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前瘘管切除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娟 陶跃进 周义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3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耳前瘘管手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耳前瘘管切除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67例(73耳)耳前瘘管患者的年龄、术前是否有切开排脓病史、手术时间、是否分层缝合、切口是否加压包扎以及是否感染期手术,分析... 目的分析耳前瘘管手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耳前瘘管切除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67例(73耳)耳前瘘管患者的年龄、术前是否有切开排脓病史、手术时间、是否分层缝合、切口是否加压包扎以及是否感染期手术,分析切口甲级愈合率与切口愈合不良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耳前瘘管切除术手术时间超过30 min、术后未加压包扎、感染期手术易致切口愈合不良。结论提高手术技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适度加压包扎,避免感染期手术可提高耳前瘘管切除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前瘘管 切口愈合 手术时间 加压包扎 感染期
下载PDF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侵染时期和侵染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国良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7-100,共4页
用田间自然发病病粒上新形成的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喷雾或注射接种不同生育期的稻穗获得成功。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是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侵染的主要时期。在孕穗末期喷雾接种2次萌发孢子的发病率高达50.8%。解剖736个病粒内部都含有花药,镜... 用田间自然发病病粒上新形成的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喷雾或注射接种不同生育期的稻穗获得成功。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是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侵染的主要时期。在孕穗末期喷雾接种2次萌发孢子的发病率高达50.8%。解剖736个病粒内部都含有花药,镜检119条花药和35个柱头发现,病粒内大多数花粉粒的内容物已基本充实,柱头大多处于分枝状突起阶段。解剖刚发病的病粒柱头上有多根菌丝,并向花药等处扩展。萌发的厚垣孢子可以侵染处于乳头状突起期的柱头,并形成菌丝及产生小孢子。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主要在水稻破口前1—4天至破口时从水稻的柱头侵入引起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厚垣孢子 稻曲病
原文传递
核酸检测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状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姚凤兰 汪德海 +2 位作者 査祎 王瑞 葛红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513-1516,1519,共5页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方法收集本实验室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检出的NAT单反应性献血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BV DNA重复检测,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分析HBV感染状...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方法收集本实验室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检出的NAT单反应性献血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BV DNA重复检测,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分析HBV感染状态。结果225份TMA NAT单反应性标本中,检出78份(34.67%)TMA NAT鉴别检测和/或PCR检测HBV DNA阳性标本,其中76份可确定HBV感染状态,2份感染状态不能确定。76份标本中,63份(82.89%)为隐匿性HBV感染(OBI),13份(17.11%)为HBV疑似窗口期感染(pWP)。63份OBI标本中,49份(77.78%)标本HBV DNA水平小于20IU/mL。13份pWP标本中,4份(30.77%)标本HBV DNA水平小于20IU/mL。225份标本分为NAT检测值S/CO1~<6组、6~<10组、10~17组,HBV DNA确认阳性率分别为13.11%、13.64%、47.18%,S/CO 10~17组阳性率高于S/CO1~<6组和6~<10组(P<0.05)。OBI标本中,NAT检测值S/CO 1~<6、6~<10、10~17的标本分别占12.70%(8/63)、4.76%(3/63)、82.54%(52/63)。13份pWP标本NAT检测值S/CO为10~17。结论部分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为HBV感染者,OBI所占比例远大于pWP感染者,且HBV DNA浓度水平极低,存在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屏蔽NAT单反应性献血者对预防经输血传播HBV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核酸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疑似窗口期感染
下载PDF
芜湖地区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的感染状态及追踪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洁 潘洁 +5 位作者 余国庆 张莺 黄慧 马怡 袁松 杨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 使用核酸单检和化学发光技术对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的感染状态进行检测分析,探讨献血者归队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方法 使用血站信息管理软件对2018年1月~2021年10月芜湖地区献血者的血筛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全部HBsAg... 目的 使用核酸单检和化学发光技术对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的感染状态进行检测分析,探讨献血者归队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方法 使用血站信息管理软件对2018年1月~2021年10月芜湖地区献血者的血筛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全部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献血信息,再进行电话联系召回,获取知情同意后采样进行HBV DNA核酸单检、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 5项、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结果 2018年1月~2021年10月无偿献血共142 051人次,单HBV DNA反应性率为0.06%(91/142 051),成功随访检测33人(37人次)。HBsAg、抗-HBs和抗-HBc检出率分别为6.06%(2/33)、39.39%(13/33)和96.97%(32/33),HBeAg全阴。经2次NAT单检后,HBV DNA双系统检测均无反应性有8人,转阴率为24.24%(8/33),至少有1次HBV DNA单检呈反应性结果的有25人,其中有23人属于血清学反应性的隐匿性HBV感染;另有2人HBsAg阳转同时HBV DNA持续反应性,为窗口期感染,感染率为6.25%;HBV DNA重复单检且血清学结果均无反应性1人,判为假反应性(未感染HBV)。结论 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相比酶联免疫法有更高的敏感性,有利于窗口期标本的尽早检出。本地区血液筛查检出的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抗-HBc检出率很高,且大多属于隐匿性感染,建议归队策略中核酸单检次数应不少于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 核酸单检 化学发光法 窗口期感染 OBI 献血者随访
下载PDF
犬长期感染肺吸虫后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元清 常正山 吴嘉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6,共2页
本文观察了犬长期感染肺吸虫后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肺组织除虫体移行及虫卵沉积引起的损害外,还见增厚胸膜内有大量血管出现;肝细胞示浊肿及空泡变性,并有灶性蜂窝状病变形成;肾小球呈萎缩、坏死及玻璃样变、肾小管上皮有变性及脱... 本文观察了犬长期感染肺吸虫后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肺组织除虫体移行及虫卵沉积引起的损害外,还见增厚胸膜内有大量血管出现;肝细胞示浊肿及空泡变性,并有灶性蜂窝状病变形成;肾小球呈萎缩、坏死及玻璃样变、肾小管上皮有变性及脱落;脾包膜增厚,脾小体减少,并有脾中央动脉玻璃样变。认为犬的上述病变,与长期营养不良及虫体代谢产物的持续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病理学 肺吸虫
下载PDF
胎膜早破12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芳 黄玉英 米新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2期1995-1997,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胎膜早破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法,减少早产引起的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对127例孕28周~37周由于胎膜早破引起的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中,59例(46.4%)保胎治疗48h内分娩,1例产褥病,分娩新生儿144例,... 目的:为了探讨胎膜早破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法,减少早产引起的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对127例孕28周~37周由于胎膜早破引起的早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中,59例(46.4%)保胎治疗48h内分娩,1例产褥病,分娩新生儿144例,死亡8例,〈34周组围产儿死亡率及RDS发生率高于≥34周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34周组中,保胎≥48h后出现的新生儿死亡率及RDS发生率较〈48h者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PROM尤其是孕28周~34周的孕妇在预防感染的同时,积极保胎治疗促使胎儿肺成熟,增加出生体重,可以达到提高新生儿生存能力,降低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产前感染 死亡率
下载PDF
371例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感染患儿血培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望 张雨平 +2 位作者 温恩懿 胡斌 吕奎林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4386-4388,共3页
目的通过对371例先天性心脏病(CHD)围术期感染患儿血培养病原菌及药敏的数据分析,为CHD感染患儿提供合理的临床抗菌药物依据。方法对该科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CHD的围术期感染患儿371例采血培养,并对阳性标本的菌株进... 目的通过对371例先天性心脏病(CHD)围术期感染患儿血培养病原菌及药敏的数据分析,为CHD感染患儿提供合理的临床抗菌药物依据。方法对该科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明确诊断为CHD的围术期感染患儿371例采血培养,并对阳性标本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CLSI 2010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血培养检出病原菌43例,阳性率11.6%,其中革兰阳性菌23例(53.5%),革兰阴性菌19例(44.2%),白色念珠球菌1例(2.3%)。革兰阳性球菌中培养率最高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青霉素及苯唑西林高度耐药,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完全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对照组血培养检出病原菌44例,阳性率8.2%。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更高的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症风险;且病原菌组成复杂,耐药形势严峻。应重视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患儿的血培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围术期感染 血培养 药敏
下载PDF
一类具有脉冲出生的生态传染病模型的研究
8
作者 方雪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85-288,共4页
建立了具有脉冲出生的生态传染病模型,且被捕食者考虑常数输入。利用频闪映射得到了无病周期解存在的条件,并且利用Floquet定理和脉冲微分不等式证明了无病周期解的局部渐近稳定性,最后对这些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
关键词 生态传染病模型 无病周期解 局部渐近稳定
下载PDF
子宫全切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的研究
9
作者 张蕴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2期2693-2695,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的医学及经济学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应验方法,比较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与常规传统用药两组在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围术期用药组与常规用药两...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的医学及经济学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应验方法,比较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与常规传统用药两组在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围术期用药组与常规用药两组相比,前者术后感染率较低,且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低。结论子宫切除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术后感染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 围术期 感染 抗茵药物 预防
下载PDF
风险预判与主动干预在综合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关键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耿苗苗 费凯虹 +2 位作者 邹倩 李文进 祝延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阐述风险预判与主动干预的综合防控措施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GICU病房(分为A、B两个病区)>48 h的73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A病区监测患者286... 目的:阐述风险预判与主动干预的综合防控措施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GICU病房(分为A、B两个病区)>48 h的73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A病区监测患者286例,MDRO防控参照院感科常规制度要求;B病区监测患者451例,MDRO防控采用入GICU时预判患者感染风险,再根据感染风险及患者自身状况对患者采取鼻腔去定植或肠道去定植的综合防控策略。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病区患者的感染结果与MDRO感染菌种分布情况,以验证不同防控策略的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监测GICU住院患者737例,研究期间共发生MDRO医院感染85例。其中A病区监测患者286例,MDRO医院感染66例,感染率为23.1%;B病区监测患者451例,MDRO医院感染19例,感染率为4.2%,低于A病区(P<0.001)。单菌种感染结果显示,两病区感染菌种分布存在差异,CR-AB、CR-PA和MASR的感染率都为B病区低于A病区,两病区患者的共患病类型无差异。说明B病区MDRO防控效果优于A病区。结论:感染风险预判与主动干预的综合防控策略,有利于降低GICU患者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诊断空窗期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原文传递
香菇多糖联合抗生素治疗恶性肿瘤围化疗期肺部感染1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欧阳学农 王文武 +1 位作者 余宗阳 张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5-936,934,共3页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对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120例围化疗期发生肺部感染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加用香菇多糖针和不加香菇多糖针静脉滴注两组,每组各60例。结果接受抗生素及香菇...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对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120例围化疗期发生肺部感染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加用香菇多糖针和不加香菇多糖针静脉滴注两组,每组各60例。结果接受抗生素及香菇多糖联合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临床症状、体征与X线胸片改善时间大幅缩短。结论香菇多糖对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肿瘤 围化疗期 肺部感染 抗生素
下载PDF
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膀胱上皮细胞感染早期分泌IL-6、IL-8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雨 蒋健 +2 位作者 贺敏 张磊阳 陈文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4-537,共4页
目的:观察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感染人膀胱上皮细胞(BECs)感染早期分泌白介素(IL)-6、IL-8的影响。方法:通过UPEC感染HTB-9细胞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尿感方(原药、大鼠含药尿液、健康人含药尿液)对感染早期膀胱上... 目的:观察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感染人膀胱上皮细胞(BECs)感染早期分泌白介素(IL)-6、IL-8的影响。方法:通过UPEC感染HTB-9细胞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尿感方(原药、大鼠含药尿液、健康人含药尿液)对感染早期膀胱上皮细胞分泌IL-6、IL-8的影响。结果:UPEC感染BECs 1h后,与模型组比较,尿感方原药组受感染BECs分泌的IL-6、IL-8均显著增多(P<0.01,P<0.05);与模型组和大鼠空白尿液组比较,尿感方大鼠含药尿液组受感染BECs分泌的IL-6、IL-8均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和健康人空白尿液组比较,尿感方健康人含药尿液组受感染BECs分泌的IL-6、IL-8均显著增多(P<0.01)。结论:尿感方能促进UPEC感染早期的BECs分泌IL-6和IL-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感方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人膀胱上皮细胞 白介素6 白介素8 感染早期
原文传递
23例感染期糖尿病足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 谭海涛 陆俭军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742-743,共2页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感染期糖尿病足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治疗并获得回访的感染期糖尿病足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诸病例均行:糖尿病饮食,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严格抗感染治疗后进行感染病灶清除术并创面负压封...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感染期糖尿病足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治疗并获得回访的感染期糖尿病足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诸病例均行:糖尿病饮食,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严格抗感染治疗后进行感染病灶清除术并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后行二期手术修复创面(局部皮瓣转移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或自体中厚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结果:随访2~3年,治愈15例,有效7例,1例患者截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治疗感染期糖尿病足效果好、降低截肢率的较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期糖尿病足 负压封闭引流(VSD) 糖尿病
下载PDF
在外籍留学生中发现一例“窗口期”HIV感染者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静 黎满全 梁蓉蓉 《口岸卫生控制》 2014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说明HIV感染从"窗口期"到抗体阳性期演变的过程,为加强HIV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HIV首次确认试验出现不明显的HIV蛋白印迹带型而不能确定为HIV感染者,须间隔28天再次复查。结果 HIV首次确认试验出现不明显的HIV蛋白印... 目的说明HIV感染从"窗口期"到抗体阳性期演变的过程,为加强HIV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HIV首次确认试验出现不明显的HIV蛋白印迹带型而不能确定为HIV感染者,须间隔28天再次复查。结果 HIV首次确认试验出现不明显的HIV蛋白印迹带型2条,经28天后再进行确认试验时,出现清晰的HIV蛋白印迹带型5条,被确认为HIV感染者。结论这是一例典型的从HIV感染"窗口期"到抗体阳性期演变的HIV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留学生 窗口期 HIV感染
下载PDF
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
15
作者 张玉娟 郑蓉 吴林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755-757,共3页
目的加强对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以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110例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方法,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消毒隔离等方面做综合阐述。结果通过严格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强化细节... 目的加强对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以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110例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方法,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消毒隔离等方面做综合阐述。结果通过严格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强化细节管理理念,至今尚未发生过梅毒相关的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在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严格的院内感染管理,强化细节管理理念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围手术期 院内感染 管理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抗菌药物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智敏 李旭东 郭云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特点,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临床对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69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特点,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临床对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感染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69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例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54例、术后切口感染13例、眼内感染2例;病原菌培养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共41株占59.42%,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共5株占6.33%,培养出真菌3株,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35%;具有抗菌药物适应证的患者仅11例,无适应证用药的58例占84.06%;术前给药时间合理的30例占43.48%;100.00%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24h,66例患者为全身性用药,占95.65%,以上指标均具有代表性(P<0.05);全身静脉用药以头孢呋辛钠为主,37例占30.58%;另有少数患者使用头孢唑林和左氧氟沙星,局部滴眼或球结膜下注射药物分别是庆大霉素注射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结论高龄与糖尿病均是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术的无菌控制及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是降低感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糖尿病 白内障 围手术期 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