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切除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Vater壶腹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自友 杨瑞环 +1 位作者 张兴亚 王成交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为治疗Vater壶腹癌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局部切除与胰十二指肠切除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Vater壶腹癌 ,判定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的可靠性。结果 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组 2 1例 ,平均住院 14d ,。发生手术并发症 1... 目的 为治疗Vater壶腹癌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局部切除与胰十二指肠切除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Vater壶腹癌 ,判定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的可靠性。结果 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组 2 1例 ,平均住院 14d ,。发生手术并发症 1例 ,无围手术期死亡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95 %、6 9.7%、38.7%。胰十二指肠切除组 16例 ,平均住院 2 1d ,发生手术并发症 7例 ,围手术期死亡 2例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7%、6 8.9%、36 .8%。手术并发症两种方法有非常显著差别 (P <0 .0 1) ,围手术期死亡及 1年、3年、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是一种合理治疗Vater壶腹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特氏壶腹癌 乏特氏壶腹癌局部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肝胆胰外科新理念与新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琳 董为 +8 位作者 张必翔 张志伟 黄志勇 陈义发 罗鸿萍 张万广 梅斌 肖震宇 陈孝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6,共11页
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胆胰肿瘤最有效和首选的方法,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简化手术操作、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一直是肝胆胰外科领域研究的焦点.作为国内最早施行肝胆胰手术的中心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本课题组先后提出了一些... 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胆胰肿瘤最有效和首选的方法,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简化手术操作、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一直是肝胆胰外科领域研究的焦点.作为国内最早施行肝胆胰手术的中心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本课题组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提出大肝癌和巨大肝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理论并应用于临床,拓展了肝切除治疗肝癌的适应证;提出肝细胞癌新的分类方法,有利于针对大小不同的肿瘤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进行疗效评估;针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取得良好效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创立3种肝脏手术控制出血新技术:不解剖肝门经肝实质结扎入肝及出肝血流、第一肝门阻断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经肝裸区双悬吊法;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新理念;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肝肠吻合术和插入式胆肠吻合术;新的"U"型胰肠套入式缝合法;世界首个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手术方式,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原发性肝癌 肝门部胆管癌 胆肠吻合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对术后胰瘘的早期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管发彬 闫丙政 +3 位作者 苏力担卡扎•仇曼 何铁英 芦云起 陈启龙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值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胰瘘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接受PD治疗的93例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术前一般...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值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胰瘘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接受PD治疗的93例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胰瘘情况,记录术前、术后第1、3、5天的血清PCT、CRP、WBC水平值,并根据胰瘘情况分为胰瘘组(63例)与非胰瘘组(30例),比较两组间术前资料有无差异,绘制箱线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PCT、CRP、WBC水平值单独和联合预测胰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胰瘘组与非胰瘘组的术前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有无糖尿病、术前总胆红素、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BM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PCT、CRP、WBC及术后第1天的PC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24、0.819、0.484、0.072)。术后第3、5天PCT值,术后第1、3、5天CRP值及WB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术后第3、5天三者联合预测ROC曲线下面积(AUC=0.792,0.812)。术后第3、5天三者联合预测胰瘘敏感性(62.9%,71.4%)及特异性(83.3%,80.0%)均优于三者单独预测。结论术后第1、3、5天的PCT、CRP、WBC值单独预测胰瘘有一定局限性,三者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胰瘘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Vater壶腹肿瘤术式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占春 李朝龙 朱玮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Vater壶腹肿瘤三种术式疗效,提供安全、实用、简化的新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的36例患者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A组9例)、局部切除术(B组16例)、节段十二指肠及胰头切除术(PHRSD)(C组11例)三种不同术式处理的疗效... 目的分析Vater壶腹肿瘤三种术式疗效,提供安全、实用、简化的新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的36例患者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A组9例)、局部切除术(B组16例)、节段十二指肠及胰头切除术(PHRSD)(C组11例)三种不同术式处理的疗效,判定局除切除术及PHRSD的可靠性。结果A、B、C三组平均住院分别为22、13、17天,发生手术并发症分别为5、1、2例,围手术期死亡分别为1、0、0例,术后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A组88.9%、66.7%、33.3%;B组93.8%、75%、37.5%;C组90.9%、72.7%、36.4%。相关统计分析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A组高于B、C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间差别无显性意义(P〉0.05);围手术期死亡及术后1年、3年、5年存活率三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PD相比,局部切除术及PHRSD术式治疗Vater壶腹肿瘤具有多方面优点,适合绝大部分的Vater壶腹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特氏壶腹肿瘤 乏特氏壶腹肿瘤局部切除术 节段十二指肠及胰头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