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WM加相移控制的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42
1
作者 赵川红 徐德鸿 +1 位作者 范海峰 陈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77,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PWM加相移控制的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结合了PWM和相移这两种控制技术优点,不但可以减小变换器的电流应力和通态损耗,而且可以拓宽零电压开关的范围。该文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给出零电压开关的条件... 该文提出了一种PWM加相移控制的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结合了PWM和相移这两种控制技术优点,不但可以减小变换器的电流应力和通态损耗,而且可以拓宽零电压开关的范围。该文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给出零电压开关的条件,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PWM 相移控制 电流应力 通态损耗 零电压开关
下载PDF
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高效能控制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8
2
作者 许正平 李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6,共7页
针对变换器传统单移相控制的不足之处,分析了双重移相控制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在变压器匝比不为1的条件下,建立了双重移相控制下变换器的通用低频小信号模型。对比了单移相控制方式,仿真结果显示了双移相控制有较小... 针对变换器传统单移相控制的不足之处,分析了双重移相控制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在变压器匝比不为1的条件下,建立了双重移相控制下变换器的通用低频小信号模型。对比了单移相控制方式,仿真结果显示了双移相控制有较小的功率损耗。最后,搭建了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控制方式的高效性和可行性,拓宽了变换器变比的选择范围,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控制 低频小信号模型 高效能 全桥DC-DC变换器 实验样机
下载PDF
基于变频-移相混合控制的L-LLC谐振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36
3
作者 吕正 颜湘武 孙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4,共13页
随着储能系统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直流分布式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充当储能与直流分布式系统能量交互接口,调节范围宽、运行效率高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得到深入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变频-移相混合控制的L-LLC谐振双向直流变换器,具备宽泛的增益... 随着储能系统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直流分布式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充当储能与直流分布式系统能量交互接口,调节范围宽、运行效率高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得到深入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变频-移相混合控制的L-LLC谐振双向直流变换器,具备宽泛的增益及功率范围,可实现输入侧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和输出侧整流管的零电流关断,运行效率高。对变频-移相控制下L-LLC的运行状态及特性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分析,从理论层面论证采用变频-移相混合控制的合理性并提出一种简单的变频-移相混合控制实现方法。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L-LLC谐振双向直流变换器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其在运行效率和调节范围两方面性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直流变换器 模态分析 变频模式 移相模式 混合控制
下载PDF
微电网储能系统中基于PWM加双重移相控制的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晏坤 王辉 +1 位作者 漆文龙 谭兴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2,共9页
针对微电网储能应用中各储能装置以及直流母线存在的电压波动对变换器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电路环流带来的损耗问题,在原边全桥-副边升压半桥隔离型双向DC/DC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了PWM配合双重移相的控制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变换器端口电... 针对微电网储能应用中各储能装置以及直流母线存在的电压波动对变换器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电路环流带来的损耗问题,在原边全桥-副边升压半桥隔离型双向DC/DC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了PWM配合双重移相的控制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变换器端口电压波动情况下对变换器的各种工作特性带来的改善。针对单侧H桥双重移相控制仅在端口电压匹配时才能够在整个移相范围内消除功率环流的局限性,阐述了引入PWM控制后在消除功率环流上的改进,提高了端口电压在宽变化范围下系统的工作效率。建立了PWM配合双重移相控制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并与传统移相控制变换器特性做出定量的对比。设计了所提方法应用在微电网储能系统中的控制策略,并搭建了仿真模型,对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变换器 双向DC/DC变换器 储能 PWM 移相控制 双重移相 功率环流
下载PDF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固态变压器中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卢林煜 王鲁杨 +2 位作者 柏扬 陈超 李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150,共10页
针对双重移相控制固态变压器中非谐振式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 DAB)传输轻载功率时,外移相的移相区间(Phase-ShiftInterval, PSI)窄且内移相对外移相的扰动灵敏度(DisturbanceSensitivity, DS)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 针对双重移相控制固态变压器中非谐振式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 DAB)传输轻载功率时,外移相的移相区间(Phase-ShiftInterval, PSI)窄且内移相对外移相的扰动灵敏度(DisturbanceSensitivity, DS)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移相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比分析DAB在传统移相控制(Phase-Shift-Control, PSC)下的工作原理与功率传输特性,建立了各PSC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根据改进双重移相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划分了三种工作状态并对各工作状态下的模态进行了研究。然后,推导了各工作状态的传输功率并分析了其传输特性。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移相控制方法,能显著降低外移相对内移相的DS和对传输功率的冲击度,拓宽了内外移相量的PSI,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功率传输效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 移相区间 扰动灵敏度 移相控制
下载PDF
移相控制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统一相量分析法 被引量:25
6
作者 沙广林 王聪 +2 位作者 程红 邓嘉卿 王健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75-185,共11页
提出一种用于分析移相控制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的控制特点、功率的传输与交换特性的交流相量分析方法。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将变换器的动态方程转化为稳态相量表达式,从而建立适用于单移相控制、扩展移相控制以及双重移相控制的统一复功... 提出一种用于分析移相控制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的控制特点、功率的传输与交换特性的交流相量分析方法。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将变换器的动态方程转化为稳态相量表达式,从而建立适用于单移相控制、扩展移相控制以及双重移相控制的统一复功率模型,得出功率分布区域。根据变换器稳态相量表达式得出不同控制方式所对应相量分析图,并提出不同移相控制策略的实际控制区域。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所建立复功率模型的准确性。该分析方法避免了传统瞬时功率积分方法建立移相控制直流变换器功率模型过程中计算复杂、模型不统一以及物理意义不明确等问题,方便了多控制自由度情况下,变换器控制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 移相控制 功率模型 相量分析法
下载PDF
具有移相控制的ZVS全桥DC-DC斩波变换器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铁成 郭超 +2 位作者 娜仁图亚 孙航 申宏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6-72,共7页
传统零电压全桥DC-DC变换器存在的两个典型缺陷:滞后桥臂实现零电压时负载范围窄;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存在十分明显的电压过冲、电压振荡及占空比丢失现象。本文提出具有移相控制的新型全桥DC-DC斩波变换器,它分别采用无源辅助网络、无损... 传统零电压全桥DC-DC变换器存在的两个典型缺陷:滞后桥臂实现零电压时负载范围窄;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存在十分明显的电压过冲、电压振荡及占空比丢失现象。本文提出具有移相控制的新型全桥DC-DC斩波变换器,它分别采用无源辅助网络、无损缓冲电路等方法克服了以上缺陷。文中详细分析了该新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变换器各个阶段的工作模态,同时也分析了此变换器实现软开关的条件及辅助电路的参数设计。为了验证该拓扑结构的相关功能,文中搭建了一台24V/3A,100k Hz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拓扑结构的正确性,并证明了这种新型拓扑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零电压全桥变换器中存在的缺陷,提升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控制 全桥DC-DC斩波变换器 无源辅助网络 无损缓冲电路
下载PDF
双闭环控制感应加热电源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畅 黄正兴 陈毅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6-740,共5页
针对目前20kHz/10kW感应加热电源开关功耗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容性移相PWM和PFM控制的设计方案。确定以全桥IGBT逆变为主拓扑电路,采用PID和DPLL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SIMULINK平台仿真建模。在开环和闭环条件下... 针对目前20kHz/10kW感应加热电源开关功耗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容性移相PWM和PFM控制的设计方案。确定以全桥IGBT逆变为主拓扑电路,采用PID和DPLL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SIMULINK平台仿真建模。在开环和闭环条件下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现了负载频率自动跟踪和功率闭环控制。仿真系统到达恒定功率输出的时间为0.2ms,功率因数近似为1,且无周期跳变的现象。改善系统动态特性和稳定控制的同时,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电源 容性移相控制 DSP数字信号处理 IGBT 频率自动跟踪
下载PDF
矩阵变压器+移相控制宽电压范围LLC变换器 被引量:16
9
作者 余致远 吴红飞 +1 位作者 花文敏 邢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38-3645,共8页
针对服务器电源等对稳态效率和暂态升压能力具有特殊需求的应用场合,研究一种基于矩阵变压器的LLC谐振变换器。稳态时,变换器工作在谐振频率点附近,保证其具有高效率;交流输入电压跌落时,通过引入的混合整流电路并结合移相控制实现变压... 针对服务器电源等对稳态效率和暂态升压能力具有特殊需求的应用场合,研究一种基于矩阵变压器的LLC谐振变换器。稳态时,变换器工作在谐振频率点附近,保证其具有高效率;交流输入电压跌落时,通过引入的混合整流电路并结合移相控制实现变压器等效匝比的调节,进而使变换器具备额外的升压调节能力、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以双变压器LLC谐振变换器为例,详细分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实验验证了所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 移相控制 矩阵变压器 宽电压范围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输出电压控制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罗博 陈丽华 +1 位作者 李勇 麦瑞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5-242,共8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将系统能量从电源侧传递至负载侧。由于该系统具有负载参数变化、系统结构复杂、工作频率高等特点,系统控制器面临着设计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输出电压控制器,采用移相控制方法...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将系统能量从电源侧传递至负载侧。由于该系统具有负载参数变化、系统结构复杂、工作频率高等特点,系统控制器面临着设计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输出电压控制器,采用移相控制方法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控制。该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系统建模难度,同时提高了系统输出电压响应特性。通过简化系统结构,推导出滑模控制器的具体表达式,并给出了滑模控制系数的选取方法。通过建立IPT实验系统,在不同负载工作工况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对比传统PI控制方法和所提出的滑模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滑模控制方法响应更快、对系统负载参数变化不敏感、鲁棒性及动态性能更好,能够较好控制IPT系统的输出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滑模控制 移相控制 滑模系数 PI 控制器
下载PDF
改进型相位式激光测距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15
11
作者 廖平 蔡玉鑫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6-359,共4页
为了提高无合作目标的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并简化测距系统,设计了一种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发射和接收电路。采用了双频调制、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差频测相技术等原理。进行了理论的研究、分析和实际的电路实验。利... 为了提高无合作目标的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并简化测距系统,设计了一种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发射和接收电路。采用了双频调制、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差频测相技术等原理。进行了理论的研究、分析和实际的电路实验。利用DDS产生的正弦波信号进行调制发射,并且对非合作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进行接收、调理,并进行数据处理。在设计中,优化了系统的调制发射电路,采用新的光电探测器和高压偏置电路,增加简单实用的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等。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距系统简单有效,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激光测距 相位测量 电路设计 高压偏置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
下载PDF
级联五开关H桥多电平逆变器功率均衡控制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叶满园 康翔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了提高逆变器的电压和功率等级,提出了一种级联五开关H桥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的功率均衡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同相交错层叠锯齿载波移相调制,综合了同相层叠锯齿载波调制良好的消谐特性以及载波移相调制各个单元功率分配均衡的优点... 为了提高逆变器的电压和功率等级,提出了一种级联五开关H桥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的功率均衡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同相交错层叠锯齿载波移相调制,综合了同相层叠锯齿载波调制良好的消谐特性以及载波移相调制各个单元功率分配均衡的优点,使级联五开关H桥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中各个功率单元不仅可以输出五电平,保持良好的消谐特性,而且可以在一个输出周期内实现功率均衡。以3个功率单元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开关H桥 同相层叠 锯齿载波 移相调制 多电平逆变器 功率均衡控制
下载PDF
应用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双向DC-DC变换器综述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汪洋 赵楠 +2 位作者 张捷频 杨景熙 刘建强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7年第4期31-36,共6页
作为PET的中间环节,双向DC-DC变换器起到电气隔离和电能变换的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PET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和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优化方法,介绍了PET采用这两种DC-DC变换器时的功率平衡控制策略,并探讨了... 作为PET的中间环节,双向DC-DC变换器起到电气隔离和电能变换的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PET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和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优化方法,介绍了PET采用这两种DC-DC变换器时的功率平衡控制策略,并探讨了PET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双向DC-DC变换器 软开关 移相控制 功率均衡控制
下载PDF
基于下垂移相的三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4
作者 涂春鸣 栾思平 +1 位作者 肖凡 兰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05-4114,共10页
针对应用于多个直流微网间互联的三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分析了三端口直流微网的运行状态和能量路由器各端口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母线直流微网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标幺化下垂移相的三端口直流能量... 针对应用于多个直流微网间互联的三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分析了三端口直流微网的运行状态和能量路由器各端口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母线直流微网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标幺化下垂移相的三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实现能量在多个直流微网间的合理分配和减小各直流微网中的母线电压偏差;通过将单母线直流微网的电压-有功功率下垂特性标幺化,从而得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子微网间需交换的能量,无需切换三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端口工作模式便可确保各直流子微网在正常、不正常和功率故障状态下的功率支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下垂移相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三端口能量路由器:下垂移相 功率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钰彬 赵兴勇 +3 位作者 陆维 杨荣 康嘉超 卫晓强 《广东电力》 2019年第1期60-67,共8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问题,研究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首先,搭建含光伏、储能单元的直流微电网模型,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分析直流微电网的运行方式。其次,在储能单元中采用双主动全... 针对直流微电网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问题,研究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首先,搭建含光伏、储能单元的直流微电网模型,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分析直流微电网的运行方式。其次,在储能单元中采用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替代Buck-Boost双向变换器,分析双主动全桥变换器常规移相控制中的功率回流和软开关控制问题,改进变换器控制方式,提出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储能单元变换器控制策略。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 储能 移相控制 电压稳定
下载PDF
新型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13
16
作者 谭晓瑞 张丕状 范圆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为了提高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发射和两路几乎一致的接收电路。通过采用具有微小频差的低抖动时钟发生技术,差频测相技术等原理,系统可以实现特定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系统由级联式PL... 为了提高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的发射和两路几乎一致的接收电路。通过采用具有微小频差的低抖动时钟发生技术,差频测相技术等原理,系统可以实现特定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系统由级联式PLL可编程时钟信号源、激光发射与接收模块、自动增益控制、混频滤波及数据采集组成。利用时钟源产生调制信号,并对反馈信号和接收信号进行放大、混频滤波等信号调理,进而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在电路的设计中,优化了激光的调制发射电路,采用低回波损耗的尾纤式激光器,增加简单实用的自动增益模块等。实验观察的波形和数据结果分析表明,此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电路简单实用,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频测相 自动增益控制 混频处理 数据采集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三相相移控制逆变器研发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其军 刘姜涛 +2 位作者 陈诚 周洪 胡文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2-61,共10页
设计一种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提供高频交流电的三相相移控制逆变器。该逆变器由三相D类半桥逆变桥组成,其开关管运行于固定的切换频率下,通过调整各相半桥的驱动相位差来调节输出电压,从而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的调节。对三相相移逆... 设计一种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提供高频交流电的三相相移控制逆变器。该逆变器由三相D类半桥逆变桥组成,其开关管运行于固定的切换频率下,通过调整各相半桥的驱动相位差来调节输出电压,从而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的调节。对三相相移逆变器的主要性能,包括相移角与输出电压的关系、相电流、各相零电压切换状态等进行分析,并推导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使用相移控制和频率控制下的效率。开发三相的相移逆变器原型机并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两个外边长为90cm、70cm的平面矩形螺旋线圈间传输能量。实验表明当相移角从0°到120°之间调节时,在接收端10Ω电阻负载上接收到的功率从5.2kW到0变化。同时在最大输出功率时测得逆变器直流输入到接收端直流负载的DC-DC最大效率为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控制逆变器 相移角 零电压切换 无线电能传送 功率控制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零电压零电流倍流整流变换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延明 王娟 +1 位作者 武江峰 曹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2-87,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倍流整流变换器。采用变压器和隔直电容串联,滞后桥臂串联二极管,使其超前桥臂实现零电压开通,滞后桥臂实现零电流关断,与滞后桥臂串联的二极管也实现零电流关断,二次侧整流二极管也是自然关断,变... 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倍流整流变换器。采用变压器和隔直电容串联,滞后桥臂串联二极管,使其超前桥臂实现零电压开通,滞后桥臂实现零电流关断,与滞后桥臂串联的二极管也实现零电流关断,二次侧整流二极管也是自然关断,变换器所有的功率器件都有较大的软开关范围,文中还简单讨论了软开关范围和参数设计。最后,采用峰值电流控制,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控制方案,研制2.5kW的软开关全桥变换器,并给出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控制 零电压开关 零电流开关 倍流整流器 峰值电流控制
下载PDF
共直流母线开绕组电机的移相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19
作者 袁渊 朱孝勇 +2 位作者 左月飞 卜霄霄 鲁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670-4674,4675-4677,共8页
传统的共直流母线开绕组电机驱动系统的调制策略主要有三种:交替子六边形脉冲宽度调制(PWM)、中间六边形PWM和解耦SVPWM,但单一调制策略下无法兼顾电压输出范围和零序电压。该文提出一种移相解耦调制策略,该策略是在解耦SVPWM的基础上... 传统的共直流母线开绕组电机驱动系统的调制策略主要有三种:交替子六边形脉冲宽度调制(PWM)、中间六边形PWM和解耦SVPWM,但单一调制策略下无法兼顾电压输出范围和零序电压。该文提出一种移相解耦调制策略,该策略是在解耦SVPWM的基础上将两个逆变器的电压矢量夹角也作为一个控制量,通过调节该夹角可以使驱动系统既有较宽的输出电压范围,又能在全输出电压范围内具有较小的零序电压。最后,利用基于dSPACEDS1007的实验平台,分别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 共直流母线 解耦调制 零序电压 移相控制
下载PDF
基于串联谐振网络的三端口DC/DC变换器解耦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旭 王卫 +2 位作者 王盼宝 刘桂花 王凯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8-485,共8页
针对有源桥式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triple active bridge,TAB)存在的端口功率耦合和控制模型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串联谐振网络的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解耦方法。首先根据拓扑T/Δ等效变换和谐振工作原理对变换器的功率传输模型进行推导... 针对有源桥式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triple active bridge,TAB)存在的端口功率耦合和控制模型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串联谐振网络的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解耦方法。首先根据拓扑T/Δ等效变换和谐振工作原理对变换器的功率传输模型进行推导,分析了解耦网络对控制系统非线性特性的抑制作用,为系统控制环路设计和谐振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其次对单周期内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和软开关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功率传输电感参与谐振的实际工作过程。此外,对所研究拓扑和未解耦拓扑分别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变换器功率控制环路的相互耦合,使拓扑等效为2个独立的DC/DC变换器,分别控制运行,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最后,通过试验样机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原理分析的正确性和谐振解耦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DC/DC变换器 串联谐振 功率解耦 移相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