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物检测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戴婷婷 陆辰晨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5-703,共9页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采用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等温条件(60~65℃)下60 min左右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采用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等温条件(60~65℃)下60 min左右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温、操作简单和检测结果快速等优点。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寄生虫、菌物等病原物的检测中,在人、畜和植物病原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病害诊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LAMP技术原理及其在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综述,并对LAMP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应用 检测 病原物
下载PDF
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韩 何先伟 任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880-883,共4页
目的分析导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探究病原微生物构成状况,指导该病临床预防及诊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180例急性腹泻患儿为对象,粪便标本采集后行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酶... 目的分析导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探究病原微生物构成状况,指导该病临床预防及诊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180例急性腹泻患儿为对象,粪便标本采集后行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病毒抗原,并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析病毒分型及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1)不同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180例样品标本中病原微生物检出率达61.67%,其中病毒占76.58%,主要以人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为主;(2)不同性别、年龄、月份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180例急性腹泻患儿中男性、女性病原微生物检出率分别为55.86%、44.14%,不同性别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岁、1~2岁、3~5岁检出率分别为27.93%、54.05%、18.02%,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月、3~5月、6~8月、9~11月检出率分别为36.04%、15.31%、39.64%、9.01%,不同月份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季节分布特点:全年均可发生病原微生物感染,6~8月属于HuCV高发期,12~2月为HRV高发期,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与性别无关,1~2岁小儿易出现急性腹泻,微生物检验多表现为病毒,并具有季节分布规律,其中6~8月多为HuCV,12~2月为HRV,临床应了解微生物感染类型及分布规律,实施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急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微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乔铁军 孙国芬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4,39,共5页
针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安全性问题,通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群落、浊度和颗粒数、AOC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微生物群落,但... 针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安全性问题,通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群落、浊度和颗粒数、AOC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微生物群落,但在活性炭上和出水中均未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因此该工艺不存在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安全问题,但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能够提高出水水质的生物稳定性,并进一步降低了砂滤池出水的浊度和颗粒数,有利于保障微生物安全性,但要加强对初滤水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微生物安全性 病原微生物 浊度 颗粒数 可同化有机碳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3
4
作者 钟华晨 王丽芳 +2 位作者 冯小慧 张三粉 宋洁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且危害大,在奶牛养殖中属于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入侵奶牛乳腺组织而引发的局部炎症,其不仅会造成奶牛产奶量降低,而且还会影响牛奶的品质。由于治疗过程中的兽药残留和由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奶...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且危害大,在奶牛养殖中属于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入侵奶牛乳腺组织而引发的局部炎症,其不仅会造成奶牛产奶量降低,而且还会影响牛奶的品质。由于治疗过程中的兽药残留和由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治愈率低等问题,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显得极为重要。从病原菌的种类、致病机理以及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奶牛乳房炎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微生物 发病机理 预防措施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骋 梁朝朝 +3 位作者 郝宗耀 张学军 杨森 张书梅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1例,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和(或)前列腺液WBC计数>10/HP;健康对照68例。对169例受试对象的中段尿、前列腺液(EPS)/按摩后尿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组间阳...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1例,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和(或)前列腺液WBC计数>10/HP;健康对照68例。对169例受试对象的中段尿、前列腺液(EPS)/按摩后尿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0%、4.4%,EPS/按摩后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7.6%、39.7%,EPS/按摩后尿性病系列(STD)病原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5.6%、35.3%。2组中段尿、EPS/按摩后尿病原微生物捡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前列腺炎组不存在随EPS中WBC计数增加EPS/按摩后尿培养结果阳性率增加的趋势。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EPS/按摩后尿培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可能不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而是一种移生或伴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病原学 病原微生物
原文传递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谭春玲 刘洋 +2 位作者 黄雪刚 张峻源 罗文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342,共10页
近年来,生物炭在农业及环境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不仅能够增强土壤肥力,还能固定与降解土壤污染物,从而降低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是驱动土壤元素循环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动力,也是反映土壤... 近年来,生物炭在农业及环境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不仅能够增强土壤肥力,还能固定与降解土壤污染物,从而降低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是驱动土壤元素循环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动力,也是反映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生物炭的上述正面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来实现的。而目前对各类生物炭影响下微生物代谢活动存在的差异认识仍不全面,不利于生物炭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因此,考察生物炭的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总结了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多样性、群落结构及活性变化的影响机制:生物炭的多孔结构可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其灰分可为微生物提供养分;高温生物炭可提高酸性土壤pH,这为大部分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生物炭的活性官能团可介导微生物的电子传递促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但生物炭含有的多环芳烃(PAHs)、挥发性有机物(VOCs)、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和重金属等对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本文结合生物炭的原料来源、热解温度等重要因素,深入探究了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正面与负面作用;以及生物炭与微生物作用对土壤的肥力提升、污染修复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机制。最后,本文就如何高效应用生物炭提出建议,并对生物炭与微生物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微生物 代谢活动 电子传递 土壤养分 土壤污染物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益生菌在养鸡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简宗辉 孙帅 +2 位作者 豆腾飞 葛长荣 贾俊静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134,共6页
养鸡生产过程中抗生素促生长剂的使用造成药物残留和促使微生物耐药性产生,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进而引发了在畜禽养殖业中寻找抗生素可行替代品的探索,而直接饲喂益生菌在这一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益生菌作为食品添加剂能够促进或... 养鸡生产过程中抗生素促生长剂的使用造成药物残留和促使微生物耐药性产生,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进而引发了在畜禽养殖业中寻找抗生素可行替代品的探索,而直接饲喂益生菌在这一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益生菌作为食品添加剂能够促进或支持宿主胃肠道微生物种群的良好平衡,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鸡群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益生菌具有保护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及其完整性,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拮抗病原微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提高生产性能等功能。本文就益生菌在养鸡生产中对鸡群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益生菌在鸡生产中的应用相关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益生菌功能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生产性能 肠道微生物 免疫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冰鲜鸡肉中致病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虎虎 徐幸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608-3615,共8页
【目的】建立在鸡肉生产一线具有较强操作性,并可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的三重PCR方法。【方法】利用该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invA、HlyA、rfbE设计3对引物,在确定方法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上,用优化后的反... 【目的】建立在鸡肉生产一线具有较强操作性,并可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的三重PCR方法。【方法】利用该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invA、HlyA、rfbE设计3对引物,在确定方法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上,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反应灵敏度进行测定,模拟并检测在鸡肉中常见腐败菌和鸡肉基质对检测方法的干扰影响作用下,在前增菌程序的辅助下该方法的实际样品检测灵敏度。【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强,3种致病菌测序结果的同源性分别达到100%、99%和99%,反应体系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1℃,灵敏度试验中3种致病菌同时检出的检测线达到103CFU/mL,单重的灵敏度达到101CFU/g,模拟实际样品检测中,经过20h的前增菌后,三者同时检出的灵敏度达到101CFU/g,单重PCR的灵敏度达到100CFU/g;对60份屠宰线上的鸡胴体样品和32份超市鸡肉样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的检出率分别为20%、3.3%、21.7%(屠宰线样品)和25%、21.9%、6.25%(超市样品)。【结论】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出鸡肉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的三重PCR方法,可为生产一线的致病菌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鲜鸡肉 三重PCR 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180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分布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杜利军 张莉滟 +1 位作者 吕志跃 吴忠道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103-1105,1115,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种类及分布特征,研究细菌感染与慢性咽炎的相互关系。方法采集180例各类型慢性咽炎患者咽后壁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慢性咽炎患者咽拭子标本中,细菌培养检出率为100%。检出率前三位的细菌分别是... 目的了解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种类及分布特征,研究细菌感染与慢性咽炎的相互关系。方法采集180例各类型慢性咽炎患者咽后壁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慢性咽炎患者咽拭子标本中,细菌培养检出率为100%。检出率前三位的细菌分别是α-溶血性链球菌(54.4%)、卡它莫拉菌(26.7%)、副流感嗜血杆菌(26.1%);检出率前3位的致病菌分别是α-溶血性链球菌(54.4%)、副流感嗜血杆菌(26.1%)、表皮葡萄球菌(22.8%),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α-溶血性链球菌为临床各类型慢性咽炎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的细菌,其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慢性单纯性咽炎患者),或肺炎克雷伯菌(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干燥性咽炎患者),其检出率分别为32.9%、28.8%和23.3%。结论慢性咽炎患者咽部携带的细菌谱与健康人群有明显的差异,且致病菌的检出率较高,不同临床分型慢性咽炎发病与咽部优势菌群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炎 病原微生物 细菌培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7
10
作者 董金颖 张阳 +5 位作者 刘皓 黄姣祺 刘伟 黄君富 李玉中 府伟灵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随着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拉曼光谱仪已成为分子光谱中发展最快的一类仪器。近年来,拉曼光谱仪逐渐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中崭露头角,拉曼光谱技术因其快速、高效、灵敏、无创、可重复性等独特优势,在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分类方面不... 随着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拉曼光谱仪已成为分子光谱中发展最快的一类仪器。近年来,拉曼光谱仪逐渐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中崭露头角,拉曼光谱技术因其快速、高效、灵敏、无创、可重复性等独特优势,在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分类方面不断出现新的拓展。本文阐述了拉曼光谱技术在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病原微生物 快速检测 临床检验
原文传递
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及其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马巧妮 王萌 朱兴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49,共5页
建立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对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重组酶介导扩增法(RAA)是一种新型恒温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在体外较低温度下就可以实现对DNA或RNA的快速扩增。RAA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节能、... 建立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对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重组酶介导扩增法(RAA)是一种新型恒温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在体外较低温度下就可以实现对DNA或RNA的快速扩增。RAA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节能、便捷等优点。重组酶、单链结合蛋白和DNA聚合酶是该技术的三大核心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可替代传统PCR的热循环解链过程。该技术将会在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RAA技术及其在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扩增法(RAA) 病原微生物 诊断 检测
原文传递
2017年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吝国明 翁景清 +3 位作者 张琪峰 邱晓霞 林仁支 顾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2279-2281,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查看,人员访谈、备案信息倒査、实验室记录与档案随查、体系文件抽査等方法,对5家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和11个地市的44家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实验室生... 目的了解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查看,人员访谈、备案信息倒査、实验室记录与档案随查、体系文件抽査等方法,对5家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和11个地市的44家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査,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科室层面编写体系文件25家(51.02%);存在未备案实验室或备案信息更新不及时26家(53.06%);人员培训不规范26家(53.06%);实验废物放置和分类处理不合理23家(46.94%);个人防护不到位21家(42.86%);实验室布局不合理23家(46.94%)。结论近几年浙江省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取得了快速发展,体系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仍需加强,建议在实验室硬件设施上需加大投人,改善实验室布局,加强安全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堆肥消减畜禽粪便中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霞 邓立刚 +3 位作者 王峰恩 李腾 邬元娟 王文正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61-166,共6页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排放量急剧增加,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如不进行处理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堆肥技术能有效去除畜禽粪便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本文对畜禽粪便中病...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排放量急剧增加,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如不进行处理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堆肥技术能有效去除畜禽粪便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本文对畜禽粪便中病原微生物、抗生素残留以及堆肥对病原微生物及各类抗生素的消减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堆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堆肥 病原微生物 抗生素 残留 消减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靖 胡姣姣 +2 位作者 柏先泽 王远亮 谢康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3期6082-6089,共8页
病原微生物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微生物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t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是一种新型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高... 病原微生物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微生物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t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是一种新型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快速、经济、简便的优点。可以与其他新技术结合,弥补其引物设计困难和易被污染的不足,使其能够在更多领域应用,尤其是在资源贫乏地区的基因检测以及食品的快速检测和基层检测。本文就环介导等温扩增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对近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病原微生物 基本原理 快速检测 基层检测
下载PDF
市售鸡蛋三种主要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磊 罗红霞 +2 位作者 黄彦芳 王建 句荣辉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分析了北京市场零售鸡蛋被3种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情况,结果表明:蛋壳上大肠杆菌的平均带菌率为80%,沙门氏菌的平均带菌率为15%,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带菌率为5%;蛋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带菌率为55%,少数带有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键词 鸡蛋 致病微生物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运行与管理探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姜孟楠 王嘉琪 魏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9-401,共3页
2017年我国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完成指定工作,作为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运行与管理,确保国家生物安全,已成为坚持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一项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保藏机... 2017年我国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完成指定工作,作为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运行与管理,确保国家生物安全,已成为坚持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一项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保藏机构运行管理应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合理利用和安全管理两方面相结合,在确保国家生物安全的前提下,统一病原微生物保藏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体系,提升保藏机构能力和水平,不断适应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以及传染性疾病防控、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保藏机构 生物安全
原文传递
IL-6、IL-1β和IL-10在外周血的水平可作为早期鉴别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脓毒症的指标 被引量:13
17
作者 胡珊博 杨婧 +4 位作者 于超平 冯筑生 张锦鑫 尹文 谢建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通过对脓毒症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录组测序以及血清液相芯片技术,寻找快速判断革兰阴性(G^(-))和革兰阳性(G^(+))菌的指标.方法选取182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救治的脓毒症患者中符合条件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血... 目的通过对脓毒症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录组测序以及血清液相芯片技术,寻找快速判断革兰阴性(G^(-))和革兰阳性(G^(+))菌的指标.方法选取182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救治的脓毒症患者中符合条件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血培养检测结果分为G^(+)组12例和G^(-)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一般指标,以及血常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化验指标.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分离PBMC,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差异基因.血清液相芯片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γ干扰素(IFN-γ)、IL-1β、IL-2、IL-4、IL-5、IL-6、IL-7、IL-8、IL-10、IL-12、IL-13、I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将细菌种类作为因变量,以筛选出的细胞因子作为检验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所选生物标志物与细菌感染种类的相关性.结果G^(+)组和G^(-)组一般资料及CRP、PCT无明显差异,G^(+)组患者血清IL-6水平较G^(-)组低.转录组测序发现两组患者PBMC约30个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与G^(+)组患者相比,G^(-)组患者早期血清IL-6、IL-1β明显升高,IL-10水平下降.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IL-6、IL-1β、IL-10水平可以鉴别G^(-)菌、G^(+)菌类型,三者联合诊断对鉴别G^(-)菌、G^(+)菌类型有较高应用价值.结论IL-6、IL-1β和IL-10可以作为脓毒症早期快速判断G^(+)菌或G^(-)菌感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 脓毒症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脓毒症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许娜娜 周敏 +7 位作者 尹梅 崔毅 李琛 陈晓梅 丁士芳 翟茜 吴大玮 王昊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199-202,共4页
脓毒症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早期病原微生物诊断对尽早实施目标治疗、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目前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在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仍有欠缺。高通量测序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传统病原... 脓毒症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早期病原微生物诊断对尽早实施目标治疗、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目前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在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仍有欠缺。高通量测序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传统病原学检测技术的缺点,并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但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该技术在脓毒症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价值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脓毒症 病原微生物
原文传递
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探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付元元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析诱发婴幼儿腹泻问题的病原微生物的类型,总结不同的感染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为预防婴幼儿感染提供临床经验。方法:以本院收治的235例婴幼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通过分析检验结果,掌握病原微生物类型与感... 目的:探析诱发婴幼儿腹泻问题的病原微生物的类型,总结不同的感染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为预防婴幼儿感染提供临床经验。方法:以本院收治的235例婴幼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通过分析检验结果,掌握病原微生物类型与感染年龄特征。结果:婴幼儿由于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产生的腹泻问题,最为首要的致病微生物种类为轮状病毒,其感染与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为腹泻的婴幼儿患者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可以及时精准地找到致病因素,并根据感染状况选择相应的药物,给予患者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结果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检测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崔凤婷 付丽娜 吴娅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8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检测(mNGS)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儿科PICU收治的重症肺炎并送检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微生物mNGS检测的患儿120例,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检测(mNGS)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儿科PICU收治的重症肺炎并送检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微生物mNGS检测的患儿120例,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传统检测方法以及mNGS报告判断患儿病原体类型。以临床综合判断(采用肺泡灌洗液、痰液、血液等结合评估)为金标准,评估mNGS、传统微生物学报告与临床判断的符合率。分析mNGS检测后患儿的治疗调整情况,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120例患者中,经传统检测提示病毒、G^(+)菌、G^(-)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分别为8例、7例、11例、1例、9例、2例(其中有5例混合感染)。经mNGS检测提示病毒、G^(+)菌、G^(-)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分别为27例、9例、17例、1例、49例、5例(其中有11例混合感染)。临床综合判断提示,病毒、G^(+)菌、G^(-)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分别为28例、9例、16例、1例、42例、4例(其中有10例混合感染)。mNGS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传统检测结果(80.83%vs 27.50%,P<0.01)。与临床综合判定相比,mNGS符合率亦显著高于传统检测结果(80.00%vs 18.89%,P<0.01)。有29例患儿根据mNGS结果调整治疗,其中21例调整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应用肺泡灌洗液病原学微生物mNGS检测,可提高病原检出阳性率,且能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促进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病原微生物 宏基因检测 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