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用范畴及其在中医学领域的渗透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文平 王庆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95-1698,共4页
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其萌芽于先秦,流行于魏晋,成熟于宋明,泛用于近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用范畴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当中,是阴阳之渊薮、辨证之圭臬、组方之要则、用药之绳墨。体用范畴影响了天... 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其萌芽于先秦,流行于魏晋,成熟于宋明,泛用于近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用范畴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当中,是阴阳之渊薮、辨证之圭臬、组方之要则、用药之绳墨。体用范畴影响了天人合一思维、意象思维、辨证思维等思维方法的形成,为中医学的认知方式奠定了思维基础。拓展体用范畴所渗透的中医理论的研究视域,有助于我们深层次把握中医理论和其思维方法的本质特征,从而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用 哲学范畴 中医思维方法
原文传递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谌克祥 曹鸿飞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7-31,共5页
“可持续发展”是个现实的话题。近年来 ,学术界就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前提 ,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人与自然等几个重要关系 ,可持续发展中的时空意识和实践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论的反思诸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推动着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研究向纵... “可持续发展”是个现实的话题。近年来 ,学术界就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前提 ,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人与自然等几个重要关系 ,可持续发展中的时空意识和实践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论的反思诸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推动着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哲学研究 综述 时空意识 实践观 新文明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中的哲学元素分析与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超 袁颖 周爱红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37-140,共4页
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挖掘课程中的哲学元素,探索课程内容中反映出的哲学规律,并利用哲学方法论指导课程教学,寻找讲授过程中实际的切入点,将讲、学、思的结合点连结成完整的思维网络,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哲学与理论... 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挖掘课程中的哲学元素,探索课程内容中反映出的哲学规律,并利用哲学方法论指导课程教学,寻找讲授过程中实际的切入点,将讲、学、思的结合点连结成完整的思维网络,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哲学与理论思考,以混凝土钢筋构件受力荷载、应力分析、稳定破环等工程实际进行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哲学元素 唯物辩证法 哲学范畴
下载PDF
健康的哲学修辞:互文性、范畴与身体间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一方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3,共4页
健康论研究本质上是一次哲学化的思辨之旅,发端于语义阐释,范畴建构,继而进行思维镜像分析。基于这一路径,在健康内涵、外延拓展的基础上开启哲学修辞的探究,首先,借鉴米尔德丽德·布拉克斯特《健康是什么》书中健康互文性的分析,... 健康论研究本质上是一次哲学化的思辨之旅,发端于语义阐释,范畴建构,继而进行思维镜像分析。基于这一路径,在健康内涵、外延拓展的基础上开启哲学修辞的探究,首先,借鉴米尔德丽德·布拉克斯特《健康是什么》书中健康互文性的分析,建构出系统的健康范畴,随后对健康的身体间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从客体间性、主体间性、主客间性三个层面阐释了健康的认知落差,延续了梅洛·庞蒂《可见与不可见》与丽塔·卡蓉《叙事医学》中的身体间性思考,从而丰富了健康论的学术蕴涵,提升其认知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互文性 哲学范畴 身体间性
下载PDF
试析篮球运动中的哲学规律及哲学范畴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振华 胡倩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9-120,共2页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篮球运动,对哲学规律及哲学范畴在篮球训练及比赛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些哲学范畴存在于篮球运动之中。探讨哲学规律及哲学范畴在篮球运动中的运用能为篮球...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篮球运动,对哲学规律及哲学范畴在篮球训练及比赛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些哲学范畴存在于篮球运动之中。探讨哲学规律及哲学范畴在篮球运动中的运用能为篮球运动提供新的分析方法,能为篮球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 哲学规律 哲学范畴
下载PDF
当代的精神处境--在“广泛的哲学体系”与人类精神价值指向之间探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庚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共16页
从历史长时段、大周期来看,中华文明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外向内、不断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华民族最高哲学智慧集中体现为“易”“道”“仁”“理”“心”这五个字。易学、道学、仁学、理学、心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本体论,折射出中国古人对... 从历史长时段、大周期来看,中华文明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外向内、不断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华民族最高哲学智慧集中体现为“易”“道”“仁”“理”“心”这五个字。易学、道学、仁学、理学、心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本体论,折射出中国古人对于“天道”“人道”“王道”的理解和追求,其中反映出的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价值追求和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历史之脉、精神之源,更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16世纪以来,西方世界逐渐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产生了包括“地圆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国富论”等在内的九大学说,但从理论层面来讲,这些学说带有较大的历史局限性和意识形态偏见,是彻底的资本主义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对人类又产生了“异化”。进入当代,在“广泛的哲学体系”与人类精神价值指向之间探寻人类精神世界处境就极具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追求皆指向人和人类世界的解放,三者内在联系、高度契合、互动共进。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释道”文化价值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其次,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再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人类解放事业推向了新阶段。这三者以中国为观照,以世界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为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了深刻解答,这些精神和价值推动世界各国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哲学范畴 文明互鉴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语境下的风水起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其亨 《建筑师》 2012年第1期60-63,共4页
本文梳理古代典籍,分析有关风水的定义及其核心理念,追溯其起源,进而揭示出:与"文明"共生的"居住",素被中国古代先哲视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根本中介,宜居环境尤其具有本体价值;而正是在实践这生存之道的历程... 本文梳理古代典籍,分析有关风水的定义及其核心理念,追溯其起源,进而揭示出:与"文明"共生的"居住",素被中国古代先哲视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根本中介,宜居环境尤其具有本体价值;而正是在实践这生存之道的历程中,尤其是在直接践行此道的风水活动中,先民考察天地人世,探究万物内在机理,气与阴阳的概念应运而生,还被先哲们作为思想资源,藉以探究和申说世界本原及其运作机制,最终衍为中国古代哲学思辨中最核心的范畴,也深深融入到音乐、绘画、书法、乃至建筑等审美理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 阴阳 人居环境 哲学范畴
下载PDF
论“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茅生荣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7-62,共6页
特征是不是一个哲学范畴?学术界存在着歧见.文章认为,无论是从特征的词义、词性看,还是从哲学范畴的意义及确认标准看,特征都是一个哲学范畴,并且是一个高于本质的哲学范畴。
关键词 特征 哲学范畴 本质
下载PDF
论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影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173-179,共7页
话语方式乃思维之方式,概念范畴乃话语之根本。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就是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和逻辑范畴的一种追问,就是对马克思哲学"说什么""如何说""怎么说""说给谁""为何说"的... 话语方式乃思维之方式,概念范畴乃话语之根本。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就是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和逻辑范畴的一种追问,就是对马克思哲学"说什么""如何说""怎么说""说给谁""为何说"的一种哲学求解,就是从话语视角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一种探究。以"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为核心命题,探析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两个维度,即马克思哲学话语本身的变革和马克思哲学话语对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变革,揭示出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方法论原则,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智力支撑和方法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话语 马克思 概念范畴
原文传递
信息本体探讨及其对哲学范畴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依旻 张毅华 余达淮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9年第9期23-27,54,共6页
对信息进行哲学层面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信息科学发展的方向,因此文章对信息的本体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信息的概念进行剖析,提取信息在哲学层面的内涵;然后依据信息的内涵探讨了信息的本源问题;由此将信息纳入存在领域的... 对信息进行哲学层面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信息科学发展的方向,因此文章对信息的本体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信息的概念进行剖析,提取信息在哲学层面的内涵;然后依据信息的内涵探讨了信息的本源问题;由此将信息纳入存在领域的划分的探讨。结论是没有独立存在于信息之外的本源,是超出思维之外的状态。信息的根本特征使其很难纳入现有的哲学范畴,因此分别从总体角度和个体角度对存在领域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哲学 本体论 哲学范畴 存在领域 自由意志
下载PDF
轭浮律(I)——共轭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万源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58-164,共7页
轭浮律包括共轭和浮滑两个子规律,本文对其中的共轭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将化学中的共轭概念加以引申,上升到哲学范畴,将一切矛盾事物双方及一切电学量与非电学量间的相互作用(干涉)从共轭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到有机... 轭浮律包括共轭和浮滑两个子规律,本文对其中的共轭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将化学中的共轭概念加以引申,上升到哲学范畴,将一切矛盾事物双方及一切电学量与非电学量间的相互作用(干涉)从共轭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从微观到宏观,从无机到有机,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共轭关系广泛存在.本文从共轭的范畴、性质、分类及共轭与其它规律的关系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了共轭概念对认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矛盾运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 浮滑 哲学范畴 生物 矛盾
下载PDF
“反思”在哲学范畴中的涵义”─—读黑格尔《逻辑学》
12
作者 胡维定 《唐山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9-10,41,共3页
黑格尔哲学中的“反思”指的是概念之间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反映的关系。当前包括一些工具书在内的一种流行理解认为,“反思”与“反省”同义,指精神的自我活动和内省的方法,与黑格尔的原意相去甚远,应当严格区分开。
关键词 哲学范畴 逻辑学 反思 涵义
下载PDF
方以智《东西均》哲学范畴述要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海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4,共6页
方以智《东西均》是一部有体系的哲学著作。太极、所以、心、无极与有极、混沌与开辟、圆∴等范畴,唯物与唯心并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羼杂,科学与迷信兼有。他的哲学范畴以儒学为主,改铸老庄,援引佛道,三教兼容。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这些... 方以智《东西均》是一部有体系的哲学著作。太极、所以、心、无极与有极、混沌与开辟、圆∴等范畴,唯物与唯心并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羼杂,科学与迷信兼有。他的哲学范畴以儒学为主,改铸老庄,援引佛道,三教兼容。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这些哲学范畴,对于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方以智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东西均》 哲学范畴
原文传递
庄子对古代文论的开拓性贡献
14
作者 王德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及美学方面 ,庄子有诸多开创性的贡献。虽然他的理论本属哲学范畴 ,但后世文论家或艺术家多从中受到启发 ,尤其是他的寓言故事除了哲理意蕴 ,同时又有着丰富的艺术审美内涵 ,文艺家往往吸收其中的许多因素来谈文... 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及美学方面 ,庄子有诸多开创性的贡献。虽然他的理论本属哲学范畴 ,但后世文论家或艺术家多从中受到启发 ,尤其是他的寓言故事除了哲理意蕴 ,同时又有着丰富的艺术审美内涵 ,文艺家往往吸收其中的许多因素来谈文论艺 ,诸如道、气、言意、虚静、道进于技、天人合一、法天贵真等哲学范畴及艺术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古代文学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哲学范畴 艺术思想
下载PDF
实践人类学: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基础的新认识
15
作者 曾永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72,共7页
在同被视为现代哲学人类学创立者的马克斯·舍勒的思想的对照中,可以说马克思的人学才是现代哲学人学的最早形态。类观念、实践性、生成性和生态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即实践人类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基础向这... 在同被视为现代哲学人类学创立者的马克斯·舍勒的思想的对照中,可以说马克思的人学才是现代哲学人学的最早形态。类观念、实践性、生成性和生态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即实践人类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基础向这种人类学的回归,不仅更切近文艺的人学本性,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其文艺学之间的整体性对应,并将带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学理的深刻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人类学 实践人类学 "类"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理论基础
下载PDF
谈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
16
作者 周武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8年第3期45-48,共4页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哲学思想主要有五个特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上,强调生产力的决定地位;在事物的矛盾关系上,强调矛盾的协调统一;在人民群众和领袖的关系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哲学思想主要有五个特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上,强调生产力的决定地位;在事物的矛盾关系上,强调矛盾的协调统一;在人民群众和领袖的关系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强调实践的特殊地位;在质和量的关系上,强调部分的量变不影响总体的质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想 生产力 实践 范畴
下载PDF
以史为鉴:从中西方比较中看中国心理学的生存与科学还质
17
作者 何宝平 王光荣 弋文武 《心理研究》 2008年第5期13-16,共4页
历史是一面镜子,根据历史背景可以有效地分析和对照事物发展的脉络,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也是如此。归纳和分析中外心理学思想发展中的异同,结合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轨迹与特点,针对我国心理学思想古老博大的历史渊源却发展缓慢的特点与现状... 历史是一面镜子,根据历史背景可以有效地分析和对照事物发展的脉络,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也是如此。归纳和分析中外心理学思想发展中的异同,结合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轨迹与特点,针对我国心理学思想古老博大的历史渊源却发展缓慢的特点与现状,对照西方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传承特点与蓬勃发展的趋势,进而探讨中外心理学发展的差距及其原因,为中国心理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建立有中国文化和国情特色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提供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心理学思想 哲学范畴 科学还质 本土化
下载PDF
Theoretical Models of Space and Its Philosophical Category
18
作者 Leonid Tchertov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2年第4期185-202,共18页
Diverse concepts of space developed in history of natural philosophy,mathematics,physics,and other natural or cultural studies form theoretical models of spatial relations,given in human’s experience.Their diversity ... Diverse concepts of space developed in history of natural philosophy,mathematics,physics,and other natural or cultural studies form theoretical models of spatial relations,given in human’s experience.Their diversity is due not only to the multiplicity of philosop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concept of space,but also to the variety of ways,in which spatial relationships can be organized.This variety gives a possibility to distinct autonomous spaces of different types with diverse sets of properties as well as separate spaces with their own ordinal,metrical,and sequential structures.Particularly,various ways of space semiotization in culture generate different types of autonomous and separate spaces:written texts,maps,pictures,chessboards,etc.In the same time,all particular notions of space are included in a general logical class.Its volume and content are covered by the philosophical category of space.Such general category cannot be reduced to mathematical,physical,or other concepts of space elaborated in particular sciences,however,it serves as a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their compari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relations autonomous and separate spaces VARIETY theoretical model philosophical category
下载PDF
从“第三文本”的介入探寻翻译不确定性的解决之道
19
作者 李玲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奎因在《词与物》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命题,他提出指称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将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翻译是不可为的。不确定性是翻译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试通过分析翻译不确定性的命题,从&q... 奎因在《词与物》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命题,他提出指称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将导致翻译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翻译是不可为的。不确定性是翻译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试通过分析翻译不确定性的命题,从"第三文本"这一哲学角度探寻翻译不确定性的解决之道。"第三文本"有别于传统的翻译理论或策略,它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不同风格和水平的译作,最重要的在于为我们从哲学角度研究翻译的本质和翻译中存在的一些所谓的不可译现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因 哲学范畴 不确定性 第三文本
下载PDF
论金批《西厢记》之十大哲学范畴
20
作者 刘世明 《天中学刊》 2020年第3期97-107,共11页
王实甫《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的杰出代表,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将其视作第六才子书,并对它作出了详细精到的点评。透过《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的评点文字,归纳出金圣叹所追求的十大哲学范畴:生、化、神、道、极、理、气、心、性、情,... 王实甫《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的杰出代表,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将其视作第六才子书,并对它作出了详细精到的点评。透过《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的评点文字,归纳出金圣叹所追求的十大哲学范畴:生、化、神、道、极、理、气、心、性、情,并通过这些字眼,透视原剧中张生、莺莺、红娘等人物的行为举止与内心世界。由此,不仅可以使读者深入体会王实甫剧本中的精彩台词,更可以感受到金圣叹的一颗赤子之心和一片人间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西厢记 哲学范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