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PPARα/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常庚 潘莉 +2 位作者 王菊素 丁旭 常风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PPARα/γ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疲劳游泳法复制气虚血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二甲双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PPARα/γ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疲劳游泳法复制气虚血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二甲双胍组20只、补阳还五汤组(中药组)20只、结合组18只,对照组18只,分别灌胃治疗。于第8周观察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变化及PPARα/γ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FPG、FINS、TC、TG、LDL高于对照组(P<0.01);3个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肝脏PPARα/γ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3个治疗组PPARα/γ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且以结合组最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糖、血脂,使PPARα/γ mRNA的表达上调,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2型糖尿病 pparα/γ
下载PDF
原头蚴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高表达PPARα/γ并调节其极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聪哲 董丹 +5 位作者 方海瑞 蒋红群 侯隽 杨琨 郭峰 陈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9,24,共5页
目的:探讨原头蚴与RAW264.7共培养后PPARα/γ的表达水平以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原头蚴与RAW264.7共培养12、24、36、48、72 h取细胞。用qRT-PCR的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PPARα/γ的表达水平,用qRTPCR的方法检测巨噬细胞M1型相... 目的:探讨原头蚴与RAW264.7共培养后PPARα/γ的表达水平以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原头蚴与RAW264.7共培养12、24、36、48、72 h取细胞。用qRT-PCR的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PPARα/γ的表达水平,用qRTPCR的方法检测巨噬细胞M1型相关因子TNF-α、MCP-1、IL-1β和M2型相关因子Arg-1、TGF-β、Fizz-1的水平,ELISA的方法检测Arg-1和MR的表达量。结果:RAW264.7细胞PPARα/γ的表达水平和M2型相关因子Arg-1、TGF-β、Fizz-1和MR均逐渐升高,72 h表达最高(P<0.05);巨噬细胞M1型相关因子TNF-α、MCP-1、IL-1β先升高后降低(P<0.05),Arg-1和MR的蛋白水平也逐渐增高。结论:原头蚴与RAW264.7共培养后PPARα/γ的表达逐渐升高,可能促进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极化,从而在虫体免疫逃逸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头蚴 巨噬细胞 pparα/γ 极化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用化合物甘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PPARs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薛阳 刘兰祥 +5 位作者 叶清泉 李俊明 丁国华 赵砚瑾 刘永学 李庶心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合成5个新型甘氨酸类降血糖药物,并对其对PPARs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3-[(4-苯氧基)苯氧基]丙醇,2-[(4-苯氧基)苯氧基]乙醇,苯并咪唑的衍生物等为起始原料,先与对羟基苯甲醛反应,再经过醛氨缩合,接着与氯甲酸对甲氧苯酯反应,最后... 目的合成5个新型甘氨酸类降血糖药物,并对其对PPARs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3-[(4-苯氧基)苯氧基]丙醇,2-[(4-苯氧基)苯氧基]乙醇,苯并咪唑的衍生物等为起始原料,先与对羟基苯甲醛反应,再经过醛氨缩合,接着与氯甲酸对甲氧苯酯反应,最后水解四步反应得到最终目标物,随后我们测定目标物对PPARs的激活作用。结果合成了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并利用1HNMR确证了结构;目标物显示不同程度的激活PPARs的作用。结论5个目标化合物(6a、6b、6c、6′a、6′b)均有激活PPARs的作用,其中6a,6b,6c对PPARα/γ的作用尤其明显,可做为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血糖的良好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苯氧基)苯氧基]丙醇 甘氨酸 降血糖药 pparα/γ
下载PDF
芹菜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史婷婷 庄让笑 +3 位作者 周红萍 王福根 邵益丹 蔡兆斌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大鼠NASH模型,成模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芹菜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大鼠NASH模型,成模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芹菜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实验结束后,进行胰岛素敏感性测定;腹腔静脉取血测定生物化学指标ALT、AST、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肝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提取肝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 α 、PPAR γ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正常组明显高于其他组,而芹菜素组高于模型组,尤其是高剂量组;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ALT[(163.1±15.5) U/L、AST (284.6±23.5) U/L]活性和TC[(2.23±0.76)mmol/L]、TG[(1.94±0.33) mmol/L]、LDL-C[(2.63±0.18) mmol/L]、HDL-C[(0.77±0.51)mmol/L]、FBG[(8.64±1.02) mmol/L]和FINS[(3.48±1.41) U/L]含量相比,芹菜素组尤其是高剂量组能减少ALT [(95.4±7.3)U/L]、AST [(183.7±14.3)U/L]活性和TC [(1.61±0.25)mmol/L]、TG[(1.23土0.21) mmol/L、LDL-C[(1.86±0.13) mmol/L、FBG[(5.29±1.45)mmol/L和FINS[(0.76±0.86) U/L]的含量,升高HDL-C[(1.04±0.17) mmol/L]的含量;与模型组大鼠肝指数(3.75±0.25)和HOMA-IR (1.34±0.06)相比,芹菜素组尤其是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减低肝指数(2.90±0.17)和HOMA-IR(0.18土0.04,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芹菜素组PPAR α 、PPARγ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尤其是高剂量组,PPAR α 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27±4.05和0.63±0.02,PPAR γ蛋白和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肝炎 脂肪性 非酒精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α/γ双重激动剂
原文传递
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曾芬 曾庆乐 《海峡药学》 2011年第5期11-14,共4页
简要介绍糖尿病的现状和胰岛素增敏剂的种类和发展状况,PPARα和PPARγ的作用及与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关系,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烷氧基苯丙酸类PPARα/γ双重激动剂和苯氧基异丁酸类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最新进展,并对新型糖尿病药物PPA... 简要介绍糖尿病的现状和胰岛素增敏剂的种类和发展状况,PPARα和PPARγ的作用及与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关系,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烷氧基苯丙酸类PPARα/γ双重激动剂和苯氧基异丁酸类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最新进展,并对新型糖尿病药物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未来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抗糖尿病药物 pparα/γ双重激动剂 综述
下载PDF
新型PPARα/γ双重激动剂C618H抗2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成 王莉莉 +3 位作者 刘洪英 覃丹 曹颖林 李松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PPARα/γ双重激动剂C618H的抗2型糖尿病作用。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确证C618H对PPARα和PPARγ的激动活性;通过前脂肪细胞分化实验和降脂实验,进一步明确C618H的PPARα/γ双重激动作用;灌胃给药,观察C618H对d... 目的:研究新型PPARα/γ双重激动剂C618H的抗2型糖尿病作用。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确证C618H对PPARα和PPARγ的激动活性;通过前脂肪细胞分化实验和降脂实验,进一步明确C618H的PPARα/γ双重激动作用;灌胃给药,观察C618H对db/db 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PT-PCR方法研究C618H的作用机制。结果:C618H有较强的PPARα/γ双重激动活性;能够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降低高脂小鼠的血脂水平;对2型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降脂作用;能够增加不同组织中脂蛋白脂酶(LPL)、脂肪组织特异的脂肪酸转运蛋白(aP2)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的表达。结论:C618H是PPARα/γ双重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α/γ双重激动剂 C618H 2型糖尿病 降血糖 降血脂
下载PDF
新型PPARα/γ双重激动剂muraglitazar 被引量:2
7
作者 章明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6年第12期744-747,共4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动受体(PPAR)a/g双重激动剂同时激活PPARa和g,不仅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且能治疗脂代谢紊乱。本文就PPARa/g双重激动剂muraglitazar的药理学特性、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pparα/γ激动剂 muraglitazar药理学 药物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PPARα/γ双重激动剂TZD18与脂质代谢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单利珍 任跃忠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18-321,共4页
噻唑烷二酮(TZD)包括一系列具有2,4-噻唑烷二酮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均具有不同的侧链取代基,因而药理特点各有不同。最近发现一种化合物TZD18,一种兼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作用的PPARα/γ的双重激动剂。本文综述了TZ... 噻唑烷二酮(TZD)包括一系列具有2,4-噻唑烷二酮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均具有不同的侧链取代基,因而药理特点各有不同。最近发现一种化合物TZD18,一种兼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作用的PPARα/γ的双重激动剂。本文综述了TZD18在脂质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D18 pparα/γ的双重激动剂 脂质代谢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α/γ双重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蔡小华 谢兵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527-1530,共4页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是治疗2型糖尿病等人类代谢疾病的新靶点。与单一的PPAR_γ激动剂相比,PPAR_α/γ双重激动剂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更具有开发潜力。现综述α-烷氧基苯基丙酸类、苯氧异丁酸类、苄基丙二酸衍生物类及其他类...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是治疗2型糖尿病等人类代谢疾病的新靶点。与单一的PPAR_γ激动剂相比,PPAR_α/γ双重激动剂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更具有开发潜力。现综述α-烷氧基苯基丙酸类、苯氧异丁酸类、苄基丙二酸衍生物类及其他类型的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激动剂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双重激动剂
下载PDF
过氧化物增殖体活化受体α/γ双重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蔡小华 谢兵 《怀化医专学报》 2006年第1期76-80,共5页
过氧化物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是治疗2型糖尿病等人类代谢疾病的新靶点。与单一的PPARγ激动剂相比,PPARα/γ双重激动剂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更具有开发潜力,是更好的2型糖尿病药物。现综述α-烷氧基苯基丙酸类、苯氧异丁酸类、苄... 过氧化物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是治疗2型糖尿病等人类代谢疾病的新靶点。与单一的PPARγ激动剂相比,PPARα/γ双重激动剂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更具有开发潜力,是更好的2型糖尿病药物。现综述α-烷氧基苯基丙酸类、苯氧异丁酸类、苄基丙二酸衍生物类及其它类型的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过氧化物增殖体活化受体γ激动剂 过氧化物增殖体活化受体双重激动剂
下载PDF
穗花杉双黄酮激活PPAR-α/γ抑制THP-1源性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邱峰 张琳 +3 位作者 郑介婷 操龙斌 张子康 邓屹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351,共8页
目的探讨穗花杉双黄酮调节体外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机制。方法设实验组、溶媒对照组和无药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浓度的(5、10μmol/L)穗花杉双黄酮干预用联合脂多糖及重组人干扰素-γ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溶媒对照组:溶媒3‰DMSO... 目的探讨穗花杉双黄酮调节体外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机制。方法设实验组、溶媒对照组和无药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浓度的(5、10μmol/L)穗花杉双黄酮干预用联合脂多糖及重组人干扰素-γ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溶媒对照组:溶媒3‰DMSO;无药对照组:不加穗花杉双黄酮处理。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通过ELISA检测干预后细胞上清液L-6、IL-10、TNF-α、TGF-β各自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计算出穗花杉双黄酮对细胞的安全浓度;通过分子对接建模确定穗花杉双黄酮的靶蛋白,利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L-6、IL-10、TNF-α、TGF-β、PPAR-α/γ、Arg-1、Fizz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干预后可以阻止被诱导引起的THP-1细胞向M1极化;穗花杉双黄酮可下调M1极化时高表达的IL-6、TNF-α的mRNA,上调M2型主要标志细胞因子IL-8和TGF-β的mRNA表达(P<0.05),同时上调M1极化状态下的细胞内Arg1和Fizz1蛋白的表达(P<0.05)。随着穗花杉双黄酮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细胞的增殖效果增强(P<0.05),且高浓度具有杀伤作用。穗花杉双黄酮可与PPAR-α/γ关键靶点蛋白活性位点非共价结合并激活该蛋白。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可通激活PPAR-α/γ,恢复Arg-1、Fizz1基因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杉双黄酮 巨噬细胞极化 动脉粥样硬化 ppar-α/γ THP-1
下载PDF
健脾化痰方通过调控PPAR信号通路改善PCOS-IR大鼠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林安盈 杨璐瑜 +1 位作者 杨正望 余曦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157-2163,共7页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家族(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信号通路研究健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家族(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信号通路研究健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来曲唑灌胃及高脂饲料喂养造模8周。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健脾化痰方组,每组10只。健脾化痰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分别予以健脾化痰方、二甲双胍干预,连续4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测定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_(2))、总睾酮(testosterone,T)、空腹血糖(fasti 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lisulin,FINS)、脂联素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MOR-IR);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卵巢组织PPARα、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血清LH、T、LH/FSH升高,E_(2)、FSH降低,卵巢多囊性改变明显,糖脂代谢调控失常(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健脾化痰方组大鼠可控制体质量增速,调节大鼠血清、血脂、血糖代谢环节,T、LH水平降低(P<0.05),FSH、E_(2)、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卵巢组织多囊样改变改善,卵泡发育良好,卵巢组织PPARα、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健脾化痰方能有效降低来曲唑联合高脂饲料诱导的PCOS-IR大鼠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调节性激素分泌,保护PCOS-IR大鼠卵巢生殖功能,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α、PPARγ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健脾化痰方 来曲唑 高脂饲料 胰岛素抵抗 pparαpparγ
下载PDF
PPAR-α/γ激动剂对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心室重构中MMP-9表达和TGF-β/Smads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晨方 罗玉梅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PPAR-α/γ激动剂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大鼠模型心室重构中MMP-9表达和TGF-βSmads通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60%果糖饮食喂养雄性SD大鼠构建MS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模型对照组(MC组,n=10)、非诺贝特组(FEN组,n=11... 目的探讨PPAR-α/γ激动剂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大鼠模型心室重构中MMP-9表达和TGF-βSmads通路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60%果糖饮食喂养雄性SD大鼠构建MS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模型对照组(MC组,n=10)、非诺贝特组(FEN组,n=11)、吡格列酮组(PIO组,n=10)、非诺贝特+匹格列酮组(FEN+PIO组,n=11),正常对照组(NC组,n=6)。NC组大鼠用普通标准饲料喂养,FEN组和PIO组大鼠分别加用非诺贝特30 mg/(kg·d)及吡格列酮3 mg/(kg·d)灌胃;FEN+PIO组大鼠加非诺贝特30 mg/(kg·d)和吡格列酮3 mg/(kg·d)灌胃,干预4周后RT-PCR方法检测PPAR-α/γmRNA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MC组PPAR-α/γmRNA的结果均低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组PPAR-αmRNA(0.59±0.03)和PPAR-γmRNA(0.61±0.03)均高于MC组,低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O组PPAR-α(0.57±0.04)和PPAR-γmRNA(0.54±0.02)均低于NC组,且低于M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PIO组PPAR-αmRNA(0.63±0.02)和PPAR-γmRNA(0.67±0.03)均高于M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和TGF-β1在各组大鼠心肌均有表达。与NC组大鼠比较,MC组、FEN组、PIO组和FEN+PIO组大鼠心肌表达MMP-9和TGF-β1/Smads蛋白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C组比较,FEN组、PIO组、FEN+PIO组大鼠心肌表达MMP-9和TGF-β1/Smads蛋白均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PIO组大鼠心肌表达MMP-9 OD值(0.43±0.04)低于FEN组和PI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N和PIO均上调了PPAR-α/γmRNA表达、使TGF-β1和MMP-9蛋白明显下降,对心室重构改善有明显的意义,其可能通过TGF-β/smads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MS) ppar-α γ激动剂 心室重构 MMP-9 TGF-β1 SMADS
下载PDF
PPAR-α/γ激动剂干预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伟 罗玉梅 谭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905-906,909,共3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γ激动剂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的糖脂代谢、肾功能的影响,为保护MS患者肾功能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高果糖饮食喂养SD大鼠构建MS大鼠模型,不同药物干预后,定期测定各组大鼠[模型对...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γ激动剂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的糖脂代谢、肾功能的影响,为保护MS患者肾功能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高果糖饮食喂养SD大鼠构建MS大鼠模型,不同药物干预后,定期测定各组大鼠[模型对照组(MC)、非诺贝特组(FEN)、吡格列酮组(PIO)、非诺贝特+匹格列酮组(FEN+PIO)、空白对照组(NC)]的体质量、血压(SBP)、血糖(FBS)、血脂、肝肾功能等,分析各组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及关系。结果①与NC大鼠相比较:MS大鼠SBP、FBS、尿酸(UA)、尿素氮(BUN)、肌苷(Cr)水平升高(P<0.01或P<0.05),体质量减轻(P<0.01)。②与MC大鼠相比:FEN组大鼠血清UA、Cr降低(P<0.01或P<0.05);③与FEN组大鼠比较:PIO组大鼠血清UA升高(P<0.05)。④与MC大鼠相比:FEN+PIO组大鼠血清UA、Cr降低(P<0.01或P<0.05)。结论 FEN单用或FEN+PIO干预可降低MS大鼠的血清UA、CR,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单用PIO干预,比单用FEN干预,使MS大鼠的UA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代谢综合征 ppar-α/γ 激动剂 肾功能
下载PDF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PARα/δ/γ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吉银 周世文 +4 位作者 汤建林 应懿 徐颖 张乐 李聃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1020-1023,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PARα/δ/γ蛋白的表达及小檗碱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小剂量注射链脲菌素(35 mg·kg^(-1),ip)加高糖高脂饲料饲养16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16周每天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小檗碱75、150、300 mg...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PARα/δ/γ蛋白的表达及小檗碱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小剂量注射链脲菌素(35 mg·kg^(-1),ip)加高糖高脂饲料饲养16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16周每天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小檗碱75、150、300 mg·kg^(-1)、非诺贝特100mg·kg^(-1)和罗格列酮4mg·kg^(1-),处死大鼠后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PPARα/δ/γ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脏中PPARα和PPARδ蛋白表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降低(P<0.01),PPARγ表达则较正常对照大鼠明显升高(P<0.01)。中高剂量小檗碱和非诺贝特都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PARα和PPARδ的表达(P<0.01),中高剂量小檗碱和罗格列酮能明显降低PPARγ表达(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PPARα/δ/γ的表达失常,小檗碱能恢复其表达至接近正常大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pparα/δ/γ 糖尿病 免疫组化
下载PDF
Identifying Changes in Punitive Transcriptional Factor Binding Sites Created by PPAR<i>α/δ/γ</i>SNP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16
作者 Norman E. Buroker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7年第4期81-100,共20页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located in the PPARα/δ/γ genes that have been previously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uman disease or a condition were also found to alter the genes punitive tr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located in the PPARα/δ/γ genes that have been previously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uman disease or a condition were also found to alter the genes punitive transcriptional factor binding sites (TFBS). Two alleles (C/G) of the PPARα SNP (rs1800206) were found to generate 7 common and 8 unique punitive TFBS. One of the unique TFBS created by the minor G (0.02) allele is for the T-Box 4 (TBX4) transcription factor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heritabl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Two alleles (A/G) of the PPARδ SNP (rs2016520) were found to generate 20 unique punitive TFBS while the two alleles (C/G) of the PPARδ SNP (rs9794) were found to generate 11 common and 11unique punitive TFBS. The alleles of the PPARγ SNPs (rs10865710, rs12629751, rs709158, rs1805192 and rs3856806) were found to generate 15, 12, 16, 2 and 21 common and 9, 4, 12, 4 and 7 unique punitive TFBS, respectively. These changes in TFBS are discussed with relation to alterations in gene expression that may result in disease or change in human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α/δ/γ Gene Regulation SNPS TFBS Human DISEASE
下载PDF
BMS的研发最新进展
17
作者 章鸣 《国外药讯》 2005年第3期45-46,共2页
BMS公司最近宣称,到2007年可望为它的6个化合物提出申请,其中2个将于2004年12月份提出。同时提到它重点研究的疾病领域将从35个减少到刚好10个。它们是精神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症、阿尔茨海默病(AD)、肝炎、HIV/艾滋病、... BMS公司最近宣称,到2007年可望为它的6个化合物提出申请,其中2个将于2004年12月份提出。同时提到它重点研究的疾病领域将从35个减少到刚好10个。它们是精神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症、阿尔茨海默病(AD)、肝炎、HIV/艾滋病、肿瘤、类风湿关节炎(RA)和实体器官移植。之所以选择这些疾病是因为它们存在明显不能满足的治疗需求,从而成为改善新药风险/利益比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S公司 新药 ppar-α/γ激动剂 抗肿瘤药 epothilone类似物
下载PDF
SYNCHRONY研究:PPAR—α/γ双重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的作用
18
作者 Robert R Henry Prof A Michael Lincoff Sunder iudaliar 《中国处方药》 2009年第8期30-30,共1页
背景及目的:尽管之前有报道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但该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还有待研究。SYNCHRONY研究目的是评价PPARα/γ双重激动剂aleglitazar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 背景及目的:尽管之前有报道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但该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还有待研究。SYNCHRONY研究目的是评价PPARα/γ双重激动剂aleglitazar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α/γ双重激动剂 心血管风险 2型糖尿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疾病风险 糖尿病患 降低血糖 改善血脂
下载PDF
吡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细胞内信号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婷 杨波 田浩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内PPAR-α、-γ和细胞内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C)、单纯高脂饮食组(HF)、高脂+非诺贝特组(FF)、高脂+吡格列酮组(FP)。HE染色测定胰岛...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内PPAR-α、-γ和细胞内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C)、单纯高脂饮食组(HF)、高脂+非诺贝特组(FF)、高脂+吡格列酮组(FP)。HE染色测定胰岛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岛中各种蛋白的表达。结果HF组胰岛面积、胰岛素、PPAR-γ、PPAR-α、NF-κB、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ERK1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明显增加PPAR-γ蛋白水平.降低NF-κB、p38MAPK、ERK1的表达水平;非诺贝特能使PPAR-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也能够降低NF-κB、p38MAPK的水平。结论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胰岛功能的异常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紊乱.保护胰岛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非诺贝特 吡格列酮 ppar-α ppar-γ 细胞内信号肽和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