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张宗华 刘巍 +4 位作者 刘国栋 宋丽梅 屈玉福 李旭东 魏振忠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3-1502,共20页
三维视觉测量是计算机视觉与精密测量原理交叉融合的前沿高新技术,是工业4.0的基础支撑,是以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变革特征的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均获得了快速深入发展... 三维视觉测量是计算机视觉与精密测量原理交叉融合的前沿高新技术,是工业4.0的基础支撑,是以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变革特征的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均获得了快速深入发展,形成了理论方法、技术工艺、系统研发和产品应用四位一体较为完备的方向体系,呈现出理论系统化、方法多维化、精度精准化和速度快捷化的发展趋势,成为智能制造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保证和装备整机服役测试的不可或缺的优选技术。本文主要围绕单相机、双相机和结构光等典型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展开论述,概要介绍其关键技术内涵,综述其发展现状、前沿动态、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重点论述条纹投影三维测量技术和相位测量偏折术。最后给出了三维视觉测量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视觉测量 条纹投影轮廓术 相位测量偏折术 相位计算 标定 综述
原文传递
光栅投影三维轮廓测量及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牛小兵 林玉池 +2 位作者 赵美蓉 程冬梅 蒋诚志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83-986,共4页
说明了光栅投影三维测量技术的原理 ;就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对三维测量中的关键技术 ,如相位测量、解相位、数据配准和拼接。
关键词 三维轮廓测量 光栅投影 相位测量 叠相还原 配准拼接 标定
原文传递
水驱四维地震技术——叠后互均化处理 被引量:17
3
作者 甘利灯 姚逢昌 +3 位作者 邹才能 石玉梅 胡英 刘宇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1期54-60,共7页
叠后互均化处理通常包括时移校正、振幅校正、频带校正、相位校正和波形校正。针对渤海湾地区上第三系高孔中高渗储层两次采集的三维陆上地震资料的特点 ,提出了叠后互均化处理的流程 ,得到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 ,不但与已知生产井和注水... 叠后互均化处理通常包括时移校正、振幅校正、频带校正、相位校正和波形校正。针对渤海湾地区上第三系高孔中高渗储层两次采集的三维陆上地震资料的特点 ,提出了叠后互均化处理的流程 ,得到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 ,不但与已知生产井和注水井吻合 ,而且得到开发调整井和油藏数值模拟的证实 ,说明了处理流程的合理性和结果的有效性。但在断层复杂区和低信噪比区 ,最好先做叠前互均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四维地震技术 叠后互均化处理 时移校正 振幅校正 相位校正 频率校正 波形校正
下载PDF
光栅投影三维轮廓测量技术分析及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葛东东 王淮生 宋家友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78-382,386,共6页
对于漫反射物体的轮廓测量的光学投影式轮廓测量技术,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条纹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直接三角法和相位测量法.以相位测量法中的光栅投影法为重点,介绍了其测量原理和关键技术,如傅里叶变换法、解包裹、系统标定... 对于漫反射物体的轮廓测量的光学投影式轮廓测量技术,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条纹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直接三角法和相位测量法.以相位测量法中的光栅投影法为重点,介绍了其测量原理和关键技术,如傅里叶变换法、解包裹、系统标定等,并分析了其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轮廓测量 光栅投影 相位测量 解包裹 系统标定
下载PDF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准系统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尚秋峰 张静 董建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63-66,共4页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其校验和测试工作也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文中利用计量学中的不确定度理论,对校准系统不确定度进行来源分析,给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准系统整体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由LabVIEW开发的虚...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其校验和测试工作也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文中利用计量学中的不确定度理论,对校准系统不确定度进行来源分析,给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准系统整体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由LabVIEW开发的虚拟仪器来实现,并对2个不同校准系统进行了不确定度比较。通过对校准系统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不仅能够评价测量结果的可信度,为使用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而且也可以为不同的校准系统提供可比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值差 相位差 校准系统 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
下载PDF
Array calibration of angularly dependent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with carry-on instrumental sensors 被引量:17
6
作者 WANGBuhong WANGYongliang +1 位作者 CHENHui GUOYing 《Science in China(Series F)》 2004年第6期777-792,共16页
Array calibration with angularly dependent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has long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Although many array calibration methods have been reported extensively in the literature, they almost all assu... Array calibration with angularly dependent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has long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Although many array calibration methods have been reported extensively in the literature, they almost all assumed an angularly independent model for array uncertainties. Few calibration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angularly dependent array uncertainties. A novel and efficient auto-calibration method for angularly dependent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called ISM (Instrumental Sensors Method). With the help of a few well-calibrated instrumental sensors, the ISM is able to achieve favorable and unambiguous direction-of-arrivals (DOAs) estimate and the corresponding angularly dependent gain and phase estimate simultaneously, even in the case of multiple non-disjoint sources. Since the mutual coupling and sensor position errors can all be described as angularly dependent gain/phase uncertainties, the ISM proposed still works in the presence of a combination of all these array perturbations. The ISM can be applied to arbitrary array geometries including linear arrays. The ISM is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and requires only one-dimensional search, with no high-dimensional nonlinear search and convergence burden involved. Besides, no small error assumption is made, which is always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many existing array calibration techniques. Th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SM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behavior of the proposed 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calibration instrumental sensors gain and phase errors.
原文传递
正弦波相位差的一种精确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志国 孙璟宇 朱济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4-228,共5页
介绍了正弦波相位差的一种简单实用的精确评价方法 ,即加数字滤波器的正弦波拟合法 ;它可以对通道间延迟进行修正。讨论了评价过程的误差来源以及减小其评价误差的几种对策 ;同时 。
关键词 正弦波 相位差 相位 评价 校准 数字滤波器 测量 正弦波拟合法 正弦信号
下载PDF
基于相位辅助的三维数字成像与测量 被引量:17
8
作者 彭翔 殷永凯 +1 位作者 刘晓利 李阿蒙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1-193,共13页
综述了基于相位辅助的三维数字成像与测量的核心技术。以相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三维数字成像系统模型和三维测量网模型,并介绍了相关的标定技术。在主动立体视觉的理论框架下,综述了相位提取、相位展开、对应点搜索等单视点深度像重建... 综述了基于相位辅助的三维数字成像与测量的核心技术。以相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三维数字成像系统模型和三维测量网模型,并介绍了相关的标定技术。在主动立体视觉的理论框架下,综述了相位提取、相位展开、对应点搜索等单视点深度像重建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深度数据后处理技术,其中包括多视点深度像的匹配、融合和简化的代表性算法。同时,对系统标定、深度像重建、深度数据后处理等各个环节对整体测量精度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视觉 相位测量 系统标定 深度成像 匹配 融合
原文传递
单脉冲跟踪接收机相位自动校正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靖 李强 李硕 《无线电工程》 2008年第5期56-58,共3页
在单通道单脉冲自跟踪系统的基础上,说明了交叉耦合产生的原因,讨论了导致交叉耦合恶化的各种因素及解决方法,分析目前存在的几种相位校正方法的局限性,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相位自动校正方案。该方案对天线平台的稳定性没有要... 在单通道单脉冲自跟踪系统的基础上,说明了交叉耦合产生的原因,讨论了导致交叉耦合恶化的各种因素及解决方法,分析目前存在的几种相位校正方法的局限性,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相位自动校正方案。该方案对天线平台的稳定性没有要求,校相过程中无需对准卫星,同时还可以实现跟踪接收机的自检,快速实现故障定位。试验表明,该方案校相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跟踪 相位校正 交叉耦合
下载PDF
多通道数字式干涉仪测向接收机相位校准系统设计 被引量:15
10
作者 崔玉鑫 《舰船电子对抗》 2010年第1期44-46,55,共4页
在多通道数字式干涉仪测向接收机中,相位测量误差是影响测向精度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影响数字干涉仪测向接收机相位测量精度的因素,提出了针对数字干涉仪测向接收机多通道相位进行校正的方法,并设计实现了自动相位校准系统,解决了各通道... 在多通道数字式干涉仪测向接收机中,相位测量误差是影响测向精度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影响数字干涉仪测向接收机相位测量精度的因素,提出了针对数字干涉仪测向接收机多通道相位进行校正的方法,并设计实现了自动相位校准系统,解决了各通道之间相位一致性问题,保证了测向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数字式干涉仪 测向接收机 相位校准
下载PDF
光栅投影相位法系统模型及标定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安东 陈李 +2 位作者 丁一飞 邓连杰 王永红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48-254,共7页
本文针对传统投影光栅相位法的光学三角法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直入射光路并配合使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标定方法,只需使用相移公式求取相位差,而不会引入与系统几何位置关系有关的量,简化了求取高度矩阵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新系统模型精... 本文针对传统投影光栅相位法的光学三角法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直入射光路并配合使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标定方法,只需使用相移公式求取相位差,而不会引入与系统几何位置关系有关的量,简化了求取高度矩阵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新系统模型精度良好,测量误差为0.107 mm。采用该模型和标定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方法系统模型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减少误差源并提高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轮廓 光栅投影 相位 标定 系统模型
下载PDF
双通道跟踪接收机对地校相技术 被引量:13
12
作者 苏勋 席文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8-272,共5页
为了解决新建地面测控站的无塔标校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抛物面天线近场对地校相新方法,在径向距离大于0.3倍远场距离的条件下可实现对地校相功能,通过外场专题试验研究进行了验证,对靶场测控系统的工程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测控系统 双通道单脉冲 跟踪接收机 和差相位一致性 相位校准 对地校相
下载PDF
条纹投影轮廓术中新的相位高度映射算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肖焱山 曹益平 武迎春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8-194,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更具普适性的相位高度映射关系,测量中无需考虑系统双瞳连线是否与参考面平行以及成像系统光轴是否与参考面垂直。该映射关系有效地将待标定系数与标定采样点的像素坐标分离开来,系统校准时只需标定与采样点坐标位置无关的... 提出一种新的更具普适性的相位高度映射关系,测量中无需考虑系统双瞳连线是否与参考面平行以及成像系统光轴是否与参考面垂直。该映射关系有效地将待标定系数与标定采样点的像素坐标分离开来,系统校准时只需标定与采样点坐标位置无关的常系数,大大减少标定采样点数目,且在校准过程中只需2个标定平面。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三维面形测量 条纹投影轮廓术 相位高度映射 校准 简化
原文传递
自校准法测量波片相位延迟 被引量:14
14
作者 侯俊峰 于佳 +3 位作者 王东光 邓元勇 张志勇 孙英姿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3-179,共7页
在旋转补偿器椭偏仪(RCE)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校准的波片相位延迟测量方法。该方法将补偿器的相位延迟作为未知参数,根据Mueller矩阵理论建立了4个非线性方程,求解得到待测波片的相位延迟;实现了补偿器相位延迟的自校准,消除了其定标... 在旋转补偿器椭偏仪(RCE)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校准的波片相位延迟测量方法。该方法将补偿器的相位延迟作为未知参数,根据Mueller矩阵理论建立了4个非线性方程,求解得到待测波片的相位延迟;实现了补偿器相位延迟的自校准,消除了其定标不准确带来的系统误差,尤其适用于多个波长的波片延迟测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波片延迟测量系统,并分析和模拟了各种主要的误差源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任意延迟的波片,测量系统最大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为0.036°和0.040°。此外,使用该方法分别测量了λ/4波片、λ/2波片、127°波片和空气(不放入任何样品)在波长517.3、525.0、532.4nm处的相位延迟以评估测量系统的性能,其中空气的相位延迟代表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相位延迟 自校准 波片 二向色性
原文传递
基于相位标靶的光学坐标测量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毛先富 苏显渝 +1 位作者 刘元坤 陈文静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52-2457,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标靶的光学坐标测量方法,与有3个以上的标记点的辅助测量棒(传统标靶)相比较,由于相位标靶特征点数量的大量增多以及基于相位计算的精确的特征点的提取,使得用这种标靶进行测量时,其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在计算机... 提出一种基于相位标靶的光学坐标测量方法,与有3个以上的标记点的辅助测量棒(传统标靶)相比较,由于相位标靶特征点数量的大量增多以及基于相位计算的精确的特征点的提取,使得用这种标靶进行测量时,其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二维正弦条纹,并以此作为校准靶进行摄像机标定。设计制作的相位标靶由小型特征图象屏和测棒组成,采用相位测量技术及条纹处理方法计算特征图象屏各点的相位和面内坐标,进而计算测棒上测点的三维坐标。将该相位标靶用于光学坐标测量,提出了标靶移动时坐标变换的计算公式和移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测量误差的成因。实验得到了准确的光学坐标测量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光学坐标测量 相位标靶 标定 校准靶 辅助测量棒
原文传递
基于ADE7758芯片的GPRS网络电能表的设计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聚永 袁慧梅 +1 位作者 张志忠 刘建芳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1S期166-167,227,共3页
本文介绍了ADE7758电能计量芯片在非洲GPRS网络电能表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视在电能计量及其校准方法,ADE7758数字软校表流程及其算法,以及ADE7758的相位校准算法。
关键词 视在电能校准 数字软校表 算法 相位校准
下载PDF
Method for array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calibration based on ISM and ESPRIT 被引量:11
17
作者 Liao Bin Liao Guis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2期223-228,共6页
A new method for array calibration of array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which severely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spatial spectrum estimation,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the instrumental sensor... A new method for array calibration of array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which severely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spatial spectrum estimation,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the instrumental sensors method (ISM), two well-calibrated sensors are added into the original array. By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 (ESPRIT), the direction-of-arrivals (DOAs) and uncertainties can be estimated simultaneously through eigen-decomposi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ones, this new method has les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while has higher estimation precision, what's more, it can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ambiguity.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calibration array gain and phase uncertainties direction of arrival instrumental sensors method 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J invariance techniques.
下载PDF
电子式互感器误差校准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力任 潘洋 +1 位作者 朱力 詹国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7-11,共5页
电子式互感器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数字化变电站的安全和经济效益,也是电能计量准确的必要条件。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与传统互感器不同,分为数字输出和模拟输出两种,因此传统的互感器校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校准... 电子式互感器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数字化变电站的安全和经济效益,也是电能计量准确的必要条件。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与传统互感器不同,分为数字输出和模拟输出两种,因此传统的互感器校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校准新型的电子式互感器。文章以模拟量输出的互感器为例,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精密分流器和示波器测量比值差和相位差,并对校准数据进行了验证,测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比值差 相位差 校准 测量
下载PDF
空间外差光谱仪相位误差修正 被引量:12
19
作者 施海亮 熊伟 +1 位作者 李志伟 罗海燕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8,共6页
针对新型超分辨空间外差光谱技术特点,研究了其相位误差形成机理,采用连续可调单色光计算仪器各波长实际相位,用频率定标方式获取理论相位,在频谱域进行卷积从而剔除相位误差。利用光谱仪实测的连续光源、大气CO2吸收干涉图进行相位误... 针对新型超分辨空间外差光谱技术特点,研究了其相位误差形成机理,采用连续可调单色光计算仪器各波长实际相位,用频率定标方式获取理论相位,在频谱域进行卷积从而剔除相位误差。利用光谱仪实测的连续光源、大气CO2吸收干涉图进行相位误差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达到很好的空间外差光谱仪相位误差修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空间外差 相位误差 频率定标 数据修正
原文传递
光学三维扫描仪光强传递函数的测量和校正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旭 邵双运 +1 位作者 祝祥 宋志军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由于数字光栅投影仪的光强传递函数对于正弦投影条纹的质量以及相位测量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校正光学三维扫描仪光强传递函数的新方法。首先,分析了由于投影仪非线性响应引起的光栅谐波的相位测量误差;然后,通过投影... 由于数字光栅投影仪的光强传递函数对于正弦投影条纹的质量以及相位测量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校正光学三维扫描仪光强传递函数的新方法。首先,分析了由于投影仪非线性响应引起的光栅谐波的相位测量误差;然后,通过投影一组不同灰度级的图像,并利用光功率计测出数字投影仪投出图像的亮度。接着,通过分析得到数字投影仪的非线性响应特性曲线,再经过数据处理,即可获得投影仪的光强传递函数;最后,对光强传递函数进行反函数逆变换,得到一个校正后的非正弦光栅,利用投影仪对该光栅的投影即可在被测物体表面上获得一个正弦光栅。数字投影仪对标准平板的测量结果表明,校正前平均误差为0.71 mm,校正后为0.55 mm;对于标准量块的测量,校正前的平均误差为0.62 mm,校正后为0.15 mm。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减小由于系统非线性响应引起的测量误差并提高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测量 光强传递函数 非线性 校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