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化Vc工艺参数及其活性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书国 薛文通 +2 位作者 李雪梅 陈辉 胡希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3-145,148,共4页
研究了以Vc作为微胶囊化的芯材、以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 EC)为壁材、以聚乙烯为添加剂,用油相分离法制备Vc微胶囊的工艺技术参数,确定了影响Vc微胶囊化的主要因素,如微胶囊化温度、搅拌速度、芯材、壁材规格与用量、添加剂的种... 研究了以Vc作为微胶囊化的芯材、以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 EC)为壁材、以聚乙烯为添加剂,用油相分离法制备Vc微胶囊的工艺技术参数,确定了影响Vc微胶囊化的主要因素,如微胶囊化温度、搅拌速度、芯材、壁材规格与用量、添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等,并得出微胶囊化最佳工艺参数,即选用乙基含量为49.5%、粘度为200mPa·s的EC,用量为2.5%,添加剂为PE-H-18D075型聚乙烯,适宜添加量为0.45%,温度采用缓降方式降温,搅拌速度为450r/min。以该工艺所制得的Vc微胶囊粒度在80~150μm之间,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对Vc的活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Vc的微胶囊具有缓释效果。该试验证明,乙基纤维素Vc微胶囊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缓释效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VC 油相分离法 活性保护
下载PDF
不同发病时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疼痛共情能力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魏格欣 杨静月 +4 位作者 阚博 朱春燕 余凤琼 张蕾 汪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在不同发病时期疼痛共情能力状况。方法:采用经典疼痛共情范式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探究躁狂期、抑郁期和缓解期双相情... 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在不同发病时期疼痛共情能力状况。方法:采用经典疼痛共情范式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探究躁狂期、抑郁期和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疼痛共情能力。结果:抑郁期、躁狂期和缓解期患者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观点采择因子、想象力因子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得分均低于正常人群;抑郁期患者个人痛苦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躁狂期和缓解期患者。躁狂期和抑郁期患者判断中性图片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躁狂期、抑郁期和缓解期患者所需反应时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抑郁期患者判断中性图片的正确率与想象力因子、共情性关心因子存在正相关,抑郁期患者判断中性图片的正确反应时与病程存在正相关;缓解期患者对中性图片的正确反应时与个人痛苦因子得分存在正相关。结论:躁狂期、抑郁期和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情能力均受损,但不同时期受损状况不同。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处在抑郁期时,疼痛共情能力的受损情况较为突出;抑郁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疼痛共情能力受损状况受患者病程影响,患病时间越久,疼痛共情能力受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共情 疼痛共情 分相研究
原文传递
生物降解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控制释放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由英才 伍国琳 +4 位作者 李鑫 朱常英 焦京亮 李桢 沈忻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103,共5页
用具有生物降解性和血液相容性的聚乳酸 ( PLA)为载体材料 ,以牛血清白蛋白 ( BSA)为多肽 -蛋白质药物的模型化合物 ,分别用相分离法 ( PSM)和溶剂萃取法 ( SEM)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 5 0~ 90 μm的 PLA/ BSA微球 .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 ,... 用具有生物降解性和血液相容性的聚乳酸 ( PLA)为载体材料 ,以牛血清白蛋白 ( BSA)为多肽 -蛋白质药物的模型化合物 ,分别用相分离法 ( PSM)和溶剂萃取法 ( SEM)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 5 0~ 90 μm的 PLA/ BSA微球 .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 ,BSA用量 ,载体中明胶的加入及载体材料的构型对 BSA释放速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用 PSM和 SEM制备的 PLA/ BSA微球的包埋效率分别为 94 .1 %和 35 .2 % ,含明胶和不含明胶的 PLA/ BSA微球在 1 2 d内 BSA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 4 7.0 %和 84 .9% ,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 PLA/ BSA微球均具有可控释放 BSA的功能 ,含明胶的 PLA/ BSA微球具有更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牛血清白蛋白 相分离法 溶剂萃取法 生物降解性 多肽药物 蛋白质药物 控制释放
下载PDF
相分离过程的离散Boltzmann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爱国 张广财 甘延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1-374,共14页
概述相分离过程的离散Boltzmann方法研究进展.这部分研究内容,根据系统的成分,可分为单介质的两相分离和多介质的相分离;根据物理建模,可分为基于传统流体模型的LBM(lattice Boltzmann method)数值模拟和相分离系统的动理学建模与模拟;... 概述相分离过程的离散Boltzmann方法研究进展.这部分研究内容,根据系统的成分,可分为单介质的两相分离和多介质的相分离;根据物理建模,可分为基于传统流体模型的LBM(lattice Boltzmann method)数值模拟和相分离系统的动理学建模与模拟;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可分为方法(模型)研究和相分离过程研究.离散Boltzmann模拟所提供的非平衡行为特征为区分相分离的两个不同阶段提供了一个简洁、有效的物理判据,可用于不同类型界面的甄别与追踪技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离散Boltzmann方法 非平衡效应 相畴增长
下载PDF
用于储存自然冷能的相变材料制备及蓄冷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施敏敏 章学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85,共4页
自然冷能作为新能源中的一种,清洁无污染且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然而自然冷能的温差较小且很难直接利用,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系统装置储存,而其核心部分是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文中选取CaCl2.6H2O为主料,通过实验的方法研制... 自然冷能作为新能源中的一种,清洁无污染且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然而自然冷能的温差较小且很难直接利用,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系统装置储存,而其核心部分是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文中选取CaCl2.6H2O为主料,通过实验的方法研制了一种相变温度为29℃左右适合储存自然冷能的相变材料,得到20 g CaCl2.6H2O+质量分数2%SrCl2.6H2O+1 g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蓄热体系比较稳定,其过冷度为1.8℃且无明显相分离现象。同时还采用了参比温度曲线法对该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了测算,其相变潜热为144 k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冷能 相变材料 CaCl2.6H2O 过冷度 相分离 相变潜热 参比温度曲线法
下载PDF
分相萃取法制备高纯度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居吾 李雄辉 +3 位作者 熊伟 季清荣 涂招秀 李向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7-41,共5页
以杜仲叶为原料提取绿原酸,将大孔树脂和混合溶剂分相法相结合,对绿原酸进行精制纯化,使绿原酸的纯度达到99.5%(HPLC法)。在萃取工艺中选定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为萃取剂,考察萃取时间、pH值、萃取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萃... 以杜仲叶为原料提取绿原酸,将大孔树脂和混合溶剂分相法相结合,对绿原酸进行精制纯化,使绿原酸的纯度达到99.5%(HPLC法)。在萃取工艺中选定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为萃取剂,考察萃取时间、pH值、萃取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萃取率和萃取时间、pH值、萃取次数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00min、pH2.97、萃取次数4次,此时绿原酸萃取率达到95.1%。在分相工艺中,首先对分相剂进行筛选,选定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为分相剂,再对分相剂的用量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其用量为萃取液总体积的40%,绿原酸转移率达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萃取 分相法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PVME/PS共混体系相分离行为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的研究
7
作者 云芳 杨世殷 +1 位作者 郑基源 卫来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14-16,40,共4页
本研究利用自制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RMS-L)技术研究了聚甲基乙烯基醚/聚苯乙烯(PVME/PS)二元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及相分离动力学过程,并选取了不同质量比样品,对每个样品从低温至高温的升降温循环测量。结果表明:(1)RMS-L方法可以灵敏地... 本研究利用自制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RMS-L)技术研究了聚甲基乙烯基醚/聚苯乙烯(PVME/PS)二元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及相分离动力学过程,并选取了不同质量比样品,对每个样品从低温至高温的升降温循环测量。结果表明:(1)RMS-L方法可以灵敏地对不同混合比例的高分子共混体系玻璃化转变和相分离过程进行实时检测;(2)以纯PVME和纯PS玻璃化转变温度为基础,从11组待测样品中挑选组分比为5∶5的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组分的变化而变化。而当温度达到某一点时样品会发生相分离。(3)当样品经过第二次升温时发现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相分离温度点均有变化,这说明在经过一次升温后样品已经被分为新的相;(4)结合不同比例样品的力学谱结果,发现共混体系相分离行为对时间和温度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且通过这种规律分析了高分子共混物相分离的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玻璃化转变 相分离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 RMS-L方法
下载PDF
玻璃分相联用机械化学法脱除废旧含铅玻璃中重金属铅
8
作者 邢明飞 吴小芳 +1 位作者 刘元杰 赵丽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2,111,共8页
传统分相法采用热酸浸提工艺脱除CRT锥玻璃分相产物中重金属铅,酸浸过程强酸消耗量大,废酸无法回用,易引发酸污染。目的 为了绿色、高效回收CRT锥玻璃分相产物中重金属铅,方法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浸提剂,通过机械化学法研究锥... 传统分相法采用热酸浸提工艺脱除CRT锥玻璃分相产物中重金属铅,酸浸过程强酸消耗量大,废酸无法回用,易引发酸污染。目的 为了绿色、高效回收CRT锥玻璃分相产物中重金属铅,方法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浸提剂,通过机械化学法研究锥玻璃中重金属在快速分相和机械活化浸出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揭示影响重金属脱除率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机制。结果 结果表明:在分相处理过程中锥玻璃所含Pb,K,Ca等元素主要富集在呈连通结构的富B_(2)O_(3)相中。在随后湿法球磨浸提过程中,分相产物中富B_(2)O_(3)相在机械活化作用下快速溶解到水中,同时富B_(2)O_(3)相中所含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可溶络合物,且可从分相产物中脱除。锥玻璃所含Pb,K,Ca等金属脱除率随EDTA添加量增大、球磨转速提高、球磨时间延长等不断提升,但随液固比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EDTA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为80%,球磨转速500 rpm,液固比0.8时,球磨处理30 min,分相产物中Pb,K,Ca,Al脱除率分别达到98.79%,94.92%,95.17%,65.71%,获得SiO_(2)质量分数超过92%的高硅氧玻璃粉末。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含重金属玻璃绿色、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锥玻璃 玻璃分相 机械化学法 铅回收 EDTA
下载PDF
聚合物微胶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邱水来 朱雨露 +6 位作者 黄峥琦 刘清 何奔格 张建安 吴明元 吴庆云 杨建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4-206,共3页
综述了模板法、层层自组装法、聚合相分离法、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喷雾干燥法等合成聚合物微胶囊方法,论述了聚合物微胶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聚合物微胶囊 模板法 相分离法 原位聚合法
下载PDF
状态空间法的非线性负载三相逆变器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菲菲 陈超波 +2 位作者 王斌 张彬彬 李继超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含非线性负载的三相逆变器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为此,文中以三相电压型SPWM逆变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非线性负载下三相逆变器建模的方法。根据三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利用相关坐标变换及状... 含非线性负载的三相逆变器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为此,文中以三相电压型SPWM逆变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非线性负载下三相逆变器建模的方法。根据三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利用相关坐标变换及状态空间平均法导出其状态方程,对其平均变量进行分离扰动和线性化处理,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后得到系统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分别搭建系统在线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条件下的方框图模型,对于两相旋转坐标系和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三相逆变系统进行相应的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三相逆变器进行建模的可行性强,且所提方法具有仿真结果精确、误差小、鲁棒性强、仿真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逆变器 非线性负载 SPWM 坐标变换 分离扰动 状态空间法 平均变量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下载PDF
伴有液柱分离的管道气液两相流动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明 雍歧卫 李旭东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管道中伴有液柱分离的气液两相流动的常用分析方法有均质泡状流模型和集中空穴模型 ,其中集中空穴模型由于计算简单 ,易于和特征线法结合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Streeter Wylie的蒸汽 液体模型进行改进 ,得到了新的集中空穴模型。... 管道中伴有液柱分离的气液两相流动的常用分析方法有均质泡状流模型和集中空穴模型 ,其中集中空穴模型由于计算简单 ,易于和特征线法结合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Streeter Wylie的蒸汽 液体模型进行改进 ,得到了新的集中空穴模型。模拟计算表明 ,集中空穴模型由于考虑了管道中气体空间的存在使液柱的长度和自由液面高度发生变化 ,以及出现气体空穴的截面与上、下游截面间的质量守恒 ,能够更有效地反映气液两相流动的真实状态 ,优于蒸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气 中空 截面 蒸汽 空间 空穴 高度 气液两相流动 液体 自由液面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粒子制备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凯 范敬辉 +1 位作者 马艳 谭云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06年第2期27-31,共5页
无机-有机复合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结合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工、电子、军事等领域。主要介绍无机-有机复合粒子制备方法——机械研磨法、异相凝集法、相分离法和单体聚合法。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粒子 机械研磨法 异相凝集法 相分离法 单体聚合法
下载PDF
PLLA细胞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形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文瑾 涂赤枫 +1 位作者 贝建中 王身国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19-322,共4页
目的以聚乳酸为基质材料,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细胞支架,并比较了制备方法对支架孔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溶剂浇铸/致孔剂溶出法、固-液相分离法、液-液相分离法,制得了PLLA的多孔支架,测定其孔隙率及平均孔径,并观察其微观结... 目的以聚乳酸为基质材料,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细胞支架,并比较了制备方法对支架孔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溶剂浇铸/致孔剂溶出法、固-液相分离法、液-液相分离法,制得了PLLA的多孔支架,测定其孔隙率及平均孔径,并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溶液浇铸/致孔剂溶出法可以调节致孔剂的用量及颗粒大小,制得符合设计要求的孔隙率及孔径的细胞支架。固-液相分离法结合致孔剂的溶出,可以获得孔径大于200μm并且提高孔与孔之间贯通的支架。液-液相分离法通过调节相分离条件,可以制得最大孔径在300μm-400μm的细胞支架,大大超过文献报道的只有120μm孔径。结论三种制备方法均可得到组织工程用的细胞支架,可以按需控制孔隙率及孔径,溶剂浇铸/致孔剂溶出法只限于制得板状支架,固-液相分离和液-液相分离则不受限制,并且孑L径可以达到200μ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细胞支架 聚乳酸 溶液浇铸/致孔剂溶出法 相分离法
下载PDF
气液分离影响下气井早期压力恢复曲线解释新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康良 周丽娟 李静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6-49,共4页
气井早期段压力恢复曲线由于受关井后井筒气液分离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驼峰现象,导致曲线形状特别,无法用常规方法进行解释。为精确计算地层压力及储层参数,引入气液分离条件,求得扩散方程的解,并作了相应的理论图版。同时,应... 气井早期段压力恢复曲线由于受关井后井筒气液分离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驼峰现象,导致曲线形状特别,无法用常规方法进行解释。为精确计算地层压力及储层参数,引入气液分离条件,求得扩散方程的解,并作了相应的理论图版。同时,应力Duhamel原理,推导出利用早期资料求解地层压力的方法。用所求地层压力作控制点,控制真实曲线与理论图版的匹配,进而求解地层参数,解决了非常规压力恢复曲线无法解释的矛盾。该方法在陕甘宁中部气田气井试井分析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试井 油气分离 曲线拟合 采油工程
下载PDF
盐析分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取代苯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建科 龙堃 彭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建立了测定水中三种取代苯的盐析分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异丁醇萃取剂加入量为300μL、(NH_4)_2SO_4加入量为14 g、流动相V(甲醇):V(水)为80:20、检测波长为220 nm时,邻氯苯酚、氯苯、乙苯的工作曲线均呈现... 建立了测定水中三种取代苯的盐析分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异丁醇萃取剂加入量为300μL、(NH_4)_2SO_4加入量为14 g、流动相V(甲醇):V(水)为80:20、检测波长为220 nm时,邻氯苯酚、氯苯、乙苯的工作曲线均呈现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 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7,0.2,9.0μg/L,加标回收率为71.66%~92.96%,相对标准偏差为1.17%~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析 分相 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邻氯苯酚 氯苯 乙苯 分析方法
下载PDF
顺丁橡胶溶液的分离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世艾 冯连芳 王凯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69-373,共5页
简述了国内外顺丁橡胶溶液的釜式凝聚、塔式凝聚、直接干燥法和相分离法等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顺丁橡胶 溶液 分离 橡胶 胶液
下载PDF
SiO_2-ZrO_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铈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俊川 丁新更 +2 位作者 孟成 傅颖怡 杨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66-270,共5页
采用分相法制备了不同ZrO_2含量的SiO_2-ZrO_2(5%和10%,质量分数)复合气凝胶。借助于SEM、XRD、FT-IR等手段对SiO_2-ZrO_2复合气凝胶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和原子配位状态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对铈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iO_2-ZrO_2复合气... 采用分相法制备了不同ZrO_2含量的SiO_2-ZrO_2(5%和10%,质量分数)复合气凝胶。借助于SEM、XRD、FT-IR等手段对SiO_2-ZrO_2复合气凝胶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和原子配位状态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对铈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iO_2-ZrO_2复合气凝胶具有连续的多孔网络结构,且晶型呈非晶态;气凝胶中含有大量的Si-O-Zr键,各成分在原子尺度上均匀分布;SiO_2-ZrO_2复合气凝胶对Ce拥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吸附216h后对Ce的最大吸附量为211.5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相法 SiO2-ZrO2复合气凝胶 吸附量
原文传递
半结晶聚酯的两相分离及其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立平 韩甫田 成之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联用Rietveld方法、Fourier过滤技术和径向分布函数(RDF)研究了半结晶聚酯(PET)粉末样的结晶相和非晶相两相分离及结构分析问题,得到合理的结晶相和非晶相的结构参数,表明这种方法对分析半结晶高聚物的两相结构是可行的.文中提出,判断... 联用Rietveld方法、Fourier过滤技术和径向分布函数(RDF)研究了半结晶聚酯(PET)粉末样的结晶相和非晶相两相分离及结构分析问题,得到合理的结晶相和非晶相的结构参数,表明这种方法对分析半结晶高聚物的两相结构是可行的.文中提出,判断半结晶高聚物二相分离和结构分析是否可靠,除需考虑分辩结晶相结构参数是否正确的三个判据之外,还需加上二个物理判据.还指出,若要获得合理的两相分离结果,提供纯非晶试样的散射曲线作为拟合时本底强度初始值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结晶相 非晶相 两相分离 RIETVELD方法 Fourier过滤技术 径向分布函数 结构
下载PDF
综合相分离法制备聚酰胺6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凯 范敬辉 +1 位作者 马艳 吴菊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7,共4页
首先采用滴加非溶剂法和冷却降温法分别制备了聚酰胺6(PA6)粒子,结果表明,前者制备的PA6粒子表面结构疏松,但粒子之间分散性好,而后者制备的PA6粒子表面结构致密,但粒子之间分散性差。然后将滴加非溶剂法和冷却降温法相结合,提出了综合... 首先采用滴加非溶剂法和冷却降温法分别制备了聚酰胺6(PA6)粒子,结果表明,前者制备的PA6粒子表面结构疏松,但粒子之间分散性好,而后者制备的PA6粒子表面结构致密,但粒子之间分散性差。然后将滴加非溶剂法和冷却降温法相结合,提出了综合相分离法,采用此方法制备的PA6粒子粒径分布较均匀,粒子与粒子之间分散性好,表面仍有孔洞但结构比较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滴加非溶剂法 降温法 相分离法 制备
下载PDF
快速凝固Cu-Fe系三元合金液态相分离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世龙 胡木林 林月粗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87-2090,共4页
利用连续相场模型,对分别添加Cr元素和Ni元素的Cu-Fe合金液态相分离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分析了合金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相组成、微观组织演变以及不同组织形貌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在Cu-Fe-Cr体系中,富(Fe,Cr)的溶质颗粒呈球形分布于C... 利用连续相场模型,对分别添加Cr元素和Ni元素的Cu-Fe合金液态相分离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分析了合金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相组成、微观组织演变以及不同组织形貌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在Cu-Fe-Cr体系中,富(Fe,Cr)的溶质颗粒呈球形分布于Cu基体上,Cr几乎全部溶解在溶质颗粒中;在Cu-Fe-Ni体系中,富(Fe,Ni)的溶质颗粒呈无规则形状,Ni在基体和溶质颗粒中均有一定溶解度。颗粒形状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合金元素的添加影响了合金体系的混溶间隙以及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系合金 相分离 相场法 微观组织 合金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