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腹腔及肠腔脱落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林国乐 邱辉忠 +1 位作者 张太平 唐伟松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7期396-398,共3页
目的 结直肠癌腹腔及肠腔脱落癌细胞的定性研究 ,为术中无瘤接触、常规腹腔及远端结直肠冲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 2 3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 ,2 2例术中切除肿瘤后、作肠吻合前用 5 0 0~ 10 0 0ml生理盐水行远端结直肠冲... 目的 结直肠癌腹腔及肠腔脱落癌细胞的定性研究 ,为术中无瘤接触、常规腹腔及远端结直肠冲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 2 3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 ,2 2例术中切除肿瘤后、作肠吻合前用 5 0 0~ 10 0 0ml生理盐水行远端结直肠冲洗 ,其中 14例肿瘤侵及浆膜 ,开腹后用 10 0~ 2 0 0ml生理盐水行腹腔冲洗 ;1例仅行腹腔冲洗 ,未行肠腔冲洗。收集冲洗液迅速送检作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行腹腔冲洗的 15例中 1例找到癌细胞 ,阳性率为 6 6 7% (1/ 15 ) ;行远端结直肠冲洗的 2 2例中 3例找到癌细胞 ,阳性率为 13 6 4% (3/ 2 2 )。结论 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和远端结直肠生理盐水冲洗法是简便而实用的检测肿瘤脱落细胞的方法。结直肠癌手术过程中 ,采用无瘤接触技术 ,并用内含化疗药的生理盐水 (或蒸馏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脱落细胞 腹腔 肠腔
原文传递
不同性质腹腔积液CT表现的分析探讨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之 王康 +2 位作者 赵泽华 王伟忠 李铭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1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腹腔积液的CT表现。方法:搜集除外伤及代谢类疾病外性质明确的17例腹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17例,观察分析其液体分布、量、CT值及合并脏器、腹膜腔改变的CT表现。结果:3例脏器肿瘤破裂、1例小肠腺癌腹腔广泛转移及2例...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腹腔积液的CT表现。方法:搜集除外伤及代谢类疾病外性质明确的17例腹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17例,观察分析其液体分布、量、CT值及合并脏器、腹膜腔改变的CT表现。结果:3例脏器肿瘤破裂、1例小肠腺癌腹腔广泛转移及2例结核性腹膜炎为大量积液,8例胃肠道炎症、穿孔可有少量(4例)、中量(2例)和大量(2例)不同的积液表现。2例肿瘤腹膜种植转移的重要CT表现为中量~大量腹水及肠壁、腹膜增厚强化,或发现存在于腹腔内强化结节。3例肿瘤破裂腹水CT值达38~72HU,明显高于其它原因所致腹腔积液(8~42HU),2例肿瘤引起腹水而腹腔未见转移灶,腹水CT值不高(6~12HU)。结论:CT检查对于了解腹腔积液的范围、积液量、积液的性质和来源有重要意义,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有助于提高CT对腹腔积液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液 腹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腹腔内纱布团影像表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汪龙霞 安宁豫 +3 位作者 尹辉 王向东 李佳 白颖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 通过动物试验探讨遗留腹内的纱布团在B超、CT及MR影像检查中的表现及随滞留腹内时间改变的变化规律 ,找出特征性表现 ,提出诊断标准。方法  8只大白兔在无菌操作下行剖腹手术 ,放入纱布团 ,于术后当日、1~ 7周分别行B超、CT及MR... 目的 通过动物试验探讨遗留腹内的纱布团在B超、CT及MR影像检查中的表现及随滞留腹内时间改变的变化规律 ,找出特征性表现 ,提出诊断标准。方法  8只大白兔在无菌操作下行剖腹手术 ,放入纱布团 ,于术后当日、1~ 7周分别行B超、CT及MRI的平扫与增强扫描 ,并与剖腹手术所见进行比较 ,同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遗留腹内的纱布团立即被大网膜及邻近肠管粘连包裹 ,自肠管与纱布团粘连处向四周逐渐扩展生成纤维结缔组织包膜 ,约 3~ 4周时间逐步将整个纱布团完全包绕 ,并向纱布团网眼内生长增厚。随时间延长 ,纱布团内部均合并感染。B超、CT及MRI都能显示遗留腹内的纱布团及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变化。纱布团在B超影像中表现为呈弧形强回声带后伴宽阔干净声影的肿块 ,当纱布团周围包膜形成后 ,在其外侧又出现一薄层低回声带和强回声带。纱布团在CT和MR影像中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及信号的肿物 ,早期CT可很容易地显示其内所含的气体 ,当纱布团周围包膜形成后 ,CT及MR增强扫描可见包膜强化而内部无强化。结论 B超、CT和MR的特征性表现的联合应用是影像诊断腹内遗留纱布团的可靠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手术 纱布团腹腔内留置 影像学诊断
原文传递
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特征探讨 被引量:24
4
作者 卢春燕 闵鹏秋 +4 位作者 杨志刚 董鹏 刘再毅 陈楠 周瀚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2例有CT扫描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 ,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 5例 ,经腹腔穿刺和 /或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 2 7例。重点观察结核性腹膜炎累及腹膜腔、...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2例有CT扫描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 ,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 5例 ,经腹腔穿刺和 /或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 2 7例。重点观察结核性腹膜炎累及腹膜腔、腹膜下间隙及腹膜后间隙的CT表现特征。结果 :①壁腹膜光滑、增厚 2 9例 ( 90 .6% ) ,其中均匀增厚 2 6例 ,局部不规则增厚 3例 ,18例增厚的腹膜有明显强化 ;②腹腔积液 3 0例 ( 93 .7% ) ,其中 15例为少量积液 ;③大网膜增厚 2 3例 ( 71.9% ) ,表现为污迹样增厚 14例 ,结节样增厚 6例 ,饼状增厚 3例 ;④肠系膜受累 2 2例 ( 68.8% ) ,其中 13例合并小结节影 ;⑤淋巴结增大 18例 ( 5 6.2 % ) ,其中 8例显示环状强化。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螺旋CT的主要表现有少量腹腔积液、均匀性腹膜增厚并强化、大网膜污迹样增厚、肠系膜受累及腹腔淋巴结增大 ,增强扫描时肿大的淋巴结呈环状强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螺旋CT 鉴别诊断 腹腔积液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腹腔内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侯英勇 王坚 +6 位作者 凌诒萍 陶琨 郁敏 纪元 谭云山 陆孝禹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 :探讨腹内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 ,讨论其鉴别诊断。方法 :用免疫组化及电镜的方法 ,结合HE形态学观察 ,对 17例腹内纤维瘤病进行研究。结果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9~ 78岁 ,平均 4 2 9岁 ,中位年龄 4 2岁... 目的 :探讨腹内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 ,讨论其鉴别诊断。方法 :用免疫组化及电镜的方法 ,结合HE形态学观察 ,对 17例腹内纤维瘤病进行研究。结果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9~ 78岁 ,平均 4 2 9岁 ,中位年龄 4 2岁。 4例有手术史 ,2例有Gardner综合征。 15例单结节 ,2例 2枚结节。肿块直径 5~ 2 5cm ,平均 13 5cm ,多数境界清楚、切面灰白质韧、实性、半透明状。光镜下主要有纤细梭长和星芒状两种形态的 (肌 )纤维母细胞 ,间质大量胶原。超微结构显示增生细胞周围大量胶原原纤维 ,质膜清楚 ,无基板 ,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免疫表型 :Vim弥漫强阳性 ;4 6 7% (7/ 15 ) ;α SMA局灶阳性 ;4 0 % (6 / 15 )MSA局灶阳性 ;CD117、CD34、S 10 0蛋白、PGP9 5、desmin阴性。行完整肿块及部分肠段切除者 15例 ,7例无复发 (2~ 13年 ,平均 8年 ) ,3例失访 ,5例随访中。姑息术者 2例 ,1例死于肠梗阻 ,1例再次术后失访。结论 :腹内纤维瘤病是少见且易误诊的疾病 ,部分与手术史以及Gardner综合征有关 ,可能的机制为胶原合成和降解失衡 ,免疫组化显示部分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特点 ,手术完整切除者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纤维瘤病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CD117 电子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用于诊断腹腔含脂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20
6
作者 林江 陈祖望 周康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评价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诊断腹腔含有脂质病变的价值。方法 把 35例腹腔病变分成含脂病变组和非含脂病变组。均行梯度回波同相 (in phase,IP)和反相 (opposed phase ,OP)扫描 ,观察这些病灶在IP和OP像上的显示情况 ;测定其信... 目的 评价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诊断腹腔含有脂质病变的价值。方法 把 35例腹腔病变分成含脂病变组和非含脂病变组。均行梯度回波同相 (in phase,IP)和反相 (opposed phase ,OP)扫描 ,观察这些病灶在IP和OP像上的显示情况 ;测定其信号强度 ,计算IP和OP像上信号强度变化率 ,并作非参数统计检验。结果 腹腔内含脂病灶在OP像上信号强度较IP像有明显下降 ,其信号强度变化率的中位数为 37.1% ,而非含脂病灶信号强度变化不大 ,中位数为 3.3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u =4.5 6 ,P <0 .0 1)。结论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简单实用 ,对检测腹部病变是否含有脂质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腹腔病变 脂肪组织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 脂肪肝
原文传递
大肠癌术后行不同腹腔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池畔 林惠铭 +2 位作者 林舜国 陈燕昌 陈大良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7期402-404,共3页
目的 比较大肠癌术后单用 5 Fu及联合应用 5 Fu、顺铂及丝裂霉素行腹腔化疗 (in 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IPC)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5 2例大肠癌术后分为 5 Fu组 (32例 )及联合组 (2 0例 )。术后 2周行IPC ,比较两组腹腔癌肿... 目的 比较大肠癌术后单用 5 Fu及联合应用 5 Fu、顺铂及丝裂霉素行腹腔化疗 (in 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IPC)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5 2例大肠癌术后分为 5 Fu组 (32例 )及联合组 (2 0例 )。术后 2周行IPC ,比较两组腹腔癌肿复发率 ,种植灶治愈率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① 5 Fu组的DukesC1期患者腹腔癌肿复发率为 5 8 3% ,显著高于联合组的C1期 (无 1例复发 ) ,P <0 0 1。联合组 5例D期患者 ,3例再次手术证实腹腔内原种植灶全部消失 ;②联合组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 2 5 0 %、化学性腹膜炎为 40 0 %及胃肠反应率 5 0 0 % ,均分别显著高于 5 Fu组的3 1% (P <0 0 5 )、9 3 % (P <0 0 5 )及 3 1% (P <0 0 1) ;③两组共 6例粘连性肠梗阻 (5 Fu组 1例 ,联合组 5例 ) ,术中发现其粘连呈腹茧症表现 ,行肠排列术后治愈。结论 联合组的IPC疗效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腹腔内化疗 药物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大肠癌患者腹腔微量游离癌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骆成玉 赵丹宁 +4 位作者 李世拥 曾胜 张红军 曲军 祝学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3-435,W002,共4页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微量癌细胞的敏感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用CEAmRNA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 72例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进行了癌细胞检测。 结果  72例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CEAmRNART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微量癌细胞的敏感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用CEAmRNA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 72例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进行了癌细胞检测。 结果  72例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CEAmRNART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 33 3%和 18 1% (P <0 0 5 )。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CEAmRNART PCR阳性检出与肉眼腹膜播散、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癌侵犯肠管周径显著相关 (P <0 0 5 ) ,而免疫组化的阳性检出仅与肉眼腹膜播散和肝转移 2项病理特征显著相关 (P <0 0 5 )。 结论 CEAmRNART PCR检测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微量癌细胞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优于免疫组化法 ,大大提高了大肠癌隐匿性腹膜播散的检出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腹腔 大肠癌 游离癌细胞
原文传递
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林生 吕自峰 +2 位作者 郭德鸿 毛成艮 郭运保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 探讨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术中行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 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与未行此方法治疗的 15例患者的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及预后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引流液中腹腔... 目的 探讨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术中行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 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与未行此方法治疗的 15例患者的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及预后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引流液中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为 6 7% ,对照组为 33 3 % (P <0 .0 1)。治疗组 3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0 %和46 7% ,对照组为 2 6 %和 13 3 % (P <0 .0 1)。结论 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具有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治疗 灌注 局部 腹腔 热疗法
下载PDF
亚甲蓝和抑肽酶联合应用防治术后腹腔内粘连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曹天生 刘瑞华 +3 位作者 孙晓明 黄卫江 王焕荣 吴谦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 观察亚甲蓝与抑肽酶联合应用对术后腹腔内粘连的防治作用。方法 取 SD成年雌鼠开腹按 Galili法制成小肠与子宫左前壁粘连模型,关腹前设 4组,分别于腹腔内置入 2 ml生理盐水、 1%亚甲蓝 2 ml、 50 000 KIU抑肽酶 2 ml、 1%亚甲... 目的 观察亚甲蓝与抑肽酶联合应用对术后腹腔内粘连的防治作用。方法 取 SD成年雌鼠开腹按 Galili法制成小肠与子宫左前壁粘连模型,关腹前设 4组,分别于腹腔内置入 2 ml生理盐水、 1%亚甲蓝 2 ml、 50 000 KIU抑肽酶 2 ml、 1%亚甲蓝及 50 000 KIU抑肽酶各 2 ml。以上各组均设对照组,治疗方法同试验组,但开腹后不损伤子宫角浆膜, 2周后开腹观察粘连程度。 结果 各对照组发生粘连率均在 5%以下,实验组中生理盐水组粘连发生率为 95%, 亚甲蓝及抑肽酶组粘连发生率分别为 40%和 45%; 亚甲蓝加抑肽酶组粘连发生率为 5%,同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结论 腹腔内给予亚甲蓝或抑肽酶能降低腹腔内粘连发生率,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抑肽酶 腹腔 粘连
原文传递
腹腔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9
11
作者 雷光武 胡小平 +1 位作者 阿合买提 彭光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腹腔包虫病的CT及超声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包虫病的CT及超声资料 ,探讨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结果  2 7例腹腔包虫病的CT表现为单纯型13例 ,多子囊型 8例 ,内囊分离型 2例 ,实变... 目的 提高对腹腔包虫病的CT及超声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包虫病的CT及超声资料 ,探讨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结果  2 7例腹腔包虫病的CT表现为单纯型13例 ,多子囊型 8例 ,内囊分离型 2例 ,实变钙化型 4例 ,2 0例行超声检查。结论 腹腔包虫病多合并有肝包虫病 ,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 ,诊断并不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包虫病 诊断显像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
12
作者 邱法波 姜希宏 +4 位作者 吴力群 王豪夫 张顺 张炳远 杨金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总结腹部手术后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腹部手术后 2 4h内腹腔内出血超过 30 0ml的病人 15例 ,均为男性 ,脾切除加断流术 5例 ,肝癌切除术 4例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3例 ,胰头... 目的 :总结腹部手术后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腹部手术后 2 4h内腹腔内出血超过 30 0ml的病人 15例 ,均为男性 ,脾切除加断流术 5例 ,肝癌切除术 4例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3例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2例 ,直肠癌Miles手术 1例。结果 :7例再手术治疗 ,8例非手术治疗。死亡 5例。结论 :提出腹部手术后腹腔内出血的概念和再手术适应证。生命体征稳定者 ,可在严密监测下非手术治疗 ,术后 2 4h内出血量 <6 0 0ml或累计出血量 <10 0 0ml可作为非手术治疗的参考指标。创面广泛渗血或不能清楚显示出血部位者 ,长纱布条压迫止血是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腹腔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结核性腹膜炎CT特征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伟忠 王康 +1 位作者 赵泽华 王之 《上海医学影像》 2009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搜集12例经临床证实且CT扫描资料完整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渗出型7例,黏连型4例,干酪型1例。主要表现有:1.壁腹膜增厚:均匀增厚6例,不规则增厚3例,8例增厚的腹膜有强化;2.腹水...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搜集12例经临床证实且CT扫描资料完整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渗出型7例,黏连型4例,干酪型1例。主要表现有:1.壁腹膜增厚:均匀增厚6例,不规则增厚3例,8例增厚的腹膜有强化;2.腹水:大量腹水7例,少量腹水3例;3.大网膜、肠系膜增厚9例,表现为絮状增厚4例,结节样增厚2例,饼状增厚3例;4.淋巴结增大6例;5.肠瘘破溃形成脓腔1例。结论CT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大的价值,结合临床,大多数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结核 腹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腹部淋巴管瘤的CT诊断 被引量:7
14
作者 伍玉枝 黎凤媛 +1 位作者 罗建光 张子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腹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腹部淋巴管瘤 2 8例 ,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分析其CT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单房型淋巴管瘤 13例 ;多房型淋巴瘤15例。 16例囊壁及间隔清楚显示 ,1... 目的 :探讨腹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腹部淋巴管瘤 2 8例 ,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分析其CT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单房型淋巴管瘤 13例 ;多房型淋巴瘤15例。 16例囊壁及间隔清楚显示 ,12例囊壁及间隔未显示 ,全部病例均未见壁性结节。腹腔内淋巴管瘤 18例 ,其中 11例发生于小肠系膜 ;腹膜后淋巴管瘤 10例 ,其中有 5例发生于肾上腺区域。结论 :肠系膜和肾上腺区域分别是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管瘤的好发部位。CT能准确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囊壁和分隔 ,明确其囊性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腹膜后 淋巴管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炎症显像剂^(99)Tc^m-HMPAO-WBC的标记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蒲朝煜 陈燕 +7 位作者 毛新远 朱晓丹 蔡莉 李菲 张海英 徐江莉 周卫华 姚桂莲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 探讨炎症显像剂99Tcm 六甲基丙二胺肟 白细胞 (HMPAO WBC)对腹腔内可疑感染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离 2 1例可疑腹腔内感染灶患者的自体WBC ,用99Tcm HMPAO标记。静脉注射99Tcm HMPAO WBC后不同时间点行γ显像。结果 标记物99Tcm... 目的 探讨炎症显像剂99Tcm 六甲基丙二胺肟 白细胞 (HMPAO WBC)对腹腔内可疑感染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离 2 1例可疑腹腔内感染灶患者的自体WBC ,用99Tcm HMPAO标记。静脉注射99Tcm HMPAO WBC后不同时间点行γ显像。结果 标记物99Tcm HMPAO WBC活度为 2 96~ 4 4 4MBq ,标记产率为 5 5 %~ 6 5 %。 2 1例患者99Tcm HMPAO WBC显像结果为阳性 11例 ,阴性 10例。对比手术或 6个月随访结果 ,真阳性 11例 ,真阴性 9例 ,假阴性 1例 ,无假阳性。99Tcm HMPAO WBC显像对腹腔内感染灶诊断的灵敏度为 91.7% ,特异性为 10 0 % ,准确性为 95 .2 % ,阳性预测值 10 0 % ,阴性预测值 90 %。结论 99Tcm HMPAO WBC标记方法简便、安全、价优、可信。99Tcm HMPAO WBC显像可快速、准确地诊断腹腔内感染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显像剂 ^99Tc^m-HMPA0-WBC 标记 临床应用 诊断 腹腔内感染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旭波 雷若庆 +3 位作者 毛恩强 陈胜 汤耀卿 张圣道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10期1372-1376,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合并腹内高压(IAH)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观察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FAP合并ACS病人病情发展,监测腹内压,出现ACS者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减压,包括B超定位下的腹... [目的]观察、分析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合并腹内高压(IAH)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观察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FAP合并ACS病人病情发展,监测腹内压,出现ACS者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减压,包括B超定位下的腹腔与腹膜后穿刺引流、开腹手术引流.脏器功能出现恶化或有恶化趋势时及时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了46例FAP,其中合并ACS的有25人,占54.3%(25/46)经治疗后存活14例,存活率为56%(14/25).25例病人中有19例病人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占76%(19/25);发生ACS的平均时间为2~4(2.8±0.8) d.5例病人行非手术治疗,死亡4例,存活率为20%;20例病人采用手术治疗存活13例,存活率为65%.10例病人发病7 d内手术,存活6例,存活率为60%;6例病人发病7~14 d内手术,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4例病人于发病14 d以后手术,存活1例,存活率为25%.[结论]IAH常见于FAP的休克复苏之后.FAP合并ACS预示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及时的手术减压对FAP合并ACS的病例有效,结合围手术期加强监护治疗和血液滤过治疗,能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并发症 腹腔 急性病 综合征
下载PDF
外科重症腹腔感染患者使用米卡芬净与卡泊芬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闫婷 李双玲 王东信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2301-2306,共6页
目的 比较对严重腹腔感染的外科危重症患者使用米卡芬净和卡泊芬净进行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因严重腹腔感染且合并腹腔念珠菌感染(IAC)高危因素而... 目的 比较对严重腹腔感染的外科危重症患者使用米卡芬净和卡泊芬净进行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因严重腹腔感染且合并腹腔念珠菌感染(IAC)高危因素而采用棘白菌素进行经验性治疗的患者共47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IAC高危因素、腹腔感染特点、抗真菌治疗、腹腔感染其他相关治疗及预后相关信息在米卡芬净组和卡泊芬净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47例患者APACHEⅡ评分(19.0±7.7)分,IAC确诊率为23.4%.按接受的棘白菌素类别分为米卡芬净组(26例)和卡泊芬净组(21例),棘白菌素的治疗时间为10(5,13)d.米卡芬净组和卡泊芬净组患者在基本信息、IAC高危因素、腹腔感染特点和腹腔感染其他相关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SOFA评分、体温及消化道外真菌定植方面均有显著性改善,仅有治疗前后白细胞下降情况两组不同[分别为米卡芬净组(12.5±5.4) 109/L比(9.8±4.3) 109/L,P=0.013;卡泊芬净组(12.9±5.4) 109/L比(10.4±4.7)109/L,P=0.134].两组间消化道功能改善情况、突破念珠菌感染发生率、新发器官衰竭发生率、30 d死亡率、ICU停留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因为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患者.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且同时具有IAC特异性高危因素的患者,使用棘白菌素类药物进行此类患者的经验性治疗可能是有效的,米卡芬净和卡泊芬净进行严重腹腔感染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腹腔 念珠菌属 棘白菌素 死亡率
原文传递
源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迎民 钱超 +3 位作者 谢菲 周飞虎 潘亮 宋青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2218-2220,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压力的增高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腹腔压力升高患者,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42岁±17岁。每日在同一时间检测患者腹腔压力,记录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同时留取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肌酐。结果当腹腔压力升高时,尿量由... 目的研究腹腔压力的增高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腹腔压力升高患者,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42岁±17岁。每日在同一时间检测患者腹腔压力,记录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同时留取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肌酐。结果当腹腔压力升高时,尿量由基础水平的78ml/h±26ml/h减少至31ml/h±11ml/h(P<0.01),同时血清肌酐由110mmol/L±98mmol/L增至224mmol/L±147mmol/L(P<0.01),伴随中心静脉压(由6.0mmHg±2.1mmHg至8.8mmHg±2.5mmHg,1mmHg=0.133kPa,P<0.01)和平均动脉压(由79mmHg±8mmHg至86mmHg±10mmHg,P<0.01)的升高。腹腔压力的上升与尿量呈负相关(r=-0.747,P<0.01);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r=0.816,P<0.01)。在随后的治疗中12例患者死亡,其中8例死于脓毒血症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死于腹腔大出血。结论患者腹腔压力的上升与少尿、血清肌酐上升密切相关;腹腔压力降低后,上述临床结果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间隙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脓毒血症 血清肌酐
原文传递
腹腔冲洗化疗对人卵巢上皮癌细胞株裸鼠腹腔荷瘤疗效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穆玉兰 汤春生 +1 位作者 马宪敏 王美清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10-12,16,共4页
目的 :研究持续腹腔冲洗化疗对裸小鼠人卵巢上皮癌腹腔荷瘤模型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 Skov3和裸小鼠建立腹腔荷瘤模型 ,分对照组、常规 CDDP腹腔化疗组 (常规组 )和 CDDP腹腔持续冲洗化疗组 (冲洗组 )进行... 目的 :研究持续腹腔冲洗化疗对裸小鼠人卵巢上皮癌腹腔荷瘤模型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 Skov3和裸小鼠建立腹腔荷瘤模型 ,分对照组、常规 CDDP腹腔化疗组 (常规组 )和 CDDP腹腔持续冲洗化疗组 (冲洗组 )进行观察。于移瘤后 3w开始治疗 ,间隔 4d,共 2个疗程。 结果 :冲洗组动物的体重在治疗后虽有所下降 ,但远未达到毒性反应的程度 ,与常规组相比 ,无显著差异。冲洗组腹腔瘤的体积明显小于常规组 ,抑瘤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 ,差异十分显著。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病理学检查也显示 ,腹腔冲洗化疗效果优于常规化疗 ,对肾脏也没有大的病理损伤。结论 :对裸小鼠腹腔荷瘤 ,持续腹腔冲洗化疗较常规腹腔化疗疗效显著 ,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经物疗法 病理 腹腔冲洗化疗
下载PDF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路宁 赖尽忠 +3 位作者 卢春燕 李真林 王成龙 伍兵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2046-2048,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7月22例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确诊的结核性腹膜炎CT完整资料。主要观察:淋巴结、腹水、腹膜、系膜、网膜改变。结果淋巴结肿大12例,增强后呈"环状"强...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7月22例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确诊的结核性腹膜炎CT完整资料。主要观察:淋巴结、腹水、腹膜、系膜、网膜改变。结果淋巴结肿大12例,增强后呈"环状"强化改变。腹腔积液15例,少~中量12例,聚集在肠系膜根部、结肠旁沟及盆腔较多,CT值20~28HU。腹膜增厚16例,其中14例均匀光滑增厚,10例明显强化;大网膜增厚15例,其中饼状增厚2例、污垢样增厚9例、结节样4例。肠系膜增厚18例,3例肠袢聚集、粘连。伴有其他脏器结核13例。结论 CT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结合临床多数结核性腹膜炎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腹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