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齿正畸移动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内P_2Y_2和P_2Y_6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青 曹军 李金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3-707,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牙齿正畸移动模型下,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内嘌呤受体P_2Y_2和P_2Y_6的表达变化,以探讨P_2Y_2和P_2Y_6受体在正畸牙齿移动所致疼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再按加力... 目的:研究大鼠牙齿正畸移动模型下,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内嘌呤受体P_2Y_2和P_2Y_6的表达变化,以探讨P_2Y_2和P_2Y_6受体在正畸牙齿移动所致疼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再按加力后12h、1d、2 d、3 d、5d、7d不同时间段分为6个亚组,每组6只。实验组模型大鼠以80 g力作用于大鼠上颌左侧第一磨牙,模拟临床矫治的牙移动过程。之后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旷场实验和试嘴行为检测大鼠发生疼痛的行为学表现,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内P_2Y_2、P_2Y_6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疼痛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模型建立后,旷场实验检测到一定的规律:即实验组大鼠前30 s通过的总线数、5 min内通过的总线数、5 min内通过旷野中心的总线数、5 min内抬起行为的总次数这四组参数从12 h开始下降,2d降至最低,后逐渐上升至7d与对照组基本一致。5 min内拭嘴行为的总时间自12 h开始增高,2d升至高峰,后逐渐下降至7d与对照组基本一致。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G内P_2Y_2和P_2Y_6蛋白的表达量自实验后12 h开始逐渐升高至2d达到高峰,7d后下降至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对比,1d、2d、3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大鼠牙移动过程中,TG内P_2Y_2和P_2Y_6的表达变化呈现短时程的上调规律,推测P_2Y_2和P_2Y_6与牙移动后的痛行为学表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三叉神经节 疼痛 p_2y_2 p_2y_6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