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PVC糊树脂技术发展及加工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韩光信 《聚氯乙烯》 CAS 2007年第11期5-11,21,共8页
介绍了我国PVC糊树脂发展的3个阶段:起步、引进、创新,分析了PVC糊树脂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情况,结合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加工应用品种的不断更新现状,提出了大力发展PVC糊树脂品种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 pvc糊树脂 技术现状 一次性pvc手套
下载PDF
颗粒形态对PVC增塑糊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吉玉碧 谭红 +4 位作者 张敏敏 罗恒 胡智 杨二鈃 徐国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
用扫描电镜结合粒度分析方法,研究几种不同生产方法聚氯乙烯(PVC)糊树脂颗粒形态及其对增塑糊黏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表面圆整,具有双峰粒度分布、次级粒子聚集松散的微悬浮法糊树脂所制增塑糊黏度最低,在1240 mPa.s^1390 mPa.s... 用扫描电镜结合粒度分析方法,研究几种不同生产方法聚氯乙烯(PVC)糊树脂颗粒形态及其对增塑糊黏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表面圆整,具有双峰粒度分布、次级粒子聚集松散的微悬浮法糊树脂所制增塑糊黏度最低,在1240 mPa.s^1390 mPa.s之间;其次是种子微悬浮法增塑糊;再次为种子乳液法增塑糊;颗粒形状不规则且表面粗糙,具有双峰粒度分布、次级粒子聚集较紧密的混合法增塑糊黏度最高,在1820 mPa.s^3050 mPa.s之间。对于增塑糊的存放稳定性,种子微悬浮法的效果最好,黏度变化率在6%以下;其次是微悬浮法和种子乳液法;混合法的最差,黏度变化率在4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糊树脂 颗粒形态 增塑糊 黏度
下载PDF
近年中国PVC糊树脂发展状况 被引量:11
3
作者 骆雁 黄东 《中国氯碱》 CAS 2012年第1期17-19,共3页
介绍了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工业化技术的进展情况。分析了中国PVC糊树脂的市场及消费情况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pvc糊树脂 生产工艺 市场 发展建议
下载PDF
PVC糊树脂颗粒形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吉玉碧 徐国敏 +5 位作者 张敏敏 胡智 罗恒 杨二钘 陆洋 谭红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25,共3页
用扫描电镜结合粒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微悬浮法和种子乳液法PVC糊树脂颗粒形态特征,并探讨了颗粒形态与增塑糊黏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聚氯乙烯糊树脂 颗粒形态 黏度
下载PDF
激光衍射散射式测粒技术在聚氯乙烯糊树脂粒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蒋宜捷 《聚氯乙烯》 CAS 2006年第6期32-35,共4页
介绍了激光衍射散射式测粒技术在聚氯乙烯糊树脂(PPVC)粒径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实验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激光衍射散射式测粒技术的可测粒径范围广、测量过程快速、测量结果准确,能准确地测量具有双峰分布的样品,是测量和表征PVC... 介绍了激光衍射散射式测粒技术在聚氯乙烯糊树脂(PPVC)粒径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实验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激光衍射散射式测粒技术的可测粒径范围广、测量过程快速、测量结果准确,能准确地测量具有双峰分布的样品,是测量和表征PVC乳液颗粒粒径及粒度分布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衍射散射 测粒技术 聚氯乙烯糊树脂 粒径 双峰分布
下载PDF
PVC糊树脂在下游行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梁伟 张和平 《聚氯乙烯》 CAS 2012年第7期23-27,共5页
阐述了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基本配方、工艺技术要点及其在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景等,分析了影响PVC糊树脂加工性能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pvc糊树脂 应用 加工 性能 因素
下载PDF
喷雾干燥技术在PVC糊树脂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郝文生 安丰华 +1 位作者 刘亚萍 韩滔 《聚氯乙烯》 CAS 2006年第11期6-10,共5页
简单介绍了目前PVC的生产情况,指出PVC糊树脂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一些企业准备扩产或对原装置进行改造。详细介绍了喷雾干燥技术在PVC糊树脂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乳液法 微悬浮法 pvc糊树脂 喷雾干燥
下载PDF
PVC/DOTP/NBR软质薄膜复合材料的组成与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馨月 夏英 +3 位作者 霍阳 朱云 范志勇 刘洪雷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探讨了增塑剂(DOTP)及液体丁腈橡胶(NBR)质量分数对聚氯乙烯(PVC)薄膜材料的拉伸性能、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PVC/DOTP/NBR材料各物质的质量配比。当DOTP质量分数为41%时,PVC薄膜材料的性能较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5... 探讨了增塑剂(DOTP)及液体丁腈橡胶(NBR)质量分数对聚氯乙烯(PVC)薄膜材料的拉伸性能、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PVC/DOTP/NBR材料各物质的质量配比。当DOTP质量分数为41%时,PVC薄膜材料的性能较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5.7 MPa和411.4%;微观结构显示,PVC与DOTP形成的网络结构更加规整,并出现了致密的细纹。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与DOTP质量分数为37%时相比,DOTP质量分数为41%时对薄膜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当NBR质量分数为0.7%时,PVC/DOTP/NBR的拉伸强度为15.9 MPa,断裂伸长率为459.1%,比PVC/DOTP体系分别增加了1.3%和11.6%。与PVC/DOTP体系相比,PVC/DOTP/NBR体系中PVC与DOTP形成的网络结构更加粗壮,节点变大;但热稳定性较差。在最佳质量配比条件下制得的PVC/DOTP/NBR材料,比同类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糊树脂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丁腈橡胶 薄膜材料
下载PDF
国内PVC糊树脂发展概况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立春 《聚氯乙烯》 CAS 2015年第6期6-9,共4页
介绍了国内PVC糊树脂生产、消费和市场情况,指出我国PVC糊树脂目前的产能已经出现过剩,PVC糊树脂应向系列化、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关键词 pvc糊树脂 生产 消费 市场 前景
下载PDF
混合法PVC糊树脂聚合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赫飞 《聚氯乙烯》 CAS 2011年第3期22-23,37,共3页
介绍了混合法PVC糊树脂的聚合工艺特点和配方设计理论基础,详述了混合法聚合工艺中VCM乳液聚合和微悬浮聚合的机制。
关键词 pvc糊树脂 混合法聚合 机制
下载PDF
DOP与DBP对PVC糊树脂性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圣武 韩永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指导利用PVC糊树脂制备不同制品时设计合理的配方,探讨了DOP与DBP两种常配合使用的增塑剂对PVC糊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OP、DBP用量的增加,制品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当DOP/DBP配合体系配比为1:1时,制品的拉伸... 为指导利用PVC糊树脂制备不同制品时设计合理的配方,探讨了DOP与DBP两种常配合使用的增塑剂对PVC糊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OP、DBP用量的增加,制品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当DOP/DBP配合体系配比为1:1时,制品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较理想。DOP对硬度的影响大于DBP,DBP对撕裂强度的影响大于DOP,当DOP/DBP配合体系中DOP含量增加时,制品的硬度和撕裂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pvc糊树脂 增塑剂 拉伸强度 撕裂强度 硬度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下载PDF
纳米CaCO_3-PVC增塑糊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海魁 陈建峰 +2 位作者 刘润静 王玉红 王国全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8,共4页
主要研究了改性纳米CaCO3填充PVC糊树脂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3/PVC增塑糊具有明显的切应力变稀性能和触变性能,与英国ICI公司生产的改性纳米CaCO3相比,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制备的改性纳米CaCO3填充的PVC增塑糊... 主要研究了改性纳米CaCO3填充PVC糊树脂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3/PVC增塑糊具有明显的切应力变稀性能和触变性能,与英国ICI公司生产的改性纳米CaCO3相比,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制备的改性纳米CaCO3填充的PVC增塑糊在高剪切速率下粘度相当的情况下低剪切速率时的粘度更高,环面积大一倍左右,具有更好的触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CACO3 pvc糊树脂 切力变稀性能 触变性能 粘度
下载PDF
全自动粉料包装机包装精度的影响因素
13
作者 俞冬伯 叶海云 东盼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8期31-32,共2页
介绍了全自动粉料包装机的称重原理,分析了充气压力和环境温度对全自动粉料包装机包装精度的影响。
关键词 pvc糊树脂 全自动包装机 称重 充装 压力 环境温度
下载PDF
PVC糊树脂生产和市场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庆岩 刘岭梅 《聚氯乙烯》 CAS 2011年第11期4-6,38,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PVC糊树脂的生产和市场情况,分析了我国PVC糊树脂的现状及前景,给出了几种值得开发的PVC糊树脂产品。
关键词 pvc糊树脂 生产 消费 市场
下载PDF
PVC糊树脂对交联PVC泡沫塑料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史爱华 张广成 +1 位作者 潘恒太 马忠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通过水煮发泡制备交联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讨论了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对泡沫制备过程中经制糊、模压和发泡工艺得到的产物的影响,研究了PVC糊树脂对制备的交联PVC泡沫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交联聚氯乙烯泡沫塑料适宜的糊黏度是4~... 通过水煮发泡制备交联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讨论了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对泡沫制备过程中经制糊、模压和发泡工艺得到的产物的影响,研究了PVC糊树脂对制备的交联PVC泡沫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交联聚氯乙烯泡沫塑料适宜的糊黏度是4~9Pa.s;PVC糊树脂的K值较大或水萃取液pH值呈碱性可有效防止模压过程中PVC的降解;PVC糊树脂的水萃取液pH值呈碱性可催化发泡反应,有利于得到低密度泡沫且缩短发泡时间;随着其K值增加,制备的泡沫压缩强度增大,但是K值过大时,制备的泡沫泡孔较大,压缩强度反而降低,适宜的K值为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糊树脂 K值 水萃取液PH值 粒度分布
下载PDF
PVC糊树脂工艺和市场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瀚 陈浩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
介绍了PVC糊树脂国内主要生产工艺,分析了我国PVC糊树脂的市场现状及前景,指出我国PVC糊树脂产能将在2013年达到饱和,氯碱企业应谨慎建设PVC糊树脂低端产品项目,加快PVC糊状树脂高端专用料的开发与建设。
关键词 pvc糊树脂 生产工艺 市场分析
原文传递
种子乳液法PVC糊树脂聚合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7
作者 康陇龙 郭波 +2 位作者 李斌 史恒川 刘回香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11期4-5,共2页
对种子乳液法PVC糊树脂生产过程中影响聚合生产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生产特点及生产工艺提出了提升反应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 pvc糊树脂 种子乳液聚合 控制程序 自聚 引发剂 安全
下载PDF
过氧化物引发剂在PVC糊树脂生产中的应用
18
作者 汪海位 蒋亚楠 张丽霞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7期11-13,共3页
介绍了用过氧化物引发剂完全替代传统偶氮二异庚腈生产PVC糊树脂的工业化试验和生产情况。结果表明,在其他配方和参数不变的条件下,胶乳性能和PVC糊树脂产品性能均达到企业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关键词 pvc糊树脂 过氧化物 引发剂 胶乳性能
下载PDF
乳液和微悬浮聚合聚氯乙烯胶乳粒子粒径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包永忠 贾瑞 《聚氯乙烯》 CAS 2018年第2期12-16,共5页
对有关乳液聚合和微悬浮聚合PVC胶乳粒子粒径和粒径分布的控制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二次成核主要受到种子数目和粒径、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及加入速度的影响,这是工业上合成粒径呈双峰分布的PVC糊树脂的控制关键。
关键词 pvc糊树脂 乳液聚合 微悬浮聚合 胶乳粒子 粒径
下载PDF
PVC糊树脂发展前景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建成 周云飞 陆余彬 《聚氯乙烯》 CAS 2011年第12期5-7,共3页
介绍了PVC糊树脂的生产现状及生产工艺,并展望了近阶段的发展前景。指出我国PVC糊树脂产能将在2012年集中释放,高端PVC糊树脂产品需进口补充,但普通PVC糊树脂产品市场供大于求。
关键词 pvc糊树脂 生产工艺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