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棘腹蛙种群初探 被引量:7
1
作者 熊建利 杨道德 +1 位作者 廖庆义 康祖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2-316,共5页
2004年5~10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棘腹蛙种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棘腹蛙种群在一年之内的种群变化呈“∧”形,即从出蛰到繁殖高峰期呈上升趋势;高峰期后由于气温、人类的捕捉、洪水等的影响呈下降... 2004年5~10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棘腹蛙种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棘腹蛙种群在一年之内的种群变化呈“∧”形,即从出蛰到繁殖高峰期呈上升趋势;高峰期后由于气温、人类的捕捉、洪水等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同时分析了种群数与海拔、生境等因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种群 两栖纲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双团棘胸蛙与棘腹蛙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爱群 苏丽 +2 位作者 周未 方小超 沙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6-238,242,共4页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六盘水境内的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与棘腹蛙P.boulengeri的肝、肠、胃、肺等4种组织中的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蛙酯酶同工酶共有10条带,其中双团棘胸蛙EST同工酶有9条带,棘腹...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六盘水境内的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与棘腹蛙P.boulengeri的肝、肠、胃、肺等4种组织中的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蛙酯酶同工酶共有10条带,其中双团棘胸蛙EST同工酶有9条带,棘腹蛙EST同工酶有7条带,两种蛙EST同工酶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同种蛙不同组织的酯酶(EST)同工酶迁移率、表达强度也不同。双团棘胸蛙酯酶同工酶酶谱较棘腹蛙的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蛙属 双团棘胸蛙 棘腹蛙 酯酶同工酶
下载PDF
水城棘腹蛙的核型和Ag-NOR_s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加一 谷晓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2期48-51,共4页
水城棘腹蛙的染色体数为2n=26,由5对大型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组成,其中有6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S、2、3、4、8、9、10)和7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7的一个成员短臂有一明显的次缢痕,银染后。
关键词 棘腹蛙 核型 AG-NORS 染色体 蛙科
下载PDF
我国珍稀两栖动物——棘腹蛙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益得 廖常乐 +2 位作者 毛寿林 曾玉华 李向勇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棘腹蛙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环境监测的指示动物,棘腹蛙对水质、地质、气候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保护棘腹蛙这个中国珍稀两栖物种,本文从生态学、遗传学、繁殖学、营养价值等方面对棘腹蛙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棘腹... 棘腹蛙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环境监测的指示动物,棘腹蛙对水质、地质、气候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保护棘腹蛙这个中国珍稀两栖物种,本文从生态学、遗传学、繁殖学、营养价值等方面对棘腹蛙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棘腹蛙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生态学 遗传学 繁殖学 营养价值
下载PDF
棘腹蛙“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晓英 罗洁 +4 位作者 杜孝田 龙方伟 胡凯 徐敬明 樊汶樵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119,共4页
为了解重庆地区部分棘腹蛙养殖场"水肿病"病因,并对该病的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采集了10只具有"水肿病"典型症状的2岁龄棘腹蛙成蛙,剖检后从其主要病变组织分离细菌;对分离的优势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和回归致病... 为了解重庆地区部分棘腹蛙养殖场"水肿病"病因,并对该病的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采集了10只具有"水肿病"典型症状的2岁龄棘腹蛙成蛙,剖检后从其主要病变组织分离细菌;对分离的优势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和回归致病性试验,同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DNA序列测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病蛙腹腔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并命名为CQWU201501,该菌为革兰阴性无芽胞短杆菌,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符合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指标,16SrDNA序列与弗氏柠檬酸杆菌同源性高达99.5%;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药物敏感。综上所述,棘腹蛙"水肿病"是由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该菌对供试的16种药物敏感,仅对头孢唑啉和复方新诺明2种药物耐药,生产上可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水肿病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甘肃康县棘腹蛙种群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龚大洁 吴洪超 +1 位作者 侯峰 漆朝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62-1165,共4页
于2007年4月开始对甘肃陇南市康县分布的棘腹蛙种群数量及其栖息环境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初步调查。调查发现:从4月出蜇到8月繁殖高峰期间,种群内成体数量呈现较明显的增加,且距人类生活区越近,种群数量越小。综合调查和走访结果,可以确... 于2007年4月开始对甘肃陇南市康县分布的棘腹蛙种群数量及其栖息环境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初步调查。调查发现:从4月出蜇到8月繁殖高峰期间,种群内成体数量呈现较明显的增加,且距人类生活区越近,种群数量越小。综合调查和走访结果,可以确定棘腹蛙在该地区的种群数量已很少,且各个斑块内均为小种群;影响种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的活动带来直接和间接影响,如社区居民大量捕捉,农药化肥污染,冶矿企业废水、废渣污染等造成栖息生境退化或丧失;棘腹蛙的生存范围在逐渐地向远离人类活动区域的方向缩减。因此,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以确保甘肃南部的这一独特两栖类种群继续生存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资源调查 种群 陇南
下载PDF
棘腹蛙皮肤抗菌肽Cathelicidin-Pb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玉松 张文琪 +1 位作者 樊汶樵 徐敬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0,共5页
基于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皮肤转录组数据库,釆用RT-PCR方法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到了编码Cathelicidin-Pb前体的核苷酸序列,其完整ORF长度为441 bp,编码146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信号肽预测和结构域查找比对,发现Cathelicidin-Pb前体... 基于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皮肤转录组数据库,釆用RT-PCR方法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到了编码Cathelicidin-Pb前体的核苷酸序列,其完整ORF长度为441 bp,编码146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信号肽预测和结构域查找比对,发现Cathelicidin-Pb前体包含N端2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101个氨基酸残基的中间间隔区(cathelin结构域)和25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抗菌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适度高温范围内,皮肤组织中Cathelicidin-Pb的表达随着生长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是当环境温度超过27℃后,其表达量急剧降低;Cathelicidin-Pb主要在皮肤组织中表达,在肌肉组织和血液组织的表达量较低。这些结果为棘腹蛙养殖过程中疾病控制及Cathelicidin-Pb抗菌肽的后续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paa boulengeri) 抗菌肽 差异表达
下载PDF
棘腹蛙消化道脂肪酶的分布及pH和温度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秦海燕 徐敬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0-892,896,共4页
采用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法,测定了棘腹蛙消化道不同部位的脂肪酶活力,研究了pH和温度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棘腹蛙消化道不同部位脂肪酶活力依次为回肠>直肠>十二指肠>胃>食道。pH和温度显著影响脂肪酶的活力... 采用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法,测定了棘腹蛙消化道不同部位的脂肪酶活力,研究了pH和温度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棘腹蛙消化道不同部位脂肪酶活力依次为回肠>直肠>十二指肠>胃>食道。pH和温度显著影响脂肪酶的活力,二者对脂肪酶活力影响的关系曲线均呈现为单峰型,食道、胃和肠道脂肪酶活力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5.0和7.5,最适温度均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消化道 脂肪酶 最适PH 最适温度
下载PDF
四面山棘腹蛙在渝西地区饲养繁殖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敬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5-38,共4页
研究棘腹蛙在渝西地区的人工饲养及繁殖情况,通过对成蛙两年的饲养繁殖观察,发现其生长良好,能安全度夏和越冬;采用自然受精繁殖,获得棘腹蛙卵2 870粒(受精卵1 925粒,平均受精率为67.1%),孵化出蝌蚪1 700尾(孵化时间为12天左右,平均孵... 研究棘腹蛙在渝西地区的人工饲养及繁殖情况,通过对成蛙两年的饲养繁殖观察,发现其生长良好,能安全度夏和越冬;采用自然受精繁殖,获得棘腹蛙卵2 870粒(受精卵1 925粒,平均受精率为67.1%),孵化出蝌蚪1 700尾(孵化时间为12天左右,平均孵化率为88.3%),培育出变态幼蛙230只,越冬前未变态蝌蚪530尾(蝌蚪期为90天左右,平均变态率为39.6%,平均成活率为39.2%).结果表明,在海拔低、气温高的渝西地区进行棘腹蛙人工饲养和繁殖是切实可行的.该研究对棘腹蛙的规模化养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饲养繁殖 渝西地区
下载PDF
棘腹蛙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染色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庆萍 黄倩 +1 位作者 李松 周雪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4-156,共3页
为了探讨棘腹蛙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为两栖类动物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Wright染色法对棘腹蛙血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了各形态参数。结果表明:棘腹蛙成熟的红细胞呈长椭圆形,长径33.59μm,短径17.73μm;白细胞多呈圆形... 为了探讨棘腹蛙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为两栖类动物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Wright染色法对棘腹蛙血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了各形态参数。结果表明:棘腹蛙成熟的红细胞呈长椭圆形,长径33.59μm,短径17.73μm;白细胞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中,嗜中性粒细胞长径27.12μm,短径19.72μm;嗜酸性粒细胞长径25.32μm,短径22.63μm;嗜碱性粒细胞长径20.26μm,短径18.94μm;单核细胞长径34.20μm,短径21.67μm;小淋巴细胞长径14.38μm,短径13.82μm;大淋巴细胞长径20.44μm,短径18.31μm;血栓细胞呈长梭形,长径32.74μm,短径14.5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血细胞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棘腹蛙Japonicin-pb抗菌肽的分离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玉松 陈德碧 +3 位作者 邹勇 周继萍 樊汶樵 徐敬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13-1619,共7页
本试验旨在克隆棘腹蛙来源Japonicin-pb,了解该抗菌肽在不同生长温度及组织下的表达规律,为Japonicin-pb的开发提供线索。基于本实验室构建的棘腹蛙皮肤转录组数据库,利用反转录PCR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Japonicin-pb前体序列,通过结... 本试验旨在克隆棘腹蛙来源Japonicin-pb,了解该抗菌肽在不同生长温度及组织下的表达规律,为Japonicin-pb的开发提供线索。基于本实验室构建的棘腹蛙皮肤转录组数据库,利用反转录PCR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Japonicin-pb前体序列,通过结构域比对的方法分析其结构。利用Real-time PCR检测3种Japonicin-pb在不同生长温度(15、18、21、24、27和30℃)及组织(血液、肌肉、肝脏和皮肤)的表达图谱。结果表明,本试验克隆到3种Japonicin-pb前体序列,结构域比对表明,三者拥有相同的N端信号肽和中间间隔区,长度分别为19、20和12个氨基酸残基的肽序列,命名为Japonicin-1apb、Japonicin-1bpb和Japonicin-3pb。Japonicin-1apb主要在皮肤组织中表达,且表达量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Japonicin-1bpb在不同组织或生长温度下的表达量差异均不明显;Japonicin-3pb主要在肝脏中表达,且生长温度对其影响不大。这些结果为棘腹蛙源3种Japonicin-pb后续功能研究以及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序列及表达谱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基因克隆 差异表达 抗菌肽 Japonicin
下载PDF
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棘腹蛙编码区微卫星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玉松 樊汶樵 徐敬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的遗传研究和基因组信息比较匮乏,致使可有效利用的分子标记非常有限。以棘腹蛙RNA-seq高通量测序数据为基础进行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大规模发掘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121.6 Mb的棘腹蛙转录组序列中发现微卫星位点3... 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的遗传研究和基因组信息比较匮乏,致使可有效利用的分子标记非常有限。以棘腹蛙RNA-seq高通量测序数据为基础进行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大规模发掘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121.6 Mb的棘腹蛙转录组序列中发现微卫星位点3165个,包含于3034条Contig序列中。在筛选到的1~6碱基重复核心的微卫星中,单碱基重复核心的比例最高,之后为三碱基、二碱基、四碱基、六碱基和五碱基重复核心,分别占29.0%、25.2%、21.7%、10.0%、10.0%和3.0%。其中A/T、AC/GT、AGG/CCT、ACAT/ATCT、AAAAT/ATTTT和AAAAAG/CTTTTT分别是单碱基、二碱基、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六碱基重复类型中对应的优势重复单元。棘腹蛙编码区微卫星多为重复长度小于24 bp的短序列,长度大于24 bp的微卫星仅占总数的0.92%。对编码区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分析发现,微卫星侧翼序列的GC含量显著低于转录组整体GC含量,且在含有微卫星上下游侧翼序列的Contig中,71.9%的序列可以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出含有微卫星序列的位点。研究结果为棘腹蛙的遗传研究和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序列信息和标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棘腹蛙 微卫星
下载PDF
利用地下采矿水养殖棘腹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常乐 杨道德 +1 位作者 李文健 陈高鹏 《齐鲁渔业》 2010年第5期7-10,共4页
对地下采矿水养殖的棘腹蛙在翌年的繁殖行为、产卵时间、产卵量、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水温、pH值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对养殖水温和翌年棘腹蛙的繁殖情况进行了曲线估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用地下采矿水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棘腹蛙... 对地下采矿水养殖的棘腹蛙在翌年的繁殖行为、产卵时间、产卵量、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水温、pH值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对养殖水温和翌年棘腹蛙的繁殖情况进行了曲线估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用地下采矿水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棘腹蛙在翌年能正常繁殖,其最适繁殖水温为21~23℃;最初产卵时间由原来的5月份提前到2月份,繁殖期由原来的5~9月份延长到2~9月份;繁殖高峰期在5~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矿水 棘腹蛙 水温 繁殖生态
原文传递
棘腹蛙TNFα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4
作者 罗洁 贺明淑 +4 位作者 袁万安 樊汶樵 杨帆 孙翰昌 徐敬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2,I0002,共5页
为了解棘腹蛙TNFα基因的相关信息,对棘腹蛙的TNFα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克隆了全长为936 bp、ORF长度为675 bp的TNFα-Pb基因;对该基因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TNFα-Pb的信号肽由44个氨基酸组成,随后由2个α螺旋,和10个β折叠形... 为了解棘腹蛙TNFα基因的相关信息,对棘腹蛙的TNFα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克隆了全长为936 bp、ORF长度为675 bp的TNFα-Pb基因;对该基因的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TNFα-Pb的信号肽由44个氨基酸组成,随后由2个α螺旋,和10个β折叠形成小分子蛋白;系统进化分析发现,TNFα-Pb与两栖类聚为一枝,与高等哺乳动物存在功能分化的可能。本研究为了解棘腹蛙的生物反应调节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肿瘤坏死因子Α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棘腹蛙生长激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序列特征分析
15
作者 罗洁 姜玉松 +2 位作者 杨帆 樊汶樵 李晓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92-2501,共10页
机体的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轴由GH系统和IGFs系统构成,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生长发育、调控生理代谢,在机体生长发育调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棘腹蛙GH/IGFs轴的功能结构和进化特征,为棘腹蛙生长发育调控方面的... 机体的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轴由GH系统和IGFs系统构成,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生长发育、调控生理代谢,在机体生长发育调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明确棘腹蛙GH/IGFs轴的功能结构和进化特征,为棘腹蛙生长发育调控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对棘腹蛙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与两栖类模式动物的多重序列比对发现,棘腹蛙GH、IGF-Ⅰ和IGF-Ⅱ的功能结构域严格保守,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态性;IGF-Ⅱ的N端呈简缩进化趋势。2)遗传进化聚类分析发现,棘腹蛙IGFs与两栖动物聚为一支,并与硬骨鱼相对近缘,说明IGF-Ⅰ和IGF-Ⅱ进化地位相对原始;棘腹蛙GH则与蛙类、鱼类等水生动物相对近缘,暗示该基因具有趋同进化趋势。3)为进一步明确上述基因的特异性功能位点,利用Swiss-model server软件解析其蛋白质结构,最终确定IGF-Ⅰ的THR52、LEU53、PHE72、PHE73、SER74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IGF-Ⅱ的TYR81、LYS82、LYS83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GH的PHE208为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由此可知,棘腹蛙GH/IGFs轴的主要基因相对保守,但与已知模式物种相比,存在潜在的功能分化位点,可作为后期棘腹蛙GH/IGF轴功能研究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的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 序列分析 结构特征
下载PDF
棘腹蛙TGF-α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16
作者 邹勇 李晓英 +1 位作者 罗洁 樊汶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28,共3页
为了解棘腹蛙TGF-α基因信息和组织表达特性,采用RT-PCR克隆棘腹蛙TGF-α全长序列,发现棘腹蛙TGF-αc DNA全长1 021 bp,开放阅读框为486 bp,编码16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17.28 k Da,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65%~73%;利用实... 为了解棘腹蛙TGF-α基因信息和组织表达特性,采用RT-PCR克隆棘腹蛙TGF-α全长序列,发现棘腹蛙TGF-αc DNA全长1 021 bp,开放阅读框为486 bp,编码16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17.28 k Da,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65%~7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肝脏和胃脏有较高表达。本研究克隆了棘腹蛙TGF-α并对其组织分布进行了分析,为后期深入挖掘棘腹蛙TGF-α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转化生长因子-Α 克隆 序列分析 组织表达分析
下载PDF
棘腹蛙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17
作者 向勤 罗洁 +4 位作者 吴金芋 肖朝新 李颜 樊汶樵 杨帆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6,共4页
干扰素(IFN)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了解棘腹蛙干扰素的基因信息,本试验明确了棘腹蛙Ⅰ型IFN基因ORF编码长度为561 bp,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个信号肽和103aa的保守功能结构域。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棘... 干扰素(IFN)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了解棘腹蛙干扰素的基因信息,本试验明确了棘腹蛙Ⅰ型IFN基因ORF编码长度为561 bp,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个信号肽和103aa的保守功能结构域。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棘腹蛙Ⅰ型IFN进化相对保守;其蛋白质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能力相对保守。将目的片段装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BL21(DE3)进行蛋白表达与纯化,获得了预期蛋白。本研究证实了棘腹蛙Ⅰ型IFN属于相对保守的典型Ⅰ型干扰素;为后期深入挖掘棘腹蛙IFN的生物学功能、促进广谱抗病毒生物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干扰素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下载PDF
棘腹蛙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18
作者 丁德明 《水产科技》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棘腹蛙(Paa boulengeri)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为了充分利用湖南省宁乡县的地下采矿水,变废为宝来养殖棘腹蛙,为棘腹蛙的人工规模化养殖提供基础数据,作者于2007年8月~2008年10月,在位于湖南省宁乡县煤炭坝镇的长沙棘腹蛙... 棘腹蛙(Paa boulengeri)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为了充分利用湖南省宁乡县的地下采矿水,变废为宝来养殖棘腹蛙,为棘腹蛙的人工规模化养殖提供基础数据,作者于2007年8月~2008年10月,在位于湖南省宁乡县煤炭坝镇的长沙棘腹蛙繁育研究中心内,对地下采矿水养殖的棘腹蛙在翌年的繁殖行为、产卵时间、产卵量、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水温、pH值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对养殖水温和翌年棘腹蛙的繁殖情况进行了曲线估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用地下采矿水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棘腹蛙在翌年能正常繁殖,其最适繁殖水温为21~23℃;最初产卵时间由原先的5月份提前到2月份,繁殖期由原先的5~9月份延长到2~9月份;繁殖高峰期是在5~6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矿水 棘腹蛙 水温 繁殖生态 经济两栖动物
下载PDF
棘腹蛙系统解剖初探 被引量:16
19
作者 舒琥 李鹄鸿 《吉首大学学报》 1993年第5期57-63,共7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棘腹蛙(Rana boulengeri)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生殖及神经系统解剖观察的初步结果,并绘图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此外,对各器官系统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棘腹蛙皮肤的重量约占其体重的10%;大多数雄性器官的... 本文首次报道了棘腹蛙(Rana boulengeri)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生殖及神经系统解剖观察的初步结果,并绘图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此外,对各器官系统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棘腹蛙皮肤的重量约占其体重的10%;大多数雄性器官的重量与体重的比率比雌性器官与其体重的比率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蛙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排泄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计量解剖
下载PDF
人工环境下棘腹蛙(Paa boulengeri)非繁殖期摄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常乐 杨道德 +1 位作者 李文健 陈高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6,53,共5页
2009年9月26日—10月6日对人工养殖环境棘腹蛙(Paa boulengeri)非繁殖期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非繁殖期,棘腹蛙幼蛙早于成蛙出来觅食,雄蛙早于雌蛙出来觅食;棘腹蛙摄食高峰期出现在19:00—20:00。在整个摄食过程中,棘腹蛙的行... 2009年9月26日—10月6日对人工养殖环境棘腹蛙(Paa boulengeri)非繁殖期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非繁殖期,棘腹蛙幼蛙早于成蛙出来觅食,雄蛙早于雌蛙出来觅食;棘腹蛙摄食高峰期出现在19:00—20:00。在整个摄食过程中,棘腹蛙的行为可划分为静止、跳跃、转向、捕食、侵占、驱赶、打斗、爬行。棘腹蛙幼蛙与成蛙、雌性成蛙与雄性成蛙之间在摄食行为上存在差异,其中幼蛙与成蛙之间在跳跃、转动、捕食、侵占、驱赶、打斗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成年雌蛙与雄蛙之间在侵占、驱赶、打斗行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paa boulengeri) 非繁殖季节 摄食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