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原位合成颗粒尺寸对铁基复合涂层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朝锋 马明星 +6 位作者 周志成 张伟明 薛晓斌 张海华 张红军 钟敏霖 刘文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6-310,共5页
为研究增强颗粒的分布状态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耐磨性的影响,运用原位合成复合碳化物的思想,通过控制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之间的成分配比,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原位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涂层具有预期典型... 为研究增强颗粒的分布状态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耐磨性的影响,运用原位合成复合碳化物的思想,通过控制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之间的成分配比,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原位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涂层具有预期典型的颗粒分布特征。通过常温油润滑重载荷下的MHK环块磨损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颗粒尺寸下涂层的耐磨性能。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表面处理方式,激光原位合成颗粒增强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但颗粒平均尺寸的差异对涂层耐磨性具有显著影响,颗粒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耐磨性能的提高,只有具有适当尺寸的颗粒才有利于获得最高的耐磨性能。最后优选了涂层具有最佳耐磨性能时颗粒的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性能 尺寸控制 激光熔覆 颗粒增强
下载PDF
椭球形陶瓷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热膨胀系数预报 被引量:6
2
作者 姚战军 郑坚 +2 位作者 倪新华 陈志伟 黄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6,共3页
陶瓷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在各种高温环境下被大量应用,因此关于此类材料的线热膨胀系数预报与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把涂层简化为三相模型,碳化铬陶瓷粒子和基体壳简化为椭球形二相胞元,用Eshelby-Mori-Tanaka法研究了二相胞元的... 陶瓷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在各种高温环境下被大量应用,因此关于此类材料的线热膨胀系数预报与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把涂层简化为三相模型,碳化铬陶瓷粒子和基体壳简化为椭球形二相胞元,用Eshelby-Mori-Tanaka法研究了二相胞元的热失配等效本征应变和平均应变,根据平均应变算出了二相胞元的线膨胀系数,结果表明,二相胞元为横观各向同性,具有2个独立的热膨胀常数。据二相胞元方位的随机性,由应力应变换轴公式和物理方程确定了复合涂层的平均应变,进而得到复合涂层的热膨胀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有效热膨胀系数 MORI-TANAKA方法 二相胞元
下载PDF
热喷涂用Ni60-B_4C复合粉制备及涂层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臣 吴明忠 曲立杰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446-450,共5页
采用高能球磨及化学镀镍技术来改善B4C颗粒的粒度、分布及其表面状态.制备了热喷涂用Ni60/(Ni/B4C)团聚粉和Ni60-B4C(包覆Ni)复合粉.采用亚音速热喷涂技术制备了其耐磨涂层,在自制的销盘式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涂层的磨粒磨损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高能球磨及化学镀镍技术来改善B4C颗粒的粒度、分布及其表面状态.制备了热喷涂用Ni60/(Ni/B4C)团聚粉和Ni60-B4C(包覆Ni)复合粉.采用亚音速热喷涂技术制备了其耐磨涂层,在自制的销盘式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涂层的磨粒磨损实验,结果表明:Ni60-B4C(包覆Ni)涂层与Ni60/(Ni/B4C)涂层相比更耐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球磨 化学镀镍 热喷涂 耐磨涂层
下载PDF
镀层对金刚石/玻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童震松 沈卓身 邢奕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41-1347,共7页
为满足现代电子工业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急需研究和开发新型高导热陶瓷(玻璃)基复合材料,而改善复合材料中增强相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况是提高复合材料热导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金刚石和镀Cr金刚石进行镀Cu和控制氧化的基础上,利用放电... 为满足现代电子工业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急需研究和开发新型高导热陶瓷(玻璃)基复合材料,而改善复合材料中增强相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况是提高复合材料热导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金刚石和镀Cr金刚石进行镀Cu和控制氧化的基础上,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的金刚石增强玻璃基复合材料,并观察了其微观形貌和界面结合状况,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金刚石颗粒均匀分布于玻璃基体中,Cu/金刚石界面和Cr/Cu界面分别是两种复合材料中结合最弱的界面;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金刚石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金刚石/玻璃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镀Cu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镀Cr层实现了与金刚石的化学结合以及Cr在Cu层中的扩散,镀Cr金刚石/玻璃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镀Cu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金刚石粒径为100μm、体积分数为70%及镀Cu层厚度为约1.59μm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最高达到约91.0 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金刚石 陶瓷 表面镀膜 热导率 放电等离子烧结
原文传递
等离子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4
5
作者 时运 杜晓东 +2 位作者 庄鹏程 王长剑 高万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33,共11页
等离子熔覆技术是一种高效且应用广泛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与基体结合良好、设备成本低、工作环境无污染及操作简单等优点。从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研究、等离子熔覆合金涂层、等离子熔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等离子熔覆层质量调控方... 等离子熔覆技术是一种高效且应用广泛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与基体结合良好、设备成本低、工作环境无污染及操作简单等优点。从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研究、等离子熔覆合金涂层、等离子熔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等离子熔覆层质量调控方法、等离子熔覆技术应用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等离子熔覆技术当前的发展概况。其中,关于等离子熔覆工艺参数研究方面,阐述了熔覆电流、离子气体流量、送粉气体流量、粉末送粉量、焊枪摆动幅度、焊接速度、喷嘴与工件之间的高度及多道搭接时搭接率等参数对涂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在等离子熔覆合金涂层方面,介绍了等离子熔覆用合金粉末及其引入方式的研究进展;在等离子熔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方面,叙述了增强颗粒及其添加方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等离子熔覆层质量调控方法部分,阐述了预热缓冷、热处理、外加磁场、机械振动、超声波辅助、加入变质剂及添加稀土元素等手段对熔覆层的质量调控作用;在等离子熔覆技术应用方面,介绍了等离子熔覆技术在矿山机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以及阀门修复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等离子熔覆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技术 等离子熔覆 工艺参数 合金涂层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 再制造 阀门修复
下载PDF
激光原位制备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及其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吴朝锋 马明星 +3 位作者 刘文今 钟敏霖 张伟明 张红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3-1018,共6页
通过在高碳当量铁基熔覆粉末中复合添加多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激光原位制备的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涂层具有颗粒析出密度大、尺、寸分布均匀的优点.通过在铁基熔覆粉末中单独添加Ti,复合添加Ti+Zr以及Ti+Zr+WC的方式,运用激光熔覆技术... 通过在高碳当量铁基熔覆粉末中复合添加多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激光原位制备的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涂层具有颗粒析出密度大、尺、寸分布均匀的优点.通过在铁基熔覆粉末中单独添加Ti,复合添加Ti+Zr以及Ti+Zr+WC的方式,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中碳钢表面制备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镜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颗粒相结构及颗粒相与熔覆层基体相之间的界面.通过环块磨损实验,对比渗碳淬火工艺研究了颗粒增强涂层的耐磨性能,并对磨损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涂层微观结构是典型的亚共晶介稳组织,原位合成的颗粒是一种复合碳化物,界面处结合牢固,激光原位制备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颗粒增强 复合碳化物 铁基复合涂层 耐磨性
下载PDF
颗粒增强有机硅基复合涂层的冲蚀磨损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志 苏立志 李志章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8-351,共4页
利用气流喷砂型试验机 ,对 Si C和 Al2 O3颗粒增强的有机硅基复合材料涂层 (SMCC)的冲蚀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 .发现合适的基体组成、增强体颗粒种类及含量使 SMCC冲蚀率较纯有机硅树脂涂层降低了 1个数量级 .冲蚀表面形貌 SEM分析表明 :... 利用气流喷砂型试验机 ,对 Si C和 Al2 O3颗粒增强的有机硅基复合材料涂层 (SMCC)的冲蚀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 .发现合适的基体组成、增强体颗粒种类及含量使 SMCC冲蚀率较纯有机硅树脂涂层降低了 1个数量级 .冲蚀表面形貌 SEM分析表明 :低速冲蚀时涂层冲蚀磨损机理以显微犁耕为主 ,并伴有显微切削 ;而高速冲蚀时的磨损机理主要是微裂纹的产生和扩展造成涂层的大块剥落 ,并伴有微切削和微犁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磨损 颗粒增强有机硅基复合材料涂层 裂纹
下载PDF
碳化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制备工艺研究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巴发海 李凯 +1 位作者 王飞 张超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7年第10期720-724,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碳化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包括真空熔覆、激光熔覆以及热喷涂等,着重介绍了不同工艺的特点以及所制备涂层性能的差异,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碳化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碳化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包括真空熔覆、激光熔覆以及热喷涂等,着重介绍了不同工艺的特点以及所制备涂层性能的差异,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碳化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可以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改善工件的耐磨和耐蚀性能;不同的制备工艺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采用真空熔覆法制备的涂层在涂层结合强度、均匀性等方面相比于激光熔覆、热喷涂等方法制备的具有较大优势;对传统工艺如激光熔覆、热喷涂等的升级与改造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 真空熔覆 激光熔覆 热喷涂
下载PDF
TiAlN涂层刀具高速铣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时的磨损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孔凡霞 张成茂 张德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83,92,共4页
使用YS8硬质合金TiAlN涂层立铣刀分别对SiC颗粒和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高速铣削试验,结合切削过程对刀具磨损形式、微观磨损形貌以及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磨粒磨损、涂层脱落和微崩刃是涂层刀具的主要磨损形式;增强... 使用YS8硬质合金TiAlN涂层立铣刀分别对SiC颗粒和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高速铣削试验,结合切削过程对刀具磨损形式、微观磨损形貌以及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磨粒磨损、涂层脱落和微崩刃是涂层刀具的主要磨损形式;增强颗粒尺度越大,刀具微观磨损划痕和微崩刃凹坑越明显;涂层刀具铣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不具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高速铣削 TiAlN涂层刀具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活塞杆表面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华 陈永芳 《电镀与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共4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船用柴油机活塞杆表面分别制备纳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亚微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和微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分析了三者的显微形貌、晶相结构及磨痕形貌,并测定了硬度。结果表明:与亚微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船用柴油机活塞杆表面分别制备纳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亚微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和微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分析了三者的显微形貌、晶相结构及磨痕形貌,并测定了硬度。结果表明:与亚微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和微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相比,纳米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外观显得更加光亮,硬度接近5 80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 活塞杆 船用柴油机 显微形貌 硬度
下载PDF
钛锆对激光熔覆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朝锋 马明星 +4 位作者 杨义忠 刘文今 钟敏霖 张伟明 张红军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运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中碳钢表面原位合成制备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通过调整两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和Zr的相对含量,研究了不同配比下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相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复合添加Ti和Zr可以提高颗粒分... 运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中碳钢表面原位合成制备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通过调整两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和Zr的相对含量,研究了不同配比下原位自生碳化物颗粒相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复合添加Ti和Zr可以提高颗粒分布密度和颗粒相面积比。其中,以Ti和Zr的质量比为1:1时得到的颗粒密度最大、颗粒尺寸分布最均匀。同时对不同的颗粒分布状态下涂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颗粒增强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铁基复合涂层
原文传递
基于科教融合的专业技能训练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电镀镍溶液化学成分分析实验为例
12
作者 张帮彦 田礼熙 +2 位作者 师超 杨军 王帅星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3期189-191,共3页
结合本专业方向的学科特色、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本文对专业技能训练中原电镀镍溶液化学成分分析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重新设计的实验主要包括旧电镀镍溶液化学成分分析、镀液化学成分调整、电泳-电镀制备ZrO_... 结合本专业方向的学科特色、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本文对专业技能训练中原电镀镍溶液化学成分分析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重新设计的实验主要包括旧电镀镍溶液化学成分分析、镀液化学成分调整、电泳-电镀制备ZrO_(2)颗粒增强Ni基复合涂层(Ni-ZrO_(2)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分析等环节,并将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新的实验内容丰富,综合性较强,涉及材料科学、表面科学、腐蚀学、摩擦学、化学、电化学、仪器仪表学等知识。该探索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技能训练 新工科 科教融合 电泳-电镀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
下载PDF
稀释剂TiC对制备TiC-TiB_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伟 许栋刚 +1 位作者 周伟 赵宇光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26-2028,共3页
研究了稀释剂TiC对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原位内生TiC-TiB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涂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Al-B4C体系下,稀释剂TiC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减少涂层中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摩尔量、增大各反应物之间的扩散距离和吸收反应放出的... 研究了稀释剂TiC对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原位内生TiC-TiB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涂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Al-B4C体系下,稀释剂TiC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减少涂层中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摩尔量、增大各反应物之间的扩散距离和吸收反应放出的部分热,从而有利于涂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原位内生 TiC-TiB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稀释剂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