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特征界定拟盘多毛孢属的种 被引量:39
1
作者 韦继光 徐同 +4 位作者 郭良栋 刘爱荣 潘秀湖 张君成 袁高庆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04-313,共10页
以拟盘多毛孢属108个ITS(内转录间区)序列建立了分子系统树,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拟盘多毛孢属首先按照分生孢子有色胞的颜色区分为暗色和淡色(同色)2个分支,暗色组再分成2个亚分支——同色亚... 以拟盘多毛孢属108个ITS(内转录间区)序列建立了分子系统树,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拟盘多毛孢属首先按照分生孢子有色胞的颜色区分为暗色和淡色(同色)2个分支,暗色组再分成2个亚分支——同色亚分支和异色亚分支,淡色分支内进一步根据顶端附属丝特征和基部附属丝的有无区分为7个亚分支。寄主植物的某个分类单元在拟盘多毛孢属的分子系统树上并未形成特定的分支。通过对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结合分析,重新界定小孢拟盘多毛孢(P esta lotiop sism icrosp ora)、异色拟盘多毛孢(P.versicolor)和茶拟盘多毛孢(P.th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分子系统树 寄主植物 小孢拟盘多毛孢 异色拟盘多毛孢 茶拟盘多毛孢
下载PDF
茶轮斑病体外抑制试验及大田防治效果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照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防治茶轮斑病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武夷菌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戊唑醇对其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展大田防治试验。[结果]戊唑醇、枯草芽孢杆...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防治茶轮斑病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武夷菌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戊唑醇对其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展大田防治试验。[结果]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对菌丝抑制作用较强,春雷霉素对分生孢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戊唑醇3 000~5 000倍120 h对菌丝抑制率为100%,枯草芽孢杆菌500倍和2 000倍120 h对菌丝抑制率分别为90.25%和83.71%。春雷霉素400~1 200倍对分生孢子抑制率为100%。戊唑醇5 000倍+春雷霉素1 000倍对菌丝和孢子抑制率分别达到100%,枯草芽孢杆菌1 000+春雷霉素1 000倍对菌丝和孢子抑制率分别为60.77%和100%。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戊唑醇+春雷霉素、春雷霉素与枯草芽孢杆菌交替使用3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78.64%、77.48%和73.76%。[结论]生产中可采用430 g·L^(-1)戊唑醇SC 5 000倍+6%春雷霉素WP 1 000倍或者6%春雷霉素WP 1 000倍与1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WP 1 000倍交替使用2个配方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轮斑病 杀菌剂 抑菌作用 孢子萌发
下载PDF
贵州省都匀市茶轮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应祥 王勇 《中国茶叶加工》 2013年第3期37-40,共4页
对贵州省都匀市出现的茶轮斑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采用致病性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茶轮斑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致病性试验证实,不同的接种方法对茶叶的致病力均有不同。对病原菌rDNA-ITS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 对贵州省都匀市出现的茶轮斑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采用致病性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茶轮斑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致病性试验证实,不同的接种方法对茶叶的致病力均有不同。对病原菌rDNA-ITS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综合形态特征、致病力和分子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茶轮斑病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th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鉴定 茶轮斑病 茶拟盘多毛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茶轮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世保 陈俊华 史洪中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为了筛选防治茶轮斑病的化学药剂,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茶轮斑病菌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对茶轮斑病菌高度敏感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轮斑病菌对阿米西达、世高、丙环唑、百菌清和苯菌灵高度敏感,其抑制中浓度(EC50)在0.0... 为了筛选防治茶轮斑病的化学药剂,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茶轮斑病菌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对茶轮斑病菌高度敏感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轮斑病菌对阿米西达、世高、丙环唑、百菌清和苯菌灵高度敏感,其抑制中浓度(EC50)在0.094 7~3.063 0μg/mL;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的EC50分别为6.964 9μg/mL和7.040 5μg/mL,表现为中度敏感(EC50=5~20μg/mL);田间药效以25%阿米西达SC 150g/hm2的防效最高,达86.96%;其次为10%世高WG 125g/hm2、25%丙环唑EC 112.5g/hm2和75%百菌清WP 125g/hm2,防效分别为81.16%、74.79%和72.38%;50%苯菌灵WP 325g/hm2防效最低,为6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茶树 茶轮斑病 毒力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安徽池州市茶轮斑病病原鉴定及4种杀菌剂对其抑制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雅丽 陈文艳 +1 位作者 侯囡嵩 陈名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09-213,共5页
茶轮斑病是安徽产茶区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病害,可导致叶片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为明确茶树轮斑病病原菌种类和对杀菌剂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之后采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 茶轮斑病是安徽产茶区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病害,可导致叶片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为明确茶树轮斑病病原菌种类和对杀菌剂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之后采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常见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茶树轮斑病的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致死中浓度(EC50)最小,为0.03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拟盘多毛孢 分子鉴定:抑制作用
下载PDF
茶树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曾莉 廖文波 《生态科学》 CSCD 1997年第2期60-64,共5页
1987~1995年开展了茶树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研究.经田间和室内鉴定试验,从34份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对茶轮斑病高抗材料1份,抗性材料11份;从30份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对茶苗根结线虫病高抗材料5份,抗性材料13份.从而为... 1987~1995年开展了茶树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研究.经田间和室内鉴定试验,从34份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对茶轮斑病高抗材料1份,抗性材料11份;从30份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对茶苗根结线虫病高抗材料5份,抗性材料13份.从而为抗病育种或推广生产提供了抗源材料,同时也为抗性机制及遗传规律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抗病性鉴定
下载PDF
茶轮斑病菌与灰斑病菌的特性比较及致病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玉森 刘伟 +3 位作者 叶乃兴 杨江帆 魏日凤 方树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9-455,共7页
对Pestalotiopsis属的P.theae和P.guepinii菌侵染茶叶后的症状表现、菌落、形态特征和病菌生物学特性作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初期二病症状差别不大,后期明显区分,轮斑病斑褐色具轮纹,着生明显凸起的黑点;灰斑病斑灰白,散生小黑点。... 对Pestalotiopsis属的P.theae和P.guepinii菌侵染茶叶后的症状表现、菌落、形态特征和病菌生物学特性作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初期二病症状差别不大,后期明显区分,轮斑病斑褐色具轮纹,着生明显凸起的黑点;灰斑病斑灰白,散生小黑点。前者菌落具轮纹,分生孢子附属丝2~4条;后者菌落波状隆起,分生孢子附属丝2~5条。2种菌孢子萌发适温25℃,萌发率分别为87.5%和86.1%。茶汁能促进孢子萌发和产孢。强光照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皆有明显抑制作用。P.theae菌丝生长适温为26~28℃,P.guepinii菌则为24~25℃;以PDA培养基最适2者菌丝生长,PSA+200g/L茶叶煎汁培养基利于产孢。P.theae菌适宜pH值为6.0,P.guepinii菌则为7.5。用2种菌孢子茶汁悬液结合磨擦对新梢不同叶龄作涂抹接种。结果显示:伤口利于侵染,P.theae菌孢子可直接从芽、嫩叶侵入,也侵染损伤的成叶;P.guepinii菌孢子只能从损伤的芽、嫩叶和成叶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拟盘多毛孢菌 茶褐斑拟盘多毛孢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表现
下载PDF
广西油茶苗期叶枯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廖旺姣 邹东霞 +2 位作者 吴耀军 邓艳 黄乃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37-2540,共4页
2013年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利周乡油茶苗圃岑软23号油茶苗出现严重的叶枯病。对叶枯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岑软23号油茶苗叶枯病的病原菌为茶... 2013年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利周乡油茶苗圃岑软23号油茶苗出现严重的叶枯病。对叶枯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岑软23号油茶苗叶枯病的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Sawada)Steyaert。这是广西对油茶叶枯病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叶枯病 病原菌鉴定 茶拟盘多毛孢
下载PDF
茶轮斑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大野 朱志刚 +6 位作者 姚经武 张亚妮 刘晓艳 曹春霞 王开梅 饶犇 周荣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A02期6-7,10,共3页
由拟盘多毛孢引起的茶轮斑病是茶叶的重要病害,国内对其研究尚属初级阶段。文章主要从其发生与危害、化学防治、抗药性、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中国茶轮斑病的进一步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轮斑病 化学防治 抗药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