机制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拥海 《肇庆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2-45,共4页
重金属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消除重金属污染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重金属污染对植物有毒害作用,但是某些特殊植物具有从污染环境中吸收、转移以及积累重金属的潜能,从而修复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消除重金属污染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重金属污染对植物有毒害作用,但是某些特殊植物具有从污染环境中吸收、转移以及积累重金属的潜能,从而修复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出现虽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 生理机制
下载PDF
通过种植陆地棉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烨 李强 +3 位作者 陈志凡 吉艳琴 刘希涛 乔捷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5-549,共5页
对华北平原腹地北侧的廊坊市境内土壤一陆地棉(G.hirsutum L.)系统调查、采样和分析结果发现:陆地棉能有效地将土壤耕作层中IB族重金属元素(Cu、Ag和Au)吸附并富集于其植株之中,即陆地棉根系、茎杆、果壳、籽粒和纤维对土壤耕... 对华北平原腹地北侧的廊坊市境内土壤一陆地棉(G.hirsutum L.)系统调查、采样和分析结果发现:陆地棉能有效地将土壤耕作层中IB族重金属元素(Cu、Ag和Au)吸附并富集于其植株之中,即陆地棉根系、茎杆、果壳、籽粒和纤维对土壤耕作层中Cu的生物吸收系数A在1.53~6.57之间,对Ag的生物吸收系数在2.005~19.834之间,对Au的生物吸收系数在0.882~2.672之间;通过种植陆地棉萃取土壤中IB族元素,解决了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所面临的生物量少、难以商业化和大面积推广、易使土壤中重金属重新进入区域生态系统食物链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实用技术;总结得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一些原则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农业土壤 IB族金属元素污染 修复技术
下载PDF
桉树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婧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0年第2期43-47,共5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指出了土壤修复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阐述了桉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富集植物的研究依据,认为将桉树用于重金属... 本文首先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指出了土壤修复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阐述了桉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富集植物的研究依据,认为将桉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一方面可在避免种植食用性植物前提下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实行植物修复,另一方面可缓解当前木材资源供给压力,提高经济收益,具有明显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土壤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