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麝及马麝SRY基因片段克隆及其在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亮 邹方东 +2 位作者 陈三 赵尔宓 岳碧松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340,共7页
根据已报道的偶蹄目动物并参照人和狗SRY基因碱基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 ,以林麝 (Moschusberezovskii)及马麝 (M chrysogaster)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出SRY基因CDS区。克隆的林麝及马麝SRY基因片段经测序 ,其长度为 6 84bp。从... 根据已报道的偶蹄目动物并参照人和狗SRY基因碱基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 ,以林麝 (Moschusberezovskii)及马麝 (M chrysogaster)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出SRY基因CDS区。克隆的林麝及马麝SRY基因片段经测序 ,其长度为 6 84bp。从父亲遗传角度出发 ,利用GenBank中收录的 18种偶蹄目SRY基因 ,用邻位相接法 (NJ)和最大简约法 (MP)分别构建了鹿科、牛科和麝科的系统进化树。聚类树显示麝形成一个单系 ,支持麝作为独立一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马麝 SRY 基因片段 克隆 系统进化 父系遗传
下载PDF
Sperm Mitochondria in Reproduction:Good or Bad and Where Do They Go? 被引量:8
2
作者 Shi-Ming Luo Heide Schatten Qing-Yuan Su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549-556,共8页
The mitochondrion is the major energy provider to power sperm motility. In mammals, aside from the nuclear genome,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also contributes to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to impact production of ATP ... The mitochondrion is the major energy provider to power sperm motility. In mammals, aside from the nuclear genome,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also contributes to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to impact production of ATP by coding 13 polypeptides. However, the role of sperm mitochondria in fertilization and its final fate after fertilization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The viewpoints that sperm bearing more mtDNA will have a better fertilizing capability and that sperm mtDNA is actively eliminated during early embryogenesis are widely accepted. However, this may be not true for several mammalian species, including mice and humans. Here, we review the sperm mitochondria and their mtDNA in sperm functions, and the mechanisms of maternal mitochondrial inheritance in mamm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chondrial DNA Maternal inheritance paternal inheritance Autophagy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UBIQUITINATION
原文传递
镉对雌性子代大鼠一般生殖毒性父系遗传的代际与跨代效应
3
作者 刘宸辰 孙义 +3 位作者 李庆宇 刘张嫔 林皞 张文昌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镉对雌性子代大鼠一般生殖毒性父系遗传的代际与跨代效应。方法将72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0.5、2、8 mg/kg氯化镉染毒组,每组18只,以雌雄比为2︰1交配。孕期全程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 目的探讨镉对雌性子代大鼠一般生殖毒性父系遗传的代际与跨代效应。方法将72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0.5、2、8 mg/kg氯化镉染毒组,每组18只,以雌雄比为2︰1交配。孕期全程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F1代雄性大鼠常规饲养至成年后与健康雌性大鼠交配,正常饲养获F2代。F2代雄性大鼠常规饲养至成年后与健康雌性大鼠交配,得F3代。观察F2、F3代雌性大鼠体重、性别比例及阴道开口时间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F2代中,仅2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的出生体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在PND14和PND21出现体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8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在PND7-PND14阶段的体重增长量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F3代中,0.5、2、8 mg/kg镉染毒组各时点体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在PND7-PND14阶段的体重增长量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氯化镉染毒组F2、F3代大鼠的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代:χ^(2)=3.17,P=0.37;F3代:χ^(2)=1.09,P=0.78)。与对照组相比,F2代雌性大鼠的阴道初次开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3代雌性大鼠中2 mg/kg镉染毒组的阴道初次开口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2代中,仅有2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的卵巢系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3代中,各剂量组卵巢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镉暴露对F2和F3代大鼠具有一般性毒性,且可能存在跨代效应,其对子代雌性大鼠的性腺发育毒性应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代 父系遗传 跨代效应
原文传递
Inheritance patterns of secondary symbionts during sexual reproduction of pea aphid biotypes 被引量:4
4
作者 Jean Peccoud Joêl Bonhomme Frédérique Mahéo Manon de la Huerta Olivier Cosson Jean-Christophe Simon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Herbivorous insects frequently harbor bacterial symbionts that affect their ecol- ogy and evolution. Aphids host the obligatory endosymbiont Buchnera, which is requiredfor reproduction, together with facultative symbi... Herbivorous insects frequently harbor bacterial symbionts that affect their ecol- ogy and evolution. Aphids host the obligatory endosymbiont Buchnera, which is requiredfor reproduction, together with facultative symbionts whose frequencies vary across aphid populations. These maternally transmitted secondary symbionts have been particularlystudied in the pea aphid, Acyrthosiphon pisum, which harbors at least 8 distinct bacterial species (not counting Buchnera) having environmentally dependent effects on host fitness.In particular, these symbiont species are associated with pea aphid populations feeding on specific plants. Although they are maternally inherited, these bacteria are occasionallytransferred across insect lineages. One mechanism of such nonmaternal transfer is paternal transmission to the progeny during sexual reproduction. To date, transmission of secondarysymbionts during sexual reproduction of aphid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only a handful of aphid lineages and 3 symbiont species. To better characterize this process, we investigatedinheritance patterns of 7 symbiont species during sexual reproduction of pea aphids through a crossing experiment involving 49 clones belonging to 9 host-specialized biotypes, and117 crosses. Symbiont species in the progeny were detected with diagnostic qualitative PCR at the fundatrix stage hatching from eggs and in later parthenogenetic generations.We found no confirmed case of paternal transmission of symbionts to the progeny, and we observed that maternal transmission of a particular symbiont species (Serratia symbiotica)was quite inefficient. We discuss these observations in respect to the ecology of the pea aph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 HOMOPTERA paternal inheritance phytophagous insects SYMBIOSIS transmission failure
原文传递
甘草属种间杂交种叶绿体DNA父系遗传的发现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超南 陆嘉惠 +4 位作者 李学禹 周玲玲 谢良碧 李晓岚 宋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8,138,共8页
通过对甘草属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及其人工杂交种组合G.uralensis♀×G.glabra♂、G.glabra♀×G.uralensis♂、G.uralensis♀×G.inflata♂、G.inflata♀×G.... 通过对甘草属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及其人工杂交种组合G.uralensis♀×G.glabra♂、G.glabra♀×G.uralensis♂、G.uralensis♀×G.inflata♂、G.inflata♀×G.uralensis♂共68份材料的核基因ITS序列、叶绿体rbc L、mat K、trn H-psb A基因的序列分析,探讨了甘草属叶绿体DNA遗传方式。结果表明:(1)亲本种和人工杂交种ITS序列长度均为614 bp,其中34份人工杂交种ITS序列存在4处变异位点,且人工杂交种均检测出来自父本、母本ITS序列相同位点碱基的叠加,检测率为100%。(2)亲本种与人工杂交种的叶绿体基因rbc L、mat K、trn H-psb A序列长度相同,共有4处变异位点,人工杂交种在变异位点处的碱基与其相对应的父本碱基一致率高达97.1%。以上结果说明,该研究获得34份人工杂交种为100%杂交成功的F_1子代,核基因ITS序列可用于甘草属杂交种的遗传鉴定;甘草属叶绿体rbcL、mat K、trn H-psb A基因具有父系遗传特性,推测甘草属质体的遗传方式主要表现为父系遗传,这种质体遗传方式的发现为甘草属杂交种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也为杂交种的亲本鉴定提供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属 种间杂交 ITS 叶绿体DNA 父系遗传
下载PDF
甜瓜(Cucumis melo L.)线粒体基因组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跃建 寿伟松 沈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80-3994,共15页
简单重复序列(SSR)是具有极大的信息含量且被广泛应用的一类分子标记。甜瓜线粒体基因组的公布为SSR标记的开发提供了契机。基于甜瓜线粒体基因组富含SSR位点及父系遗传特性,开发并研究线粒体基因组SSR标记在甜瓜育种及种质资源调查等... 简单重复序列(SSR)是具有极大的信息含量且被广泛应用的一类分子标记。甜瓜线粒体基因组的公布为SSR标记的开发提供了契机。基于甜瓜线粒体基因组富含SSR位点及父系遗传特性,开发并研究线粒体基因组SSR标记在甜瓜育种及种质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应用。在甜瓜线粒体基因组上共发现808个SSR位点,并对328个位点进行了标记的开发。使用11份甜瓜变种进行PCR筛选及分析后,获得了由89对高多态性引物组成的核心标记,成功应用于甜瓜品种‘夏蜜’的种子纯度鉴定。并基于线粒体SSR标记多样性构建了80份甜瓜材料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粗网纹厚皮甜瓜类型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其他分支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色。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域不同亚类甜瓜早期可能存在广泛的杂交,人类的育种过程导致了甜瓜不同亚种资源的混杂,这将为后续甜瓜远缘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SSR 父系遗传 多样性分析 种子纯度
原文传递
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the sheep (Ovine aries)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兴波 储明星 +1 位作者 李宁 吴常信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 DNA in sheep was discovered by examination of 152 sheep from 38 hybrid families for mtDNA D-loop polymorphisms using PCR-RFLP, amplification of repeated sequence somain, and PCR-SS... 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 DNA in sheep was discovered by examination of 152 sheep from 38 hybrid families for mtDNA D-loop polymorphisms using PCR-RFLP, amplification of repeated sequence somain, and PCR-SSCP of the D-loop 5′ end region of a 253 bp fragment. Our findings have provided the first evidence of 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tDNA in sheep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paternal inheritance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EP mitochondria DNA paternal inheritance.
原文传递
植物三种不同遗传方式基因的地理家系谱理论与应用初探(英)
8
作者 胡新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40-448,共9页
将已知用于从地理空间上离散或连续分布群体随机抽取基因样本的基因家系谱理 论推广到两性异交植物上。由于存在不同的群体间基因迁移率,对3种不同遗传方式的植物 基因组(核、叶绿体和线粒体DNA)分别进行了研究。理论上证明对于... 将已知用于从地理空间上离散或连续分布群体随机抽取基因样本的基因家系谱理 论推广到两性异交植物上。由于存在不同的群体间基因迁移率,对3种不同遗传方式的植物 基因组(核、叶绿体和线粒体DNA)分别进行了研究。理论上证明对于不同遗传方式的基因, 通过相应适当调整有效群体大小和迁移率,现有的基因家系谱理论可直接应用于植物群体 上。其中一个结论就是当从离散分布群体中随机抽取n个基因样本时,亚群体间的花粉流和 种子流的相对比率可以用亚群体间和亚群体内的DNA碱基序列总差异数量估计值来估算。 另一具有理论意义的结论是在离散分布的群体结构模型中,父本遗传的单倍体基因(针叶树 的叶绿体DNA上的基因)的平均同祖并合发生时间最短,而在一定条件下,母本遗传的单倍 体基因(被子植物的叶绿体DNA和被子或裸子植物的线粒体DNA上的基因)的平均同祖并 合发生时间最长,然而这两个结论在连续分布的群体遗传结构模型却难以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家系谱 植物地理 父本遗传 母本遗传
下载PDF
病例报道:克鲁宗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静 颜青 +2 位作者 何俊平 邱德智 王刚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62-64,共3页
报道1例父系遗传的克鲁宗综合征。患儿,女性,4岁,临床表现为颅缝早闭、中面部发育不良、颅内压增高、反颌及突眼畸形,依据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诊断为克鲁宗综合征颅面型。于全麻下行颅面重建术,术后患儿头颅外观较前明显改善,突眼好... 报道1例父系遗传的克鲁宗综合征。患儿,女性,4岁,临床表现为颅缝早闭、中面部发育不良、颅内压增高、反颌及突眼畸形,依据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诊断为克鲁宗综合征颅面型。于全麻下行颅面重建术,术后患儿头颅外观较前明显改善,突眼好转,眼睑可闭合,视力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鲁宗综合征 父系遗传 颅面部畸形
下载PDF
精子tsRNA在父系遗传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钰薇 李文婧 +2 位作者 茅欣怡 马梲铫 丁之德(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7-41,共5页
tsRNA(tRNA-derived small RNA)是来源于成熟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或tRNA前体的一种小非编码RNA(small non-coding RNA,sncRNA)。研究表明tsRNA是一种重要的RNA调控因子,有望作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不同tsRNA表... tsRNA(tRNA-derived small RNA)是来源于成熟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或tRNA前体的一种小非编码RNA(small non-coding RNA,sncRNA)。研究表明tsRNA是一种重要的RNA调控因子,有望作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不同tsRNA表达可能参与蛋白质合成、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翻译转录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且在精子成熟与代谢性疾病的代际遗传中也扮演了关键角色。阐述tsRNA的分类和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在雄性生殖即精子成熟过程中的表达以及在父系相关代际遗传中的作用,对子代健康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转移 精子 精子成熟 父系遗传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tsRNA
下载PDF
人类 Y 染色体多态性标记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伟 倪斌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S2期110-114,共5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猛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 Y 染色体多态性遗传标记被发现,它们在探索人类起源、进化和迁移规律等方面,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遗传标记,同样在法医学中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 Y-DNA 的多态性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猛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 Y 染色体多态性遗传标记被发现,它们在探索人类起源、进化和迁移规律等方面,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遗传标记,同样在法医学中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 Y-DNA 的多态性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 染色体 多态性遗传标记 法医学 父系遗传
下载PDF
甜瓜属种间杂交线粒体DNA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跃 赵桂华 +1 位作者 杨鹤同 陈劲枫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2-618,共7页
为探讨甜瓜属种间杂交线粒体DNA的遗传规律,对甜瓜属人工杂交合成的异源四倍体S5代新种(Cucumis 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及其杂交母本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Chakr.)和父本黄瓜栽培种北京截头(Cucumis sativusL.)的线粒体中... 为探讨甜瓜属种间杂交线粒体DNA的遗传规律,对甜瓜属人工杂交合成的异源四倍体S5代新种(Cucumis 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及其杂交母本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Chakr.)和父本黄瓜栽培种北京截头(Cucumis sativusL.)的线粒体中apocytochrome b(cob),NADHdehydrogenase subunit1(nad1),NADHdehydrogenase subunit7(nad7)基因序列片断进行了测序与分析,结果显示3个种长度为909 bpcob、943 bpnad1和880 bpnad7基因片断序列中分别存在着相应的1、7和17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其中新种与父本北京截头相同而与母本野生种不同的多态性碱基位点分别有1、6和14个,nad1和nad7中分别只有1和3个多态性位点与双亲不相同。结果表明,甜瓜属hystrix与sativus种间杂交后代线粒体DNA的多态性碱基位点主要来源于父本而不是母本,线粒体DNA主要表现为父系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属 种间杂交 线粒体 多态性位点 父系遗传
下载PDF
黄瓜生殖细胞分离及其线粒体DNA的观察与拷贝数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绮 蔺祯 +2 位作者 高龙 郭雪 王丹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9-434,共6页
该研究以6~8月上午10点左右摘取的新鲜黄瓜花朵为材料,采用渗透压冲击的方法分离黄瓜生殖细胞,并应用竞争型定量PCR技术测定其线粒体DNA数量,分析生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线粒体DNA的变化,以明确高丰度线粒体DNA的来源,为进一步研究被子植... 该研究以6~8月上午10点左右摘取的新鲜黄瓜花朵为材料,采用渗透压冲击的方法分离黄瓜生殖细胞,并应用竞争型定量PCR技术测定其线粒体DNA数量,分析生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线粒体DNA的变化,以明确高丰度线粒体DNA的来源,为进一步研究被子植物调控线粒体DNA扩增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DAPI染色观察发现,黄瓜生殖细胞的细胞核周围存在大量的细胞器DNA荧光点,表明黄瓜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大量的线粒体DNA。(2)成熟黄瓜生殖细胞平均包含(1 037±126)个线粒体DNA拷贝。(3)成熟生殖细胞内线粒体DNA含量为早期生殖细胞的14.5倍,表明成熟生殖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主要来自于生殖细胞形成后其内活跃的线粒体DNA扩增。研究认为,黄瓜生殖细胞内活跃的线粒体DNA是黄瓜线粒体父系遗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拷贝数 父系遗传 黄瓜 生殖细胞
下载PDF
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娟 沈佳 +3 位作者 李海梅 娄群峰 李季 陈劲枫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50-2258,共9页
为分析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选取甜瓜属11个不同种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成熟花粉DAPI压片染色方法结合树脂半薄切片MTG-DAPI双染色技术,观察花粉贴壁期和成熟期细胞中的线粒体分布。结果显示,所涉及的11种甜瓜属植物均同黄瓜一... 为分析甜瓜属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选取甜瓜属11个不同种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成熟花粉DAPI压片染色方法结合树脂半薄切片MTG-DAPI双染色技术,观察花粉贴壁期和成熟期细胞中的线粒体分布。结果显示,所涉及的11种甜瓜属植物均同黄瓜一样,成熟花粉细胞生殖核周围或精细胞中存在线粒体DNA;而作为对照的南瓜和西葫芦的花粉细胞发育到成熟期时生殖核周围没有任何细胞器DNA。上述结果表明,甜瓜属植物线粒体DNA有可能通过花粉进行遗传和散布。这个结果将线粒体基因组父系遗传潜力特性扩展到甜瓜属,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父系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属 父系遗传 线粒体 MTG-DAPI双染色
原文传递
父系遗传的亨廷顿病临床特征及家系分析
15
作者 周丽华 徐武华 +4 位作者 匡祖颖 叶锦龙 潘梦秋 刘宝珠 王展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25-727,共3页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以舞蹈症状、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中枢神经变性疾病[1]。目前认为,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IT15基因内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出现了异常扩增,导致其编...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以舞蹈症状、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中枢神经变性疾病[1]。目前认为,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IT15基因内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出现了异常扩增,导致其编码多聚谷氨酰胺的毒性增加,主要累及纹状体、大脑皮质等脑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父系遗传 临床特点 基因诊断 相关性
下载PDF
应用EST-PCR技术鉴定裸燕麦远缘杂交新品系200242
16
作者 葛军勇 田长叶 +3 位作者 乔月静 曾昭海 王俊英 胡跃高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91,共6页
为创新种质资源,将野燕麦草(普通野燕麦,Avena fatua L.,P1)作为父本与冀张莜4号(P2)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第一代远杂品系9641-6(f1);继续将f1作为父本与坝莜9号杂交(P3),选育出三个200242系列苗头品系(f21,f22,f23)。以NCBI数据库... 为创新种质资源,将野燕麦草(普通野燕麦,Avena fatua L.,P1)作为父本与冀张莜4号(P2)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第一代远杂品系9641-6(f1);继续将f1作为父本与坝莜9号杂交(P3),选育出三个200242系列苗头品系(f21,f22,f23)。以NCBI数据库中搜索到的野燕麦EST序列设计引物,提取幼苗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电泳试验并通过NTSYS2.10e计算相似性系数、建立聚类图。对远交杂种的真实性和远缘杂交技术的可行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父系遗传特征明显:有3条引物(AF7、AF8、AF10)同时在f1和f2中检测到5条P1特征带;其中AF8在f2中检测出2条f1没有的P1特征带。由此可以肯定f1和f2是野燕麦后代,引物AF7、AF8、AF10可作为鉴定普通野燕麦后代的特异引物。(2)12对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77条带,其中135条为多态性带,占76.3%。相似性分析结果:P1和P2:0.4565,P1和P3:0.4347,P2和P3:0.6739,f1和P1:0.5000,f1和P2:0.6522,证明野燕麦P1与栽培燕麦P2、P3亲缘关系较远,f1是P1和P2远缘杂交的后代。f2与f1、P3均得出类似结论。(3)f21和f1、P1分别是0.8043、0.4782,f22和f1、P1分别是0.5435、0.6087,f23和f1、P1分别是0.7174、0.5217,说明后代基因重组与分离较广泛,引入野燕麦基因是一条多性状改良途径,远缘杂交技术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燕麦 EST—PCR 远缘杂交 父系遗传
下载PDF
9例Yqs携带者的临床遗传学分析
17
作者 李娟 龙志高 +2 位作者 文娟 唐桂芝 朱艳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总结21495例男性不孕不育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及1079例羊水染色体核型,探讨Yqs的临床效应。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羊水细胞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必要时Ag-NOR(核仁形成区)染色分析。结果共发现9例... 目的总结21495例男性不孕不育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及1079例羊水染色体核型,探讨Yqs的临床效应。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羊水细胞培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必要时Ag-NOR(核仁形成区)染色分析。结果共发现9例Yqs携带者,其中5例系不孕不育,精液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1例羊水产前诊断证实Yqs为父源遗传,1例不孕不育男性患者Yqs亦为父源遗传。结论 Yqs携带者一般无异常临床表型,与不孕不育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 Yqs 父源遗传
原文传递
被子植物质体遗传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胡适宜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7年第4期363-371,共9页
植物细胞质遗传涉及细胞质中含DNA的两种细胞器——质体和线粒体从亲代至子代的传递。相对来说线粒体遗传的研究远不及质体的多,这可能是线粒体这种细胞器缺乏合适的表型突变体之故。高等植物质体遗传的研究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初在杂交... 植物细胞质遗传涉及细胞质中含DNA的两种细胞器——质体和线粒体从亲代至子代的传递。相对来说线粒体遗传的研究远不及质体的多,这可能是线粒体这种细胞器缺乏合适的表型突变体之故。高等植物质体遗传的研究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初在杂交试验中对叶色遗传的非孟德尔定律的发现,Baur在马蹄纹天竺葵(Pelargonium zonale)中从叶色突变体(白化体)的杂交遗传分析,发现了双亲质体遗传;而Correns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中则发现了单亲母本质体遗传(见Kuroiwa)。此后,对质体基因组突变性状遗传分析的研究,大量的资料说明了在被子植物中存在双亲质体遗传和单亲母系质体遗传两种类型,而后一种占大多数,仅少数是比较有规律的为双亲质体遗传或偶尔是双亲质体遗传。几十年来应用遗传分析的方法对被子植物质体遗传的研究,着重于揭示不同植物种质体的遗传是单亲母系或是双亲质体传递,以及探索杂种核基因对质体传递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细胞质遗传 质体遗传 细胞学
下载PDF
Evolution of Homo sapiens in Asia: an alternative implication of the “Out-of-Africa” model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NA data
19
作者 Hiroto Naora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6期571-575,共5页
Cann et al. have claimed on the basis of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data that our direct ancestral Homo sapiens evolved in the African continent and spread to other continents, followed by the total replacement of the ... Cann et al. have claimed on the basis of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data that our direct ancestral Homo sapiens evolved in the African continent and spread to other continents, followed by the total replacement of the indigenous population. Their “Out-of-Africa” model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mtDNA inheritance is simply maternal. Recent findings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that in between-population, e.g. African and Asian, mating, the African paternal mtDNA was transferred to the egg cell of an Asian together with Y-chromosomal DNA in the human past. Considering that Y-chromos- omal DNA and mtDNA sequences of African origin coexist together with Asian X-chromos- omal and autosomal DNA sequences in a current Asian, the observations by Cann et al. suggest the full/near full replacement of mtDNA in the human past, but do not necessarily imply the total replacement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s with African migr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ut-of-Africa Model Origin of ASIAN paternal MTDNA inheritance MTDNA Transmission/ recombin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