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银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6,231,共5页
西湖凹陷是目前东海陆架盆地突破相对较大的凹陷,是一个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地区。西湖凹陷花港组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存在多个油气源,以平湖组烃源岩为主,储层条件较好,发育区域性盖层。构造圈闭是西湖凹陷花港组的主要圈闭类型,以... 西湖凹陷是目前东海陆架盆地突破相对较大的凹陷,是一个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地区。西湖凹陷花港组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存在多个油气源,以平湖组烃源岩为主,储层条件较好,发育区域性盖层。构造圈闭是西湖凹陷花港组的主要圈闭类型,以滚动背斜和挤压背斜圈闭为主,油气藏也主要为这2种类型。在对石油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花港组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西部以油为主,东部以气为主,主要的油气分布于西湖凹陷中南部的局部构造较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背斜 挤压背斜 油气藏 油气地质条件 西湖凹陷 中国东海
下载PDF
青藏高原重点盆地与特提斯构造域含油气盆地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南征兵 张艳玲 +1 位作者 李永铁 郭祖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9-1044,共6页
特提斯构造域是一个巨型的油气富集带,世界上许多特大型油气田都发育在特提斯构造域中。特提斯构造域含油气丰富但不均匀,以南带油气最为富集,盆地类型上以克拉通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最富油气。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段,是我国海... 特提斯构造域是一个巨型的油气富集带,世界上许多特大型油气田都发育在特提斯构造域中。特提斯构造域含油气丰富但不均匀,以南带油气最为富集,盆地类型上以克拉通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最富油气。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段,是我国海相三叠系—新近系分布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最具油气潜力但研究程度又很低的地区。青藏高原作为特提斯构造域东段的主体,在构造演化上密切相关,但在含油气盆地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别。通过青藏高原各重点沉积盆地与特提斯构造域含油气盆地初步对比,对青藏高原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青藏高原油气勘探的关键是后期的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构造域 重点沉积盆地 青藏高原 石油地质条件 羌塘盆地
原文传递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初探 被引量:60
3
作者 卢进才 魏仙样 +1 位作者 魏建设 李玉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0-340,共11页
在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展布、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史的研究,结合储、盖条件与保存条件评价,总结了区内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区内残留了厚数千米... 在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展布、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史的研究,结合储、盖条件与保存条件评价,总结了区内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区内残留了厚数千米的上石炭统—上二叠统,岩性组合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反映了裂谷型盆地的沉积特征。广泛发育的浅海陆棚相泥页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以Ⅱ—Ⅲ类干酪根为主,TOC含量中等,Ro一般为0.79%~1.08%,烃源岩演化以成熟为主,部分剖面受构造动力作用的影响达到过成熟。受盆地沉积与演化的控制,区内发育滨岸相砂砾岩、台地斜坡相生物碎屑灰岩、火山碎屑岩(或火山角砾岩)、火山熔岩、风化壳等多种类型的储集层。广泛分布的白垩系为良好的区域盖层,主要成烃期之后的构造作用以坳陷沉降或挤压抬升为主,有利于油气系统的保存。获得了一些与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有关的油气赋存的信息,显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额济纳旗及邻区 石炭系-二叠系 烃源岩 储集层 残留厚度 油气地质条件
下载PDF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段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56
4
作者 能源 谢会文 +2 位作者 孙太荣 雷刚林 徐丽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构造段已发现了KL2、KS2、KS1等多个含油气构造,由于该段位于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复杂,构造模型争论较大。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对克深构造段三维地震资料进行T—Q全层位解释,重新建立了该构造... 克拉苏构造带克深构造段已发现了KL2、KS2、KS1等多个含油气构造,由于该段位于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复杂,构造模型争论较大。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对克深构造段三维地震资料进行T—Q全层位解释,重新建立了该构造段构造解释模型并对该段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克深构造段具有垂向分层、南北分带的变形特征,垂向上可分为盐上构造层、盐岩层、盐下构造层与基底构造层4层结构。该区域主要发育逆冲断层及相关褶皱、盐收缩构造及走滑构造3种构造样式,其中盐下构造层构造样式自北向南逐渐由高角度基底卷入构造样式转变为盖层滑脱构造样式。克深构造段现今构造主要形成于新生代中晚期,经历了二叠纪晚期—三叠纪前陆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坳陷盆地、古近纪—中新世弱收缩挠曲盆地及上新世—第四纪陆内前陆盆地4个演化阶段。勘探实践表明,该区带具有好盖层、厚储层、大构造、强冲注、晚成藏等有利条件,是库车山前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苏构造带 克深构造段 解释模型 石油地质条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地质条件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31
5
作者 曹颖辉 王珊 +7 位作者 张亚金 杨敏 闫磊 赵一民 张君龙 王显东 周肖肖 王洪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9-1114,共16页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台盆区重要的勘探领域,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过22×108 t,但古城地区至今没有大规模发现,烃源条件、储集层规模及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是制约油气勘探的关键。通过系统梳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地质条...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台盆区重要的勘探领域,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过22×108 t,但古城地区至今没有大规模发现,烃源条件、储集层规模及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是制约油气勘探的关键。通过系统梳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地质条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古城地区发育寒武系-下奥陶统斜坡-盆地相烃源岩;②奥陶系鹰山组下段云化滩储集层规模大,储盖组合好,气源断裂发育,是近期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油气富集受储集层和气源断裂控制,中部云化滩带是勘探主攻方向;③寒武系台缘礁滩体规模大,物性好,紧邻烃源岩,有望形成整装气藏,盖层与保存条件是成藏关键,其中Ⅰ、Ⅱ期台缘礁滩体北部保存条件较好,是下步勘探主攻方向;④奥陶系鹰山组上段灰岩断溶体,储集层受断裂控制,规模较小但储盖组合条件好,是值得探索的领域;⑤奥陶系一间房组灰岩颗粒滩发育,含气性好,但暴露溶蚀时间较短,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是潜在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城地区 下古生界 碳酸盐岩 石油地质条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26
6
作者 邱荣华 李永林 +3 位作者 肖学 严永新 于明德 杨云飞 《河南石油》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发育寒武系 -奥陶系海相和侏罗系陆相两套有效烃源岩构成的复合含油气系统 ;中生界以断裂背斜构造圈闭为主 ,成排成带展布 ;古生界以大型鼻隆背景之上的断背斜、构造岩性、地层不整合圈闭为主 ;控制油气垂向运移的...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区块发育寒武系 -奥陶系海相和侏罗系陆相两套有效烃源岩构成的复合含油气系统 ;中生界以断裂背斜构造圈闭为主 ,成排成带展布 ;古生界以大型鼻隆背景之上的断背斜、构造岩性、地层不整合圈闭为主 ;控制油气垂向运移的通源断裂发育 ,圈源时空有效配置 ,燕山晚期 -喜山期构造变形微弱 ,有利于油气藏保存。区块内存在三类不同成藏组合的勘探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孔雀河区块 石油地质条件 勘探前景
下载PDF
川中地区古隆起寒武系洗象池组气藏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怡 钟波 +3 位作者 陈聪 曾乙洋 陈友莲 鲍作帆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8,共9页
探讨川中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气藏成藏地质条件,指导勘探选区。对洗象池组的生储盖条件、气藏类型及特征、成藏主控因素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川中地区主力烃源岩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洗象池组的颗粒白云岩为有利的储集层段... 探讨川中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气藏成藏地质条件,指导勘探选区。对洗象池组的生储盖条件、气藏类型及特征、成藏主控因素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川中地区主力烃源岩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洗象池组的颗粒白云岩为有利的储集层段,奥陶系湄潭组的泥岩、页岩及致密碳酸盐岩可以作为直接盖层,二叠系、三叠系的泥岩、页岩和致密碳酸盐岩及石膏为间接盖层。筇竹寺组烃源岩在二叠纪-三叠纪进入生烃高峰阶段,活动的烃源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川中地区洗象池组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包括烃源断裂、继承性古隆起、继承性古圈闭三方面,下一步的勘探目标为位于古隆起轴部斜坡带的构造-岩性圈闭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洗象池组 油气地质条件 成藏主控因素
下载PDF
南沙海域北康盆地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厚和 刘鹏 +2 位作者 廖宗宝 赫栓柱 朱筱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8,共9页
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最新重处理和解释成果,结合最新收集的国外地质研究资料,系统总结分析了北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沉积特征、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认为盆地总体上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和区域沉降期三大构造... 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最新重处理和解释成果,结合最新收集的国外地质研究资料,系统总结分析了北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沉积特征、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认为盆地总体上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和区域沉降期三大构造演化阶段,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滨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局部古隆起地区发育碳酸盐台地。北康盆地普遍发育中始新统、上始新统—下渐新统和上渐新统—下中新统3套烃源岩;油气储层主要有古近系砂岩、中中新统石灰岩/礁灰岩两大类;上新统—第四系泥质岩层为区域性盖层。北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石油地质资源量为8.86×10~8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4855×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康盆地 构造演化 沉积特征 油气地质条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加蓬盆地盐下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兴文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加蓬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以下白垩统盐岩为界分为盐上、盐下2个构造层系,其盐下层系是近年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盐下内裂谷带、外裂谷带烃源岩以及储、盖层... 加蓬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以下白垩统盐岩为界分为盐上、盐下2个构造层系,其盐下层系是近年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盐下内裂谷带、外裂谷带烃源岩以及储、盖层特征的深入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加蓬盆地盐下油气成藏特征,并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带和勘探方向。分析认为,加蓬盆地盐下呈两坳夹一隆格局,自东向西依次为内裂谷带、中央凸起带、外裂谷带。其生储盖组合配置优越,发育优质的Melania组湖相烃源岩以及Gamba/Dentale组砂岩-Ezanga组盐岩、Basal Sand/Lucina组砂岩-Melania组泥岩共2套储、盖组合。加蓬盐下具有内裂谷带找油、外裂谷带找气;内裂谷带易形成块状油气藏、外裂谷带易于形成多层叠置层状油气藏的特征。其油气具有成藏早、充满度高,以垂向运移为主、近源成藏的特征。并最终指出南加蓬外裂谷带中-南部深水区、北加蓬外裂谷带浅水区为加蓬盐下有利勘探区带;Gamba组、Dentale组是其有利勘探目的层段;深大断裂附近的掀斜构造是其有利勘探目标类型;且以寻找大气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蓬盆地 盐下 下白垩 石油地质条件 油气成藏特征 有利区带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乌里雅思太凹陷南洼腾一段下低渗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有智 张卫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26,236,共3页
以储层微观特征和孔隙结构分析为手段,对乌里雅思太凹陷南洼腾一段下低渗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里雅思太凹陷南洼腾一段下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扇三角洲成因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较好,... 以储层微观特征和孔隙结构分析为手段,对乌里雅思太凹陷南洼腾一段下低渗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里雅思太凹陷南洼腾一段下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扇三角洲成因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较好,多数低渗储层属于分流河口坝和湖底扇扇中水道成因,机械压实作用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主要因素,高岭石的胶结作用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低渗储层 腾一段下 乌里雅思太凹陷
下载PDF
华北东部盆地叠合单元划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会喜 吴智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62,共10页
华北东部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地学界被认为属典型的叠合盆地,形成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之上,经历了9个演化阶段,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体现了多期次、多种性质、多个延伸方向盆地的垂向叠加效应。文中将各期次单型盆地的静态格局分析与... 华北东部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地学界被认为属典型的叠合盆地,形成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之上,经历了9个演化阶段,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体现了多期次、多种性质、多个延伸方向盆地的垂向叠加效应。文中将各期次单型盆地的静态格局分析与多期盆地的动态叠合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叠合单元的概念,区划出继承型沉降(Ⅰ)、中沉新剥型(Ⅱ1)、中复新沉型(Ⅱ2)、中复新剥型(Ⅱ3)、中剥新沉型(Ⅱ4)和继承型隆剥(Ⅲ)等叠合单元类型。通过对各叠合单元石油地质条件分析,确定了Ⅱ2,Ⅱ4型叠合单元为以古生界为源的有利勘探区,Ⅰ,Ⅱ2型叠合单元为以中生界为源的有利勘探区,为准确分析和评价叠合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叠合单元 盆地演化 石油地质条件 华北东部
下载PDF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Lower Paleozoic carbonate rocks in Gucheng Area, Tarim Basin, China 被引量:1
12
作者 CAO Yinghui WANG Shan +7 位作者 ZHANG Yajin YANG Min YAN Lei ZHAO Yimin ZHANG Junlong WANG Xiandong ZHOU Xiaoxiao WANG Hongj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6期1165-1181,共17页
Lower Paleozoic carbonate rocks are an important exploration area in craton area of the Tarim Basin,with the proven oil and gas reserves of more than 2.2×10^8 t,but no large-scale discovery has been made in the G... Lower Paleozoic carbonate rocks are an important exploration area in craton area of the Tarim Basin,with the proven oil and gas reserves of more than 2.2×10^8 t,but no large-scale discovery has been made in the Gucheng area so far.The key issues restricting exploration are that the source rock,reservoir scale and law of oil and gas enrichment are unclear.By systematically examining the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Lower Paleozoic carbonate rocks,the following findings are reached:(1)Source rocks of slope-basin facies developed in Cambrian-Lower Ordovician in the Gucheng area.(2)The dolomitized beach in the lower part of Ordovician Yingshan Formation has large-scale reservoirs,good reservoir-cap assemblage and developed gas source faults,and is an important field for increasing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in the near future;hydrocarbon enrichment is controlled by reservoir and gas source faults,and the central dolomitized beach zone is the main exploration area.(3)The Cambrian platform margin reef beach,large in scale,good i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lose to source rocks,has the possibility to form monolithic gas field;the caprock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hydrocarbon enrichment;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phasesⅠandⅡplatform margin reefs has better sealing conditions,and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next exploration.(4)Limestone fault solution reservoirs in the upper part of Ordovician Yingshan Formation,controlled by faults and small in scale,but good in reservoir-cap combination,worth exploring.(5)The granular limestone beach of Ordovician Yijianfang Formation is well developed and gas-bearing,but short in exposure dissolution time,and the reservoirs are strongly heterogeneous,and are a potential exploration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Basin Gucheng Area LOWER PALEOZOIC CARBONATE rock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exploration potential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茫东地区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恒飞 关平 +1 位作者 王海峰 王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3-951,共9页
文章在对柴达木盆地茫东地区岩芯系统观察及采样的基础上,应用岩石热解、铸体薄片、亚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技术,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研究了柴达木盆地茫东地区成藏石油地质条件,分析了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黄瓜峁—开特米里... 文章在对柴达木盆地茫东地区岩芯系统观察及采样的基础上,应用岩石热解、铸体薄片、亚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技术,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研究了柴达木盆地茫东地区成藏石油地质条件,分析了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黄瓜峁—开特米里克—油墩子地区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及下油砂山组发育较好的成熟烃源岩,是茫东地区有利的成藏区域。茫东地区长期处于滨浅湖沉积,缺少陆源碎屑供给,储层以滨浅湖滩坝砂体及灰泥坪储层为主,储层物性整体差,多为致密储层。茫东地区油气藏类型主要为构造油气藏,具有“上油下气”及近源成藏的成藏特征,且主要通过断层垂向运聚。在对茫东地区石油地质条件及钻探显示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深层天然气藏是该区下步油气勘探重要领域之一,另外,滩坝、灰泥坪等岩性透镜体圈闭是该区具有较大勘探前景的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茫东地区 上干柴沟组 石油地质条件 勘探方向
下载PDF
重磁电震综合物探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南火山岩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仲伟军 党志敏 郭忠 《复杂油气藏》 2019年第3期32-36,共5页
通过对已知油气藏精细解剖,认为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南石炭系油藏为构造控制的岩性油气藏。但已有的三维地震资料内幕成像质量较差,对石炭系地层格架及火山平面分布特征难以清晰认识,制约了油气勘探的全面展开。利用重、磁、电、震、... 通过对已知油气藏精细解剖,认为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南石炭系油藏为构造控制的岩性油气藏。但已有的三维地震资料内幕成像质量较差,对石炭系地层格架及火山平面分布特征难以清晰认识,制约了油气勘探的全面展开。利用重、磁、电、震、井综合地球物理技术,通过井-震标定,对石炭系火山岩目的层进行地震对比追踪;基于密度、磁化率、极化率异常匹配关系,对石炭系基底断裂、局部构造、火山岩分布进行研究,在平面、空间上识别出一系列纵横叠置、不同序列、不同期次的火山岩体;推测了三个上石炭统残留洼槽,主要分布在HG6井西、KB1井区以及SM4井区;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五个含油气有利目标,八个含油气较有利目标,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及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证明,高精度的重、磁、电、井、震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解决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电震 综合地球物理技术 井震标定 石油地质条件 综合评价 有利目标
下载PDF
塔里木孔雀河斜坡构造及含油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代寒松 赵锡奎 宋刚练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9期111-114,共4页
孔雀河斜坡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作用,石油地质条件都受到构造演化的影响。本次主要通过对研究区断裂、局部构造的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得出:研究区的构造形成时间与油气的生成、运移时间匹配较好。同时结合生储盖层展布、油气运移等分析,指... 孔雀河斜坡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作用,石油地质条件都受到构造演化的影响。本次主要通过对研究区断裂、局部构造的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得出:研究区的构造形成时间与油气的生成、运移时间匹配较好。同时结合生储盖层展布、油气运移等分析,指出研究区龙口、维马克构造带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石油地质条件 局部构造
下载PDF
龙门山逆冲断褶带分段特征和下二叠统控藏关键研究
16
作者 梁顺军 游李伟 +6 位作者 温银宇 刘定锦 吴育林 陈中云 高怀军 杜时锋 段卓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2期167-174,190,共9页
龙门山逆冲断褶带(简称龙门山)可分为三段,即北段、中段和南段,各段下二叠统气田(藏)均为构造型圈闭。三段的下二叠统天然气勘探历程及方法相同,但北段的天然气发现程度及探明储量远好于南段和中段。分析龙门山下二叠统天然气成藏条件,... 龙门山逆冲断褶带(简称龙门山)可分为三段,即北段、中段和南段,各段下二叠统气田(藏)均为构造型圈闭。三段的下二叠统天然气勘探历程及方法相同,但北段的天然气发现程度及探明储量远好于南段和中段。分析龙门山下二叠统天然气成藏条件,三段具有相同的“储、盖、运”条件,即区域性的中下三叠统膏盐层盖层,栖霞组裂缝-孔隙性白云岩储层,天然气运移方式以垂向为主。“生、圈”方面差异较大,“生油”方面,烃源岩主要是德阳-安岳-长宁裂陷槽下寒武统泥页岩,北段及中段沉积厚度大、生烃能力强,南段几乎剥蚀殆尽,生烃能力严重不足;“圈闭”而言,北段地面背斜少而潜伏背斜发育,南段地面背斜发育而潜伏背斜稀少,中段背斜圈闭稀少。“保存”方面,地面背斜保存条件差,气藏遭到破坏;潜伏背斜保存条件好,成藏条件优越。龙门山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保存条件和生烃能力,主要成藏模式有层间褶皱潜伏背斜型,低缓背斜型及逆掩下盘潜伏背斜型三种。基于上述认识,对龙门山三段的油气勘探有利区带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条件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区带评价 下二叠统 龙门山分段
下载PDF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彤彤 朱焕来 +1 位作者 杜先利 张景军 《矿产勘查》 2021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为深入评价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利用岩芯、岩屑及扫描电镜资料分析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盖层条件,通过对烃源岩进行分析测试,依据地化指标来分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情况,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进行评... 为深入评价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利用岩芯、岩屑及扫描电镜资料分析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盖层条件,通过对烃源岩进行分析测试,依据地化指标来分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情况,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储层主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裂缝型储层、风化壳型储层和蚀变溶蚀型致密储层;石炭-二叠上覆地层火石岭组、泉头组一段—四段、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组二三段、姚家组一段可成为基底良好的盖层;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发育暗色泥板岩、千枚岩等潜在的烃源岩,样品显示烃源岩类型较好,生烃强度约为2×10^(8)~19.3×10^(8)/km^(2)。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有些工区勘探潜力较大,如西部中央坳陷区长垣以东地区及东北地区的黑鱼泡凹陷、明水阶地等构造区块、东北隆起区的绥化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长春岭背斜带是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系 岩性 储层 烃源岩 油气地质条件 滨北地区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颖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15期41-43,共3页
中国近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油气主要集中在近海数个含油气盆地中。盆地的地质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对油气藏的生成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好的了解这些盆地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对我们进行近海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 中国近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油气主要集中在近海数个含油气盆地中。盆地的地质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对油气藏的生成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好的了解这些盆地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对我们进行近海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综合以往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认识阐述了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和油气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盆地 构造 油气地质条件
下载PDF
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变质基底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19
作者 刘瑛 刘护创 +2 位作者 王文慧 赵春晨 陈治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6,共11页
伊和乌苏凹陷是二连盆地西南缘勘探程度较低的凹陷之一,凹陷洼槽区钻探的Y2井在1619~2342 m钻遇大套变质岩。为搞清伊和乌苏凹陷的变质基底成因以及油气勘探潜力,对Y2井变质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特征以及伊和乌... 伊和乌苏凹陷是二连盆地西南缘勘探程度较低的凹陷之一,凹陷洼槽区钻探的Y2井在1619~2342 m钻遇大套变质岩。为搞清伊和乌苏凹陷的变质基底成因以及油气勘探潜力,对Y2井变质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特征以及伊和乌苏凹陷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Y2井变质岩岩性为白云母石英片岩、方解石英岩,变质程度低-中等,母岩为粉砂质泥岩或页岩。(2)变质岩表现为富Al_(2)O_(3)、K_(2)O特征,w(Cr)/w(Zr)值为0.309,w(Sr)/w(Ba)值为0.177,Sr表现出明显负异常,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在(La/Yb)_(N)与ΣY交汇图版上落在沉积岩或钙质泥质岩区。(3)变质岩的锆石U-Pb测年年龄可划分为3组(250.0±10.0 Ma、402.1±2.2 Ma、大于1064 Ma),第一组变质成因的锆石年龄对应的地层时代为晚二叠世,代表地层为晚二叠统或更老地层。(4)相对于邻区凹陷,伊和乌苏凹陷沉积缺失侏罗系、阿尔善组一段-三段及部分阿尔善组四段,目的层厚度小,中生界埋深浅,凹陷发育时期晚。伊和乌苏凹陷石油地质条件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基底 地层年代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石油地质条件 伊和乌苏凹陷
下载PDF
大陆边缘三角洲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类比研究
20
作者 贾怀存 康洪全 +2 位作者 李明刚 程涛 孟金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42,共9页
大陆边缘三角洲盆地一直是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世界上很多大的油气区均是分布在三角洲盆地,如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东非鲁伍玛盆地三角洲和印尼库泰盆地马哈坎三角洲等。通过对不同类型大陆边缘三角洲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对... 大陆边缘三角洲盆地一直是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世界上很多大的油气区均是分布在三角洲盆地,如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东非鲁伍玛盆地三角洲和印尼库泰盆地马哈坎三角洲等。通过对不同类型大陆边缘三角洲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对比研究,明确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发育的三角洲盆地的盆地结构、内部构造样式、烃源岩特征及成藏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漂移期发育的尼日尔三角洲和鲁伍玛盆地三角洲重力滑脱推覆构造体系发育。在裂陷期拗陷阶段发育的库泰盆地马哈坎三角洲重力滑脱推覆构造体系不发育。马哈坎三角洲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均来自三角洲体系,以生油为主,具有自生自储,近源成藏的特点。东非鲁伍玛盆地烃源岩为下侏罗统海湾环境海相烃源岩,主要生裂解气,具有阶梯式长距离运移,远源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盆地 石油地质条件 大陆边缘盆地 油气成藏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