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建红 张新军 吕安坤 《河南中医》 2017年第4期663-665,共3页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通活血乳膏。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通活血乳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症状、体征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有效率为64.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温通活血乳膏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爱荣 马云龙 刘波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初步效果。方法选取已确诊PDN的T2DM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腺苷钴胺组、加巴喷丁+腺苷钴胺组,每组各32例,均积极控制FPG和HbA_1c。Con组予维生素B_1治疗。收集...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初步效果。方法选取已确诊PDN的T2DM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腺苷钴胺组、加巴喷丁+腺苷钴胺组,每组各32例,均积极控制FPG和HbA_1c。Con组予维生素B_1治疗。收集临床和生化资料,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肌电图检查评估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各组MNCV、SNCV和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腺苷钴胺组、加巴喷丁+腺苷钴胺组均有改善,且加巴喷丁+腺苷钴胺组MNCV、SNCV高于腺苷钴胺组,VAS低于腺苷钴胺组(P<0.05)。Con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腺苷钴胺治疗PDN可减轻疼痛、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疼痛程度 神经传导速度 睡眠
原文传递
加巴喷丁对糖尿病性神经痛大鼠机械痛敏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JNK及p-JN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冯荧娣 倪桂莲 +2 位作者 汪利琼 罗远东 吴仲敏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10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GBP)对糖尿病性神经痛(PDN)大鼠皮肤机械痛敏以及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以及磷酸化JNK(p-JNK)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6周,测定机械痛阈,出现疼痛行为(...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GBP)对糖尿病性神经痛(PDN)大鼠皮肤机械痛敏以及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以及磷酸化JNK(p-JNK)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6周,测定机械痛阈,出现疼痛行为(痛觉过敏)为PDN大鼠,纳入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PDN组和GBP组。GBP组给予GBP干预,按100mg/kg,1次/日,连续14天,腹腔注射给药,同时PDN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均隔天测定机械痛阈一次并做记录,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各组大鼠L5-DRG,L6-DRG和S1-DRG神经元JNK和p-JNK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观察期内PDN组大鼠皮肤机械痛觉阈值呈现进行性下降,GBP组痛觉阈值稳中有升,但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和PD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5-DRG,L6-DRG和S1-DRG内JNK和p-JNK标记阳性神经元大多为中小型细胞,阳性标记主要位于胞质内,分别呈深红色和深绿色,PDN组JNK和p-JNK标记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多于GBP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具有减轻糖尿病性神经痛大鼠皮肤机械痛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初级感觉神经元JNK和p-JNK的表达有关,本研究亦提示阻断或抑制JNK/SAPK通路活化可以起到缓解糖尿病性神经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外周血流灌注量及其坐骨神经NGF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阮继源 张文红 杨丹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54-360,共7页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模型,探讨电针对PDN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DN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反应,各大鼠的一...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建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模型,探讨电针对PDN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DN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反应,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糖、痛阈,处死前检测大鼠周围血流灌注量,于处死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受体的表达,进而初步探讨电针治疗PDN大鼠的部分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周围血流灌注量、NGF受体的表达明显降低,电针组大鼠血流灌注量、NGF受体的表达增加,并且电针2组较电针1组血流灌注量、NGF受体的表达增加较多。结论:电针可以提高PDN模型大鼠的痛阈,增加大鼠周围血流灌注量,电针可以增加PDN模型大鼠坐骨神经NGF受体的表达,从而对损伤的坐骨神经起到修复的作用,电针能够改善PDN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的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电针 周围血流灌注量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实验 模型
下载PDF
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肢体气压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马丽 王先敏 +1 位作者 陈茜 李凯利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665-1667,共3页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肢体气压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P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温通活血乳膏外用联合肢体气压治疗,对照组予止痛药及神经营养药,必要时予以抗抑郁药。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肢体气压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P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温通活血乳膏外用联合肢体气压治疗,对照组予止痛药及神经营养药,必要时予以抗抑郁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神经传导速度、药物疗效及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SNCV)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NCV和SNCV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症状、体征、VAS评分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肢体气压对PD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优于美洛昔康片和甲钴铵针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活血乳膏 肢体气压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