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 |
赵忠新
王华
郭齐军
甘华军
韩晋阳
田晓雪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2 |
133
|
|
2
|
油气幕式成藏及其驱动机制和识别标志 |
郝芳
邹华耀
杨旭升
王敏芳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4
|
|
3
|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确定与成藏组合划分 |
张义杰
曹剑
胡文瑄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1
|
|
4
|
准噶尔盆地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主控因素分析 |
曹剑
胡文瑄
张义杰
姚素平
王绪龙
张越迁
唐勇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0
|
|
5
|
塔河油田油气运移与聚集规律 |
顾忆
邵志兵
陈强路
黄继文
丁勇
陈正辅
陈江汉
徐思煌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8
|
|
6
|
断裂带的输导与封闭性及其控藏特征 |
罗群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6
|
|
7
|
低熟油、烃源岩中含氮化合物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李素梅
庞雄奇
黎茂稳
金之钧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3
|
|
8
|
陆相盆地中不整合体系与油气的不均一性运移 |
常波涛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9
|
|
9
|
我国油气运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张厚福
金之钧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30
|
|
10
|
准噶尔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讨论 |
张立平
王社教
瞿辉
|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
2000 |
28
|
|
11
|
油气运聚单元分析:油气勘探评价的有效途径 |
柳广弟
高先志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5
|
|
12
|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源对比与成藏史 |
孙玉梅
席小应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8
|
|
13
|
塔中4油田油气水界面的变迁与成藏期 |
王飞宇
张水昌
梁狄刚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4 |
23
|
|
14
|
论准噶尔盆地油气富集带 |
林隆栋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15
|
东营凹陷新立村油田稠油成因 |
刘华
蒋有录
龚永杰
周艳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16
|
毛管压力是油气运移的动力吗?——与李明诚教授商榷 |
李传亮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08 |
17
|
|
17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水离子组合及参数的平面分布与油气运移 |
钱一雄
蔡立国
顾忆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8
|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有效输导体系识别——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 |
刘华
蒋有录
陈涛
龚永杰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19
|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的多期次多来源油气聚集特征 |
张国成
王廷栋
徐志明
王招明
赵孟军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18
|
|
20
|
混源油气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 |
侯读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