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价值观与翻译批评伦理途径的建构——贝尔曼、韦努蒂、皮姆翻译伦理思想辨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云虹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88,94,共7页
翻译伦理研究有助于明确翻译活动的本质、确立翻译价值观,而翻译价值观的确立从根本上决定着对翻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翻译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方向与目标。因此,对翻译伦理的探索与思考是翻译批评研究中不容忽视也不可... 翻译伦理研究有助于明确翻译活动的本质、确立翻译价值观,而翻译价值观的确立从根本上决定着对翻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翻译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方向与目标。因此,对翻译伦理的探索与思考是翻译批评研究中不容忽视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翻译伦理的内涵十分丰富,在不同民族、不同身份、不同翻译观的研究者那里呈现出形而上的、政治的、功能主义的等种种不同特征,须深入地加以理解与辨识。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讨论贝尔曼、韦努蒂和皮姆三位学者的翻译伦理思想,借以探寻翻译批评研究的伦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价值 伦理 贝尔曼 韦努蒂 皮姆
原文传递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副反应 被引量:9
2
作者 汪海燕 杨宏宇 +4 位作者 唐璟 杨辉俊 罗娟 王锋 马平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期19-20,40,共3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YM)联合地塞米松(DXM)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收集2003年2月~2009年6月用PYM联合DXM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并获得完整随访的病例16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行胸片检查,治疗后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YM)联合地塞米松(DXM)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收集2003年2月~2009年6月用PYM联合DXM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并获得完整随访的病例16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行胸片检查,治疗后6个月再行胸片检查,观察临床效果及副反应。结果经2个月~6年的随访观察,124例患者治愈,36例患者显效,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其中34例患者注射后体温稍升高(21.3%),1例患者末次治疗6h后全身疼痛,1例患者末次注射时出现呼吸困难及发音障碍,1例患儿出现过敏性休克,未发现肺纤维化现象、未发现溃烂出血及感染。结论 PYM联合DXM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简单易行、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仍要做好过敏等副反应的急救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口腔颌面部 血管瘤 脉管畸形
下载PDF
有机絮凝剂PYM絮凝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芝玲 卞华松 张仲燕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117-119,123,共4页
以乙二醛、腈类及改性剂制得有机絮凝剂PYM,对水溶性染料活性艳红X-3B、酸性大红GR直接耐晒黑G等模拟废水及化工染料废水的净化效果和脱色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YM的净化效果与染料的种类、废水酸度及投量有关在适宜条件下,均可取... 以乙二醛、腈类及改性剂制得有机絮凝剂PYM,对水溶性染料活性艳红X-3B、酸性大红GR直接耐晒黑G等模拟废水及化工染料废水的净化效果和脱色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YM的净化效果与染料的种类、废水酸度及投量有关在适宜条件下,均可取得脱色率97.0%~99.9%、COD去除率达65%~86%的较好效果。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中的=NH_2^+结构与活性艳红中的-SO_3^-结合,同时分子间亦形成氢键,通过离子键和氢键的作用使分子彼此聚集,将水中的染料絮凝、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絮凝剂 脱色 絮凝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pym
下载PDF
铜离子与平阳霉素络合物的配位构型及活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瑛 姜军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61,共4页
采用1H-NMR技术,应用顺磁离子探针的原理,研究了高自旅顺磁离子Cu2+与平阳霉素在溶液中形成络合物的配位构型状况,得到了其基本构型参数,为研究平阳霉素降解DNA的活化机理提供了结构依据。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铜络合物 配位构型
下载PDF
平阳霉素与Mn^(2+)络合物结构的~1H-NMR弛豫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军平 郭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8,共8页
为了确证Mn^(2+)-PYM络合物在溶液中的静态微观结构,本文研究了高自旋顺磁离子Mn^(2+)对在Mn^(2+)-PYM络合物分子中各种质子的纵向弛豫速率的影响。根据这种顺磁效应的大小,计算出各种质子距中心金属离子... 为了确证Mn^(2+)-PYM络合物在溶液中的静态微观结构,本文研究了高自旋顺磁离子Mn^(2+)对在Mn^(2+)-PYM络合物分子中各种质子的纵向弛豫速率的影响。根据这种顺磁效应的大小,计算出各种质子距中心金属离子的相对距离。以嘧啶甲基质子到中心离子的距离6.5×10^(-10)m为标准,求得绝对距离。实验发现,分子中的二噻唑基以及末端胺基链上的质子非常靠近中心金属离子,Mn^(2+)与二噻唑质子的距离为5.75×10(-10)m,可以认为该基团是作为金属离子的配体而参予成键作用的。结果还表明,β-羟基组氨酸中的咪唑环很可能作为配体而成键,两个氢的距离分别为5.74×10^(-10)和4.96×10^(-10)m。PYM的作用机制是:PYM在Fe^(2+)的络合下激活,当与底物DNA靠近时,便会将周围的O_2变成具有活性的还原态含[O]基团,进攻DNA,使其降解。同时,Fe^(2+)-PYM转变为Fe^(3+)-PYM,进而在体内氨基酸、维生素C等还原剂作用下。重新生成Fe^(2+)-PYM(诱导一粒子进攻降解机理)。同时,在构象匹配的条件下,也可通过插入方式破坏DNA的遗传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锰络合物 结构 NMR 成像
下载PDF
一种新的栓塞用平阳霉素明胶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5
6
作者 邱麟 封兴华 +1 位作者 吴红 丁媛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选择一种新的交联剂制备栓塞用平阳霉素明胶微球。方法:分别以氧化葡聚糖和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制备2种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PYM)明胶微球,比较2种微球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结果:光镜下葡聚糖组微球的圆整度均优于戊二醛组;图像分析结... 目的:选择一种新的交联剂制备栓塞用平阳霉素明胶微球。方法:分别以氧化葡聚糖和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制备2种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PYM)明胶微球,比较2种微球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结果:光镜下葡聚糖组微球的圆整度均优于戊二醛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2组微球的粒径均符合栓塞用微球的要求;与戊二醛组相比,氧化葡聚糖组的粒径分布范围较窄(P<0.05);包封率、载药率(94.6%、8.9%)均高于戊二醛组(80.1%、5.5%),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6h的累积释放率(71%)低于戊二醛组(91%),释药缓慢。结论:氧化葡聚糖作为一种新的交联剂具有更突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氧化葡聚糖 微球 平阳霉素
下载PDF
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静脉畸形注射平阳霉素后继发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晨超 郭澍 +3 位作者 王玉新 唐明睿 吕梦竹 郭家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注射移植修复面部静脉畸形注射平阳霉素后继发组织缺损的应用策略及技巧。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对收治的5例面部静脉畸形注射平阳霉素后(4—14年)继发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自体脂肪移植并分期联合皮瓣转移及...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注射移植修复面部静脉畸形注射平阳霉素后继发组织缺损的应用策略及技巧。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对收治的5例面部静脉畸形注射平阳霉素后(4—14年)继发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自体脂肪移植并分期联合皮瓣转移及假体置入等方法进行综合性修复。其中,2例接受2次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间隔6~24个月);2例接受1次自体脂肪移植及Ⅱ期任意皮瓣的修复;1例接受2次自体脂肪移植及1次假体置入隆颏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6~12个月,组织瓣成活良好,脂肪无感染及囊肿发生。采用单纯脂肪移植者,其外形及组织量有一定改善;采用分期联合脂肪注射与皮瓣、假体的综合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采用自体脂肪注射移植能够改善静脉畸形因注射平阳霉素继发软组织缺损区域内的血供及组织容量,在一定程度内改善了外形。对中、重度软组织缺损者,同时伴有解剖结构缺失、骨性发育不足等,需联合皮瓣、假体置入等综合技术修复,才能达到外形满意。因此,自体脂肪移植具有增加假体表面软组织覆盖,促进发育,增加血供,缓解瘢痕挛缩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静脉畸形 平阳霉素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应用IEBP治疗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唐文 罗勇忠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4期23-24,共2页
目的:评价由异环磷酸胺、鬼臼乙叉甙、平阳霉素、泼尼松组成的IEB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5例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接受新方案即IEBP方案化疗,具体为... 目的:评价由异环磷酸胺、鬼臼乙叉甙、平阳霉素、泼尼松组成的IEB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5例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接受新方案即IEBP方案化疗,具体为异环磷酸胺每天1.5g/m2,鬼臼乙叉甙100mg/d,连用3d;平阳霉素20mg/m2于第1天给予,泼尼松30mg/d,口服,于1~14d给予。治疗周期为21d。完成4周期以上者作疗效评价并观察毒副作用。结果: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9例,总有效率为65.7%,主要毒副作用为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均能够耐受。结论:IEBP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的解救方案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 IEBP方案 异环磷酸胺 鬼臼乙叉甙 平阳霉素 泼尼松
下载PDF
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和Cyt-C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葛平 蒋菲 +4 位作者 屠军波 虎小毅 马瑞朝 贺琳英 杨壮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760-1764,共5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Cyt-C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血管瘤内皮细胞,设立两组:A组为平阳霉素组,其中加入平阳霉素(200μg/ml),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B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血管瘤...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诱导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PARP-1、Cyt-C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人血管瘤内皮细胞,设立两组:A组为平阳霉素组,其中加入平阳霉素(200μg/ml),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B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血管瘤内皮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平阳霉素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从中选定PARP-1及Cyt-C表达基因,对其进行RT-PCR验证。结果:平阳霉素(200μg/ml)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加药24h后,在倒置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可达13.11%。空白对照组血管瘤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3.56%。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两组差异基因4752个,其中2543个上调,2209个下调。应用DAVI D软件对鉴定出来的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选出与线粒体凋亡途径直接相关的蛋白表达基因:PARP-1、Cyt-C。对其进行RT-PCR检测得到的CT值显示:平阳霉素药物组相对于空白组PARP-1及Cyt-C蛋白基因呈高表达状态。结论:平阳霉素在体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血管瘤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其中PARP-1及Cyt-C参与了线粒体途径调控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内皮细胞 凋亡 平阳霉素 PARP-1 Cyt—C
下载PDF
甘薯离体诱变与抗盐突变体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婷婷 吕运韬 +4 位作者 石源睿 刘世芳 唐锐敏 张红梅 贾小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117,共7页
为了获得甘薯抗盐突变体材料,本研究以平阳霉素(PYM)为诱变剂处理徐薯18的茎段获得甘薯突变体植株,并在NaCI培养基中筛选抗盐突变株系。结果表明,1.00 mg·L^(-1)PYM为徐薯18茎段诱变处理14 d后的半致死浓度。将徐薯18茎段接种至含... 为了获得甘薯抗盐突变体材料,本研究以平阳霉素(PYM)为诱变剂处理徐薯18的茎段获得甘薯突变体植株,并在NaCI培养基中筛选抗盐突变株系。结果表明,1.00 mg·L^(-1)PYM为徐薯18茎段诱变处理14 d后的半致死浓度。将徐薯18茎段接种至含不同浓度NaCl的MS培养基,结果表明125 mmol·L^(-1)NaCl为抗盐突变体的筛选浓度。最后,将经1.00 mg·L^(-1)PYM处理14 d后的甘薯植株的茎段接种到含125 mmol·L^(-1)NaCl的MS培养基,通过生根率筛选抗盐植株。盐胁迫下生根率最高的3株诱变植株的根长、株高、根鲜重、地上部鲜重、总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这3株诱变植株的各形态和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诱变亲本徐薯18。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这3株诱变植株的抗盐性均显著高于诱变亲本。与诱变亲本徐薯18相比,盐胁迫下3株突变体中的抗盐相关基因IbSOD、IbPOD、IbAPX和IbSOS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诱变亲本。本研究筛选到的抗盐甘薯突变体材料对甘薯抗盐新品种的培育及抗盐性遗传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平阳霉素 诱变 抗盐突变体
下载PDF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沁 陕声国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进一步探讨平阳霉素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方法:收治瘢痕疙瘩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74)和对照组(B组:n=52)。治疗组取平阳霉素8mg,用2%利多卡因5ml稀释,自瘢痕边缘进针,针尖达瘢痕... 目的: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进一步探讨平阳霉素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方法:收治瘢痕疙瘩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74)和对照组(B组:n=52)。治疗组取平阳霉素8mg,用2%利多卡因5ml稀释,自瘢痕边缘进针,针尖达瘢痕中部,自进针部位呈扇面均匀注射,使瘢痕呈现苍白色或桔皮样外观为度;对照组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125mg溶于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剂5ml,皮损基底部封闭治疗,注射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各组连续治疗半年取材,进行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后瘢痕组织中Ⅲ型胶原纤维含量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Ⅲ型胶原纤维在以上各组中的平均阳性面积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中的Ⅲ型胶原纤维密集分布,B组中的Ⅲ型胶原纤维分布稀疏。图像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B组之间Ⅲ型胶原纤维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平阳霉素能使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DNA断裂,破坏胶原纤维形成,促进胶原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瘢痕疙瘩 Ⅲ型胶原
下载PDF
平阳霉素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口腔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新华 李继洲 《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3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口腔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5 2例老年口腔癌患者进行平阳霉素化疗联合放疗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 ,对所治病例进行近期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时、6个月后口腔癌灶总缓解率分别为 88 5 %、85 7...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口腔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5 2例老年口腔癌患者进行平阳霉素化疗联合放疗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 ,对所治病例进行近期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时、6个月后口腔癌灶总缓解率分别为 88 5 %、85 7%。结论 平阳霉素化疗联合放疗的近期疗效是肯定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平阳霉素 放疗
下载PDF
CHOP+平阳霉素方案与IMEP方案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伟义 蔡正文 赖永榕 《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CHOP+平阳霉素(PYM)方案与IMEP方案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5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试验组(CHOP+PYM方案组)(n=42)和对照组(IMEP方案组)(n=43),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毒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 [目的]探讨CHOP+平阳霉素(PYM)方案与IMEP方案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5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试验组(CHOP+PYM方案组)(n=42)和对照组(IMEP方案组)(n=43),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毒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试验组42例中,CR29例,PR2例,有效率为73.81%;对照组43例中,CR30例,PR3例,有效率76.7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最常见的毒副反应均为血液系统毒性、胃肠道反应和脱发。试验组和对照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6.19%和53.49%(P<0.05)。Ⅰ~Ⅱ度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9.52%和27.91%(P<0.05),其他毒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中位总生存期(MST)为25.56个月,1年生存率为83.33%,2年生存率为42.86%。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为26.37个月,1年生存率为79.07%,2年生存率为39.54%,两组1年、2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IMEP方案相比,CHOP+PYM方案有效率、近期生存率与其相近,但血液学毒副反应较低。CHOP+PYM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平阳霉素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邬百巧 刘启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颌面外科治疗 平阳霉素 临床观察 血管内皮细胞 腔内注射治疗 手术治疗 抑制作用 常见病 pym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磁性微球及大鼠肝组织中的平阳霉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毕奎 阎小华 +2 位作者 刘新华 张胜 吴汉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建立磁性微球及鼠肝组织中平阳霉素的检测方法 ,评价磁性微球的靶向性。方法 :采用RP -HPLC法 ,紫外检测 ,内标法定量 ,平阳霉素磁性微球采用 pH =4的胃蛋白酶消化后过滤稀释测定 ,鼠肝组织匀浆后离心取上清液用三氯醋酸沉淀蛋白... 目的 :建立磁性微球及鼠肝组织中平阳霉素的检测方法 ,评价磁性微球的靶向性。方法 :采用RP -HPLC法 ,紫外检测 ,内标法定量 ,平阳霉素磁性微球采用 pH =4的胃蛋白酶消化后过滤稀释测定 ,鼠肝组织匀浆后离心取上清液用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分析。结果 :测定样品在 10~ 5 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收率和精密度均较满意。结论 :用本法测定磁性微球及鼠肝组织中平阳霉素 ,可用于研究磁性微球中平阳霉素的含量及组织中分布情况 ,考察磁性微球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球 肝组织 平阳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 抗癌药
下载PDF
PYM、DXM、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宇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联合注射治疗 颌面部静脉畸形 鱼肝油酸钠 pym DXM 口腔颌面部 疗效 面颈部皮肤
下载PDF
抗瘤药和胸腺素对小鼠脾细胞TL—2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剑 沈元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6-310,共5页
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了抗瘤药平阳霉素、阿霉素对BALB/c小鼠脾细胞在体外培养中IL-2产生的作用及与胸腺素合用后对IL-2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亚适Con-A浓度下,0.001~1mg/L平阳霉素能增加IL—2产生,而10mg/L时抑制了IL—2产生;0.01~... 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了抗瘤药平阳霉素、阿霉素对BALB/c小鼠脾细胞在体外培养中IL-2产生的作用及与胸腺素合用后对IL-2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亚适Con-A浓度下,0.001~1mg/L平阳霉素能增加IL—2产生,而10mg/L时抑制了IL—2产生;0.01~1mg/L阿霉素也明显增加IL—2活性,而10mg/L阿霉素则显著抑制之;3.12~50mg/L胸腺素均能增加IL-2产生;当较低剂量胸腺素与低剂量平阳霉素或阿霉素合用后,对IL—2的产生增加更为显著。本文还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阿霉素 胸腺素 IL-2
下载PDF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少南 何家林 李奇志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7-488,共2页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但一些发生在特殊部位血管瘤在治疗上仍存在一定困难。作者采用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58例,有效率100%,特效84.5%(痊愈)。并对血管瘤的发生、病理、分类及平阳霉素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颌面部肿瘤 血管瘤 药物疗法 平阳霉素
下载PDF
平阳霉素诱导尾巨桉突变及突变体耐寒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以平阳霉素(pingmycin,PYM)为诱变剂对尾巨桉组培苗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分析诱变苗在寒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定向筛选耐寒性突变体,并探讨PYM对尾巨桉的诱变效应。最终确定以PYM处理尾巨桉的半致死条件回归方程为:y=37.56+12.97x1... 以平阳霉素(pingmycin,PYM)为诱变剂对尾巨桉组培苗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分析诱变苗在寒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定向筛选耐寒性突变体,并探讨PYM对尾巨桉的诱变效应。最终确定以PYM处理尾巨桉的半致死条件回归方程为:y=37.56+12.97x1+2.97x2-0.98x1x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尾巨桉 诱变 耐寒性
下载PD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pingyangmycin can inhibit the amplification and metastasis of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被引量:1
20
作者 Xiaolong Li Ming Gao Haifeng Yu Benyi Xu Zhengjin Ge Yang Yu Songfeng Wei Shuling Li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6年第6期436-437,450,共3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pingyangmycin(PYM)in the treat-ment of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ethods:24 cases of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re treated...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pingyangmycin(PYM)in the treat-ment of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ethods:24 cases of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re treated with PYM before the operation,and the surgeries were undergone within one week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PCNA,p53,Bcl-2 and CD44v6 were detected in the specimens of tumor,retreated tumor and normal tissue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Results:Apoptosis could be detected more often in specimens with tumor and retreated tumor after chemotherapy than that before.The expression of PCNA,p53,Bcl-2 and CD44v6 in tumor tissu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PYM was weaker than that before the chemotherap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io of PCNA,p53,Bcl-2 and CD44v6 be-tween retreated tumor and tumor.Conclusion: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PYM,a large number of tumor cells died.The amplification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were suppressed b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PY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ym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CNA p53 Bcl-2 CD44V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