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主动脉旁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羊重度急性心力衰竭辅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杰民 刘晓程 +1 位作者 赵龙 郭龙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比较新型主动脉旁反搏装置(paraaortic counterpulsation device,PACD)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装置对羊重度急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效果。方法选成年小尾寒羊8只,将自制PACD(每搏量为55 ml)的无瓣人工血管... 目的比较新型主动脉旁反搏装置(paraaortic counterpulsation device,PACD)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装置对羊重度急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效果。方法选成年小尾寒羊8只,将自制PACD(每搏量为55 ml)的无瓣人工血管吻合于降主动脉,同时于降主动脉内植入IABP(每搏量为40 ml)进行反搏辅助。结扎冠状动脉分支建立重度急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观察PACD和IABP辅助对重度急性心力衰竭辅助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实验结束后观察PACD辅助和羊主要器官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8只羊心力衰竭模型,心力衰竭后心排血量(CO)、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66,34.083,25.767,-5.219,P=0.000)。应用IABP和PACD辅助后,平均动脉舒张压(MADP)较辅助前不明显或明显增高(38.34±7.13 mm Hg vs.38.42±6.81 mm Hg,P=0.418;38.34±7.13 mmHg vs.54.14±10.13 mm Hg,P=0.001),IABP与PA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而LVEDP较辅助前无明显降低(7.43±2.54 mm Hg vs.7.32±2.14 mm Hg,P=0.498;7.43±2.54 mm Hg vs.6.53±1.91 mm Hg,P=0.821),IABP与PA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1);冠状窦血流量(CSF)较辅助前不明显或明显增加(86.63±7.71 ml/min vs.87.04±6.53 ml/min,P=0.981;86.63±7.71 ml/min vs.110.52±11.03 ml/min,P=0.000),IABP与PA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ABP辅助后,左侧颈动脉流量(LCAF)较辅助前无明显降低(131.07±21.26 ml/min vs.128.36±20.38 ml/min,P=0.689),而PACD辅助后较辅助前增加(131.07±21.26 ml/min vs.151.29±18.37 ml/min,P=0.008),IABP与PA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ACD后血囊、人工血管内及动物心脏、肝、肾、肺等器官未见血栓、栓塞和缺血坏死;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IABP对羊重度急性心力衰竭无辅助作用,而PACD辅助明显提高了MADP,增加了冠状窦血流量,改善了脑灌注流量,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辅助装置 重度心力衰竭 主动脉旁反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原文传递
外置主动脉旁反搏装置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刘于威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7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外置主动脉旁反搏装置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外置主动脉旁反搏... 目的探讨外置主动脉旁反搏装置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外置主动脉旁反搏装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效果为优的5例,良11例,差7例,优良率为69.57%;观察组优11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1%。两组患者在治疗的优良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外置主动脉旁反搏装置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上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置主动脉旁反搏装置 急性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