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SWOT分析 被引量:91
1
作者 朱慧慧 周长海 +3 位作者 陈颖丹 臧炜 肖宁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7-381,共5页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2014年开始组织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寄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寄生虫病所)在本次调查中承担了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等任务。本文对寄生虫病所完成第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2014年开始组织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寄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寄生虫病所)在本次调查中承担了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等任务。本文对寄生虫病所完成第三次寄调工作任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SWOT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以期为之后的寄生虫病现场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全国调查 SWOT分析 策略
下载PDF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与今后防治科研重点 被引量:91
2
作者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3-475,共3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寄生虫病防治形势,阐述了我国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围绕我国消除寄生虫病的目标,提出了今后在寄生虫病防治和研究中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 寄生虫病 防治策略 研究重点
原文传递
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防控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42
3
作者 陈家旭 蔡玉春 +5 位作者 艾琳 宋鹏 陈木新 陈韶红 卢艳 周晓农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993-1000,共8页
中国的寄生虫病防治成就举世瞩目。在全球率先消除了淋巴丝虫病;2021年消除疟疾,并获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证;多地血吸虫病已达到消除或传播阻断标准;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降到了历史新低,全国处于低度流行状态,但总感染人数仍有千万之多,危... 中国的寄生虫病防治成就举世瞩目。在全球率先消除了淋巴丝虫病;2021年消除疟疾,并获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证;多地血吸虫病已达到消除或传播阻断标准;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降到了历史新低,全国处于低度流行状态,但总感染人数仍有千万之多,危害依然严重;华支睾吸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给中国的食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虫媒寄生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等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疫情仍有反复;机会性寄生虫病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增长,输入性寄生虫病病例也有增多趋势。文章回顾分析了中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防控成效,梳理了重要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并分析寄生虫病防控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期为新时期寄生虫病防控策略与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寄生虫病诊治提供流行病学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人体寄生虫病 防控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广西2015年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33
4
作者 万孝玲 张伟尉 +8 位作者 蒋智华 吕国丽 区方奇 韦海艳 林源 唐雯茜 韦树娇 黄铿凌 杨益超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9-22,30,共5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寄生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5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7个县(市、区)为调查县(市),再从这些县(市)抽取22个农村调查点和24个城镇调查点,采集1岁以... 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寄生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5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7个县(市、区)为调查县(市),再从这些县(市)抽取22个农村调查点和24个城镇调查点,采集1岁以上常住居民(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肠道蠕虫卵并计数,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3~6岁农村儿童蛲虫卵,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滋养体或包囊。结果共调查11 938人,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3.41%(1 601/11 938)。检出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等5种肠道蠕虫,钩虫、蛔虫、鞭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11%(252/11 938)、0.67%(80/11 938)、0.77%(92/11 938)和9.62%(1 148/11 938);3~6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8.69%(51/587);肠道原虫感染率为4.31%(246/5 702)。肠道蠕虫感染率男、女性分别为16.41%(945/5 758)和10.61%(656/6 180),男性高于女性;40~49岁年龄组人群感染率最高,为20.08%(431/2 146);壮族人群感染率为22.18%(1 094/4 932),较其他民族高。结论广西人群肠道蠕虫、原虫感染率较第1、第2次全国寄调有较大幅度下降,华支睾吸虫是现阶段感染最严重的肠道蠕虫,应成为今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钩虫 蛔虫 鞭虫 蛲虫 华支睾吸虫 感染状况
原文传递
我国寄生虫病防控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要求 被引量:31
5
作者 吴忠道 宋兰桂 +1 位作者 刘超 黄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3,8,共4页
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寄生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系统的防治策略与措施,许多过去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已经消除或正在走向消除。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发展趋势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传统... 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寄生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系统的防治策略与措施,许多过去广泛流行的寄生虫病已经消除或正在走向消除。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发展趋势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传统寄生虫病如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虽然显著下降,但土壤虫卵检出率仍较高,提示传播风险仍存在;由于自然、生物、社会等流行因素变化,新型寄生虫病如食源性寄生虫病、输入性寄生虫病及机会性寄生虫病等带来的食品安全、国家生物安全及人类健康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挑战,在寄生虫病防控方面对我们提出新要求,我们应以"同一健康(one health)"、辨证的理念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地开展寄生虫病的监测、防控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防控 新挑战 新要求
原文传递
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分析报告Ⅱ疟原虫检测能力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付青 李石柱 +9 位作者 王强 张丽 柳伟 郑香 张少森 夏志贵 周水森 陈朝 王立英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对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疟原虫检测能力。方法将参赛选手按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所在省份疟疾流行程度、是否有全球基金疟疾防治项目支持、地理位... 目的对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疟原虫检测能力。方法将参赛选手按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所在省份疟疾流行程度、是否有全球基金疟疾防治项目支持、地理位置等进行分组,对各组选手疟原虫检测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的参赛选手之间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来自不同疟疾流行程度、有无全球基金疟疾防治项目支持、不同地理位置省份的选手其疟原虫检测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一、二类疟疾流行县省份的选手其血片制片及镜检读片成绩均优于无一、二类疟疾流行县省份的选手,有全球基金项目支持省份的选手血片制作及镜检读片成绩均显著优于无全球基金项目支持省份的选手,南方省份选手血片制片及镜检读片成绩均显著优于北方省份。结论各省疟原虫检测能力总体水平不均衡,镜检读片技能水平较低,寄生虫病人才梯队建设和病原学检测技能培训亟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技术竞赛 疟原虫 检测能力
原文传递
推广示范区经验 加强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1-472,共2页
本文总结了我国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的成效和经验,阐述了作为我国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以及推广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经验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寄生虫病 综合防治 示范区 经验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25
8
作者 黎学铭 陈颖丹 +8 位作者 许隆祺 周长海 欧阳颐 林睿 杨芳芳 张小娟 王鸽 刘腾 王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索我国土源性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新模式。方法在我国选择8个省(自治区)作为土源性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取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健康教育、药物驱虫以及环境改造等措施开展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结果通过3年防治,各示范区居民土源性... 目的探索我国土源性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新模式。方法在我国选择8个省(自治区)作为土源性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取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健康教育、药物驱虫以及环境改造等措施开展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结果通过3年防治,各示范区居民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主要的组织保障措施有3种模式,健康教育有3种模式,组织群众服药驱虫有4种模式,改水改厕和整治环境有2种模式。结论通过各示范区的工作,总结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行之有效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示范区 防治模式 中国
原文传递
大口黑鲈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夏焱春 曹铮 +5 位作者 蔺凌云 潘晓艺 姚嘉赟 刘忆瀚 尹文林 沈锦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9期72-76,共5页
大口黑鲈(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病害多发,导致养殖业损失严重。本文从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大口黑鲈总体病害情况,描述了疫病的病原特征、发病时间... 大口黑鲈(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病害多发,导致养殖业损失严重。本文从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大口黑鲈总体病害情况,描述了疫病的病原特征、发病时间和主要症状,并从机体分子机制、疫苗研究、防控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的病害防控方向可从疫苗和中草药制剂等方面着手,研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绿色渔药或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细菌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 寄生虫病
下载PDF
2015年黑龙江省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22
10
作者 唐磊 邢智锋 +2 位作者 葛涛 尹世辉 袁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8-391,398,共5页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全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4-6月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要求开展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全省40个县(市、区)抽取104个农...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全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4-6月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要求开展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全省40个县(市、区)抽取104个农村调查点和15个城镇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人数不少于250人。收集受检者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华支睾吸虫等蠕虫虫卵并计数,直接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包囊或滋养体,3~6岁儿童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共调查30280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5%(751/30 280),未检出肠道原虫。检出蛔虫、鞭虫和华支睾吸虫等3种肠道蠕虫,感染人数分别为3、1、747人,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占总感染人数的99.5%(747/751)。蛔虫、鞭虫均为轻度感染,华支睾吸虫轻、中、重感染度的患者构成比分别为82.3%(615/747)、16.9%(126/747)、0.8%(6/747)。农村、城镇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2.8%(737/26 456)和0.4%(14/3 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75,P<0.05);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3.1%(464/15 171)和1.9%(287/15 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37,P<0.05);30~39岁组人群感染率最高,为3.3%(148/4 430),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628,P<0.05);农(牧、渔)民人群感染率最高,为3.2%(695/21 914),不同职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864,P<0.05);汉族人群感染率最高,为2.5%(743/29 487),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2,P<0.05);初中组人群感染率最高,为3.5%(500/14 425),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31,P<0.05)。结论黑龙江省查到3种主要感染人体的寄生虫,华支睾吸虫感染占99.5%,以轻度感染为主。感染人群的分布存在性别、年龄、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 黑龙江省
原文传递
寄生虫病综合防治5种健康教育传播方式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倩 陈颖丹 +2 位作者 许隆祺 郑灿军 李华忠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索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在示范区采取雨淋式、浇灌式、喷洒式、涌泉式、滴灌式5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后对人群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及寄生虫感染率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5种传播... 目的探索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在示范区采取雨淋式、浇灌式、喷洒式、涌泉式、滴灌式5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后对人群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及寄生虫感染率的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5种传播方式共覆盖504.29万人次,人群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从45.11%上升至95.99%,上升了112.80%;卫生行为平均合格率从55.26%上升至98.79%,上升了78.78%;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从35.88%下降至7.75%,下降了78.39%;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从41.43%下降至6.99%,下降了83.13%。结论多种传播方式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人群卫生知识,改善卫生行为,降低寄生虫感染率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健康教育 示范区 效果
原文传递
我国医学寄生虫学发展百年历史回顾与评述 被引量:20
12
作者 瞿逢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9-273,共15页
本文对我国近百余年间(1871-2006)人体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代表性研究文献作历史性回顾与评述。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对我国医学寄生虫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学科在酝酿、创建及发展等阶段的特征作了讨论。对1871-2006年我国人体寄生虫病首例... 本文对我国近百余年间(1871-2006)人体寄生虫与寄生虫病代表性研究文献作历史性回顾与评述。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对我国医学寄生虫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学科在酝酿、创建及发展等阶段的特征作了讨论。对1871-2006年我国人体寄生虫病首例记录作了校订,128个病原虫种列表作了说明,其中38种为本文新订正的记录。Faust(1923)的引文证实以往"胰阔盘吸虫香港1例"记录是一个荒谬的错误。林几(1924)在北京发现阔节裂头绦虫,犬弓蛔虫,微小三齿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的人体感染者,均为我国首次报道。洪式闾(1944)报道重庆疑似疟原虫1例,经分析订正为我国巴贝虫病首例记录。以上实例表明,真实的病原虫种记录是寄生虫病发现史的重要基础。本文还对不同历史时期人体寄生虫病研究进展作了评述,认为我国医学寄生虫学学科的发展与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研究工作呈同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寄生虫病 寄生虫学 历史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地区重点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思考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晶 林丹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33-336,共4页
寄生虫病是行为性疾病。健康教育作为预防控制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推动我国农村寄生虫病防治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当前农村地区寄生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等进行了综合评述,系统... 寄生虫病是行为性疾病。健康教育作为预防控制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推动我国农村寄生虫病防治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当前农村地区寄生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等进行了综合评述,系统总结了各类模式在寄生虫病防治中的作用和影响;并就当前寄生虫病防治形势及防治目标对我国农村地区健康教育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寄生虫病 健康教育 现状 发展方向 中国
原文传递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战略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夏咸柱 才学鹏 +2 位作者 林德贵 马继红 池丽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2期34-37,41,共5页
近年来,宠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带来的人兽共患病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分析了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病原情况和防控现状,阐明了我国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提出了加速提高宠物医疗技术水平、加快宠物药品的研制与注... 近年来,宠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带来的人兽共患病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分析了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病原情况和防控现状,阐明了我国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提出了加速提高宠物医疗技术水平、加快宠物药品的研制与注册等建议,对于防控宠物源人兽共患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 人兽共患病 细菌病 病毒病 寄生虫病
下载PDF
大菱鲆微生物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秦蕾 王印庚 阎斌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98-602,共5页
关键词 大菱鲆 病毒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寄生虫性疾病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隐核虫病及其治疗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印庚 刘志伟 +3 位作者 林春媛 陈霞 王玲 李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5-1112,共8页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形态、病理分析,确定了感染大菱鲆的寄生虫为刺激隐核虫,并进行了几种常用药物及自主研发复方中草药"HD-2"对刺激隐核虫的离体杀灭试验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表明,双氧水(H2O2)和复方中草药"HD-2&q...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形态、病理分析,确定了感染大菱鲆的寄生虫为刺激隐核虫,并进行了几种常用药物及自主研发复方中草药"HD-2"对刺激隐核虫的离体杀灭试验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表明,双氧水(H2O2)和复方中草药"HD-2"对该病有良好的杀灭和治疗效果。使用复方中草药"HD-2",同时结合100~200 mL/m3的双氧水药浴,可达到迅速控制病情、病症消失的良好治愈效果。本项研究率先提出了复方中草药和双氧水可替代甲醛治疗隐核虫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之优点,为有效防治隐核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防止滥用化学药物、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刺激隐核虫 寄生性疾病 消毒剂 中草药
下载PDF
1990—2019年我国主要人体寄生虫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曾婷 吕山 +3 位作者 田利光 李石柱 孙乐平 贾铁武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4,37,共9页
目的掌握1990—2019年我国主要人体寄生虫病疾病负担时间变化趋势,为完善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数据中,提取1990—2019年我国疟疾、肠道线虫感染、血吸... 目的掌握1990—2019年我国主要人体寄生虫病疾病负担时间变化趋势,为完善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数据中,提取1990—2019年我国疟疾、肠道线虫感染、血吸虫病、食源性吸虫病、囊尾蚴病和棘球蚴病等寄生虫病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对其DALYs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描述年龄和性别分布。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各病种DALYs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结果2019年我国主要人体寄生虫病DALYs由大到小依次为:食源性吸虫病(643836.42人·年)、囊尾蚴病(156853.03人·年)、血吸虫病(79764.62人·年)、肠道线虫感染(70989.73人·年)、棘球蚴病(4258.61人·年)和疟疾(264.86人·年),男性DALYs(546441.93人·年)高于女性(409525.33人·年),青壮年(14~65岁,684780.84人年)高于儿童(≤14岁,35437.38人·年)和老年(≥65岁,235749.04人·年)。1990—2019年,我国食源性吸虫病DALYs在6种寄生虫病中一直居首位,囊尾蚴病由1990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2位,肠道线虫感染则由1990年的第2位下降至2019年的第4位。1990—2019年,我国主要人体寄生虫病DALYs总体呈下降趋势,疟疾DALYs下降速度最快(AAPC=-19.6%,P=0.003),其次是肠道线虫感染(AAPC=-8.2%,P<0.001)和血吸虫病(AAPC=-3.1%,P<0.001),食源性吸虫病DALYs下降趋势较缓(AAPC=-1.0%,P<0.001),棘球蚴病DALYs下降不明显(AAPC=-0.5%,P=0.264),囊尾蚴病DALYs呈增长趋势(AAPC=0.7%,P<0.001)。结论1990—2019年,我国血吸虫病、肠道线虫感染与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疾病负担显著降低,食源性寄生虫病疾病负担较高,棘球蚴病疾病负担下降不明显,囊尾蚴病疾病负担有上升趋势。建议我国以棘球蚴病防控为重点,在继续巩固其他重点寄生虫病防治成果的同时,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疾病负担 疟疾 肠道线虫感染 血吸虫病 食源性吸虫病 囊尾蚴病 棘球蚴病 Joinpoint回归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控 被引量:17
18
作者 汪天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2-476,共5页
当前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疫情呈现传统疾病死灰复燃、新发疾病不时出现的特点,使得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本文概括介绍了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分类、流行病学特征与流行因素、防控原则与对策,以期为今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寄生虫病 人兽共患病 流行 防治
下载PDF
重庆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珊珊 罗飞 +1 位作者 谢君 袁熠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重庆市36个农村调查点和50个城镇调查点开展调查。每个调查点调查不少于250人。结果共调查22 263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41%。蛔... 目的了解重庆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重庆市36个农村调查点和50个城镇调查点开展调查。每个调查点调查不少于250人。结果共调查22 263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41%。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20%、4.23%、0.13%和0.47%。混合感染占0.2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地区间寄生虫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396.72、421.07、347.79,P均<0.05)。结论重庆市人群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土源性线虫病仍是今后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 重庆市
原文传递
2011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分析报告:蠕虫检测能力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丽 李石柱 +10 位作者 王强 付青 柳伟 祝红庆 许静 陈颖丹 陈韶红 陈家旭 陈朝 王立英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通过竞赛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蠕虫检测能力,从而推动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方法2011年9月以省(区、市)为单位,每省选送各级疾控机构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名(年龄〈45周岁,县级不少于2名)。竞... 目的通过竞赛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蠕虫检测能力,从而推动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方法2011年9月以省(区、市)为单位,每省选送各级疾控机构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名(年龄〈45周岁,县级不少于2名)。竞赛内容包括粪便标本改良加藤厚涂片制作(每参赛选手30rain内制作完成5张涂片;计满分为15分,9分为及格)和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鉴别(每张标本片含1种或1种以上蠕虫卵;镜检10张,每张5min;计满分为60分,36分为及格)。结果来自30个省(市、区)的119名参赛选手中,改良加藤厚涂片制片成绩,平均为11.4分,及格者111人,占93.3%;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读片成绩,平均为22.0分,及格者20人,占16.8%。不同性别、年龄(≤30岁、31~40岁和〉40岁)、专业技术职称(初级、中级和高级)、来源单位的级别(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参赛人员制片和镜检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省份的参赛选手的制片(12.1±1.7)、镜检读片(32.1±11.5)成绩均好于没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的省份(11.1±1.8和18.1±10.5);西部地区参赛选手的镜检读片成绩(18.4±11.4)均低于东部(25.2±12.4)和中部(24.1±13.1)。结论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机构的病原检测能力总体水平发展不均衡,仅部分地区检测能力较强,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竞赛 蠕虫检测 能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