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在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周围型病变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黄伟俊 邱懿德 +2 位作者 黄婷 简国亮 陈志妍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经皮肺活检肺周围型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肺周围型病变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EUS检查,观察其彩色多普勒和声学造影特征,并选择肿块内造影不同增强区域,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38例肺周围型...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经皮肺活检肺周围型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肺周围型病变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EUS检查,观察其彩色多普勒和声学造影特征,并选择肿块内造影不同增强区域,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38例肺周围型病变彩色多普勒与CEUS血流分级比较,乏血供组与富血供组χ2=28.33,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8例肺周围型病变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全部病灶内部血流19例,超声造影均能显示病灶内部血流状态。造影剂分布特征均匀增强型9例,不均匀增强型29例(Fisher检验,P=0.005)。经病理证实,29例为恶性病变,其超声造影均表现为病灶局部高增强改变(100%,29/29)。9例为良性病变,其造影模式表现为较多样化,其中2例病灶呈高增强,5例等增强,2例低/无增强。CEUS引导下在高增强区域穿刺能获得恶性病变准确病理诊断,且无严重穿刺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造影可提高周围型肺癌的活检成功率,降低操作风险,是经皮肺穿刺活检重要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经皮肺穿刺 肺周围型病变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性肿块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戴轶 徐春明 杨伟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明确肺周围性肿块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6例肺周围性肿块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并总结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就如何提高穿刺准确性及减少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45例获得细胞学标本,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明确肺周围性肿块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6例肺周围性肿块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并总结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就如何提高穿刺准确性及减少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45例获得细胞学标本,39例确诊,确诊率84.8%;并发症12例气胸及3例咯血。结论该方法对肺周围性肿块性质的诊断率高,并发症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活检 周围性肺肿块
下载PDF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在肺外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薛孟华 汪建 +4 位作者 韩勇 朱以芳 张娜 赵晋波 李小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6-450,共5页
背景与目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是一种能够进行肺部病变精准定位的工具,在肺部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价格昂贵,在我国应用尚未普及,急需总结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尤其是肺部结节诊断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7月-2018年12... 背景与目的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是一种能够进行肺部病变精准定位的工具,在肺部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价格昂贵,在我国应用尚未普及,急需总结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尤其是肺部结节诊断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7月-2018年12月诊断为肺外周病变,且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应用经验。结果18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8例),共21处病变,11例诊断明确,8例诊断为肺腺癌,1例诊断为肺结核,2例诊断为小细胞肺癌,诊断阳性率为61.1%,敏感性为73.3%,诊断阳性率与病变大小相关,>2 cm病变诊断阳性率为100.0%(P=0.04)。结论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在临床中安全有效,对于病变>2 cm的肺外周病变诊断阳性率较高,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 肺外周病变 活检
下载PDF
影像融合导航技术与CT在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彭巍炜 李凤 +3 位作者 邱懿德 陈颖瑜 叶亚军 黄伟俊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CT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下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周围型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胸部CT确诊为肺部周围型病变需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的患者6... 目的比较超声-CT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下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周围型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胸部CT确诊为肺部周围型病变需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的患者64例,其中经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组32例,经CT引导组32例,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影像融合引导组穿刺成功率93.8%(30/32),CT引导组穿刺成功率100.0%(32/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47)。影像融合引导组气胸、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6.3%(2/32),CT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25.0%(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4)。结论经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引导超声不能显示的肺部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 影像融合 肺部周围型病变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云阁 李倩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63-65,69,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贴近胸壁及超声能显示的肺周围型病灶48例,先观察二维图像及血流分布,再行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8%(46/48);穿刺...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贴近胸壁及超声能显示的肺周围型病灶48例,先观察二维图像及血流分布,再行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8%(46/48);穿刺组织用于病理诊断满意率93.8%(45/48);并发症发生率6.3%(3/48)。结论对超声能显示的肺周围型病变行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取材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活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肺穿刺 肺周围型病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肺外周病变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华蓉 战勇 于晓玲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9月-2014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41例肺外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随访≥6个月,以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最终临床诊断,比较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外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9月-2014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41例肺外周占位性病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随访≥6个月,以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最终临床诊断,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的病理检查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观察有无穿刺有关并发症。结果成功获取41例患者组织标本,其中39例有明确的病理诊断,定性诊断率95.12%(39/41),穿刺定性诊断符合率100%(39/39)。穿刺过程中2例有少量出血,其余未发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外周病变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肺外周病变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肺穿刺及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志宏 胡丽珍 +1 位作者 郑意梅 李德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9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TNLB)及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周围型病变的确诊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2种活检方式在临床诊断工作中的价值。方法近5年广州市胸科医院经影像学诊断为肺周围型病变查因的患者249例,... 目的通过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TNLB)及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周围型病变的确诊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2种活检方式在临床诊断工作中的价值。方法近5年广州市胸科医院经影像学诊断为肺周围型病变查因的患者249例,按照肺活检方式分为经皮肺穿刺肺活检组(TNLB组)153例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组(TBLB组)96例,比较比较2种活检方法确诊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NLB组确诊率(77.8%)明显高于TBLB组(45.8%);并发症方面:气胸发生率两组相似,肺出血发生率TBLB组(53.1%)明显高于TNLB组(7.2%),但在30ml以上的出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BLB组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NLB组。结论2种活检方法都是创伤小、安全性较高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上的使用各有优劣,有些情况下能形成互补,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肺周围型病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周围型病变 经皮肺活检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下载PDF
数字减影定位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部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齐曼古力.吾守尔 程继荣 米日古丽.司马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63-1265,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DSA)定位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部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无经皮肺活检(PCNA)指征的肺部周围型病变在DSA定位下实行TBLB,同时做纤支镜刷片(BB)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比较三者的诊断阳性率。并将这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DSA)定位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部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无经皮肺活检(PCNA)指征的肺部周围型病变在DSA定位下实行TBLB,同时做纤支镜刷片(BB)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比较三者的诊断阳性率。并将这3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与同期住院在CT定位下做PCNA的45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做比较。结果TBLB、BB和BAL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1.53%、57.69%和63.46%。两两配对χ2值分别为0.29、0.07和0.53,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这3种方法与PCNA的诊断阳性率比较,χ2值分别为0.01、0.22和0.01,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TBLB联合BB及BAL的诊断阳性率(78.84%)高于PCNA的诊断阳性率(64.44%),P<0.05。上述4种方法所检出各种疾病构成比χ2=3.806(自由度为9),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BLB、BB、BAL与PCNA对肺部外周病变具有同样高的诊断价值,TBLB术后常规进行BB或BAL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活检 肺部周围型病变
下载PDF
超声及超声造影引导下粗针活检在周围型肺部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朱鹏飞 何英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9-1353,共5页
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引导下粗针活检在周围型肺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选择158例经CT或MRI诊断为周围型肺部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超声组及超声造影组。常规超声组在普通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超声造影组则在普通超声的基... 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引导下粗针活检在周围型肺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选择158例经CT或MRI诊断为周围型肺部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超声组及超声造影组。常规超声组在普通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超声造影组则在普通超声的基础上行超声造影检查,然后在其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活检。比较超声造影组与常规超声组穿刺成功率、病灶内坏死的显示率、亚型(分类)诊断准确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率及穿刺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根据病理结果,超声造影组的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组(90%),P<0.05。超声造影组的坏死显示率(46%)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组(21%),P<0.05。超声造影组的亚型(分类)诊断准确率(96%)略高于常规超声组(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组的EGFR阳性率(32%)略低于常规超声组(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及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对于周围型肺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超声造影对于病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及病灶内部的血流情况较常规超声更具优势,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穿刺活检 周围型肺部病变
下载PDF
超声造影引导肺周围性病变活检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群 房秀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4-17,30,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在区分恶性和良性周围性肺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并评估超声造影引导下活检对周围性肺部病变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研究纳入了76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周围性肺部病变的患者,40例穿刺前进行超声造影,为造影组;3...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在区分恶性和良性周围性肺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并评估超声造影引导下活检对周围性肺部病变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研究纳入了76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周围性肺部病变的患者,40例穿刺前进行超声造影,为造影组;36例穿刺前行常规超声检查,为对照组,比较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显示病灶内坏死区域的能力,评估两组穿刺活检的阳性率。结果:在造影组中,急性肺炎病变的始增时间明显早于其他类型的病变(P=0.03),良性和恶性病变之间的其他指标无显着差异;造影组病变内坏死区域显示率(47.5%)明显高于对照组(5.6%),超声造影引导的活检阳性率(90%)高于常规超声(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更好地识别病变内的坏死区域,从而在提高活检阳性率中发挥有效作用。超声造影有助于从其他类型的肺部病变中识别出急性肺炎病变。超声造影是诊断肺部病变的有用附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肺周围病变 经皮肺活检
下载PDF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检查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梅燕 钟永辉 +3 位作者 宋燕芹 钟思韵 吴莎莎 李绮霞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检查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部接受治疗的100例肺外周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分析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检查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部接受治疗的100例肺外周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组采用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0%、84.4%、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0%、44.7%和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超声小探头定位后,病灶直径>2 cm且探头被病灶包绕的阳性检出率为87.10%,明显高于病灶直径≤2 cm且探头不被病灶包绕的63.16%,而病灶位置为肺上叶的检出率为62.50%,明显低于其他病灶位置的8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咯血、气胸发生率分别为4.0%、2.0%和0.0%,略低于对照组的8.0%、4.0%、2.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检查可明显提高肺外周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减少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周病变 支气管镜 超声小探头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新型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对周围型肺占位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凇 杨薇 +4 位作者 严昆 张晖 马兰 孙宇 陈敏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目的 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占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盲法读片,回顾性分析72例周围型肺占位的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并进行分类,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差异,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比较两名医师... 目的 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占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盲法读片,回顾性分析72例周围型肺占位的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并进行分类,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差异,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比较两名医师结合微血灌注模式的超声造影诊断率,以及造影前后诊断评分差异.结果 良性16例,微血管灌注模式主要表现为树枝状强化(43.8%、31.3%)、点片状强化(18.8%、25.0%)及环状强化(18.8%、18.8%);恶性56例,微血管灌注模式主要表现为血管状强化(46.4%、57.1%)、棉花状强化(26.8%、25.0%)及枯枝状强化(19.6%、8.9%).良、恶性微血管灌注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名医师对微血管灌注模式判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59).结合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2名医师的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9%、91.1%,81.3%、75.0%和90.3%、87.5%.超声造影前,59.7%和68.1%的肺占位诊断评分为3分;超声造影后诊断3分者仅分别占1.4%和6.9%.进一步分析显示鳞癌与腺癌、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的微血管灌注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周围型肺占位的诊断率,利用新型微血管显像技术可显示周围型肺占位内的血管灌注模式,为鉴别诊断提供新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周围型肺占位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对比格犬肺外周预置弹簧圈定位及移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探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长镐 周子青 +2 位作者 马家骏 王广志 李时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评价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对比格犬肺外周预置弹簧圈定位及移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18—20日,全身麻醉下使用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对2只成年雄性比格犬肺外周置入金属肺部弹簧圈,定位标记模拟病灶,使用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 目的评价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对比格犬肺外周预置弹簧圈定位及移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18—20日,全身麻醉下使用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对2只成年雄性比格犬肺外周置入金属肺部弹簧圈,定位标记模拟病灶,使用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内置的导航系统规划路径。经培训的操作者操作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导航定位并取出弹簧圈,评价导航成功率、取样成功率、弹簧圈靶点位置、导航时间、取样时间、手术时间;并记录操作过程对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和操作过程比格犬生命体征,操作完成后复查胸部CT了解是否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只比格犬共成功置入12枚弹簧圈。所有模拟病灶均成功规划路径,导航成功率为12/12,导航时间(43.9±19.8)s。导航系统测量的操作柔性内镜臂前端距目标靶点距离为(6.93±2.15)mm。模拟病灶位置分布于6~8级支气管。取样成功率为12/12。取样时间为(42.4±11.3)s。置入弹簧圈后无气胸和纵隔气肿。操作全程比格犬生命体征稳定,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结论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取出比格犬肺外周预置的弹簧圈操作简便,过程顺利,安全性好。提示机器人支气管镜系统在肺外周病灶的取材和诊断上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机器人 导航 肺外周病灶
原文传递
经支气管镜径向超声引导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青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4期618-620,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支气管镜径向超声引导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经CT检查发现肺周围型病变的1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镜肺活检,观察组...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支气管镜径向超声引导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经CT检查发现肺周围型病变的1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镜肺活检,观察组行支气管镜径向超声引导肺活检,研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检次数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超声边缘连续诊断率明显低于不连续患者(P<0.05),内部回声均匀诊断率明显低于内部回声不均匀患者(P<0.05),探头位置邻近病灶与在病灶内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无法探及病灶患者(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径向超声引导肺活检能明显提高肺周围型病变诊断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径向超声 经支气管肺活检 肺周围型病变
下载PDF
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现场细胞学对肺外周疾病的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子娜 刘薇 +1 位作者 唐茜 李振生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现场细胞学对肺外周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均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根据引导方式不同分为超声组和CT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及联合现场细胞学... 目的:分析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现场细胞学对肺外周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均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根据引导方式不同分为超声组和CT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及联合现场细胞学的检测结果、诊断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穿刺次数显著低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1,P<0.05)。超声组穿刺时间显著少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12,P<0.05)。超声组联合现场细胞学评价诊断成功率为90.00%,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2.31%。CT组联合现场细胞学评价诊断成功率为87.50%,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80.00%。两组成功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χ^(2)=0.018,χ^(2)=0.754;P>0.05)。超声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7,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现场细胞学对肺周疾病诊断成功率略高与CT引导,并具有穿刺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可作为临床诊断肺周疾病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计算机体层扫描(CT) 肺周围型病变 经皮肺穿刺活检 现场细胞学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和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外周型肺部病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屠春林 孙锦贤 +1 位作者 甘信海 金耀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42-844,共3页
目的 研究X线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及CT或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PB)对外周型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病变大小、部位、与胸壁距离及患者的病情 ,对 5 3例患者分别采用TBLB、CT或B超引导下PPB等检查手段 ,一种... 目的 研究X线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及CT或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PB)对外周型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病变大小、部位、与胸壁距离及患者的病情 ,对 5 3例患者分别采用TBLB、CT或B超引导下PPB等检查手段 ,一种方法未能确诊时再换用另一种方法。结果 TBLB确诊率为 83.9% ,CT引导下PPB为 87.5 % ,B超引导下PPB为 90 .0 % ,总确诊率为 92 .5 %。结论 对于肺外周型病变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活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经皮肺穿刺活检 诊断 外周型肺部病变 X线引导
下载PDF
经支气管冷冻活检在外周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一项meta分析
17
作者 冯莹 陈迪 +1 位作者 周金花 刘瑞娟 《国际呼吸杂志》 2023年第3期342-352,共11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与经支气管钳夹活检(TBFB)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以"肺外周病变""肺外周结节""孤立性肺结节""经支气管冷冻活检"为检索词在CNKI、PubMed、Coc...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与经支气管钳夹活检(TBFB)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以"肺外周病变""肺外周结节""孤立性肺结节""经支气管冷冻活检"为检索词在CNKI、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检索对TBCB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9月10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并对最终纳入的文章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局指标是诊断率、大出血及气胸发生率,采用STATA16.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研究,816例患者。其中8篇双臂研究包括618例患者,TBCB组280例,TBFB组338例,5篇自身对照实验共198例。分析结果显示TBCB组取材面积是TBFB组面积的2~9倍,TBCB与TBFB相比能提高肺外周病变的诊断率,两者对肺外周病变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OR=0.48,95%CI:0.03~0.93,I^(2)=54.11%)。且TBCB不会造成较高的出血风险(logOR=0.71,95%CI:-0.07~1.50,I^(2)=62.74%)。同时,TBCB和TBFB2组间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OR=-0.07,95%CI:-0.75~0.61)。结论TBCB在诊断率和取材面积方面优于TBFB,且不会增加出血及气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周病变 经支气管肺冷冻活检 经支气管钳夹活检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肺穿刺对肺外周占位75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兴明 王思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占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诊断不明肺外周病变75例,CT机引导下,活检针穿刺抽取病变组织固定后送病理检验。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98.6%(74/75),气胸发生率4%(3/75),出血发生率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占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诊断不明肺外周病变75例,CT机引导下,活检针穿刺抽取病变组织固定后送病理检验。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98.6%(74/75),气胸发生率4%(3/75),出血发生率4%(3/75),均治愈。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能帮助不明肺外周占位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肺穿刺 肺外周占位
下载PDF
彩超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外周病灶诊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咏雪 虞涛 +1 位作者 王忠平 邱红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对肺外周病灶诊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132例肺外周病灶患者,予以彩超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分析患者活检的诊断结果及并发症.结果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对肺外周病灶诊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132例肺外周病灶患者,予以彩超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分析患者活检的诊断结果及并发症.结果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肺外周病灶127例(96.2%).穿刺后,患者均有穿刺局部的轻微疼痛,并发气胸1例(0.07%)和轻微的肺出血35例(26.52%),肺癌患者没有发生针道转移.咳血患者中病灶主要为大于3.0 cm患者,占74.29%.穿刺1条组织者占40%,明显少于穿刺2条组织(60%)患者.结论彩超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术对诊断肺外周病灶,具有诊断率高、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和安全性高的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引导 经皮穿刺活检 肺外周病灶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肺超声可视化支气管肺泡灌洗在肺外周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斌 王静 +11 位作者 黄赞胜 王苹 王创业 张硕辛 秦蘅 孙晓容 吴红梅 胡晋 杨昱 张明周 李力 徐智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 分析超声实时监测可视化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科118例有明确肺外周病灶的患者,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进行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可... 目的 分析超声实时监测可视化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科118例有明确肺外周病灶的患者,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进行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可视化图像调整灌洗量直至目标肺段液体充盈显影再回收灌洗液。针对目标肺段所处重力依赖区或非重力依赖区调整灌洗体位及引流体位,增加灌洗液回收率,比较常规与超声可视化BAL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对肺部疾病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118例患者中肺癌65例,肺部感染53例。病灶位于重力低位区64例,非重力低位区54例。常规灌洗目标病灶超声显影率48.3%,超声可视化BAL目标病灶超声显影率78.8%。可视化BAL右上叶、右中叶、右下叶、左上叶、左下叶目标病灶显影所需灌洗液量分别为(101.5±19.1 m、76.3±11.3 ml、68.6±9.9 ml、97.1±11.6 ml、70.4±12.0 ml),配合体位调整各肺叶灌洗液回收率分别为(58.1%、59.8%、61.0%、58.8%、59.9%)。可视化BALF的病理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70.8%vs. 27.7%,P<0.05),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64.2%vs. 33.9%,P<0.05)。结论 肺超声可视化BAL结合体位调整可提高BALF回收率及检测阳性率,在肺外周病灶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超声 支气管肺泡灌洗 可视化 肺外周病灶 阳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