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野生樱桃李表型多样性的聚类分析及优良品系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丛桂芝 何琼 +4 位作者 车风斌 苏馨花 张素朵 巴图 王淑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4,24,共3页
对人工仿生栽培的野生樱桃李,按农艺性状、抗逆性状及经济性状多样性,初步筛选了41个优良单株;又对这41个优良单株从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平均质量大小、核果比、总酸、单株平均产量6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经过综合评比,最后选... 对人工仿生栽培的野生樱桃李,按农艺性状、抗逆性状及经济性状多样性,初步筛选了41个优良单株;又对这41个优良单株从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平均质量大小、核果比、总酸、单株平均产量6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经过综合评比,最后选出4个形态特征优良的品系和11个储备良种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樱桃李 优良品系 表型多样性 形态特征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西藏林芝不同居群桃儿七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丹曲 张艳福 +2 位作者 方江平 郭其强 李慧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6-392,共7页
【目的】分析西藏林芝不同居群桃儿七的表型多样性,为桃儿七种质资源鉴定、保护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西藏林芝4个不同居群桃儿七(DWZ、DJC、LZQ和NYG)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计算其多样性指数,并对12个性状指标的平均值进行... 【目的】分析西藏林芝不同居群桃儿七的表型多样性,为桃儿七种质资源鉴定、保护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西藏林芝4个不同居群桃儿七(DWZ、DJC、LZQ和NYG)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计算其多样性指数,并对12个性状指标的平均值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4个不同居群桃儿七的叶、茎、果实、种子等表型性状多样性较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0.16~1.76,按其多样性指数排序为叶横径>叶纵径>叶横径/纵径>果横径>果纵径>茎色>种子数>果横径/纵径>种子千粒重>叶被毛=叶裂缺>叶裂深浅;不同居群桃儿七叶片大小变异较大,其次为果实大小和种子特性,叶被毛和叶裂缺变异最小。不同居群桃儿七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DJC=LZQ>NYG>DWZ。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6.799,贡献率为56.662%,主要由果横径/果纵径、果横径、茎色、叶裂深浅、叶横径、叶纵径决定;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为3.024,贡献率为25.200%,主要由果横径、种子数、叶横径/叶纵径决定。相关性分析发现,桃儿七部分性状(叶横径与叶纵径、叶被毛与叶裂缺、果横径/纵径和茎色间)间表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个居群可划分为两大类群,即在欧氏距离9处,DJC居群首先从4个种源中分离出来,归为一类,其余的3个居群归为第二类;在欧氏距离2处,第二类又分为两个亚类,LZQ居群自成一类,DWZ和NYG居群为一类。【结论】西藏林芝不同居群桃儿七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且表型性状的变异具有间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儿七 居群 表型多样性 西藏林芝
下载PDF
基于针叶性状的云南松不同茎干类型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邓丽丽 周丽 +3 位作者 蔡年辉 徐杨 李德龙 许玉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0-534,共5页
试验以云南松天然林中茎干通直型和扭曲型的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茎干类型及其总体针叶表型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林分总体与通直、扭曲类型的比较分析中,林分总体的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在林冠层内的比较中,多样... 试验以云南松天然林中茎干通直型和扭曲型的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茎干类型及其总体针叶表型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林分总体与通直、扭曲类型的比较分析中,林分总体的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在林冠层内的比较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林冠层总体,以林冠层扭曲类型较低,以林冠层通直类型的变异系数最高。在更新层内的比较中,更新层总体的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最高,其次是更新层扭曲类型,以更新层通直类型最低。通直类型的比较中,林冠层的多样性指数稍低于更新层,而变异系数大于更新层。在扭曲类型的比较中,更新层的多样性指数与变异系数均大于林冠层。综合来看,云南松各林层总体多样性指数较高,以总体保存方式为宜;择伐中以去劣(弯、扭)留优(通直)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干形 表型多样性 种质资源 择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