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区域的优先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余文刚 罗毅波 金志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1-918,共8页
兰科是显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群,世界约有800属25000种,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中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重要的多样性中心之一,约有171属1247种。作为... 兰科是显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群,世界约有800属25000种,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中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重要的多样性中心之一,约有171属1247种。作为中国的典型热带地区,海南岛具有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该文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信息,以海南岛19个行政县为基本分布区,构建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数据库,采用特有性简约分析(Parsimonyanalysisofendemicity)和互补分析(Complementarityanalysis)两种方法,探讨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最低保护区组合和区域保护优先序问题。结果表明:海南岛约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77属202种(30个中国特有种),其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为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基于物种相似性,两个区域被建议作为优先保护区域:一个是以保亭、三亚和陵水为代表的区域,另一个区域以昌江和乐东为代表;基于互补性原理,最低保护区组合为10个分布区,按照其保护优先序依次排列为保亭、三亚、五指山、陵水、白沙、乐东、琼中、东方、昌江和琼山等地,其中陵水、保亭、琼中、乐东、三亚和五指山等6个分布区就包含了30个特有科在内。我们认为,基于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建立优先保护区域,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的保护,是一个较为合理、科学和高效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性简约分析 互补分析 最低保护区组合 优先地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下载PDF
替代学派生物地理学几种研究方法简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6-46,共11页
历史生物地理学就其基本原理、概念和研究方法可大致分为以过程为导向的传播学派和以式样为导向的替代学派.本文简要介绍替代学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对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的几种替代学派生物地理学方法:泛生物地理学、更新世森... 历史生物地理学就其基本原理、概念和研究方法可大致分为以过程为导向的传播学派和以式样为导向的替代学派.本文简要介绍替代学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对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的几种替代学派生物地理学方法:泛生物地理学、更新世森林避难所理论、分支生物地理学以及特有性的简约性分析法的原理、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理学 替代学派 泛生物地理学 分析法
下载PDF
中国斑腿蝗科特有种的分布及特有分布区划分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升全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4-629,共6页
按照150km×150km对中国陆地部分进行栅格划分,收集整理了中国斑腿蝗科237个特有种在各栅格的分布信息,建立了物种(237)×栅格(168)数据矩阵,研究了中国斑腿蝗科特有种的分布规律并用PAE法进行特有分布区划分。结果表明:除天山... 按照150km×150km对中国陆地部分进行栅格划分,收集整理了中国斑腿蝗科237个特有种在各栅格的分布信息,建立了物种(237)×栅格(168)数据矩阵,研究了中国斑腿蝗科特有种的分布规律并用PAE法进行特有分布区划分。结果表明:除天山山地分布的少数几个种外,中国斑腿蝗科特有种基本分布西南-东北走向。在该范围内南多北少。华南和西南是中国斑腿蝗科特有种最丰富的地区,在秦巴山区、藏东南和浙闽丘陵地带各有一个高密度的分布区。11个特有分布区中5个分布在东洋界部分,两个在中国东部古北和东洋界交界区,天山山地有一个分散的特有分布区,东北有2个特有分布区。特有分布区的分布和划分基本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及区系相一致,但台湾地区归入华中区;横断山和秦岭山地的栅格在支序图中多形成未决分类单元,特有分布区划分困难;华南和华中地区的特有分布区可以进一步划分成更小范围的特有分布区;从云南西北的腾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种 特有分布区 特有性俭约分析 分布 斑腿蝗科 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东部 天山山地 分布区 分布信息
下载PDF
中国弄蝶科昆虫分布格局的简约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启通 李劲松 +4 位作者 庄海玲 黄珍富 汤静 王敏 范骁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根据中国弄蝶的分布特点划分生物地理区并推断弄蝶现代分布格局的成因。【方法】统计得到中国328种弄蝶及其分布;将中国地图划分成2°×2°的经纬网格,总计294个,依据地形、植被和弄蝶分布的特点将294个网格进一步... 【目的】根据中国弄蝶的分布特点划分生物地理区并推断弄蝶现代分布格局的成因。【方法】统计得到中国328种弄蝶及其分布;将中国地图划分成2°×2°的经纬网格,总计294个,依据地形、植被和弄蝶分布的特点将294个网格进一步汇总为28个大小和形状不一的区域,采用特有性简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弄蝶的分布包括10个主要区,即中部地区(B1)、南部地区(B2)、台湾地区(B3)、中北部地区(C2)、西部地区(C3)、北部地区(D2)、秦巴山区(D3)、东北地区(D4)、西南地区(E1)和西藏地区(E2),其中台湾和西藏分别自成一支。通过比对地质板块与弄蝶的分布格局,表明弄蝶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藏东南地区、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南部地区。中国弄蝶的分布区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对比结果显示,两者有5个区基本相符,分别为中部地区(B1)、南部地区(B2)、西部地区(C3)、北部地区(D2)和东北地区(D4)。【结论】中国弄蝶的分布区和中国地质省区的划分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弄蝶 生物地理区 中国 分布格局 地质省区 特有性简约分析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PAE方法及其在锦鸡儿组(锦鸡儿属)特有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明理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54,共8页
针对特有性简约性分析 (PAE)不足之处 ,提出一个新的改进分析方法。主要区别是 ,新方法对分布区内分类群区分了原始和演化 ,相应地编码为 0 / 1;为了获取分类群原始和演化的特性 ,分析以分类群分支图为基础。新方法是系统发育与地理分... 针对特有性简约性分析 (PAE)不足之处 ,提出一个新的改进分析方法。主要区别是 ,新方法对分布区内分类群区分了原始和演化 ,相应地编码为 0 / 1;为了获取分类群原始和演化的特性 ,分析以分类群分支图为基础。新方法是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相统一原理的一个具体的定量化探讨。用新方法分析了豆科锦鸡儿属锦鸡儿组 15种 ,结果表明新方法优于以前的PAE方法。用新的改进方法分析得到的可能的祖先分布区是原始类群树锦鸡儿和一大类属内原始类群的分布区。与目前属的起源问题的一般观点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E方法 锦鸡儿组 锦鸡儿属 生物地理学 特有性简约性分析 一致性
下载PDF
中国蚱科昆虫分布格局的特有性简约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殿锋 董自梅 +1 位作者 谷延泽 陶令霞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8-304,共7页
我们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方法对中国蚱科昆虫分布格局和各分布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根据蚱科昆虫的分布,构建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所需的矩阵,以东北区作为外群,用最大简约法通过穷尽式搜索得到分布区分支图。分布区分支图上8大生物地理... 我们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方法对中国蚱科昆虫分布格局和各分布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根据蚱科昆虫的分布,构建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所需的矩阵,以东北区作为外群,用最大简约法通过穷尽式搜索得到分布区分支图。分布区分支图上8大生物地理分布区可分成4个聚类群:第一个聚类群是东北区;第二个聚类群是蒙新区;华中区、华东区及华北区组成第三个聚类群;华南区、西南区及青藏区则组成第四个聚类群。分布区分支图表明东北区与蒙新区比其他生物地理分布区形成要早,其原因我们推测可能与更新世的冰川活动有关。总体上来说,中国蚱科昆虫生物多样性南部比北部丰富,我们认为可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更新世森林避难所的形成,二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蚱科 多样性 特有性简约性分析 分布区分支图
下载PDF
不同类型籼稻区对杂交籼稻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洋 陈建云 +5 位作者 张江丽 普世皇 金寿林 张亮 张春龙 文建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7,共9页
为明确不同稻作区对杂交籼稻表型的影响,2014—2015年连续2年对种植于3个不同稻区(双季籼稻区、单季籼稻区和籼粳交错区)的40个籼稻杂交组合的农艺和抗病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双季稻区和交错区对40个籼稻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 为明确不同稻作区对杂交籼稻表型的影响,2014—2015年连续2年对种植于3个不同稻区(双季籼稻区、单季籼稻区和籼粳交错区)的40个籼稻杂交组合的农艺和抗病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双季稻区和交错区对40个籼稻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穗长、有效穗、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变化影响很大,而单季稻区的杂交组合性状表现居于双季稻区和交错区之间。双季稻区的穗颈瘟、纹枯病和白叶枯病严重,交错区是穗颈瘟和纹枯病严重。基于农艺性状和发病情况数据,采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法分析,40个杂交组合的综合表型在不同稻作区多数呈现连续分布,在交错区87.5%(35/40)的籼稻杂交组合综合表型发生聚集,单季稻区为75.0%(30/40),双季稻区为57.5%(23/40)。在交错区和双季稻区都适宜种植的籼稻杂交组合占比仅为2.5%(1/40),在双季稻和单季稻区都适宜的杂交组合占比为40.0%(1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表型差异 稻区类型 适应性评价 特有性简约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世界斑叶蝉族昆虫种属组成及地理分布格局
8
作者 罗贵梅 袁周伟 宋月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88-1597,共10页
【目的】为了解世界斑叶蝉族昆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探讨其世界分布格局及可能的起源与演化路径。【方法】基于Dmitriev的3I Interactive Keys and Taxonomic Databases叶蝉分类数据库、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分析斑叶蝉... 【目的】为了解世界斑叶蝉族昆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探讨其世界分布格局及可能的起源与演化路径。【方法】基于Dmitriev的3I Interactive Keys and Taxonomic Databases叶蝉分类数据库、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分析斑叶蝉分类研究的相关文献,依据斑叶蝉族地理分布数据,研究1851—2021年7月斑叶蝉族昆虫种属组成及世界地理分布。【结果】全世界共记录斑叶蝉204属1929种。斑叶蝉在各个动物地理区中均有分布,以东洋界为主,共有133属857种,其中特有属98个,特有种765个,分别占斑叶蝉族总数的48.04%和39.66%;热带界次之,共计51属293种,特有属34个,特有种257个,分别占斑叶蝉族总数的16.67%和13.32%;古北界共有45属324种,特有属12个,特有种230个,各占斑叶蝉族总数的5.88%和11.92%;跨区分布的属、种中以东洋—古北界为主,共17属68种,各占总数的8.33%和3.53%;其余除新北界外所占比例均较低。世界斑叶蝉族昆虫地理分布聚类分析表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相关性为东洋界与古北界、东洋界与热带界、新北界与新热带界彼此间的联系性较强、区内物种间的交流频繁。【结论】全世界共记录斑叶蝉204属1929种,斑叶蝉在各个动物地理区中均有分布,以东洋界为主,东洋界和古北界物种相似性最高,区间联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叶蝉族 生物地理 聚类分析 特有性简约性分析 喀斯特
下载PDF
中国小叶蝉亚科昆虫地理分布格局聚类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秀爽 黄敏 张雅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94,101,共10页
【目的】分析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各区、亚区的分布情况,探讨小叶蝉亚科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方法】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基于现有标本及相关文献,建立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的分布区/属、分布亚区/属矩阵,并用PAUP4.0进行... 【目的】分析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各区、亚区的分布情况,探讨小叶蝉亚科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方法】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基于现有标本及相关文献,建立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的分布区/属、分布亚区/属矩阵,并用PAUP4.0进行启发式搜索得到分布区支序图,用SPSS17.0软件对有小叶蝉亚科分布的亚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中国小叶蝉亚科昆虫分布区形成的顺序首先为东北区、青藏区,然后是蒙新区和华北区,最后是西南区、华中区及华南区;华北区2个亚区与东洋区分布的小叶蝉及滇南山地亚区与西南山地亚区分布的小叶蝉相似性程度均较高。【结论】小叶蝉亚科昆虫动物地理分布区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与第四纪冰期活动有关;华北区的黄淮平原亚区、黄土高原亚区分布的小叶蝉与东洋区的相似性较高,这可能与华北区是物种由南向北扩散的过渡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蝉亚科昆虫 地理分布格局 特有性简约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