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腹地白垩纪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年代学及其对华南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139
1
作者 王强 赵振华 +5 位作者 简平 熊小林 包志伟 戴橦谟 许继峰 马金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5-808,共14页
华南腹地存在多个白垩纪的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如安徽花山霓辉石钠闪石花岗岩、福建大沅村霓辉石钠铁闪石花岗岩、广东恶鸡脑霞石方钠石正长岩以及浙江大和山辉石石英正长斑岩、苏村晶洞钾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和矿物的40Ar-39Ar... 华南腹地存在多个白垩纪的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如安徽花山霓辉石钠闪石花岗岩、福建大沅村霓辉石钠铁闪石花岗岩、广东恶鸡脑霞石方钠石正长岩以及浙江大和山辉石石英正长斑岩、苏村晶洞钾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和矿物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137-86Ma。以本文的年代学研究为基础,并结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 将华南晚中生代的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大致分成三期:(1)侏罗纪(184-152Ma)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主要沿“十-杭裂谷带”南段分布,在赣南也有分布,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低速斜向俯冲或平移所导致的走滑伸展或与不受古太平洋板块运动影响的岩石圈伸展有关;(2)早白垩世(139-123Ma)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分布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快速斜向俯冲所导致的弧后伸展或岩石圈减薄有关;(3)晚白垩世(101-86Ma)A型花岗岩类或碱性侵入岩,主要沿闽浙沿海地区分布,同时在华南腹地也有零星分布,可能与大陆边缘弧的塌陷(collapse)或俯冲洋壳反转(roll- back)后的岩石圈伸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碱性侵入岩 伸展 年代学 中生代 俯冲 古太平洋板块 华南
下载PDF
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 被引量:76
2
作者 李三忠 索艳慧 +11 位作者 李玺瑶 王永明 曹现志 王鹏程 郭玲莉 于胜尧 兰浩圆 李少俊 赵淑娟 周在征 张臻 张国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50-1593,共44页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解决,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存在巨大争论.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十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变形分析、岩浆岩年代学、层析成像等多学科成就,简要探讨了前燕山期的中国陆块的最终聚合、统一陆缘的形成,随后主要侧重综述侏罗纪、白垩纪东亚洋陆过渡带燕山期地质过程的新认识.本文将浅部构造变形规律、岩浆岩年龄分带和迁移、地形巨大反转,与深部过程紧密结合,提出: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总体受深部岩石圈早幕向西的分层回卷拆沉、减薄制约,导致早期构造、岩浆作用伴随西迁,中幕多向拆沉,晚幕拆沉向东回撤;同时,北部鄂霍茨克洋闭合与南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系统的同期联合作用使得东亚洋陆过渡带总体处于挤压背景下,且深部上涌的软流圈不断向东跃迁,带动岩石圈不断向东、幕式、交替性伸展和挤压.华南深部早期则经历了向西平板俯冲,导致变形和岩浆作用西迁;后期发生两幕拆沉,导致构造-岩浆作用向东跃迁.总之,华北与华南构造-岩浆差异的内因是深部过程,外因是东亚大汇聚的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陆过渡带 古太平洋板块 东亚 燕山期 大陆边缘 俯冲后撤
原文传递
东北亚早中生代火成岩组合的时空变异: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开始时间的制约 被引量:37
3
作者 唐杰 许文良 王枫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1194,共14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亚早中生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变异,讨论了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开始的时间和早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以及扬子与华北克拉通俯冲碰撞作用之间的关系。东北亚早...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亚早中生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变异,讨论了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开始的时间和早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以及扬子与华北克拉通俯冲碰撞作用之间的关系。东北亚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划分成3期: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额尔古纳地块上早中生代钙碱性岩浆作用揭示了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南向俯冲作用的发生;华北克拉通北缘三叠纪碱性和双峰式岩浆作用揭示了古亚洲洋最终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吉黑东部晚三叠世A型流纹岩、双峰式岩浆作用与稳定陆缘沉积一起暗示了伸展环境和被动陆缘背景,而早侏罗世钙碱性岩浆作用及其成分极性与陆缘增生杂岩一起揭示了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早中生代 火成岩 古太平洋板块 俯冲开始时间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 古亚洲洋构造体系
下载PDF
东北中生代增生杂岩及对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俯冲历史的制约 被引量:36
4
作者 周建波 蒲先刚 +3 位作者 侯贺晟 韩伟 曹嘉麟 李功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45-2856,共12页
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的中生代增生杂岩,主要由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和那丹哈达增生杂岩(或那丹哈达地体)组成。它们将为古亚洲洋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作用,大洋板块地层(OPS)层序重建,特别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历史提供重... 吉林-黑龙江东部地区的中生代增生杂岩,主要由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和那丹哈达增生杂岩(或那丹哈达地体)组成。它们将为古亚洲洋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作用,大洋板块地层(OPS)层序重建,特别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历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吉林-黑龙江高压带分布在佳木斯-兴凯与松辽地块之间的具有高压变质带性质的缝合带,新的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形成时代为210~180Ma,表明晚三叠-早侏罗世为南北向古亚洲洋关闭和西向俯冲增生开始的关键时期。那丹哈达增生杂岩则发育在佳木斯-兴凯地块东侧,并具体分为西部的跃进山杂岩和东部的饶河杂岩。新近发表的数据显示,跃进山杂岩就位时代为210~180Ma,这与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的吉黑高压带形成时代相似。而饶河杂岩就位时代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最晚期就位的时代为早白垩世(137~130Ma)。因此,吉黑东部地区的中生代增生杂岩为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中生代的俯冲过程提供了关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增生杂岩 古太平洋板块 中亚造山带 俯冲-增生历史 欧亚大陆东缘
下载PDF
广东惠州花岗岩体及其地热意义 被引量:28
5
作者 旷健 祁士华 +4 位作者 王帅 肖志才 张敏 赵旭 甘浩男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66-1480,共15页
为洞悉东南地区地热的形成演化,以惠州黄沙洞-石坝地区高温地热田为例,综合地震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法来解译该地热田的形成模式.研究区岩体主要为燕山期高分异高含产热元素的I型花岗岩,形成背景为古太平板块俯冲的前... 为洞悉东南地区地热的形成演化,以惠州黄沙洞-石坝地区高温地热田为例,综合地震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法来解译该地热田的形成模式.研究区岩体主要为燕山期高分异高含产热元素的I型花岗岩,形成背景为古太平板块俯冲的前进与后撤;深部花岗岩体连为一体且厚度达3.5 km.高导热率的花岗岩促进地幔热传导至地表和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是惠州高温地热形成的两大重要原因.研究区深部花岗岩生热量及干热岩地热资源储量巨大.研究区地热产出模式对惠州乃至东南地区的能源供给系统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地震反演 燕山期花岗岩 古太平洋板块 产热 东南地区 地热田
原文传递
那丹哈达地体及周缘中生代变形与增生造山过程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三忠 张勇 +6 位作者 郭玲莉 索艳慧 曹花花 李玺瑶 周在征 王鹏程 郭润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0-212,共13页
东亚陆缘中生代增生造山过程及变形响应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东亚地质构造演化的一个难点和热点。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就是,古太平洋板块(Izanagi)何时开始启动俯冲?对中生代东亚大陆边缘产生何种影响?... 东亚陆缘中生代增生造山过程及变形响应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东亚地质构造演化的一个难点和热点。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就是,古太平洋板块(Izanagi)何时开始启动俯冲?对中生代东亚大陆边缘产生何种影响?那丹哈达地体出露于中国东北,为一套构造混杂岩系,是中国境内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形成的唯一证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总结大量前人最新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石组合、主干断裂、岩浆活动、古生物及古地磁等资料,试图厘定那丹哈达地体构造属性、增生过程、拼贴时间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开始俯冲的时间,并与周缘地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那丹哈达增生杂岩分为饶河杂岩和跃进山杂岩,饶河杂岩具有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不是前人认为的蛇绿岩,可称之为洋岛(海山)杂岩;跃进山杂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特征,是典型的蛇绿岩,同时暗示古太平洋板块可能于晚三叠世开始启动俯冲,并在136~131 Ma期间就位于现今位置。(2)那丹哈达与日本丹波—美浓—尾足地体都是侏罗纪增生楔,在沉积岩石组合和年龄、放射虫类型及分布、地质构造等特征上都非常相似,在中新世日本海打开之前应是一个统一的超级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丹哈达地体 构造属性 增生造山过程 就位时代 起始俯冲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and cratonic destruction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20
7
作者 Yu WANG Lixin SUN +1 位作者 Liyun ZHOU Yueting XI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99-514,共16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and subduc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plate is crucial to reconstructing the middle-late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and subduc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plate is crucial to reconstructing the middle-late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Asian continent and margin.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was a globally important change in crustal tectonics during the Middle-Late Jurassic.Previous research h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focusing on the timing and location of tectonic movements, and the sedimentary and volcanic strata. Howev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tectonic activity occurred globall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remain debated. The main argument is that if a tectonic movement can only be characterized by a regional or local disconformity, and if the tectonic movement occurred in an intracontinental setting, with extensive deformation but with no disconformity despite volcanic eruptions and magmatic intrusions,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crustal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should it be defined as a tectonic event or process? This question requires further analysis.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istinguish whether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is a local feature of the eastern Asian continent, or a global tectonic event related to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we discus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the controlling tectonic mechanism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reactiv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NCC and the subduction of the western Paleo-Pacific slab.We emphasize that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in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is distinct from the lithospheric thinning responsible for Early Cretaceous extension and magmatism related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CC. The various tectonic stages were constrained by different dynamics and tectonic settings, or by different tectonic events and processes.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deformation and reactivation of the NCC con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shanian Movement North China Craton destruction paleo-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Layered crustal rotation
原文传递
华北地台中生代热液成矿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16
8
作者 胡受奚 叶瑛 +1 位作者 赵懿英 刘红缨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8-66,共9页
本文阐述的是在海西末期自初始欧亚板块形成后,具有早前寒武结晶基底的华北地台,自中生代开始(250Ma),便处于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俯冲以及与北面西伯利亚板块、南面华南板块进一步挤压俯冲(A型)所造成的两大构造应力场... 本文阐述的是在海西末期自初始欧亚板块形成后,具有早前寒武结晶基底的华北地台,自中生代开始(250Ma),便处于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俯冲以及与北面西伯利亚板块、南面华南板块进一步挤压俯冲(A型)所造成的两大构造应力场和构造环境中。前者所造成的构造线方向主要为NE和NNE走向,并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作用于我国东部大陆的Farallon、Kula和Izanagi板块都具有左行运动的特征,这就造成华北地台、整个中国东部大陆NE和NNE的构造带及有关花岗岩带和成矿带的分布,并使矿床、矿田、矿带等普遍地具有左行走滑的特征;后者板块间南北向挤压造成EW向花岗岩带和有关的热液矿床、矿带的分布。古太平洋板块作用于初始欧亚板块所产生的“远距离效应”是随着离开俯冲带或海岸线而减弱。本文以华北地台东缘胶北地体和南缘华熊地体内部中生代金、钼等热液矿床、矿田、矿带和成矿带为例,讨论了热液成矿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台 中生代 热液成矿 地台 构造环境
下载PDF
黑龙江太平岭早侏罗世花岗岩成因及壳幔混合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吕长禄 徐东海 +1 位作者 李新鹏 郝兴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5-646,共12页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一带的太平岭是兴蒙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广泛分布大量花岗岩。这些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介于179~204 Ma之间,表明形成于早侏罗世,而非以往认为的晚三叠世。岩体的岩性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中普遍含有... 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一带的太平岭是兴蒙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区广泛分布大量花岗岩。这些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介于179~204 Ma之间,表明形成于早侏罗世,而非以往认为的晚三叠世。岩体的岩性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中普遍含有细粒闪长质包体,而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中偶见细粒闪长质包体。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太平岭早侏罗世花岗岩具有比较均一的Sr、Nd、Pb同位素成分,εNd(t)值介于-3.2~+2.3之间,(87Sr/86Sr)i值主要集中在0.704~0.706之间,进一步表明岩石的源区与幔源物质有密切的联系。花岗岩显示火山弧花岗岩的特点,代表了以挤压为主的构造环境,表明岩石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岭 早侏罗世 花岗岩 闪长质包体 古太平洋板块 黑龙江
下载PDF
辽西建平马场义县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井胜 李崴崴 +2 位作者 刘淼 邢德和 杨佳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1-482,共12页
辽西建平马场地区出露大量的义县组火山岩,通过对其剖面测制研究发现,义县组火山岩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对不同时期火山岩样品进行锆石LA-ICP-MS U-Pb测年,获得本区义县组早期火山岩形成年龄为(127.7±1.8)^(124.3±1.8)Ma,... 辽西建平马场地区出露大量的义县组火山岩,通过对其剖面测制研究发现,义县组火山岩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对不同时期火山岩样品进行锆石LA-ICP-MS U-Pb测年,获得本区义县组早期火山岩形成年龄为(127.7±1.8)^(124.3±1.8)Ma,中期火山岩形成年龄为(122.3±1.4)^(121.8±1.3)Ma,晚期火山岩形成年龄为(114.9±1.8)Ma,时代均为早白垩世。通过与义县—北票、阜新—彰武、凌源—建昌地区的义县组对比得知,本区火山岩开始活动较晚,属于义县组活动的中—晚期;其年代学特征显示辽西各个地区义县组顶、底界是不等时的,是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后的伸展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县组 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时代对比 太平洋板块 辽西 建平马场
下载PDF
中国东部及邻区晚中生代伸展拆离构造——综述与新认识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谦 施炜 侯贵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1-544,共34页
伸展构造是大陆岩石圈减薄破坏在上部浅层的一种重要表现。其中,低角度伸展拆离构造为中国东部以及邻区晚中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显著构造变形样式,是研究区域岩石圈浅层构造变形与深部减薄过程关系的重要窗口。结合相关的几何学、运动学... 伸展构造是大陆岩石圈减薄破坏在上部浅层的一种重要表现。其中,低角度伸展拆离构造为中国东部以及邻区晚中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显著构造变形样式,是研究区域岩石圈浅层构造变形与深部减薄过程关系的重要窗口。结合相关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等资料的综述分析,本文对中国东部及邻区低角度伸展拆离构造时空展布、运动学极性、应变机制进行了系统论述。在空间展布上,这些伸展拆离构造在东亚大陆的分布不均一,指示岩石圈的不均匀伸展减薄作用。在形成时代上,伸展拆离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时代区间:140–125Ma为伸展拆离构造在中下地壳初始形成期,在水平伸展作用主导下,以简单剪切为主;125–110Ma为伸展拆离构造快速隆升剥露期,在垂向挤压的主导下,以纯剪切为主。相关的几何学和运动学标志表明这些伸展构造总体具有在NW–SE方向上单向低角度伸展拆离运动学特征,反映它们总体受NW–SE向伸展应力场作用控制。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为界,东、西两侧区域伸展活动均具有从NW向SE传播的趋势,且这种趋势西部较东部明显,表现为不同的动力学背景特征。东部主要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影响,而西部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之后,增厚地壳发生重力崩塌而引发区域大规模伸展活动以及同时发生的秦岭—大别构造带陆内造山后应力伸展的联合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大陆 伸展拆离构造 重力梯度带 应变机制 岩石圈减薄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Structure of the Upper Mantle and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the South China Block Imaged by Finite Frequency Tomography 被引量:9
12
作者 SUN Ya LIU Jianxin +3 位作者 TANG Youcai CHEN Jiawei ZHOU Keping CHEN B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637-1652,共16页
We applied the finite frequency tomography method to S wave data recorded by 350 broadband stations beneath the South China Block(SCB) and its surroundings from earthquakes occurring between July 2007 and July 2010,... We applied the finite frequency tomography method to S wave data recorded by 350 broadband stations beneath the South China Block(SCB) and its surroundings from earthquakes occurring between July 2007 and July 2010,to better understand upper mantle deformation.Differential travel-times in the pair of stations with appropriate weighting for each station are used in the inversion.Our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tomography that show a high velocity anomaly beneath the Sichuan basin and a high velocity anomaly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the Yangtze Craton.However,the resolution of mantle heterogeneity provides new insight into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subduction of Burmese lithosphere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study region and subduction of oceanic lithosphere in the east.In the subduction realm,west of 107°E,a significant fast S-wave anomaly is located on the southeast of Sichuan Basin.East of 107°E,and two narrow and discontinuous fast S-wave anomalies occur at a depth of 400-600 km beneath the middle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overlain by the pronounced low S-wave anomalies at a depth of 100 and 400 km.If the fast anomalies located in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represent stagnant slabs,their fragmented nature may suggest that they could be produced by different episodes of subduction beneath western Pacific island and the above slow velocity anomaly may associated with the back-arc regions of ongoing subduction.In addition,tomography also reveals an anomalously high S-wave velocity continental root extends eastward to a depth 400 km beneath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This anomaly may be related to eastern extrusion of Indian lithosphere associated with the collision of India and Eurasia.Moreover,our results also show large slow anomalies beneath the Red River fault region connected to deeper anomalies beneath the South China Fold Belt and South China Sea.AH these observa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cenario that the South China block has been built by both of subduction of Paleopacific plate and 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frequency tomography South China Block station pairs SUBDUCTION paleo-pacific plate
下载PDF
浙东南晚中生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万里 王宗秀 +1 位作者 王对兴 李春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1-875,共15页
浙东南地区(江绍断裂带东南)是位于华南东北部濒太平洋的沿海地区,是理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重要地区。本次研究选取岩坦、梁弄、新铺3个典型的岩体进行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前人对该地区花岗岩体的研究结果,探... 浙东南地区(江绍断裂带东南)是位于华南东北部濒太平洋的沿海地区,是理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重要地区。本次研究选取岩坦、梁弄、新铺3个典型的岩体进行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前人对该地区花岗岩体的研究结果,探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岩浆活动之间的关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新铺花岗岩的年龄为(145.8±1.4)Ma,表明浙东南地区晚侏罗世仍存在岩浆活动的记录;梁弄花岗岩和岩坦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06.2±1.4)和(94.7±1.4)Ma,代表早白垩世晚期典型的岩浆活动。地球化学特征上,3个岩体均富SiO2、Al2O3,具有高的A/CNK,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具显著的负Eu异常,稀土元素总量偏低;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富集Rb、Cs、U、Th、Pb,亏损Ba、Sr、Nb、Ti,为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结合已有的资料,本次研究表明,新铺花岗岩形成在由侏罗纪挤压向白垩纪伸展转变的构造背景下,梁弄花岗岩和岩坦花岗岩形成在岩石圈减薄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它们形成均受到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南 晚中生代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吉林中部敖花村角闪辉长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永刚 李碧乐 +4 位作者 王永胜 李良 张学海 赵昌吉 李翱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欧亚大陆东缘的区域构造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生的时间尚不清楚。本文报道了吉林中部新发现的敖花村角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锆石U-Pb定年显示,角闪辉长岩形成于早侏罗...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欧亚大陆东缘的区域构造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生的时间尚不清楚。本文报道了吉林中部新发现的敖花村角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锆石U-Pb定年显示,角闪辉长岩形成于早侏罗世(180.3±2.3 Ma),锆石εHf(t)值高且均一(9.6~11.3)。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样品低Si和Al,高Fe、Mg和Ca,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U、K和Sr),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具有弱Eu负异常(δEu=0.67~0.98)。岩石起源于板片流体交代的亏损岩石圈地幔,形成过程中分离结晶、地壳混染和堆晶作用不明显。结合东北地区东段早中生代火成岩组合及时空分布,认为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开始于早侏罗世,敖花村角闪辉长岩形成于与古太平洋俯冲密切相关的弧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中部 角闪辉长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HF同位素组成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长春-延吉缝合带:性质与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建波 曹嘉麟 +1 位作者 韩伟 李功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5-643,共9页
长春-延吉缝合带(或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是由佳木斯-兴凯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俯冲拼贴形成的增生杂岩带。该缝合带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包括西段吉林-红旗岭、中段桦甸-两江和东段华集岭-开山屯组成。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以延边... 长春-延吉缝合带(或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是由佳木斯-兴凯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俯冲拼贴形成的增生杂岩带。该缝合带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包括西段吉林-红旗岭、中段桦甸-两江和东段华集岭-开山屯组成。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以延边地区发育的开山屯混杂岩为代表,自西向东包括石头口门-烟筒山高压红帘石片岩,以及原定为“呼兰群”、“色洛河群”、“青龙村群”等一系列沿着缝合带分布的构造杂岩等,它们均发育“基质包裹外来岩块(block-in-matrix)”的混杂岩结构,并在吉林东部石头口门、烟筒山和延边开山屯等地区发现高压矿物组合,因此,这些杂岩应代表了佳木斯-兴凯地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拼贴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杂岩。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原岩年龄大致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最小峰期240~250Ma),并被时代为~220Ma的晚三叠世大酱缸组磨拉石层序不整合覆盖,这一直接证据与近期发表的年代学证据一致,共同证明了长春-延吉缝合带的就位时代为中三叠世(220~240Ma),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晚古生代或更早。区域构造分析显示,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不是天山-北山-西拉木伦河-长春断裂带的东延部分,而是佳木斯-兴凯地块西南缘分布的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南部组成部分,形成于三叠纪-早侏罗世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过程中,佳木斯-兴凯地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过程。因此,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记录了古亚洲构造域的结束和太平洋俯冲开始的关键时期,为两大构造域叠加与转换的关键性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增生杂岩 古太平洋板块 中亚造山带 长春-延吉缝合带 欧亚大陆东缘
下载PDF
跃进山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伟 冯志强 +4 位作者 刘永江 周建波 李小玉 张铁安 范修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89-2509,共21页
那丹哈达地体是中国境内唯一保存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直接记录,包括跃进山杂岩和饶河增生杂岩。跃进山杂岩出露于那丹哈达地体的西缘,属于地体早期阶段的增生产物,对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历史以及古亚洲洋构造域、泛大洋... 那丹哈达地体是中国境内唯一保存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直接记录,包括跃进山杂岩和饶河增生杂岩。跃进山杂岩出露于那丹哈达地体的西缘,属于地体早期阶段的增生产物,对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历史以及古亚洲洋构造域、泛大洋和古太平洋构造域之间的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明确了跃进山杂岩是一套构造混杂岩,主要由硅质岩、石英片岩、大理岩、二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变玄武岩、辉长岩、纯橄榄岩、异剥橄榄岩和单斜辉石岩组成。LA-MC-ICPMS锆石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变玄武岩原岩和辉长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03±2Ma和278±2Ma,此外前人报道了跃进山杂岩中最年轻的玄武岩形成于232±5Ma,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限定了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形成于303~232Ma。大量地球化学研究数据证实了跃进山杂岩中的玄武岩为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岛玄武岩(OIB)。糜棱岩化绿泥石-绢云母板岩的绢云母^(40)Ar/^(39)Ar测试结果为193±1Ma,根据跃进山杂岩中最年轻的原岩时代为~220Ma,本文限定了跃进山杂岩的最终就位时代为220~193Ma。结合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增生杂岩及佳木斯地块和松辽地块东缘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岩浆弧,本文揭示了中国东北地区古亚洲洋和泛大洋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丹哈达地体 跃进山杂岩 古太平洋板块 增生杂岩 构造域转换
下载PDF
延边开山屯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超 刘志宏 +2 位作者 宋健 高翔 孙理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56-2866,共11页
近年来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演化备受学者关注。本文报道的延边开山屯地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LAICP-MS U-Pb年龄表明其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早期(198±1Ma),所采样品可根据Zr/Hf值分为高Zr/Hf值组花岗闪长岩和低Zr/Hf值组石英闪... 近年来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演化备受学者关注。本文报道的延边开山屯地区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LAICP-MS U-Pb年龄表明其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早期(198±1Ma),所采样品可根据Zr/Hf值分为高Zr/Hf值组花岗闪长岩和低Zr/Hf值组石英闪长岩。高Zr/Hf值组花岗闪长岩起源深度浅,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贫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s),具壳源岩浆的特点。低Zr/Hf值组为壳源岩浆与来自深部的亏损地幔岩浆混合而成,岩石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典型的弧型岩浆地球化学特征。岩体中存在细粒闪长质包体,镜下可见针柱状磷灰石。开山屯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岩石,结合前人资料,认为其与该地区同时代火成岩组成北-东向分布的早侏罗世活动大陆边缘型火成岩带,而位于该带西侧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存在同时代弧后拉张带,两者构成典型的大陆弧与弧后拉张带模型,共同揭示了早侏罗世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对东北地区的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闪长岩 岩浆混合 古太平洋板块 Zr/Hf值 吉-黑东部
下载PDF
Recycling of crustal materials and 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ic thinning: Evidence from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Hailar-Tamtsag Basin, NE China 被引量:6
18
作者 Zheng Ji Yan-Long Zhang +4 位作者 Chuan-Biao Wan Wen-Chun Ge Hao Yang Yu Dong Yan Jing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49-165,共17页
Late Mesozoic Nb-rich basaltic andesites and high-Mg adakitic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Hailar-Tamtsag Basin,northeast China,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the recycling processes of crustal materials and their role in... Late Mesozoic Nb-rich basaltic andesites and high-Mg adakitic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Hailar-Tamtsag Basin,northeast China,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the recycling processes of crustal materials and their role in late Mesozoic lithospheric thinning.The Late Jurassic Nb-rich basaltic andesites(154±4 Ma)are enriched in large-ion lithophile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slightly depleted in high-field-strength elements,and have high TiO_(2),P_(2)O_(5),and Nb contents,and(Nb/Th)PM and Nb/U ratios,which together with the relatively depleted Sr-Nd-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dicate a derivation from a mantle wedge metasomatized by hydrous melts from subducted oceanic crust.The Early Cretaceous high-Mg adakitic volcanic rocks(129-117 Ma)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Y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 contents,and high Sr contents and Sr/Y ratios,similar to those of rocks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an eclogitic source.They also have high Rb/Sr,K_(2)O/Na_(2)O,and Mg#values,and high MgO,Cr,and Ni contents.These geochem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the adakitic lavas wer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delaminated lower continental crust,followed by interaction of the resulting melts with mantle material during their ascent.Our data,along with available geological,paleomagnetic,and geophysical evidence,lead us to propose that recycling of Paleo-Pacific oceanic crustal materials into the upper mantle due to flat-slab subduction and rollback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likely provided the precondition for lithospheric thinning in northeast China,with consequent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causing recycling of continental crustal materials and further lithospheric thi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Mesozoic Lithospheric thinning Hailar-Tamtsag Basin paleo-pacific plate Volcanic rock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地幔源区的岩性演化历史 被引量:6
19
作者 雷祝梁 曾罡 +1 位作者 王小均 陈立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9-1170,共12页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被认为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而板块的俯冲作用又势必会对地幔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在中国东南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广泛分布,为揭示中国东南部地幔演化历史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俯...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被认为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而板块的俯冲作用又势必会对地幔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在中国东南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广泛分布,为揭示中国东南部地幔演化历史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之间的潜在成因联系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因此,对湘、赣、浙、闽、粤五省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总结,通过恢复它们的原始岩浆组成,厘定其地幔源区岩性,揭示了研究区地幔的岩性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基性岩脉的源区岩性在地域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时间尺度上表现出明显变化.在150~110Ma期间,中国东南部地幔源区的岩性包含富硅辉石岩和贫硅辉石岩两类;而在110~64Ma期间,地幔源区的主体岩性转变为贫硅辉石岩,伴随部分橄榄岩.基于上述地幔岩性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前人对研究区基性玄武岩的研究工作,认为研究区晚中生代地幔的岩性转变主要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过程,是板块俯冲角度改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脉 原始岩浆 源区岩性 古太平洋板块 中国东南部 岩石学
原文传递
辽西兴城娘娘顶地区花岗质片麻岩形成时代与变形样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佳奇 宋志伟 +4 位作者 田志远 王虞舜 张猛 杨宁 梁琛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0-904,共15页
辽西兴城地区出露的大面积花岗质岩石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其独特的变形样式为研究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兴城娘娘顶地区出露的花岗质片麻岩塑性变形特征显著,矿物拉伸线理均以低角度向NNE倾伏,... 辽西兴城地区出露的大面积花岗质岩石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其独特的变形样式为研究华北克拉通东北缘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兴城娘娘顶地区出露的花岗质片麻岩塑性变形特征显著,矿物拉伸线理均以低角度向NNE倾伏,整体表现出上盘向SSW的逆冲型韧性剪切变形。最新的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其原岩形成时代为(169.5±1.6)Ma,为中侏罗世。典型变形岩石的石英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流变学参数估算,指示变形岩石古差异应力值为13.8~17.7 MPa,应变速率为1.16×10^(-16)~2.20×10^(-14)s^(-1),变形温度介于350~450℃之间。综合研究认为该期变形为发育于中浅部地壳层次绿片岩相的缓慢变形,与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闭合的远程效应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叠加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花岗质片麻岩 锆石U-PB年代学 EBSD 流变学参数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