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秩边穴与水道穴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和排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长明 谢尚举 +1 位作者 全仁夫 杨宗保 《中医正骨》 2014年第12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秩边穴与水道穴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和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将所有大鼠制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电针组大鼠在秩边穴和水道穴进... 目的:观察电针秩边穴与水道穴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和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将所有大鼠制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电针组大鼠在秩边穴和水道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大鼠在秩边穴和水道穴旁开0.5 cm处进行电针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15 min。分别于实验干预1 d、3 d、7 d和14 d后采用BBB评分法评定2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时于每次运动功能测试完成后,测定大鼠的膀胱容量和剩余尿量。结果:1运动功能。干预后不同时间BBB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0.50±0.53)分,(2.90±1.10)分,(7.50±1.27)分,(11.50±0.71)分;(0.60±0.52)分,(2.70±0.95)分,(4.60±0.70)分,(8.60±0.97)分;F=625.000,P=0.000]。2组大鼠BBB评分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29.866,P=0.000);干预1 d、3 d后,2组大鼠的BB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29,P=0.678;t=0.435,P=0.674);干预7 d、14 d后,电针组大鼠的BBB评分均大于对照组(t=6.328,P=0.000;t=9.222,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24.939,P=0.000)。2排尿功能。干预后不同时间膀胱容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1.10±0.05)m L,(1.37±0.05)m L,(1.89±0.09)m L,(2.31±0.19)m L;(1.10±0.06)m L,(1.36±0.05)m L,(1.67±0.08)m L,(1.88±0.08)m L;F=193.885,P=0.000]。2组大鼠膀胱容量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65.970,P=0.000);干预1 d、3 d后,2组大鼠的膀胱容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77,P=0.868;t=0.366,P=0.733);干预7 d、14 d后,电针组大鼠的膀胱容量均大于对照组(t=4.186,P=0.014;t=4.647,P=0.009)。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0.283,P=0.000)。干预后不同时间剩余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2.00±0.20)m L,(1.88±0.15)m L,(1.49±0.07)m L,(0.98±0.11)m 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秩边 水道 运动功能 膀胱容量 剩余尿量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