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 被引量:192
1
作者 王志亮 包静月 +6 位作者 吴晓东 刘雨田 李林 刘佩兰 赵永刚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6,共3页
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较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组织中... 2007年7月我国西藏发生不明山羊疫情,国家外来动物病诊断中心对当地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送检的14只病死山羊病料和一批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较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次敏感的PPRV普通RT-PCR方法,从8只病羊组织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1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遗传发生分析,该病原属于4系。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送检的13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阳性。将1号组织样本接种Vero细胞分离病毒,透射电镜观察下,发现了500纳米左右的病毒粒子。对分离毒株进行PCR检测同样证实其为PP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荧光定量RT—PCR 普通RT-PCR 病毒分离 PPRV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7
2
作者 包静月 李林 +3 位作者 王志亮 李金明 刘春菊 肖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23,共3页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 建立了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快速、特异的基于Taqman的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GenBank已公布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利用这对引物和探针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小反刍兽疫病毒RNA样本进行检测,都获得了特异性扩增,但是,不与牛瘟病毒、海豚麻疹病毒等其他种的麻疹病毒属病毒发生交叉反应。本方法具有高度灵敏性,最低可检测到810拷贝的RNA模板。在模板浓度为8.1×102到8.1×108拷贝范围内,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无论是组内和或组间重复的变异系数都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 检测
下载PDF
新疆小反刍兽疫疫情诊断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清华 刘春菊 +13 位作者 吴晓东 王华 王明国 王永生 田建龙 盛卓君 林汉亮 马伟 李林 任炜杰 王淑娟 赵文年 包静月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利用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在11只病羊样品中都检测到小反刍兽疫抗原。利用能特异性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PRV N基因片段RT—PCR反应,从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2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该毒株与西藏流行株序列片段相似性分别为96.5%和97.5%。遗传进化分析,该病原属于谱系4,与巴基斯坦等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吉林省某羊群暴发小反刍兽疫 被引量:14
4
作者 邢泽黎 朱利塞 +4 位作者 郭昌明 杨丽 孙长江 张乃生 王新平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2-726,728,共6页
2014年3月底,从吉林省某羊群发生的临床以发热、流涎、口腔黏膜严重溃疡、呼吸困难、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羔羊体内检测到130~150nm的病毒粒子,该病毒命名为GZL-14毒株。应用RT-PCR从病羊体内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基因序列。序... 2014年3月底,从吉林省某羊群发生的临床以发热、流涎、口腔黏膜严重溃疡、呼吸困难、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羔羊体内检测到130~150nm的病毒粒子,该病毒命名为GZL-14毒株。应用RT-PCR从病羊体内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基因序列。序列分析发现,GZL-14毒株N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国外分离株INDIA_1994和PRADESH_95的同源性最高,为99.3%,而与国内分离毒株China/Tib/07的同源性为99%;GZL-14毒株F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Izatnagar-94和Morocco-2008毒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8.1%,而与国内分离株China/Tib/07的同源性为97.2%,表明GZL-14株可能为新近由国外传入国内的毒株。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从病毒核酸水平首次确定吉林省某羊群新近发生的临床上以发热、流涎、口腔黏膜严重溃疡、呼吸困难、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疫病为小反刍兽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暴发 吉林
原文传递
辽宁省小反刍兽疫疫苗临床免疫效果跟踪试验及抗体水平动态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利昆 段亚良 +5 位作者 谷志大 王军 陈瑶 吴运谱 姚伟 马晓威 《现代畜牧兽医》 2014年第8期14-18,共5页
通过抽检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后的部分羊群,分别于免疫后的7、14、21、28 d对免疫羊进行抗体及病毒核酸(包括疫苗毒)跟踪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比对分析,继而掌握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在机体内的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该疫苗... 通过抽检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后的部分羊群,分别于免疫后的7、14、21、28 d对免疫羊进行抗体及病毒核酸(包括疫苗毒)跟踪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比对分析,继而掌握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在机体内的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该疫苗辽宁省羊群中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该疫苗在免疫7 d后,免疫群体均能够达到免疫合格率高于70%的标准,且未出现疫苗排毒现象,证明该疫苗的免疫效果确实、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疫苗 效果 抗体
下载PDF
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核衣壳蛋白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区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包静月 王志亮 +9 位作者 李林 赵文姬 索朗次仁 李金明 王英丽 吴晓东 刘春菊 刘雨田 于小静 杨咏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471,共8页
首次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GP)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发病山羊病料中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片段,用cDNA3′末端快速扩增... 首次对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和基因组启动子(GP)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首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发病山羊病料中扩增出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片段,用cDNA3′末端快速扩增方法获得基因组启动子区片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然后对测定的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N基因由168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25个氨基酸,与India/Jhansi/03等6个已知N基因全序列的PPRV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7~97.6和94.9~98.5。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N蛋白与磷蛋白作用的结构序列之一为495LFRLQAM501保守序列,N蛋白281-289位氨基酸含有一个T细胞表位,为281YPALGLHEF289保守序列。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的GP区由107个核苷酸组成,与Tur-key2000等5株其他PPRV毒株同源性为91.8~98.2。N基因核苷酸序列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Tib/Gej/07-30与亚洲国家分离株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核衣壳蛋白 基因组启动子区 核苷酸序列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琼 何宇乾 吴海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3-96,共4页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易感动物以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为主。目前,小反刍兽疫主要流行于西非、中非、中东、阿拉伯半岛及南亚等地区。敏感...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易感动物以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为主。目前,小反刍兽疫主要流行于西非、中非、中东、阿拉伯半岛及南亚等地区。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和高效的预防性疫苗将为该病的防控奠定良好的基础。论文对小反刍兽疫全球流行现状、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流行现状 诊断技术 疫苗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林 吴晓东 +3 位作者 包静月 李金明 王君玮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4期32-34,41,共4页
利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同时评价了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根据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的LAMP引物能够在63℃恒温下,1小时内实现目的核酸的大量扩增,由于在... 利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同时评价了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根据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的LAMP引物能够在63℃恒温下,1小时内实现目的核酸的大量扩增,由于在检测前加入荧光指示试剂,检测结果可以直接用肉眼判断,避免了由于开盖检验带来的扩增产物污染导致的假阳性。该检测体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只能特异性地检测目的病毒,与其他同属的病毒或类似病毒等无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比普通RT-PCR灵敏性高10倍,与荧光RT-PCR的灵敏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 检测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菊 和伟程 柏家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
小反刍兽疫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是导致家养和野生小反刍动物死亡的罪魁祸首.继牛瘟病毒减毒活疫苗之后,小反刍兽疫病毒减毒活疫苗被广泛用于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流行,但该疫苗存在无法区分自然感染动物和接种... 小反刍兽疫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是导致家养和野生小反刍动物死亡的罪魁祸首.继牛瘟病毒减毒活疫苗之后,小反刍兽疫病毒减毒活疫苗被广泛用于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流行,但该疫苗存在无法区分自然感染动物和接种动物以及热稳定性低等缺陷,导致小反刍兽疫仍在很多地区相继出现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开发高效耐热的新型疫苗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对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分子结构、流行病学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在疫苗开发中取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分子结构 流行病学 疫苗研究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流行状况及分子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昊天 满初日嘎 +3 位作者 王凤阳 李昌 金宁一 陈巧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小反刍兽疫(PPR)是一种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的传染病,病原为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PPRV基因组由6个基因组成,依据N和F基因可将PPRV分为4个谱系或者基因群,我国流行的PPRV属于谱系Ⅳ。2007年我国首次报道发生PPR疫... 小反刍兽疫(PPR)是一种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的传染病,病原为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PPRV基因组由6个基因组成,依据N和F基因可将PPRV分为4个谱系或者基因群,我国流行的PPRV属于谱系Ⅳ。2007年我国首次报道发生PPR疫情,在2014年大流行后,农业农村部加强了PPR的防疫措施。目前,国内的PPR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主要风险来自于境外输入和野生动物。PPRV分子检测是防疫措施的重要一环,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针对PPRV不同基因的检测方法。将新型技术应用于PPRV分子检测,开发小型化、快速化、高通量的PPRV检测方法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检测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1
作者 钱榜 刘振东 +5 位作者 赵印 李静 PRAJAPATI Meera 李彦敏 孙跃峰 窦永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以H蛋白4个反应原性较好的B细胞表位串联后为检测抗原,在确定抗原包被量和血清稀释度,优化血清和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的基础上,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检测临界值,建立了小...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以H蛋白4个反应原性较好的B细胞表位串联后为检测抗原,在确定抗原包被量和血清稀释度,优化血清和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的基础上,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检测临界值,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然后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5×10^(-6)μg/孔,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血清及酶标二抗孵育时间均为10 min,检测方法的临界值为S/P=9.77%,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口蹄疫、羊痘、蓝舌病及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用建立的化学发光法和市售小反刍兽疫抗体cELISA试剂盒平行检测247份田间血清,两者相对符合率为94.33%,但化学发光法敏感性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灵敏、特异、稳定,可用于田间血清样品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H蛋白 B细胞表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丛潇 丛锋 +5 位作者 张孟然 顾月月 刘少冰 刘欣超 李文超 顾有方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50-56,共7页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羊瘟、伪牛瘟等。小反刍兽疫自发现起在非洲、中东以及亚洲大范围流行,为发展中国家的养羊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FAO-OIE于2015年发布了《PPR全球...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羊瘟、伪牛瘟等。小反刍兽疫自发现起在非洲、中东以及亚洲大范围流行,为发展中国家的养羊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FAO-OIE于2015年发布了《PPR全球控制和根除战略》,目标为到203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小反刍兽疫。文章就小反刍兽疫的发现与流行、诊断方法、疫苗的发展情况以及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病原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概述,以期为小反刍兽疫进一步的根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诊断方法 疫苗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谢忠 张茂华 李桂兰 《中国草食动物》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高。近年来,小反刍兽疫(PPR)呈扩散的趋势,成为重要的跨国...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高。近年来,小反刍兽疫(PPR)呈扩散的趋势,成为重要的跨国动物传染病之一,我国周边国家频繁暴发该病。2007年7月25日暴发于西藏自治区日土县的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疫情,更是对我国如何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增强广大兽医工作者和相关人士对本病的认识,文中就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特征以及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下载PDF
山羊痘病毒与小反刍兽疫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璐瑶 宫英阑 +3 位作者 郝雪飘 王建昌 张若曦 袁万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11期72-76,共5页
为建立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山羊痘病毒(GTP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双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GTPV、PPRV两种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检测引物,在常规PCR基础上,对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这两种病毒的双重PCR检测... 为建立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山羊痘病毒(GTP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双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GTPV、PPRV两种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检测引物,在常规PCR基础上,对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这两种病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检验。结果显示:仅GTPV和PPRV核酸样品扩增出与预期目标相符的目的片段,而其他病原对照均未出现目的条带;GTPV的最低检出量为0.283ng/μL,PPRV的最低检出量为6.459ng/μL。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可一次性同时完成PPRV、GTPV两种病原的检测,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方法的建立为山羊痘和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疫情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小反刍兽疫病毒 双重PCR 特异性 敏感性
下载PDF
基于H蛋白表位合成肽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5
作者 钱榜 李彦敏 +4 位作者 朱学亮 张学燕 Niyokwishimira Alfred 窦永喜 张志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针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H蛋白抗体的iELISA检测方法。以筛选的H蛋白B细胞表位为基础,选择反应原性较好的4个抗原表位肽串联后合成作为包被抗原,优化各步反应条件及筛选各种缓冲液,... 本研究旨在建立针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H蛋白抗体的iELISA检测方法。以筛选的H蛋白B细胞表位为基础,选择反应原性较好的4个抗原表位肽串联后合成作为包被抗原,优化各步反应条件及筛选各种缓冲液,并确定检测临界值。经优化后,多表位抗原肽的最佳包被量为1.5×10~(-6)μg·孔~(-1),血清临界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80 000;包被液为碳酸氢盐缓冲液,血清和二抗稀释液均为PBST溶液,封闭液为2%BSA溶液;阴、阳性临界值为0.25。不同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批内及批间检测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羊痘、口蹄疫、蓝舌病阳性血清的检测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ID-Vet公司的cELISA试剂盒对306份临床血清平行检测,两者相对符合率为92.81%。该研究所建立的PPRV H蛋白抗体iELISA检测方法特异、稳定、敏感,操作比cELISA简便快捷,省时省力,可用于临床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H蛋白 B细胞表位 IELISA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滢 郝玉青 +3 位作者 付明哲 张琪 李勤凡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0,共5页
为了建立适用于基层养殖场快速、可视化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PRV F基因保守区核苷酸序列为靶序列,设计一组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反应条件(时间、温度)和反应体系(dNTP、Mg2+、甜菜碱浓... 为了建立适用于基层养殖场快速、可视化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PRV F基因保守区核苷酸序列为靶序列,设计一组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反应条件(时间、温度)和反应体系(dNTP、Mg2+、甜菜碱浓度),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最后用建立的方法对临床样品R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在65℃时反应45min即可获得清晰的梯状条带;扩增物经10×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染色,紫外线照射之后即可直接判定结果;灵敏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检出的PPRV核酸的最低浓度为8.63ng/mL,与常规RT-PCR方法相比,灵敏度增高100倍;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山羊痘病毒(GTPV)、羊支原体(Mccp)、羊口疮病毒(ORFV)均无交叉反应;对16份临床样品RNA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传统RT-PCR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均好,可用于临床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小反刍兽疫病毒 F基因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非结构蛋白C和V基因突变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和伟程 石晓玲 +4 位作者 李菊 张潇文 刘方程 李琼毅 柏家林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3期10-15,共6页
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 C和V蛋白是P基因通过特殊编码方式产生的两种非结构蛋白,他们通过抑制干扰素产生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C基因起始密码子AUG突变为ACG,并在氨基酸序列的第9位、第12... 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 C和V蛋白是P基因通过特殊编码方式产生的两种非结构蛋白,他们通过抑制干扰素产生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C基因起始密码子AUG突变为ACG,并在氨基酸序列的第9位、第12位引入终止密码子,在V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第7位、第285位、第294位引入三个终止密码子,运用PCR技术扩增获得了表达沉默的突变基因ΔC和ΔV,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3flag-CMV-14-ΔC和p3flag-CMV-14-ΔV。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表明转染突变基因质粒HEK-293T细胞中C基因(P<0.001)和V基因(P<0.01)表达均极显著降低,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转染突变基因质粒细胞中C蛋白和V蛋白均无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PRV病毒C和V蛋白的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兽疫病毒 基因突变 真核表达 蛋白质印迹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血凝素蛋白纯化体系的优化
18
作者 胡林杰 朱学亮 +4 位作者 彭泓蛟 邓瑞雪 潘春容 孙跃峰 蒙学莲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本试验利用发酵技术诱导表达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胞外区(PPRV tH),优化建立了一套纯化重组PPRV tH的完整工艺体系。通过发酵表达获得的10 L菌液,菌体湿重约达30 g/L,均质机破碎菌体获得包涵体;Tris-0缓冲液(pH=8.0)洗涤包涵体3次,每1 ... 本试验利用发酵技术诱导表达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胞外区(PPRV tH),优化建立了一套纯化重组PPRV tH的完整工艺体系。通过发酵表达获得的10 L菌液,菌体湿重约达30 g/L,均质机破碎菌体获得包涵体;Tris-0缓冲液(pH=8.0)洗涤包涵体3次,每1 g包涵体加入5 mL含20 mmol/L咪唑的Tris-E缓冲液(pH=8.0)重悬,4℃温和旋转溶解过夜,离心收集上清;按体积比1∶2将层析填料Chelaing Sepharose Fast Flow与上清混匀,以流速1~2 mL/min加入层析柱;依次通过10倍柱体积含50、100、400和500 mmol/L咪唑的Tris-E缓冲液(pH=8.0),4℃静置2 h进行洗脱。优化后的纯化体系可得到较纯的重组PPRV tH蛋白,利用灰度分析可知纯化后的重组PPRV tH蛋白纯度能达到85%。本试验提供的纯化体系可快速、简便、低成本、大批量纯化重组PPRV tH蛋白,而且纯化获得的PPRV tH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血凝素蛋白 蛋白纯化 优化
原文传递
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岩岩 李玲霞 +8 位作者 吴锦艳 余树芳 李娇阳 刘丹 冯倩 孙晶晶 何苗 魏凡华 尚佑军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77-1282,共6页
为开发可用于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诊断及其抗原的检测方法,参考GenBank中PPRV Nigeria75/1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后连接到载体pCzn1中,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克隆菌株,经PCR和双酶切鉴定测序后,将阳性克隆转化... 为开发可用于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诊断及其抗原的检测方法,参考GenBank中PPRV Nigeria75/1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后连接到载体pCzn1中,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克隆菌株,经PCR和双酶切鉴定测序后,将阳性克隆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菌株后采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含有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的重组质粒pCzn1-N;诱导条件经过优化后N蛋白为可溶性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64 ku,能够与PPRV阳性血清较好地反应;制备的家兔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28 000,经过纯化后抗体效价为1∶64 000且具有较高的结合特异性;用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对N蛋白纯化后制备的家兔多克隆抗体进行分析,发现重组N蛋白的免疫原性良好,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这表明重组的N蛋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N基因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小反刍兽疫病毒野毒与疫苗毒双重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世成 邹玖零 +5 位作者 王卫国 王昌建 唐小明 林源 鲁杏华 邱立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5,共5页
对GenBank中的小反刍兽疫野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及疫苗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两对引物和两条特异探针,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野毒与疫苗毒株的双重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表明,建立的双重荧光RT-... 对GenBank中的小反刍兽疫野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及疫苗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两对引物和两条特异探针,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野毒与疫苗毒株的双重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表明,建立的双重荧光RT-PCR方法,可特异检测野毒(FAM通道)和疫苗毒(VIC通道)。灵敏度实验表明,FAM通道可检测到10^(-5)稀释度的RNA(3.576 ng/mL),VIC通道可检测到10^(-3)稀释度的RNA(27.6 ng/mL)。重复性实验表明,该双重荧光RT-PCR方法重复性较好。用建立的二重荧光RT-PCR方法对20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区分野毒和疫苗毒株,且野毒检测结果与实验室确诊阳性结果一致,可以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野毒 疫苗毒 荧光RT-PCR 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