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蘵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燕军 陈梅果 +1 位作者 胡玲 朱冬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715-1718,共4页
目的研究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并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苦蘵中分离获得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浆苦素A(1)、酸浆苦素B(2)、酸浆苦素E(3)、酸浆苦素P(4)、... 目的研究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并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苦蘵中分离获得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浆苦素A(1)、酸浆苦素B(2)、酸浆苦素E(3)、酸浆苦素P(4)、豆甾-5-烯-3β-醇(5)、麦角甾-5,24(28)-二烯-3β-醇(6)、菜籽甾醇(7)、豆甾烷-22-烯-3,6-二酮(8)、孕甾-5-烯-3-醇-20-羧酸(9)、麦角甾-5,24(28)-二烯-3β,23S-二醇(10)、麦角甾-5,25(26)-二烯-3β,24ξ-二醇(11)、正十六酸(12)、正十七酸(13)。结论除化合物2、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0、12~13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蘵 酸浆苦素 豆甾 麦角甾 豆甾-5-烯-3β-醇 麦角甾-5 24(28)-二烯-3β-醇 菜籽甾醇
原文传递
苦蘵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樊佳佳 郑希龙 +3 位作者 夏欢 佟永春 刘霞 孙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0-1086,共7页
目的对酸浆属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的全草进行化学成分及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并结合液质联用分析技术,采用活性跟踪的方法从苦蘵全草中分离细胞毒活性成分。根据理化常数... 目的对酸浆属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的全草进行化学成分及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并结合液质联用分析技术,采用活性跟踪的方法从苦蘵全草中分离细胞毒活性成分。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各种谱学(1D和2D NMR、MS)数据分析等鉴定化合物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苦蘵全草的95%乙醇水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浆苦素A(1)、酸浆苦素B(2)、酸浆苦素C(3)、酸浆苦素D(4)、酸浆苦素F(5)、酸浆苦素H(6)、酸浆苦素I(7)、5α-乙氧基-6β-羟基-5,6-二氢酸浆苦素B(8)、酸浆苦素O(9)、β-谷甾醇(10)、2-羧基苯胺羰酸甲酯(11)、2-(乙酰胺基)-苯甲酸(12)。结论化合物1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3、9为首次从苦蘵中分得,化合物1~9为酸浆苦素类(physalins)甾体化合物。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9对肺癌细胞株A549均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其中以2、3、6、8的抑制活性最为显著,其IC50值为1.9~20.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属 苦蘵 酸浆苦素 酸浆苦素B 5α-乙氧基-6β-羟基-5 6-二氢酸浆苦素B 2-羧基苯胺羰酸甲酯
原文传递
苦蘵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方雷 展晓日 +2 位作者 俞春娜 薛洁 王慧中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613-616,共4页
苦蘵是中国民间药用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类、甾醇类、有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活性.文章就国内外近年来对苦蘵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 苦蘵是中国民间药用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类、甾醇类、有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活性.文章就国内外近年来对苦蘵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蘵 甾体类化合物 抗肿瘤
下载PDF
Extrac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Physalin B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海军 沙聪威 +1 位作者 陈梅果 胡玲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95-800,共6页
The title compound of physalin B(C28H32O9), a main active physalin of Physalis angulata L, was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Physalis angulata L,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t crystallizes i... The title compound of physalin B(C28H32O9), a main active physalin of Physalis angulata L, was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Physalis angulata L,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 with C28H32O9, a = 12.4996(2), b = 14.35620(10), c = 14.75190(10), V = 2607.97(5) 3, Z = 4, Dc = 1.382 mg/cm3, Mr = 542.56, F(000) = 1152, and μ = 0.870 mm-1. The final R = 0.0389 and wR = 0.1037 for 47670 observed reflections(I 〉 2σ(I)). The rigid molecule consists of eight fused rings involving two lactones. There are two C28H32O9 molecules in an symmetric unit, and the title compound is stacked into a 3D layer structure through hydrogen bonds. In the 5~20 μmol/L range, physalin B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NF-α and IL-6 on RAW264.7 cell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hysalin B ha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alin B crystal structure physalis angulata l physaliN
下载PDF
苦蘵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丽婷 李博术 +4 位作者 张寒翠 李琼娣 贾敬皓 邱莉 谢集照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99,共6页
研究苦蘵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柱色谱分离技术对苦蘵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释放NO的细胞模型,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从苦蘵中分得13... 研究苦蘵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柱色谱分离技术对苦蘵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释放NO的细胞模型,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从苦蘵中分得13个化合物:5,4′-二羟基-3,3′,7-三甲氧基-黄酮(1)、3β-hydroxy-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e(2)、(22R)-5β,6β∶14α,17∶14β,26-triepoxy-2α-ethoxy-13,20,22-trihydroxy-1,15-dioxo-16α,24-cyclo-13,14-secoergosta-18,27-dioic acid 18→20,27→22-dilactone(3)、alkesterol B(4)、withaminilide F(5)、酸浆苦素B(6)、酸浆苦素D(7)、酸浆苦素U(8)、withaphysalin R(9)、rel-(18R,22R)-5β,6β∶18β,20-diepoxy-3β,18α-dimethoxy-4β-hydroxy-1-oxowith-24-enolide(10)、withaphysalin P(11)、β-谷甾醇(12)、棕榈酸(13)。化合物1和2首次从酸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10、11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体外抗炎结果表明,化合物5、6、10、11抗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蘵 化学成分 酸浆苦素类 醉茄内酯类 抗炎活性
下载PDF
苦蘵中睡茄交酯类成分的抗炎靶标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薛云馨 刘灿 +1 位作者 宗明月 赵烽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苦蘵中睡茄交酯类成分的抗炎活性靶标,并利用LPS诱导细胞炎症模型验证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方法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中的分子对接技术为研究方法,以前期从苦蘵分离鉴定的9个睡茄交酯类成分组成配体数... 目的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苦蘵中睡茄交酯类成分的抗炎活性靶标,并利用LPS诱导细胞炎症模型验证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方法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中的分子对接技术为研究方法,以前期从苦蘵分离鉴定的9个睡茄交酯类成分组成配体数据库,选择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外调节激酶(ERK)、p38、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核转录因子(NF-κB)等6个与抗炎活性密切相关的靶点组成受体数据库,对睡茄交酯类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抗炎机制进行预测,进一步利用细胞炎症模型验证化合物对LPS诱导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的抑制活性。结果对比分析了9个睡茄交酯化合物作用于各靶点的主要活性位点,化合物1-4均对LPS诱导细胞释放NO表现出抑制活性。结论苦蘵中睡茄交酯类活性成分可能是通过阻断ERK信号转导途径来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蘵 睡茄交酯 抗炎活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靶点+活性”快速发现苦蘵中靶向Hsp90抗胰腺癌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钱亚芳 杨波 +4 位作者 冯迪 钱亿帆 吴亚莉 张姁 谷满仓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481,共7页
本研究基于"靶点+活性"双重导向快速发现技术筛选苦蘵中靶向Hsp90蛋白杀伤胰腺癌细胞的活性单体。通过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技术、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与多元色谱分离技术相耦合,从中药苦蘵中筛选靶向Hsp90的活性单体。研... 本研究基于"靶点+活性"双重导向快速发现技术筛选苦蘵中靶向Hsp90蛋白杀伤胰腺癌细胞的活性单体。通过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技术、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与多元色谱分离技术相耦合,从中药苦蘵中筛选靶向Hsp90的活性单体。研究化合物抗胰腺癌细胞BXPC-3生长活性,初步探讨化合物抑制Hsp90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从苦蘵中分离得到醉茄内酯类化合物withanolide E (WE)与4β-hydroxywithanolide E (HWE)。MTT结果显示,WE与HWE处理BXPC-3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率(IC_(50))分别为0.71±0.03和1.23±0.10μmol·L^(-1);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 WE与HWE可使细胞热休克元件活性增强12.5±3.4倍与28.1±3.4倍;两者均呈现量效与时效关系。分子机制研究提示,与DMSO组相比5μmol·L^(-1) WE和HWE分别处理BXPC-3细胞48 h可诱导Hsp90二聚体蛋白表达上调6.5±1.3和11.8±2.0倍, Hsp90客户蛋白Akt表达下调至DMSO组的21.7%±2.8%和9.8%±1.4%; shRNA干扰Hsp90基因表达可阻断其抑制Akt表达与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采用"靶点+活性"双重导向快速发现技术可从苦蘵中筛选得到靶向Hsp90蛋白杀伤胰腺癌细胞的活性单体WE与HWE;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诱导胰腺癌细胞形成无活性Hsp90二聚体,进而抑制Hsp90客户蛋白Akt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导向快速筛选 苦蘵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热休克蛋白90 胰腺癌细胞
原文传递
UPLC-MS/MS法测定苦蘵宿萼中physalin H和physalin D的含量
8
作者 王灵艳 戴亚平 +3 位作者 薛洁 俞春娜 王慧中 展晓日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360-363,448,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苦蘵中2种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与Qtrap质谱(MS)联用同时测定苦蘵中酸浆苦味素H(physalin H)和酸浆苦味素D(physalin D)2个成分的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 建立了同时测定苦蘵中2种酸浆苦味素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与Qtrap质谱(MS)联用同时测定苦蘵中酸浆苦味素H(physalin H)和酸浆苦味素D(physalin D)2个成分的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水(0.1%甲酸)-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3 mL·min^(-1),使用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对physalin H和physalin D进行定量.结果表明physalin H和physalin D在5~10000 n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和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71.1%和71.0%,RSD值分别为1.36%和1.47%.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苦蘵药材中physalin H和physalin D的含量测定,为有效控制苦蘵药材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蘵 酸浆苦味素 液质联用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苦蘵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邱胜 卢江杰 +3 位作者 王慧中 李菁 刘玉洋 贺超英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613-617,共5页
为建立药用植物苦蘵稳定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以苦蘵的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对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苦蘵种子在1/2 MS培养基中萌发可培养出适于后续试验的健康子叶;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含6-BA(3 mg/L)和... 为建立药用植物苦蘵稳定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以苦蘵的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对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苦蘵种子在1/2 MS培养基中萌发可培养出适于后续试验的健康子叶;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含6-BA(3 mg/L)和NAA(0.05 mg/L)的MS培养基,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从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率最高达78%;将生长良好的2~3cm的不定芽接种到1/2 MS生根培养基中,两周左右可形成较好的根系,生根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蘵 子叶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最佳培养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