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成年人体质的年龄变化特点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飙 王梅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4,74,共5页
取 2 0 0 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 2 0 -5 9岁成年人 (计 15 1,65 6个样本 )相关指标数据 ,用曲线拟合的方法 ,找出主要指标变化的峰值年龄和指标变化的速率。主要结论有 :成年男子体丰度在 45 -4 9岁左右 ,女子在 5 5 -5 9岁左右 ,发生了... 取 2 0 0 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 2 0 -5 9岁成年人 (计 15 1,65 6个样本 )相关指标数据 ,用曲线拟合的方法 ,找出主要指标变化的峰值年龄和指标变化的速率。主要结论有 :成年男子体丰度在 45 -4 9岁左右 ,女子在 5 5 -5 9岁左右 ,发生了较大的转折变化 ;成年男、女安静心率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台阶指数的大小 ;收缩压、舒张压随年龄递增而单调增加 ;用“肺活量 /体重”指标的线性方程 (男 :y =70 .2 5 -0 .47x ;女 :y =5 9.0 8-0 .42x) ,评价肺功能随年龄变化的意义更大 ;男子握力在 3 1-3 2岁 ,女子握力在 3 5 -3 6岁 ,发生了较大的下降转折变化 ,其他大多数男、女素质指标的成绩呈现单调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成年人 体质指标 峰值年龄 性别 肺功能 心率
下载PDF
成年人形态体质指标变化的年龄特征——中国成年人体质变化的年龄特征研究之一 被引量:8
2
作者 孙飙 王梅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取200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20-59岁成年人(计151,656个样本)相关指标数据,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找出主要指标变化的峰值年龄和指标变化的速率。主要结论有:成年男子体丰度在45-49岁左右,女子在55-59岁左右,均发生了较大的转折变化。
关键词 形态指标 拟合曲线 峰值年龄 比较
下载PDF
对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年龄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弘 徐刚 +2 位作者 祁国鹰 贾志勇 周典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2-763,772,共3页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城区男女7岁学生各200人连续追踪12年的测试数据的分析,选取7项身体主要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肩宽、上臂放松围、大腿围),找出每个儿童的高峰年龄,并进行的统计比较。研究认为:1)在追踪调查中,采用逐人计...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城区男女7岁学生各200人连续追踪12年的测试数据的分析,选取7项身体主要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肩宽、上臂放松围、大腿围),找出每个儿童的高峰年龄,并进行的统计比较。研究认为:1)在追踪调查中,采用逐人计算高峰年龄的方法,发现生长高峰年龄的个体差异很大,研究的7项指标都没有出现非常集中的生长高峰年龄。2)7项指标的高峰年龄均比以往研究结果晚1~2年。3)男生生长高峰年龄出现在青春期中后期,女生生长高峰年龄出现在青春期中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生长发育高峰年龄 运动人体测定 个体差异 形态指标
原文传递
世界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峰值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禹名 陈洁星 +1 位作者 陈辉 黄晨宾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目的:通过梳理世界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峰值特征,总结优秀运动员峰值年龄和峰值表现窗口期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并系统归纳提炼。结果:游泳、铁人... 目的:通过梳理世界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峰值特征,总结优秀运动员峰值年龄和峰值表现窗口期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并系统归纳提炼。结果:游泳、铁人三项、网球和高尔夫项目男子运动员的峰值年龄晚于女子运动员,而自行车和田径项目的研究结果则与之相反;随着田径竞赛、自行车和铁人三项项目竞赛距离的增加,运动员的峰值年龄出现了显著性的增大,而在游泳项目运动员中则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规律;游泳和网球项目运动员的峰值年龄出现最早,其次为冰球和除马拉松以外田径项目的运动员,马拉松、自行车、铁人三项及高尔夫项目运动员的峰值年龄出现最晚;有研究认为男子运动员的峰值表现窗口期略长于女子运动员,但也有研究认为男、女运动员的峰值表现窗口期长度无显著差异;田径相关研究认为田赛和长跑项目运动员的峰值表现窗口期长于短跑和跨栏项目运动员,而游泳相关研究表明随着比赛距离的增加,游泳运动员的峰值表现窗口期长度逐渐缩短。结论:峰值表现特征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多数研究主要存在于游泳和田径项目,且研究对象的运动水平也没有明确划分,探索不同项目、不同水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峰值特征是今后研究的趋势;我国在峰值表现上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应加强运动员培养体系和多年训练规划的研究,为科学化、系统化的培养体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竞技水平 峰值特征 峰值年龄 峰值表现窗口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期构造热事件的裂变径迹年龄纪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振华 陈刚 +4 位作者 崔建斌 陈占军 何姜毅 丁超 杨甫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4,共6页
运用裂变径迹(FT)分析的构造热年代学研究方法,系统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北缘燕山期构造热事件的FT年龄分布与峰值年龄事件。研究表明,锆石裂变径迹(ZFT)年龄主要分布在200-120Ma的燕山期,且峰值年龄集中分布在约160Ma;磷灰石裂变... 运用裂变径迹(FT)分析的构造热年代学研究方法,系统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北缘燕山期构造热事件的FT年龄分布与峰值年龄事件。研究表明,锆石裂变径迹(ZFT)年龄主要分布在200-120Ma的燕山期,且峰值年龄集中分布在约160Ma;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年龄主要分布在130-60Ma的燕山中晚期,且峰值年龄主要分布在约130Ma和90Ma。裂变径迹峰值年龄的确定不仅从定量热年代学角度为盆地构造热演化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同时也表明了燕山运动在中国西部具有响应,为一区域构造运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缘 燕山期 裂变径迹 峰值年龄
下载PDF
简议安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被引量:4
6
作者 那日松 白翠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9-22,共4页
安代是科尔沁本土文化,是群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表征。安代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门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种群整合体。其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基本价值也是多元的、多方位的。为了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自觉传承安代文化... 安代是科尔沁本土文化,是群落文化的一个代表性表征。安代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门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种群整合体。其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基本价值也是多元的、多方位的。为了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自觉传承安代文化遗产,有必要对安代进行再审视和再反思;有必要对安代文化传承主体的人文生态、自然生态进行深入探讨。进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安代文化的传承保护,建立一个适于安代文化繁荣发展的生态系统,确保传承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稳定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保护主体 自然生态 人文生态 巅峰时代
下载PDF
鄂西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成熟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虎 杜超群 +2 位作者 袁慧 冯骏 许业洲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8,共7页
为研究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碳储量变化规律并确定碳储量成熟龄,利用8~41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87个标准地和249株样木树干生物量测定数据,以建立的单木树干生物量估算方程为基础,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和碳系数推算出各林分单位面... 为研究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碳储量变化规律并确定碳储量成熟龄,利用8~41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87个标准地和249株样木树干生物量测定数据,以建立的单木树干生物量估算方程为基础,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和碳系数推算出各林分单位面积碳储量,构建林分碳储量预估方程。结果表明:该区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平均单株树干生物量为85.334 kg(2.694~395.214 kg),以胸径或树高为变量的一元和二元方程对单木树干生物量的拟合优度均在0.9以上,而二元方程拟合优度和精度更高;林分平均单位面积碳储量为77.465 t·hm^(-2)(4.573~172.512 t·hm^(-2)),其中单位面积碳储量为60~120 t·hm^(-2)的样地占总样地数的64.4%;利用Richards、Korf和Compertz 3个模型对林分碳储量进行预估,林分碳储量及其平均和连年碳积累量均十分相近,其中最大连年碳积累量和最大平均碳积累量分别为6.2和3.9 t·hm^(-2)左右,峰值林龄分别为13~15 a和23 a。Richards、Gompertz模型适于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的预估,该区域日本落叶松林分在中幼林(林龄15 a前)为碳的快速积累期,23 a为碳储量成熟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人工林 生物量 碳储量 成熟龄
下载PDF
中日地理学者的论文写作年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云刚 刘冠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9-1024,共6页
以2000年以来的《地理学报》中英文版论文为例,分析了中国地理学者的论文写作年龄特征,包括平均写作年龄、论文写作主体年龄段、高峰期年龄等等,并以日本《地理学评论》为参照,分析了体制环境因素对地理学者论文写作年龄和周期的影响。... 以2000年以来的《地理学报》中英文版论文为例,分析了中国地理学者的论文写作年龄特征,包括平均写作年龄、论文写作主体年龄段、高峰期年龄等等,并以日本《地理学评论》为参照,分析了体制环境因素对地理学者论文写作年龄和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地理学母语论文的写作主体是40岁左右年龄段的学者,而英文论文的写作主体是35岁左右年龄段的学者。中国地理学者的母语平均写作年龄要高于日本,但英文论文作者的平均年龄则低于日本,这种差异反映了中日两国在科研管理制度及理念上的不同。在概括分析了两者差异后提出了对中国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写作年龄 写作高峰期 地理学报 地理学评论 中国 日本
下载PDF
儿童期肥胖对青春初期形态发育影响的追踪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邢玉梅 强梅 +2 位作者 孙茂森 刘中国 贾青芸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8-90,共3页
为探讨儿童肥胖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对太原市2所小学8-13岁学生1679名进行了连续3年的追踪观察,观察指标身高,坐高和胸围3项形态指标。结果表明,男女生各年龄组中,肥胖儿童的身高、坐高和胸围的发育水平均高于正常儿童... 为探讨儿童肥胖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对太原市2所小学8-13岁学生1679名进行了连续3年的追踪观察,观察指标身高,坐高和胸围3项形态指标。结果表明,男女生各年龄组中,肥胖儿童的身高、坐高和胸围的发育水平均高于正常儿童;中重度肥胖组发育水平高于轻肥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生发发育 青春期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青春期身高生长速度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静娟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5-88,共4页
本文报告了109名(男56、女53)儿童青春期身高生长速度10~12年追踪测量的结果,提示了儿童青春期生长速度高峰年龄、高峰年龄峰值的范围和均值,以及十年生长速度的全距。本文所得儿童生长速度与既往横剖面资料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别。与... 本文报告了109名(男56、女53)儿童青春期身高生长速度10~12年追踪测量的结果,提示了儿童青春期生长速度高峰年龄、高峰年龄峰值的范围和均值,以及十年生长速度的全距。本文所得儿童生长速度与既往横剖面资料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别。与1966年英国Tanner等报告的纵向观察的结果相似。为评价儿童青春期生长速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生长速度 峰龄 峰值
下载PDF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峰值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其荣 《河池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科学上杰出成就的最高象征。运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了1901年至200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性成果与其作出获奖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科学创造的"最...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科学上杰出成就的最高象征。运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了1901年至200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性成果与其作出获奖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和"最佳峰值年龄",阐发了中青年科学家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的思想及其对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 取得获奖成果年龄 最佳年龄区 最佳峰值年龄 中青年科学家
下载PDF
基于创造峰值年龄的高校科研人才管理策略漫议 被引量:9
12
作者 姜国钧 宿文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5,112,共8页
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在25岁到45岁之间,平均创造峰值年龄为40岁。因此,高校应创造条件,让正处在最佳创造年龄区的年轻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应该加快引进和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弥补现在已经显现的高校后备科研力量不足的... 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在25岁到45岁之间,平均创造峰值年龄为40岁。因此,高校应创造条件,让正处在最佳创造年龄区的年轻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应该加快引进和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弥补现在已经显现的高校后备科研力量不足的缺陷。自然科学家在40岁左右达到创造高峰年龄,而人文学科学者到60岁才达到最高峰。因此,不同学科领域应该有不同的职称评定评价标准;不同领域的科研项目与经费应该向不同的年龄层次倾斜;科研项目管理、科研人员退休等政策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创新的困难不断加大,创造峰值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到21世纪末,最佳创造年龄将移至下限45岁。有必要适当放宽人才引进的年龄限制,优先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起团体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峰值年龄 最佳创造年龄区 创造力 创造性 科学创造 科学劳动 科研政策 激励机制
下载PDF
个人学术影响力与年龄的变化规律研究进展——基于自然科学领域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志 张志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9,156,共6页
[目的/意义]综述了目前自然科学领域个人学术影响力与年龄的变化规律研究,为发现人才成长规律提供了研究方向。[方法/过程]首先总结了个人学术影响力的概念及其定量评价方法,然后从个人学术影响力计算方法、规律分析研究方法、个人学术... [目的/意义]综述了目前自然科学领域个人学术影响力与年龄的变化规律研究,为发现人才成长规律提供了研究方向。[方法/过程]首先总结了个人学术影响力的概念及其定量评价方法,然后从个人学术影响力计算方法、规律分析研究方法、个人学术影响力-年龄曲线形状、峰值年龄分布、个人学术影响力-年龄之间关系的假说这五个方面对个人学术影响力与年龄的变化规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结论]得出了现有研究在个人学术影响力测度方法和研究样本的选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缺乏个人学术成长过程中其他因素随年龄的变化对个人学术影响力影响的研究,并给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学术影响力 历时分析 共时分析 个人学术影响力变化规律 个人学术影响力峰值年龄
下载PDF
唐山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亮科 赵文喆 +2 位作者 高捷 张双 张志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5419-5421,共3页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儿童腹泻发病现状,并对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腹泻儿童1 100例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粪便检查,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常见病原菌及好发时间。结果...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儿童腹泻发病现状,并对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腹泻儿童1 100例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粪便检查,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常见病原菌及好发时间。结果:1 100例儿童中,轮状病毒582例,占52.91%;诺如病毒258例,占23.45%;札如病毒89例,占8.09%;星状病毒52例,占4.73%;腺病毒119例,占10.82%。其中轮状病毒在10~12月及1月高发,诺如病毒为7~9月高发,其他病毒在各时间段均有检出。结论 :唐山地区儿童腹泻的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引发腹泻的主要病毒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及腺病毒也较常见。不同病毒有其流行病的高峰期,轮状病毒为秋冬季,诺如病毒为夏秋季,其余病毒无明显季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腹泻病毒 好发年龄 好发时间
原文传递
科研产出高峰期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樊向伟 肖仙桃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5,共6页
[目的 /意义]对科研产出高峰期研究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改进方向及研究重点。[方法/过程]总结现有科研创造峰值和科研创造峰值年龄概念,进一步提出科研产出高峰期的概念;对几种研究模型,如威布尔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 [目的 /意义]对科研产出高峰期研究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改进方向及研究重点。[方法/过程]总结现有科研创造峰值和科研创造峰值年龄概念,进一步提出科研产出高峰期的概念;对几种研究模型,如威布尔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两步认知模型等进行剖析,总结优缺点。[结果 /结论]当前研究模型在数据统计及处理误差和科研产出衡量指标的选取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是科研产出衡量指标构建、数据处理误差克服、产出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产出高峰期 科研创造峰值 研究模型 威布尔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逻辑多项式回归 两步认知模型
原文传递
车联网中最小化峰值信息年龄的任务卸载策略
16
作者 姜苏洁 解志斌 +2 位作者 王亚军 李垣江 张金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56-2262,共7页
为解决车联网中数据密集型任务对信息新鲜程度极为敏感的问题,针对车路协同场景提出一种最小化峰值信息年龄策略。在所提策略中,将峰值信息年龄定义为任务更新间隔、传输时间以及等待时间三者之和的期望,将变量高度耦合的非线性优化问... 为解决车联网中数据密集型任务对信息新鲜程度极为敏感的问题,针对车路协同场景提出一种最小化峰值信息年龄策略。在所提策略中,将峰值信息年龄定义为任务更新间隔、传输时间以及等待时间三者之和的期望,将变量高度耦合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任务卸载比例和任务更新间隔两个子问题。在任务卸载比例问题中,证明最小峰值信息年龄的存在条件并获得最优卸载比例。通过内点罚函数法求解车辆任务更新间隔问题。给出两个子问题的交替迭代策略,实现全局车辆峰值信息年龄最小。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在减少全局车辆峰值信息年龄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车路协同 信息年龄 峰值信息年龄 卸载比例 更新间隔 内点罚函数法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病因及临床特点变化分析
17
作者 谷文鑫 李春怀 +4 位作者 王玥 刘爽爽 常纯 姜昊旻 薛露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 探讨及分析近年来儿童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的变化。方法 对本中心13例M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及探讨病因构成及临床特点的变化。结果 病因方面,13例患儿中10例处于青春期生长过快(占77%),9例饮食结构... 目的 探讨及分析近年来儿童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的变化。方法 对本中心13例M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及探讨病因构成及临床特点的变化。结果 病因方面,13例患儿中10例处于青春期生长过快(占77%),9例饮食结构不合理(占69%)。临床特点突出表现为发病年龄明显滞后,中位年龄14岁,最小年龄6岁;就诊原因多为急性感染和出血,而早期的贫血、巩膜黄染、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并未引起重视;外周血象改变明显,红系改变为著,均为大细胞性贫血,其中7例(54%)为重度贫血,8例(62%)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流式细胞学突出改变为幼红细胞表面CD71和CD36表达减低。结论 儿童MA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近年来逐渐发生变化,早期易被漏诊和误诊,需引起儿科医生重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 全血细胞减少 病因 发病高峰年龄段 神经系统损害
下载PDF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561例青霉素致不良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秀萍 陈新贵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1期119-120,124,共3页
目的:了解青霉素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使用青霉素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方法:针对滁州市2005—2014年共收集到的561例青霉素致不良反应报告,根据患者年龄分层,采用圆形分布法对患者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青霉素致不良反应... 目的:了解青霉素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使用青霉素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方法:针对滁州市2005—2014年共收集到的561例青霉素致不良反应报告,根据患者年龄分层,采用圆形分布法对患者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青霉素致不良反应患者高峰年龄集中点为43岁,高峰期年龄段为30~56岁;青霉素致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分布高峰年龄集中点接近,男性高峰期年龄段宽于女性。青霉素致不良反应以皮肤过敏为主,过敏性休克次之。结论:采用圆形分布法计数和分析青霉素致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高峰年龄集中时点和高峰期年龄段,结果明确可靠,可为医院加强青霉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促进药品个体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分层 圆形分布法 高峰期年龄 青霉素致不良反应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年龄别死亡率高峰影响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洪斌 郁新森 林文尧 《交通医学》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年龄别死亡率高峰的影响。方法:1992年在江苏省海门市建立了一支90234人群的HCC研究队列,以HBsAg(+)作为HBV感染的指标,凡半年内连续2次HB-sAg(+)者判定为慢性HBV感染。HBsAg(+)组14338人,HBs...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年龄别死亡率高峰的影响。方法:1992年在江苏省海门市建立了一支90234人群的HCC研究队列,以HBsAg(+)作为HBV感染的指标,凡半年内连续2次HB-sAg(+)者判定为慢性HBV感染。HBsAg(+)组14338人,HBsAg(-)组75896人。1993年起每年随访一次队列成员的生命状况,至2007年终止,计算两组人群HCC年龄别死亡率。以HBsAg(+)组死亡密度(787.27/10万人年)和HBsAg(-)组死亡密度(48.81/10万人年)分别作为两组人群进入HCC死亡率高峰的界点,比较进入死亡率高峰的年龄差别。结果:HBsAg(+)组报告HCC1352例,对照组47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7.00,P<0.01),相对危险度(RR)为16.13(95%可信区间14.64~18.04)。HBsAg(+)组比对照组进入HCC年龄别死亡率高峰的年龄提前5~6年。结论:慢性HBV感染可促使HCC发病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原发性肝细胞癌 队列 年龄别死亡率 死亡率高峰
下载PDF
理工科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峰值年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鲁世林 杨希 李侠 《科学与管理》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科研峰值年龄是科研人员学术成长周期和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也是其学术生命周期中科研产出由盛转衰、角色转换的关键节点。对我国45所国家重点实验室164名长江学者和杰青的科研峰值年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长江学者和杰青的平均... 科研峰值年龄是科研人员学术成长周期和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也是其学术生命周期中科研产出由盛转衰、角色转换的关键节点。对我国45所国家重点实验室164名长江学者和杰青的科研峰值年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长江学者和杰青的平均科研峰值年龄为46.93岁和46.66岁,样本中长江学者和杰青在2012年左右达到科研产出峰值;长江学者和杰青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和加入所在实验室的时长对其科研峰值年龄有显著促进作用,学科和实验室人员数量对高层次人才科研峰值年龄的影响不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指出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保持学习精神和进取精神,在科学研究中坚韧追求和稳重执着,对于长期在科学界保持影响力以及做出更多的学术贡献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应该继续推行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对有潜力的科学家给予持续的支持和鼓励,以促使其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此外,高层次人才要积极培育科研团队中的青年科研人员,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峰值年龄 科研产出 高层次人才 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