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 被引量:61
1
作者 方曦 杨文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9期78-80,共3页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概述了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危害、微生物降解机理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内容,提出了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最后,提出以生物降解为基础,配合使...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概述了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危害、微生物降解机理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内容,提出了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最后,提出以生物降解为基础,配合使用不会影响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处理剂,将更好的处理海洋石油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石油污染 海洋微生物
下载PDF
灾难性的海洋石油污染 被引量:55
2
作者 曲维政 邓声贵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4,共6页
较详细地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概况、重大溢油事件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除了油船海难事故所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之外,海上油田开发是另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最大的一次油船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00万美元.而海洋石油泛滥对... 较详细地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概况、重大溢油事件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除了油船海难事故所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之外,海上油田开发是另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最大的一次油船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00万美元.而海洋石油泛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还远远超过其直接经济损失。文章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石油污杂物的净化方法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石油污染 生态环境 溢油事件 海难事故 油上油田开发
下载PDF
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被引量:58
3
作者 宋志文 夏文香 曹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9-102,共4页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受石油组分与理化性质、环境条件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N和P营养的缺乏是...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受石油组分与理化性质、环境条件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N和P营养的缺乏是海洋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主要限制因子。在生物降解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石油污染治理中发展潜力巨大 ,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介绍了海洋中石油污染物的来源、转化过程、降解机理、影响生物降解因素及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内容 ,强调了生物修复技术在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优势和重要性 ,指出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海洋微生物
下载PDF
土壤和沉积物石油污染现状 被引量:40
4
作者 杜卫东 万云洋 +2 位作者 钟宁宁 费佳佳 张枝焕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1-322,共12页
针对全球石油污染的现状从原油的组成、分类与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原油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成分、石油的工业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分析了中国土壤和沉积物原油污染,对松辽盆地、济阳坳陷、塔里木盆地、渤海油区等区域污染现状作... 针对全球石油污染的现状从原油的组成、分类与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原油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成分、石油的工业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分析了中国土壤和沉积物原油污染,对松辽盆地、济阳坳陷、塔里木盆地、渤海油区等区域污染现状作了详细介绍,对石油勘探开发中重要污染源之一——化学助剂造成的污染也作了总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沉积物 石油污染 添加剂 有机污染 生物修复
原文传递
石油类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实例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刘雪松 蔡五田 李胜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以冀中平原某石油类污染场地为例,从污染源分布勘察、场地水文地质模型建立、土壤及地下水的现场调查入手,采用物探、坑探、钻探综合调查技术和定深取样等一些取样方法,对不同深度土壤及地下水的有机污染进行调查和样品分析。结果表明:... 以冀中平原某石油类污染场地为例,从污染源分布勘察、场地水文地质模型建立、土壤及地下水的现场调查入手,采用物探、坑探、钻探综合调查技术和定深取样等一些取样方法,对不同深度土壤及地下水的有机污染进行调查和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30m深度内包气带和饱水带已被污染,50m深度的地下水中有有机污染物检出,石油类场地的污染特征主要表现为土壤及其地下水中含有高浓度单环芳烃和卤代烃。且单环芳烃在土壤与地下水中的浓度高于其它有机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下水 石油污染 场地调查
下载PDF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晓伟 李纯厚 沈南南 《南方水产》 CAS 2006年第2期76-80,共5页
海洋环境中的石油污染源包括自然和人为2种类型,人为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由于物质组成、化学结构和分子量的差异对海洋生物造成的毒害也不尽相同。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也显示出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底栖生... 海洋环境中的石油污染源包括自然和人为2种类型,人为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石油由于物质组成、化学结构和分子量的差异对海洋生物造成的毒害也不尽相同。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也显示出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底栖生物的耐受力最强,一些植物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鱼类和浮游动物对这种毒害较为敏感,但部分污染区渔场出现反常现象令人迷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毒性 海洋生物 危害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最佳生态条件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晔 陈新才 王焰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7-19,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生物修复的最佳降解生态条件。结果表明 :微生物的数量是影响石油降解效率的重要因素 ;石油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石油的降解效率并没有影响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最佳生态条件为营养物质C∶N =60 ,电子受体H2 O2 的...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生物修复的最佳降解生态条件。结果表明 :微生物的数量是影响石油降解效率的重要因素 ;石油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石油的降解效率并没有影响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最佳生态条件为营养物质C∶N =60 ,电子受体H2 O2 的累计加入量为 1 2mg/ g ,含水量为 50 % ,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因素的主次关系排列为含水量、表面活性剂、营养物质和电子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生态条件 主次关系
下载PDF
低温微生物及其在生物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熹兮 李堃宝 李道棠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3-167,共5页
低温环境是一种极端环境 ,在这些低温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低温微生物 .低温微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形成一套独特的与低温环境相适应的分子机制 .这些由低温微生物分泌的酶分子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分子适应性 ... 低温环境是一种极端环境 ,在这些低温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低温微生物 .低温微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形成一套独特的与低温环境相适应的分子机制 .这些由低温微生物分泌的酶分子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分子适应性 .低温微生物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基础研究和生物工程应用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在价值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低温微生物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主要在表面活性剂污染及石油污染方面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微生物 生物修复 石油污染 自然选择 酶分子 适应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任华峰 单德臣 李淑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3-376,共4页
概述了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的几种微生物修复方法,分别就微生物修复技术方法、生物降解机制、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以及这一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以期全面反映此领域的研究概况,并对这一技术在我国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微生物 土壤
下载PDF
胜利油田采油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健 宋雪英 +3 位作者 孙瑞莲 解伏菊 王仁卿 王文兴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0-856,共7页
基于不同开采年代新油井(2011—)和老油井(1966—2003年)周边土壤的调查取样,研究了采油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利用PCR-DGGE和克隆测序技术,探讨了新、老油井周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油井周边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其... 基于不同开采年代新油井(2011—)和老油井(1966—2003年)周边土壤的调查取样,研究了采油区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利用PCR-DGGE和克隆测序技术,探讨了新、老油井周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油井周边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其石油烃含量大多高于土壤石油污染临界值(500 mg·kg-1),且老油井周边土壤污染水平更高.污染土壤石油烃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老油井周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污染水平的增大而减小,新油井则呈相反的趋势.DGGE图谱优势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油井周边土壤均存在明显的优势菌,大多为石油烃相关菌和烃类降解菌,如微杆菌属、链霉菌属、迪茨氏菌属、黄杆菌属及α、γ变形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石油污染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优势菌属 胜利油田
原文传递
海洋石油烃降解菌群构建及其在降解过程中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谭田丰 邵宗泽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62-266,共5页
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实验室从油污染的样品中富集筛选出来的6株细菌构建出一个石油烃降解菌群,采用PCR-DGGE结合平板计数监测法研究了该菌群在石油烃降解过程中的菌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能产生生物乳化剂的不动杆菌PN3-2在混合菌群中是稳... 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实验室从油污染的样品中富集筛选出来的6株细菌构建出一个石油烃降解菌群,采用PCR-DGGE结合平板计数监测法研究了该菌群在石油烃降解过程中的菌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能产生生物乳化剂的不动杆菌PN3-2在混合菌群中是稳定优势菌,专一性利用烷烃的食烷菌B-5是菌群拥有持久高效降解能力不可缺少的菌株,而降解后期的优势菌铜绿假单胞菌可能对烷烃代谢产物的清除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为人工构建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群提供了实践经验,并为大规模的生物修复实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生物降解 菌群 PCR-DGGE
下载PDF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朱文英 唐景春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在300℃下缺氧裂解3、6、8 h制备生物炭,比较了3种生物炭的产率、pH值、灰分以及C、H、N元素含量,表征了300℃、6 h生物炭的表面形态,并用其作为修复材料,对大港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随裂解时间的... 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在300℃下缺氧裂解3、6、8 h制备生物炭,比较了3种生物炭的产率、pH值、灰分以及C、H、N元素含量,表征了300℃、6 h生物炭的表面形态,并用其作为修复材料,对大港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随裂解时间的延长,生物炭产率下降,pH值升高,灰分含量增加,H/C值下降,但产率、pH值、灰分和H/C值都是从3 h到6 h差异显著,6 h到8 h差异不显著。C元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石油污染土壤经生物炭修复14 d和28d后,总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45.48%和46.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修复14 d后土壤中的萘、苊、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苯并[a]芘含量下降幅度达98.18%,其他几种PAH的降解率也都高于对照组,28 d后这些PAH的含量又有上升趋势。这说明小麦秸秆裂解时间对生物炭的性质有影响;300℃、6h生物炭可以用来修复石油污染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生物炭 裂解时间 性质 石油污染 修复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凡 刘训理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1-707,共7页
生物修复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恢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修复的原理和特点,石油污染土... 生物修复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恢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修复的原理和特点,石油污染土壤的各种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菌根根际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 生物修复
下载PDF
石油污染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勤 徐韧 王桂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0-64,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石油对鱼类的致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石油污染能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石油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产生作用的浓度阈值为0.05mg/dm3.分... 本文通过分析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石油对鱼类的致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石油污染能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石油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产生作用的浓度阈值为0.05mg/dm3.分析鱼类血清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为诊断石油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血清酶活性 莫桑比克 罗非鱼
下载PDF
包气带土层中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旭 李广贺 黄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8-110,共3页
温度是影响包气带土层中石油污染物自然衰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油污土层微生物降解的温度效应进行研究 ,并预测不同温度下石油污染物的半衰期 .结果表明 ,温度对生物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符合关系式K =3 1 4 5exp(-52 3 3 /T... 温度是影响包气带土层中石油污染物自然衰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油污土层微生物降解的温度效应进行研究 ,并预测不同温度下石油污染物的半衰期 .结果表明 ,温度对生物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符合关系式K =3 1 4 5exp(-52 3 3 /T) .根据该式对石油污染物的半衰期进行预测 ,得出 5℃、1 0℃、2 0℃和 3 0℃时包气带土层中石油污染物的半衰期分别为 1 4 99d、1 0 75d、572d和 3 1 7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包气带 生物降解速率 半衰期 土壤污染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魏淑梅 李春琴 +2 位作者 王瑞兵 常国华 孙海丽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指出了近年来石油泄漏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中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还会影响农作物等植被的生长,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主要的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对土壤... 指出了近年来石油泄漏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中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还会影响农作物等植被的生长,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主要的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对土壤的危害小,但操作过程复杂,修复成本较高;用化学修复技术修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有操作简单且高效无污染的特点,但微生物的生长条件限制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使用。就石油污染物对土壤的危害和目前主要的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为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修复技术 研究现状
下载PDF
黄土区石油污染对土壤及豆科灌草植物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时腾飞 刘增文 +3 位作者 田楠 李俊 陈昕 王国保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5-301,共7页
以不同程度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黄土区石油污染对土壤和豆科灌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潜在影响,由此确定适宜的修复物种。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呈非单调抑制、对放线菌呈单调抑制作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 以不同程度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黄土区石油污染对土壤和豆科灌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潜在影响,由此确定适宜的修复物种。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呈非单调抑制、对放线菌呈单调抑制作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明显,对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活性呈单调抑制作用,对蔗糖酶、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呈单调促进作用;可使得土壤向偏碱性发展,对有机碳含量呈单调提升作用,对氮、磷和钾的有效性均呈单调抑制作用。在无污染情况下,毛苕子(Vicia villosa)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属极易发芽种子,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属较易发芽种子,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属较难发芽种子,而小冠花(Coronilla varia)、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属极难发芽种子;其中,胡枝子、毛苕子、紫穗槐、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属于旺盛生长灌草类型。受到石油污染后,对柠条、小冠花和红豆草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或有所促进,其余灌草种子均受到抑制,对所有灌草幼苗的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从油污土壤修复的角度考虑,柠条、紫穗槐、毛苕子和紫花苜蓿较适宜播种发芽且后期生长良好,红豆草、小冠花、沙打旺较适宜播种发芽但后期生长不良,草木樨和胡枝子既不适宜播种发芽且后期生长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石油污染 豆科灌草 土壤修复
下载PDF
盐度对油污土壤生物治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金文标 宋莉晖 董晓利 《钻采工艺》 CAS 1998年第4期72-72,71,共2页
油污土壤治理的有效方法是生物法,影响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盐度。随着盐度的增大,油去除率降低,盐度对石油降解菌数量未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石油污染 油污土壤治理 生物降醇 盐度 降解菌 土壤污染
全文增补中
微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郑瑾 付雅丽 +3 位作者 宋权威 谢加才 林双君 梁如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22-3635,共14页
微生物修复被认为是去除石油污染物和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一种经济、高效且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清洁技术。受土壤环境条件和石油污染物性质等因素制约,土壤中土著石油降解微生物常存在数量不足、活性偏低、生长缓慢等问题,导致修复效果不佳... 微生物修复被认为是去除石油污染物和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一种经济、高效且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清洁技术。受土壤环境条件和石油污染物性质等因素制约,土壤中土著石油降解微生物常存在数量不足、活性偏低、生长缓慢等问题,导致修复效果不佳、修复周期偏长。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可有效提高微生物降解效能,通过投加具有降解效能的功能菌株或菌剂、营养物质、表面活性剂、生长基质及固定化微生物等手段,可改善提升土著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文中梳理了已报道的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种类,总结了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了微生物强化修复石油土壤的多种有效策略,提出了微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生物修复 生物强化 生物刺激 降解微生物
原文传递
石油污染包气带中降解微生物的分布特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广贺 张旭 黄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1-64,共4页
包气带土层系统中油类污染物的性质和降解微生物的分布特性是影响污染物自然衰减和污染包气带强化生物治理的重要自然和生物学因素 .对淄河滩油污土层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污染物质组成的分析 ,以及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 ... 包气带土层系统中油类污染物的性质和降解微生物的分布特性是影响污染物自然衰减和污染包气带强化生物治理的重要自然和生物学因素 .对淄河滩油污土层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含量、污染物质组成的分析 ,以及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 ,饱和烷烃、环烷烃和多环芳烃构成淄河滩油污土层中主要烃类污染组分 ,其含量高达 90~ 2 0 0 g· kg- 1干土 .淄河滩石油污染土层中降解菌主要为好氧异养菌 ,菌群数量高达 1 0 6~ 1 0 7个· g- 1干土 .为包气带土层石油类污染物的自然衰减和净化提供了良好的生物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河滩 石油污染 包气带 降解微生物 土壤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