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虚拟社区中大学生人格异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盛婉玉 李辽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网络虚拟社区是在网络上构筑的"现实社会",由于虚拟社区中的交往具有自由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因而引发一些大学生出现自我认知错位、道德缺失、人际交往障碍、攻击性突出等人格异化现象。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原因,既有... 网络虚拟社区是在网络上构筑的"现实社会",由于虚拟社区中的交往具有自由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因而引发一些大学生出现自我认知错位、道德缺失、人际交往障碍、攻击性突出等人格异化现象。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育不健全等内在因素,也有网络虚拟社区的"引力"及现实社会的"推力"等外部因素,要应对这一问题,应以预防为主,从高校、社会及大学生个人三方面共同入手,构建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社区 人格异化 大学生 预防对策
下载PDF
青年文化与青年现代人格的形成 被引量:4
2
作者 钟红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4年第4期23-25,共3页
青年文化作为具有鲜明青年特点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青年社会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而青年文化与青年现代人格形成的关系问题正成为21世纪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青年文化为青年现代人格的自由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当前值... 青年文化作为具有鲜明青年特点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青年社会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而青年文化与青年现代人格形成的关系问题正成为21世纪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青年文化为青年现代人格的自由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当前值得关注在"文化工业"现象影响下的青年文化可能导致青年现代人格的异化问题,青年文化的主流属性,精英属性,大众属性等亚文化特点影响着青年现代人格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文化 人格构建 人格异化 人格养成
下载PDF
高校学生网络人格的异化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智冰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50-53,共4页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的主体。当前,高校学生因沉迷网络而导致人格异化的问题日渐凸出,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网络人格异化给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高校工作者应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转变教育观...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的主体。当前,高校学生因沉迷网络而导致人格异化的问题日渐凸出,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网络人格异化给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高校工作者应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网络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工作,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高校上网学生的人格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人格异化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异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春美 杨雪英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111-114,共4页
网络异化是技术异化发展的新形式和新阶段,它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形式。网络异化的实质终究是人类本质的异化,是人类过度依赖网络、被网络所控制的被物化现象。为此,必须健全网络基础设施建... 网络异化是技术异化发展的新形式和新阶段,它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形式。网络异化的实质终究是人类本质的异化,是人类过度依赖网络、被网络所控制的被物化现象。为此,必须健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主体的网络素养,加快网络立法,在不危及网络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网民自由上网与维持网络秩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瘾 网络异化 人格异化
下载PDF
高校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蓉素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3-125,128,共4页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的主体。当前,高校学生因沉迷网络而导致人格异化的问题日渐突出,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仔细地分析了引起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网络 人格异化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最蓝的眼睛能给黑人带来什么?——重读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丽英 张传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女主人公佩科拉对蓝眼睛的畸形渴望,不但反映了美国黑人女性被白人价值观所同化的现实,而且揭示了白人强势文化乃是造成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根源。作者莫里森透过《最蓝的眼睛》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美国黑人只有尊重和继承自己民族的... 女主人公佩科拉对蓝眼睛的畸形渴望,不但反映了美国黑人女性被白人价值观所同化的现实,而且揭示了白人强势文化乃是造成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根源。作者莫里森透过《最蓝的眼睛》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美国黑人只有尊重和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才能在白人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美国社会中健康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黑人文化 白人主流文化 人格异化
下载PDF
威尔斯《隐身人》中格里芬人格异化的精神分析
7
作者 张伟 胡明珠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
威尔斯小说《隐身人》描述了主人公格里芬因为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给世人带来恐慌而被群殴身亡的故事。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格里芬逐渐丧失了理性,妄想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建立一个恐怖帝国,对世人发号施令。格里芬最终因其恐怖行径而身... 威尔斯小说《隐身人》描述了主人公格里芬因为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给世人带来恐慌而被群殴身亡的故事。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格里芬逐渐丧失了理性,妄想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建立一个恐怖帝国,对世人发号施令。格里芬最终因其恐怖行径而身亡。通过分析格里芬的疯狂行径、犯罪心理特征以及错乱的精神世界,揭示在社会变化过程中格里芬的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情感障碍以及社会规范意识的缺失对于其人格异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人》 人格异化 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 社会规范意识
下载PDF
纾解人格异化——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的社会文化功用
8
作者 游晓光 张晓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3-149,170,共8页
20世纪30年代,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人格异化现象加剧。本土明星业通过提高明星的曝光率、指明明星与大众的相似性、塑造明星自觉自由的个性、渲染明星的美貌等手段,建构了明星非凡的吸引力,又通过刊发明星日记、采访、传记、... 20世纪30年代,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人格异化现象加剧。本土明星业通过提高明星的曝光率、指明明星与大众的相似性、塑造明星自觉自由的个性、渲染明星的美貌等手段,建构了明星非凡的吸引力,又通过刊发明星日记、采访、传记、信件等方式,让明星自我表露。大众通过观看明星出演的影片、购买相关商品、给明星写信等方式给予回应。最终,明星与大众之间建立起准亲密关系。这样,大众从明星身上获得了归属感,也获得了人格有用的信心,从而纾解了异化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中国电影明星 人格异化 准亲密关系
下载PDF
理想自我与现实的冲突——对《屋顶丽人》中斯坦利言行的拉康式解读
9
作者 张涛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7期103-105,共3页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享誉当今世界文坛,有常青树的美称,也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的文学作品涉猎领域广泛、风格各异。她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讲述了三个修葺屋顶的工人和一个在自家屋顶晒日光浴的女人的故事。...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享誉当今世界文坛,有常青树的美称,也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的文学作品涉猎领域广泛、风格各异。她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讲述了三个修葺屋顶的工人和一个在自家屋顶晒日光浴的女人的故事。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男主人公斯坦利的矛盾行为,可知这种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原因,是斯坦利的理想自我和大他者的强行介入造成了其人格的自我异化和分裂,使欲望主体徘徊在想像域和象征域之间而无法完全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丽人》 拉康 想像域 象征域 大他者 人格异化 人格分裂
下载PDF
基本焦虑与人格异化——论菲利普斯的《成功之神》
10
作者 庞好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38,共6页
菲利普斯在《成功之神》中描写了美国"揭丑运动"中新闻从业人员的人生奋斗之路,从婚恋焦虑、人际关系焦虑和地位焦虑揭露了基本焦虑对人格异化的重要影响,表明社会各阶层的婚恋焦虑会扭曲人的心灵,展现了婚恋唯我观的自私性... 菲利普斯在《成功之神》中描写了美国"揭丑运动"中新闻从业人员的人生奋斗之路,从婚恋焦虑、人际关系焦虑和地位焦虑揭露了基本焦虑对人格异化的重要影响,表明社会各阶层的婚恋焦虑会扭曲人的心灵,展现了婚恋唯我观的自私性和非理性。菲利普斯笔下的人际关系焦虑表现为对他人行为的过分敏感,引起人际关系的恶化。地位焦虑的敏感性和无休止性给人带来难以消解的烦恼和不安,揭示了伦理颠覆与人格本真博弈中的神经质困境。该小说所涉及的基本焦虑问题折射出20世纪初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精神面貌和伦理状况,反映了现代人基本焦虑中的生存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功之神》 戴维·格雷厄姆·菲利普斯 基本焦虑 人格异化
下载PDF
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哲学思考
11
作者 李双萍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网络文化正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日益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使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然而,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一系列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还有其消极甚至恶劣的一面,这要求我们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扬弃其有利和不... 网络文化正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日益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使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然而,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的一系列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还有其消极甚至恶劣的一面,这要求我们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扬弃其有利和不利因素,超越网络文化的现状,使网络文化朝着网络文明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异化 人的自由 交往方式 伦理道德 网络文化
原文传递
价值观与行为: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潇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网络人格异化是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自我认知迷失、道德判断弱化和社会交往封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有效解决该问题,要充分发挥价值观对人的实践行为的反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完善网络... 网络人格异化是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自我认知迷失、道德判断弱化和社会交往封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有效解决该问题,要充分发挥价值观对人的实践行为的反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完善网络人格,帮助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倡导理性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投身社会实践,笃实做人干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人格异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当代公务员道德建设的视角、原则和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彦芬 《宁夏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38-40,共3页
公务员的道德水平关系着行政活动的成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公务员道德体系,对当代中国公务员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道德建设 行政伦理制度 道德人格异化
下载PDF
论人格权请求权在个人信息权上行使的必要性及规则
14
作者 庄剑峰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26-31,共6页
个人信息被侵害的救济,在我国主要依据侵权法的规定。侵权法上救济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救济时间的滞后性、精神损害赔偿的限额性与间接损害性、诉讼中法律关系主体的多样性、举证和事实认定的复杂性和诉讼时效的确定性。人格权请求权作为... 个人信息被侵害的救济,在我国主要依据侵权法的规定。侵权法上救济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救济时间的滞后性、精神损害赔偿的限额性与间接损害性、诉讼中法律关系主体的多样性、举证和事实认定的复杂性和诉讼时效的确定性。人格权请求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事前救济权利,不仅可以圆满地弥补侵权法上对个人信息权保护的不足,还能与域外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上规定的积极请求权产生聚合效应,进而完善整个救济体系。人格权请求权在个人信息权救济的具体行使方式上,依类型划分,可分为人格紧密型的行使方式与人格疏远型的行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人格权请求权 侵权请求权 人格疏远型 人格紧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